第三集 第305章 封地建設(上)

A世界(地球)時間:公元200年2月5日.B世界時間:大陸曆320年5月30日.

大漢帝國,右正陽縣,泰康鄉,石亭村.

"東主,這一季的小麥,已經按照您的意思,全部免稅了,領民們都很高興……"管事水易(字行之)笑著的說道.

"很好,這一季作物咱們根本就沒有費心,無功不受祿啊."蘇擇笑著點點頭.當然,這個蘇擇是"分身",不過這種由原力構建的分身,和本體根本沒什麼區別,可以說是完全一樣,就連位階低點兒的神祇也辨認不出來.

那些主神位階(強大神力)的神祇雖然有這個本事,但那個大神會那麼無聊,去關注一個小小的巴佬貴族?

現在正是冬小麥成熟的時候,因為蘇擇在新雒帶了一批人回來.這批人除了建設領地之外,蘇擇也把他們安排去幫忙搶收糧食,就連他買的那些構裝體,也派了出去.由于這些額外勞動力的加入.所以他領地上小麥收割得很快.

昨天正是收完的時候,這些小麥都是那些本體領民種植的.如果蘇擇沒有來的話,他們就要向官府繳納稅賦.既然蘇擇現在被皇帝老兒分封到這里當領主,這里賦稅自然就應該轉給他.不過按照大漢的規矩,這一季的收獲,蘇擇是得不到的,因為這批小麥是在他分封到這里之前種下的,自然應該屬于帝國政府.

當然,這種規矩在偏遠地區執行得並不嚴格,可收可不收.畢竟大漢的農稅很低,也就傳統的三十稅一,幾十頃地也收不了多少.再說大漢的農業技術很發達,每年的糧食都吃不完,根本就不在乎這點兒東西.分配到偏遠地區的貴族,本來就比較困難,所以大漢皇室也不計較他們去占這點兒小便宜.

那個縣令大人為了賣好,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把這批小麥的征收權讓渡給了蘇擇.

不過,蘇擇為了收買民心,就把這批稅給免了.

在大漢這里,農稅都是定死了的,糧食類作物就是三十稅一,只能低不能高.貴族的封邑,雖然都是自己做主,工商方面的稅率可以自己調整.但農業稅這塊是雷區,是絕對不能自己亂改的,否則就等著被蘭台的禦史們參劾吧.

蘇擇現在有3頃40畝地.其中的熟地是45頃左右,種植小麥大約只有十幾頃.他覺得這點兒耕地,也收不了多少稅起來,索性這一季的收成就免了,就當做是新領主的見面禮吧.

再說蘇擇剛剛在非洲福地發了一筆橫財,哪會把這點兒小錢放在眼里?

非但免了稅,他還派了那些從新雒雇傭的手下去幫忙,這讓本地的那些領民都很開心,至少第一印象是不錯的.大多數人都覺得,這位新領主並不是那種"天高三尺"的主兒.

……………………………………………………………………………………

右正陽縣的氣候比較溫暖,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和中國的華南地區差不多,如果按照中國的習俗,基本上可以保證一年二熟,如果花點兒心思,一年三熟也不成問題.


不過,大概是由于,大漢帝國的耕作習慣,和地球中國有了很大的區別.大家都知道,中國傳統農業講究的是"精耕細作",恨不得把一塊地輪流不停的種.這種習慣是人多地少造成的,不這麼做養不活人啊.

這種耕作方式的好處是單產高,但壞處卻是大大的,首先是耕作者累得要死,其次是由于毫不停息的耕作,幾年之後,土地的肥力就會大幅度退化.從長遠來看,這種耕作方式是極不合算的.

而大漢帝國就不一樣了,這里地廣人稀,根本不缺土地,也就用不著使用這種破壞性的種植方法.再加上後來受了精靈的影響,比較注重自然和諧.所以,現在大漢帝國的土地,都是采用的四圃,六圃或更多圃的輪作制,和歐美的種植方式比較接近.

通常是一塊種小麥;一塊種水稻;一塊種蔬菜,雜糧或棉麻;一塊休耕,種豆科牧草,放養牲畜.

蘇擇的老宅雖然在農村,但他從來沒有種過地,對于農業只是有點兒概念性的了解,而且還是"精耕細作"似的,對于大漢留行的這種輪作制,完全就是兩眼一抹黑.

自己不懂的,就要聽專家的.好在蘇擇當時聰明,在聘請的三個管事里面,就有擅長農業的水易(字行之).這位農科員先生是5級自然修士,不但能種田,就是要打架械斗,也是不會拉後腿的,比地球的同行厲害多了.

"……東主.這段時間,我對此地的氣象,土壤等條件,做了一番了解.根據本領地的實際條件,我制定了一份未來領地的農業發展方案,您看看有什麼需要改動的……"現在,這位農科員遞給蘇擇厚厚一疊計劃書.

"……"蘇擇拿過來一翻,就有些頭暈.

這篇計劃書起碼不下十萬字,還有許多插圖和示意圖,可謂圖文並茂,是一份很優秀的計劃書.但是……蘇擇他哪里懂這些玩意兒?

他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滿意的點點頭:"行之啊,我對此是外行,農業方面的事情,就交給你全權負責了.不過即使我這個外行,也能看出,這份計劃書做得非常棒.你需要什麼,就提出來,只要是能辦到的,我就盡量解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人家是專家,自己這個外行,就不要多事了.

"多謝東主信任,請您放心.我一定會把盡心盡力,把本領地建設好!"能得到老板的信任,水易也很高興.雖然現在大家的關系還在磨合階段,不過至少開始印象還是很好的.

蘇擇看著計劃書上的種植比例介紹,想了想說道:"行之,呃,我提幾個建議,這個計劃書上沒有藥田,我准備種植一些藥物,最好分一塊出來種藥材.還有就是,糧食類作物的種植面積可以減少些.只要比本領人口所需的糧食多一半,就足夠了.我像多種些蔬菜類,比如蘑菇什麼的……"

農業的細節技術他不懂,不過宏觀方向,還是可以提點兒意見的.

水易想了想說道:"嗯,東主說得是,糧食的利潤不算太高.這個計劃只是初步方案,我馬上按您的意思修改,不過,您打算種植那種品種的藥材和蔬菜,如果是蘑菇類,根本不用占據耕地,林間和丘陵都可以用來種植……"

蘇擇笑道:"嗯,這樣好了,明天我給你列一張表,注明種類和需要量的多少,你按照上面的內容再進行修改吧……"這個事情,還有和范東琉大美女商量下.


"好的,那在下告退了……"水易行了個禮,退下了.

………………………………………………………………………………

農業上的事情暫時完了,蘇擇又把注意力放在了人員招募上.

蘇擇現在領地上的人口,主要有幾部分組成.

首先是本地原有的居民,這些人老老少少加一起是23個,其中刨除不能勞作的老幼,就只有90人出頭.

然後就是從新雒招募的20名工匠,和00名農夫,以及0名護衛和0名仆從,廚師,馬夫等等後勤人員.不過這20個勞動者當中,異族倒是有00出頭,漢人才4個.不過,異族部下有個好處,就是他們簽的都是長期契約,也就是那種無限期的.只要雙方的關系不發生嚴重沖突,這個契約就一直有效.

而漢人在這里都是算"神裔",最低的都是自由民,和領主的契約,最長不能超過十年,到期也可以續約.如果要想得到這些漢人領民的忠誠和擁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他們的人權意識強得不得了,要是領主做得過火了,哪怕合同沒到期,也會惹來官司的.再說現在到處正是缺人的時候,很多新領地都在招人,這里待遇不好,人家就用腳投票,跑了.

所以,蘇擇現在這種情況,也算是有利有弊吧.

3頃耕地加同等數量的非耕地,加起來就是27頃,換成地球的單位,就是接近7頃土地.要是建設起來,這200出頭的人手,根本就不夠.

"隆邰,現在招收人手的情況如何了?"蘇擇向另一個管事柯以錚(字隆邰)問道.

柯以錚苦笑道:"回東主,現在帝國人手奇缺,各處都要人,實在是不好找啊……到昨天為止,僅僅只招募到了5個農夫,是兩家人,現在已經搬到領地了……"

蘇擇搖搖頭,他對此也很無奈,于是說道:"哎,算了……這事情你就不用多花心思了,在仕事所去發布了任務就行了.現在你主要是把現有的領民管理好,農業方面其實用不了那麼多人.我打算建幾個工廠,你從現有人手中,選出一些,准備轉為工人."

"是,東主,不過,您准備開什麼工廠?"柯以錚也松了口氣,這段時間為了找人,他是覺都睡不好.

"嗯,先搞一個罐頭廠和一個五金廠,還有一個食品廠,規模不用太大……"蘇擇想了想說道.

"東主,食品廠在下知道,可這罐頭廠和五金廠?又是何物……"柯以錚愣了半晌,好奇的問道.

"哦,這個啊,我給你解釋一下……"蘇擇一拍腦袋.他這才想起,兩地詞彙的差異,這里的"五金"根本不是地球的意思.而且這里雖然有類似"罐頭"的東西,但也沒有"罐頭"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