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5

天朝D版精品堂 轉自 桜羽@

1

自從靠小說維持生計以來,已經過了十年了,但我還是不記得自己有寫過小說.

如果我這麼說,也許有人就會覺得"哎呀呀,大師又在假謙虛拐著彎說話了",不過其實這也沒錯,我是在拐著彎說話.

不管對象是什麼,我都愛把簡單的話用複雜的方式說出來,這是我的工作.驀然回首,這十年我從不間斷地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堅持不懈地拐著彎子說話,貫徹沒話找話說的原則.

我很有自信自己是個怪人,這是我很引以為傲的一點.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可能就活不到現在了.說不定早就掛了.

老實說,如果有人說"其實從你想要扮演怪人的一刻起,就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了"的話,也是沒錯的,根本沒有反駁的余地.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是那種喜歡被別人用半是好奇半是輕蔑的目光看待的人.

就是因為喜歡這樣,我的性格才會如此扭曲,才會吃這麼多虧.

有些時候我的所作所為甚至會讓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但對于這種問題,我一般都會歸咎于自己本來就是這種人的這個結論.

所以,其實,我也覺得以這種扭曲的性格在這十年來還能夠一直作為一個小說家存在,實在連自己都不禁感到佩服.還能夠繼續從事小說家這種也算是被社會所認可的職業,實在是不得不佩服的事情.這十年也算是正正經經地活過來了,就光憑這點,也值得別人贊揚一翻了吧.

我總是以否定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甚至到了覺得任何時候走上邪路也不奇怪的地步,所以平時努力工作,消費,對周圍人們的人生產生影響,算是起到了不少作用,也念了不少書的自己,好歹也算是個社會人了.

但是,同時也感到一絲罪惡感.

自己雖然作為小說家混飯吃,但是卻從沒有確信過自己寫的是小說.不對,說一次也沒寫過小說,這種說法也未免太誇張了.

如果說我的腦海中從沒有閃過"所謂的小說,就是這樣了!","這次寫的可是名著級別的啊!"這種想法,那是騙人的,我覺得自己的人生中,會讓我找到"活著"的感覺的,也就只有寫完小說的那一瞬間了.想到這里我不禁認為,自己所寫的,跟社會上公認為小說的東西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了.

如果否定這點,那麼對跟我一起共事的出版社,興致勃勃地看我的書的讀者,都將是非常失禮的一件事.到底,自己的工作是什麼,自己在做的是什麼,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決定這些的,不是那個人本身,而是周圍的人.是好是壞,也是別人說了算.

就算我本身非常堅決地否認,但如果周圍的人都說我寫的是小說的話,那麼那應該就是小說了.反過來說,不管我如何低姿態地鄭重其事地向別人解釋這才是小說,如果無人認同,所有人都認為那東西比酒醉後揮筆寫就的情信更惡劣的話,雖然覺得可悲,但那到底還是不能說是小說.

這個道理我明白.

我還沒有幼稚到要否定這個的地步.畢竟我也是三十歲的大人了.三十歲.不只是大人,還是個大叔.這個現實某種程度上讓我的心里倍感陰暗.客觀上來看,我的人生只能說寫著寫著小說,就到了這個年紀了.

當一個人因為他的年月增長而感到羞愧的時候,通常都代表這個人的人生中沒有什麼成功可言,但這卻是我發自肺腑的感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在變成這樣之前難道都沒有方法可以預防嗎等等,我已經反省過無數次了.

應該有方法可以讓自己不邁人三十大軍的吧.我不禁這樣想.不過,我能想到的唯一方法,也只是跑去自殺之類而已.

幸好,我從沒有過想要自殺的想法.雖然會經常想死後的世界會如何如何,但那跟想自殺是兩回事.縱觀現在的社會,這樣的心態應該算是上天賜予我的禮物.當然,如果有人說,二十好幾的時候一天到晚只有工作,除了工作之外基本上什麼也沒干過的這種活法,也跟自殺差不多的話,我也一時無法反駁.

別說反駁了,本來我就是那種喜歡被人這樣說的人.你根本沒有好好活過.在人生經驗方面你只是個連小學生都不如的精神上的幼兒園小鬼等等,我就是那種被人這樣說反而會高興的人.但是高興的同時也會受傷,這才是最難搞的.不管有多高興,那傷疤還是會殘留一輩子,這點是我自己也一直想不明白的地方.太愚蠢了.愚蠢的自己.

對于就算什麼也不干,也足以被人唾罵的自己,我是有羞恥的自覺的,但是對于被唾罵的時候隨之而產生的"自己跟周圍的人不一樣,是特別的存在","不被理解,是因為我過于特別"等的想法,就是形成我那二十到三十歲的人生的主要材料,這也是一個可悲的事實.

我坦白來說吧.

我曾經試過整個人被書架壓在下面.

強烈的所謂作家的自尊,讓我對于把書扔掉或者賣掉這種事有著強烈的抗拒,所以自然而然,房間里是堆滿了書.由于本來我就是那種凡事不上心的人,所以也沒有考慮所謂的均勻受力,只是簡單地把書按順序從一端開始依次放到書架上.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用夾板做的書架毫無征兆地倒了,壓在正埋頭工作的我的身上.

當瓢潑大雨一般的書砸下來,書架的殘骸不斷打在身上的時候,我腦子里忽然覺得會經曆這種事的自己真的是非常特別,雖然身上痛得要死,但臉上卻掛著淺淺的微笑.這樣的自己讓我打從心底里覺得是個怪人.或者說,很讓人惡心.

這樣的一個在精神上仍相當于幼兒園小鬼的人,卻隨著年齡增長,作為人類生存了三十年,作為小說家存在了十年,這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了.雖然這奇跡不會被任何人承認,但是奇跡的這個事實卻不會有絲毫改變.

同時,如果現在的我有三十歲的人應有的狀態的話,那麼我想,可能是我小時候對于三十歲的大人期待的事情也太多了點,過度了點.為什麼明明是大人卻做不好?為什麼都到了三十歲了還是這種性格?小孩子的時候,不對,就算是到了二十幾歲的時候,我也經常看著身邊的人這麼想.看來是我錯了.一想到那時候看到的大人的形象,正是現在的我的狀態,就覺得沒有自信活下去,但是實際上,也沒為這個覺得有多羞恥.

對于雖然過了三十歲但是仍然沒有成熟的自己,我仍然能夠找到價值所在,這種扭曲的認識,正是我的真正面目.

大家也請為此驕傲吧.

為自己是孤立的異端而驕傲.

就算因此而遭受冷遇也是值得的.

雖然能夠為人所理解,能在周圍的贊許聲中過日子是像夢一樣美好的事情,但另一方面,不被任何人理解,跟贊許無緣的人生也有著另外一種夢一樣的味道.雖然那也許只是我自己一廂情願,但我的確這麼認為.只要不給別人添麻煩,想怎麼活就怎麼活,是我的自由.當然,對于社會而言,無法跟周圍打成一片的異端,其存在本身就已經是麻煩,這種想法我還是很能理解的,但希望大家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果真要扮作跟周圍打成一片,扮作跟所有人都和諧相處的樣子的話,對這個世界反而會是更大的麻煩.關于這點,作為異端的所有人心里都再清楚不過了.

我是心甘情願地做自己,這點毋庸置疑,也是所有一切的前提.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我,不,這里就請容許我用"我們"來稱呼吧.我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我們,沒錯,其實也是為了你們好.

如果我是個人格健全的人的話,當然能夠毫無懸念地跟你們和諧共處互訴衷腸.因為這樣做我自己也高興,你們也一定會高興.但是,人格並不健全的我要是這樣做了,將會招來多大的災難與悲劇,這我也是很清楚的.

現在的自己,都已經三十歲了卻仍然超乎想像的性格扭曲,思想老舊得滴酒不沾,也不抽煙,只會埋頭工作,這樣的一個自我形象,是我花費了人生中最為珍貴的十多歲的少年時代和二十多歲的青年時代才構築起來的,是我的重要財產.

綜合上來看,我不是太喜歡自己這個人,但是對于努力過,並且基本上達到目標的這個事實,我是給予正面評價的.真是難為我了,竟然堅持到現在.

不管怎麼樣,已經三十多歲了.

從現在還看不到阻礙壽命的平均增長方式來看,要說人生已過半還為時尚早,但是一想到今後恐怕身高都不會再增長,我就覺得已經過半了.

已經無法再恢複為正常的人生了.

我沒有成為所謂的"正經的人","正經的大人",估計將來也不具備這種可能性了.這是絕對,絕對不可能的.今後我應該不會組建家庭,也不可能找到能夠推心置腹的對象,更不可能歸屬于某個組織.


雖然我會像現在這樣羨慕,嫉妒那些"正經的人",但是卻完全沒有要拋棄自我的打算.沒有改變這種想法的我,自然不會有掀起自我革命的機會.

雖然不知道自己能夠靠小說家這個行頭混多久,不過我這個人恐怕未來五十年都是這副德行了.就算我本來就對人類多少有點懷疑和厭惡,疑心十分重,但對這一點還是十分確信的.

這種狀態讓我覺得既可悲又歡喜,但多少還是有點心酸.這里面,也包括了我那厚顏無恥想再活五十年的打算.

2

在不經意地暴露了我還打算再活五十年的自己的膚淺想法之後,再說這種傲慢的話顯得有點不合時宜,但我很堅定地相信,沒有說出"還打算作為小說家混個五十年"這種話,正是我的內涵所在.

我並不是想說這世界有多簡單.所謂簡單的世界,是不存在于這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的.創意工作者或者專業人士,運動員,或者藝人什麼的也一樣,像那種從事特殊職業的人總喜歡把自己所在的領域描述得非凡超群,自我意識比任何人都強的我雖然也沒資格說,但是也正因為是這樣的我才能夠斷言,這種特別感只不過是幻想而已.不管是哪一行的哪一個工作,都有著相同的苦處.只不過是責任的輕重和對社會的貢獻度,以及工資的金額不一樣而已,其他都是一樣的.所謂的職業無分貴賤這句格言,不只是一句好聽的話,其實是不可推翻的真理.只要工作過就會知道,因為不管是哪個行業的哪個職位的哪一個人,說白了都只不過是"被某個人使喚的人"而已.

當然,一些有違人道精神的重度勞動算是例外,這點是必須補充說明的.

還有,我花費了(奉獻這個矯情的詞兒是把我的嘴巴撕爛也說不出來的)二十多年青春歲月的小說家的世界,也是跟其他的行業一樣的嚴峻,苛刻,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世界.在這個如此極其普通的世界再繼續混個五十年,可算是一個相當難辦的現實問題,而且就算是有人求我這麼做,說不定我也會拒絕掉.

會死的.

雖然也許會被人責難說是膽小鬼,沒毅力等,但我到底沒打算要為創作活動拼上性命.我希望自己能再活五十年.這種情況下被人說是膽小鬼也好沒毅力也好,都算是贊美.

如果不怕被人誤解,單刀直人地說的話,從事創作工作的前提,是必須要有才能.業余和專業的區別,正在于之前備受稱贊的,其實是任何人都能夠理所當然地做到這一點上.上小學的年紀曾經碰過無數次的壁,在成長為大人後仍然要再次去碰,這樣受的傷可不是小兒科,心也會傷痕累累.實際上,我也看過好幾個比我更有才能的新人,因為最終不成氣候而放棄了當小說家這條路……不對,這不是真的.這只不過是我把小說家這個行業美化了,把自己所在的行業看得特別而已,是應該感到羞恥的行為.所謂的專業和業余並沒有什麼區別.我並不是想把坊間流傳的說法拿出來顯擺一遍.

至少,在我回首審視這十年的經驗,並沒看到任何人能夠光靠才能來從事小說家的工作.經驗和努力,然後是毅力,剩下的就靠運氣了.僅此而已.而所謂的才能,看起來有沒有都一樣.

我嗎?

沒錯.我是那種一廂情願地想要相信自己擁有才能的人.是那種隨處可見的,沒什麼驚喜可言的作家.當然,要不是那樣的話,說不定就不能作為作家繼續下去了.認為只有自己是特別的這種誤解,正是作家之所以為作家的根源所在……不對,把其他的作家也一竿子打死可不好.訂正一下,那正是我之所以是我的理由.

這樣的我之所以能夠作為小說家混了將近十年,想來可以說是偶然,也可以說是必然.因為我畢竟也有努力過,要說現在的一切都是靠運氣和時機才得到的話,就算是當作謙虛,也還是說不出口.但是如果堅持說是努力的成果的話,就算是虛榮心作祟,也有點過頭了.關于這點,保持不多不少的中庸應該就可以了吧.

所以今後要做的,也不過是把這十年中做的事情再重複一遍而已.只是在這條不知道會持續到什麼時候,也不知道通往何方的路上,繼續不停步地走下去而已.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還沒走到盡頭已經不支倒下,而且已經作為小說家生存了十個年頭的人,之後要再找其他工作,究竟還有沒有出路,這個也不清楚.

3

不過,就算作為小說家永遠存在下去比較困難,小說一直寫下去卻不是什麼難事.

有些話也許會引起部分人的反感,不過要是讓我直說的話,我覺得自己是很擅長寫小說的.甚至可以說,這是我唯一的優點.也許剛剛才說自己沒有寫過小說的我,現在說自己擅長寫小說什麼的簡直是自相矛盾,但是我的確是擅長.如果不是擅長寫小說的話,現在的我會變成什麼樣?此時此刻會在干什麼?無法寫小說的我,究竟會怎麼樣渡過自己的三十歲?當我在臨睡前卷縮在被窩里自顧自地想著這些問題的時候,仿佛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踩上了某個來曆不明的東西似的,總是會覺得不安.

我不是很喜歡自己.或者說得清楚點,很是討厭自己,但對于自己所寫的小說,卻是喜歡的.我對自己的認可,僅限于"自己所寫的小說"這一點.所以我才會允許自己去看書,打游戲,一個人去卡拉OK.如果我寫不了小說的話,我能夠容許自己去做的,就只剩賴以生存的最基本行為了.(但是我不會自殺.不管怎樣,都會喘息到最後一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已經不會再去數自己寫的小說的數目了,但短篇長篇加起來,少說也有百來篇吧.就算只算那些出了書的,也應該超過五十本了.就算說得謙虛點,也算是頗為努力的了.

確切點說,有點努力過頭了.

現在已經不是書可以賣瘋的八十年代,任何人(恐怕包括讀者在內)都沒有期待過我會努力到這個程度.過勞也有個限度.

自己也很清楚.

雖然有些話越說就越會讓自己更像怪人,但有時候我去書店,看到放在新書推薦書架上的書,腰封上寫著"打破××年沉默的最新作"這種字句,就會覺得異常羨慕.可以的話,我也很想某天打破沉默看看啊.

只是,工作量這種東西,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不管怎樣,在合適的時候金盆洗手,是需要相當的技巧的.無論是企業也好,策劃方案也好,文化也好,一般這些東西都會因為錯失放手的良好時機而出現失敗.也就是說,現在的我正在奔向失敗的道路上.

我覺得所謂的道理明明都知道,但就是無法停手這種說法,說不定就是用來形容這種情況的.

要是干脆陷入瓶頸,再也寫不出東西的話,跟我扯上關系的人們會變得更輕松,讀者也可以不用再為我費心了,但是偏偏天不從人願,我就是能寫,這也實在是沒辦法的事.如果我直接這樣直白地說出來,應該有人會立刻說"哎呀哎呀大師,說了這麼多,原來你是來炫耀的呀",但是這其實並不是我的功勞.

我之所以擅長寫小說,其實不是由于我自己的緣故.那不是才能,說得清楚點,連運氣也算不上.

硬要說的話,那就是不幸.

我沒有裝悲劇主人翁的打算,這實際上真的是不幸.

沒錯,再沒有比這個更倒黴的了.要是硬要把人分成兩種,我從沒想過自己可以被列入幸運的人那一半,但是老實說,我也從沒覺得自己會倒黴到會遇到那種事的地步.現在想起來,也還是會嚇得發抖.

我作為小說家,或者說,作為一個爬格子的人,能夠寫小說,而且還能一直寫到現在,其實是由于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插曲造成的.

作家在自己的職業生涯里,最頻繁被問到的問題莫過于"你為什麼能夠寫出那種故事呢?"這一條.面對這種問題,大家都顯得相當不耐煩.要是能夠說清楚的話,就不用那麼花腦筋了——這恐怕是作家們最真實的聲音.幸虧,我是個極度沒有人緣且難以理解的人,所以根本不會有被人問這種問題的機會,但是偶爾會在雜志的采訪中被問到類似的問題.

而這種時候我通常都會一如既往地用怪人特有的字句來回答.以自己獨特的價值觀之類的東西來解釋成為作家的必備條件.而通常采訪者都會很好心地把這些字句剪掉,所以這種意見極少會有機會暴露于人前.但是那種情況下我所說的抽象而主觀的話,卻大都是謊言.老實說,喜歡在采訪的時候說謊,是我作為作家最大的壞習慣.

不過正因為會撒謊,我才得以成為作家,而雜志方也會把我說的話切合雜志的策劃方案巧妙地進行編輯,所以面子工程的處理方面,我們可以說是彼此彼此.

那麼,既然那些話都是假的,那什麼才是真的呢?

"怎麼樣才能想出那些故事?"面對這個問題,我的真正答案是什麼?

我打算現在慢慢道來.

把我的過去的陰影,攤到公眾面前.

4

所謂的陰影,其實是一個很讓人討厭的詞.這個字眼聽起來很簡單,恐怕是因為這個詞本身所包含的涵義和悲劇色彩太廣,讓它一直以來被濫用,所以其意義也就因此而變得有所偏差.


現在,只要這個詞一旦出現在電視劇或者電影里,我就會有"哎呀呀,又來了.不,應該說現在用這個詞有點過時了"的想法.我想很多觀眾,也都是這麼想的吧.但是其實"陰影"這個詞本身,是不應該有過時不過時之分的.

其實我也想過,有了原因就會有結果,這是理所當然的.只要原因明確,所謂的陰影也許並沒有那麼糟糕.雖然有點強詞奪理,但原因不明的煩惱,莫名其妙的不舒服的感覺,跟理由明確的不爽,到底哪個更好這個問題,也許比較難以回答.能夠知道誰是應該攻擊的對象,誰是敵對的那方,也是一種救贖.就算最後的答案是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事或者是過去的自己也一樣.

所以,這里我就直接使用這個已經變得非常廉價的醫學用語——陰影這個詞吧.雖然這種行為帶有自虐的性質,但其實說起這個話題本身就已經夠自虐的了,就為了不讓這種行為產生附加價值這一點,我也應該使用這個詞.

我能夠一直從事作家這個職業的最大的原因,可以說是唯一的一個陰影.我的人生是比較無風無浪的那種,或者說,我是那種會為風平浪靜鼓掌歡呼的人,所以我的人生自然也是平穩而且平凡的那種……成為作家這件事本身,跟一般的找工作其實沒有什麼不同……不是我要嘩眾取寵,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真正算特別的事,也就那麼一件.

那是我創作故事的基礎.

……話雖如此,一開始我還是得交代幾個前提.並不是我要故意吊起來賣,既然決定了要說,可以的話我當然是希望可以一吐為快的.雖然我也不是沒有想過總有一天要寫出超過一千張原稿的大作(這比起打破沉默的那個,我覺得更有現實感一點),但這本書不會太長的.基本上來說,我是個不擅長長篇大論的人.

我說不出那麼多話.

尤其是關于自己的事情.

也就是說,前提是因為有必要,我才交代的.只不過是手續上的問題,就跟穿鞋子之前要先穿襪子一樣.不管我是個什麼樣的怪人,也不至于厲害到能在穿了鞋子之後再套個襪子出門.又不是首飾什麼的.

就如剛才所說的,我現在開始要說的過去曾經發生的事,因為太過一般,恐怕難以吸引大家的興趣.但這一次的經曆所帶來的陰影卻是我在過去的十年里能夠一直從事寫作的原因.而本書,絕對不是什麼"作家指南".

只有這一點,我絕對不想大家誤會.或者說,絕對不希望大家誤會.我絕對不希望大家產生"原來如此,只要有了那種經曆,就任何人都能成為作家了麼"的這種想法.雖然,我的經曆之中還有另一個人出現,而那個人所做的事,也不是想學就能學得來的.但誰知道呢,這個世界很大,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也不能說絕對沒有可能.所以最初我得說在前頭的,就是"好孩子請不要模仿"的例牌警告了.

而且,能通過這樣的經曆成為作家的,我想也就只有我了.

然後作為下一個必須交代的前提,我現在開始要說的並不是像我之前所出版的故事那樣,是捏造出來的故事.不是比現實更有價值的架空世界,而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這次的故事跟我之前所出版的,有著很大差別.我會刻意不去修飾或者添油加醋,所以也許會缺乏娛樂性,也不會有創作故事時作為基礎的起承轉接.有時候嘗試回憶起來,也覺得結構支離破碎,總是摸不著邊,就跟現實一樣.

當然,作者的寫作技巧並不成熟這一點,我也不打算否認,但是既然現實就是那樣子,那麼從故事情節出發來看,就算被人說是荒唐無稽,我也只能回答,你罵錯人了.

因為我只不過是把現實中發生的事,直接記述下來而已.

當然,雖說是直接記述,但因為這件事真實發生過,所以作為生活在現代日本的社會一分子,有一點最低限度的規矩,我還是會遵守的.那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所涉及人物的隱私.

接下來的文中我會盡量注意不出現個人姓名和地名,就算萬一出現了,那也是假的.我會用無法特定某個人的形式來講這個故事,所以有時候描述也許會像嘴里含著東西說話一樣模糊不清.

這點希望大家了解.希望大家知道,這也是大人的苦衷.不管精神上有多接近幼兒園學生,好歹過了三十歲,還是得有點這方面的顧慮的.就算是像我這種自詡怪人的人,也還是不可能天真無邪到那個地步.

那麼接下來是最後一個前提,為什麼我會突然想把自己心中的陰影說出來,這一點也得解釋一下.否則讀者就要一邊猜測我究竟是基于什麼心情來說這件事,一邊看下去了.這樣子一邊揣度作者的心態一邊去看的小說,肯定不可能帶來什麼興奮的閱讀感覺.

本來我說完全沒有提起這件事的打算的.甚至打算終生對這個秘密閉口不談.有誰會傻到想把自己曾經的陰影公諸于眾呢?雖然接下來都要說給大家聽了,這個時候不應該還說這種話,但是其實我本來根本不想讓人知道這件事.或者說,根本不願意想起來.這種可怕的記憶,如果可以忘記的話,希望能夠永遠忘記.

我本來以為自己會把這個秘密帶進墳墓的.

雖然我不知道自己最終是不是會進墳墓,但總而言之我想把這一切都隱藏起來,帶到另一個世界去.

要說為什麼突然又產生了想要說出來的想法,其實是基于很簡單的理由,因為至今為止一直照顧我的責任編輯馬上就要退休了.而對于這位照顧了很久,或者干脆說給我擦了很多次屁股的責任編輯,我卻從沒有做過什麼算得上是報恩的事,也就是說,基本上沒給過她什麼原稿,所以至少最後這一次讓我交給她一份印象深刻的原稿,當是報恩吧.這是我少有的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讓她作為編輯的最後的工作因我而錦上添花,這就是我的最大的願望,為了這個目的,哪怕要把自己的一點丟人之處公諸于眾,也算不上什麼了.

所以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

而且,雖然剛才我說過希望把這個秘密帶人墳墓,但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是我自己的計劃,實際上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這件事總有一天要拿出來說.

只不過是這次剛好有了一個這麼好的機會罷了.借報恩之名,把想說的話說出來,既盡了心意又盡了義務,可說是一石二鳥——要是有人這麼說的話,我也只好認了.連我自己也覺得沒好氣.什麼有人情味嘛.

總而言之,就是這麼一回事.各位讀者大可不必理會,主要聽我說,讀完它就可以了.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是再重複一遍吧.

這不是故事.

這里寫的,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5

你有看過少女的身體四分五裂,散落一地的情景嗎?我有.不用說,那是很能讓人震驚的場面.看到那種震撼的情景之後,我有段時間根本就無法正眼看人.禁不住,也從不間斷地想,絞盡腦汁去想,人類究竟算什麼?

那是十年前發生的事.

當時的我,當然還不是作家,但是卻是比現在更有作家架子的二十歲青年.也許該說,那是我還沒什麼出息的時候.如果不進行任何矯飾,直截了當地說的話,那就是到處都有的希望成為作家的投稿者.寫了小說(之類的東西)後就到處去投給那些這樣那樣的寫作大賽.我就是那種年輕人.

而至于內在方面,跟現在沒有什麼區別,只能說是一個精神上仍處于幼兒園小鬼的家伙.當時跟現在,我不覺得我的人格方面有什麼大的改變.但是,這只不過是本人單方面的想法,為了配合自己的主觀看法難免會美化過去,貶低現在,又或者反過來,都有可能,而實際的情況,恐怕是相當複雜.客觀來看的話,當時也許比現在更加活潑,現在可能比當時更加多疑.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自然改變了的地方,被迫改變的地方,不小心改變了的地方,說不定還是有的.不對,應該說是一定有.沒有才怪.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十年前的自己,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人.所以如果要敘述整個故事的話,用另一個人的口吻來簡述,應該才是正確的做法吧.至少如果是我的話,我就不覺得自己會希望十年後來自未來的自己,把現在的我身上發生的事說得像是自己的事似的.你誰啊?算老幾啊?明明什麼也不知道,不懂裝什麼懂!?————要是我的話一定會想這麼說.

總而言之,只是一個希望成為作家的年輕人的故事.

像他這樣的人,應該隨處可見吧.寫文章寫得比較快,就這一點特征.當時還是大學生的他,寫報告或者論文測驗等比什麼都擅長,要是再往前追溯的話,從以前開始在語文課上寫作文的時候,他總是班上最早寫完,第一個交上去的人.只是擅長寫東西的年輕人.反過來說就是他未必就會寫小說,所以雖然四處投稿參賽,卻如石沉大海,未見有什麼回音.

偶爾有時候時來運轉,有幾家出版社表示有興趣,這時候的他也見過好幾個編輯,但是很遺憾,這並沒有什麼收獲.如果跟人打交道的技術能夠更好一點的話,說不定就不會錯過這種大好機會了,但是我卻似乎跟這種良機無緣.

認為我"難成大器"的那些編輯的判斷是對的.當然雖然我也會憤憤不平地想他們為什麼就是不明白我的作品中的精髓,但是現在想來,當時寫的東西的確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就算那些不可能包容這些缺陷的編輯們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些所謂的小說(之類的東西)里,也沒什麼可以大放異彩的地方.

那不是小說家的小說,而只是希望成為作家的人的小說.


現在的我也有協助一些小說新人大賽評審的經曆,或許我的意見可以作為參考,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其實只有那麼一點點.從語法上來說,也就是技術層面上的話,作家跟希望成為作家的人之間,我認為並沒有太大區別.不對,關于這點的話搞不好希望成為作家的人會更加小心注意.比起那些實際上天天上路駕車的司機,正在駕校學習駕駛知識以取得車牌的學生會更加小心操作方向盤,跟那個是一樣的道理.當然也不是說,越是粗枝大葉越好.

那麼,要是有人問,作家和希望成為作家的人的區別究竟在哪里,我希望聽的人能夠了解,以下所說的僅僅是我的個人見解.我認為是在于有沒有在作品里"創造故事"這一點.

作家是創造故事的人.但是希望成為作家的人,只是在說謊而已.分界線究竟在哪里,到哪里算是謊言,從哪里開始謊言變成故事,僅僅只是主觀上的判斷,沒有確定的標准.作出判斷,是編輯的其中一項工作,而從當時的他們眼中看來,我是不合格的.

當時的我只不過是個說謊的人,只不過是愛吹牛罷了.這樣聽來似乎會讓人覺得我對以前的自己未免太過苛刻,但其實那不是我說的,而是經驗老到的編輯們對我說的客觀評價.

創作故事跟說謊是兩回事,另外,會寫文章跟會寫小說也是兩回事.

現在我雖然能夠理所當然地帶著一絲說教的味道來舊事重提,但當時的我,卻硬是無法承認這一點,無法聽取任何人的意見,只是一味地寫啊寫,不斷地寫.

如果最後用焦耳,牛頓等數值來計算單純的工作量的話,那時候的我工作起來也許比現在的我勤奮多了.不對,由于沒有收過工資,所以不算是在工作,但是那時候仗著自己年輕,一天寫的稿紙可以多達兩三百張.

很難說當時寫的是小說.最多只能說是像小說一樣的東西.

如果說正是這樣的經驗造就了現在的我,正是當初毫無把握的努力創造了盡頭的成就的話,聽起來會比較偉大,但我卻認為事實並非如此.我反而我覺得自己當初是在白費氣力.應該還會有其他更高效率的路,可以通往我現在所在的位置的.也許有人會訓斥,追逐夢想還哪有分高效率不高效率的,但不管是誰,不管什麼時候,應該都是不想走冤枉路的吧.

如果說有且僅有一點是現在站在這個位置的我可以肯定的話,那就是當時的我——他,在追逐作家這個夢想的過程中,雖然走了不少冤枉路,但卻從沒有迷失過方向.

從沒想過要停止努力成為作家而轉向其他職業,這是連我自己也覺得了不起的地方.雖然個中理由也許只是除了寫文章之外找不到其他能夠做的事情而已.自己的無力,造就了一條道走到底的樂觀.

所以如果沒有那件事的話,我恐怕真的什麼也做不成吧.也許會轉而從事能夠發揮作為特長的寫作能力的其他職業也說不定……不,我也不覺得自己能夠做得到這一點,所以或者做著其他完全不相關的工作的可能性比較大.沒有把自己的特長應用到工作上的人還是很多的.

有人說把自己的興趣作為工作並不是好事,而實際上多數情況下把自己的興趣拿來當工作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是如果能夠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特長,應該算是一種幸福,是上天的一種恩賜吧.

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所以,我必須感謝那孩子.感謝那孩子,那少女.想是這麼想,但我是絕對不會道謝的.

具體的日期我就不說清楚了.

季節也是.

那天,我從當時寄宿的學生單間公寓騎自行車往學校.寫到這里,這麼說來,最近已經完全沒有騎過自行車了,突然覺得有一種很讓人懷念的感覺.一想到在講完整件事之前,我都得跟這種懷舊情緒作戰,就覺得莫名的心煩.心里亂作一團.但我們還是繼續吧.

現在跟當時,究竟那一個我自我意識比較強這一點,實在難以判斷,但是面對當時會在上學的時候騎公路賽車的他,現在的我也不得不表示欽佩.那時的我,是個會用明明一看就知道不適合在大街上騎的自行車在人行道而不是車道上飛馳的注重安全的大學生.

一如既往的上學路上,我為了趕上第一節課而拼命飛奔.雖然我是希望成為作家的人,但是我認為自己上課還是比較認真的.大學這個地方對于不會喝酒的人來說有點排他的成分,所以除了上課之外其實也沒什麼好做的.不過就算沒有被人排斥,我也覺得基本上不懂跟人打交道的我不可能去參加什麼酒會或者聚會.

總而言之,那是在我趕去上課的路上發生的事.雖然我已經不記得大學和我所住的學生單間公寓之間具體有多遠的距離,但現在想起來大概是騎自行車一個小時左右吧.其實距離並不遠,就是交通燈多.我曾經數過一次,現在對于交通燈的數目還記得很清楚.其實是三十二個.要是算上沒有交通燈的斑馬線的話,就幾乎達到四十個了.

有這麼多十字路口,不發生交通事故是很不可思議的.

所以才會發生那種事吧.

在紅燈前下了自行車等待的我面前,一個小學女生被一台比她大上無數倍的巨大的10噸卡車撞了.雖然我不是很確定那是不是真的是十噸載貨量的卡車,但是給人的感覺真有那麼大,這樣大的車子全速撞上了那個女孩.與其說是撞飛,不如使用直接撞碎這種說法會更為准確吧.

就像之前我所說的,那女孩子幼小的身體四分五裂,散落了一地.她身上原本背著的雙肩書包,卻是完好無損地掉落在路上.沒有自己意志的雙肩背包竟然能夠直接越過背著的人的身體飛出去,這種狀態用來描述她現在身體的狀態應該是最合適了吧.

這一切真的就發生在我面前.

這已經沒有必要說什麼救人要緊了,這是一場造成當事人立刻死亡的事故.

由于當時是紅燈,所以也就是說,是那個女孩沒有遵守交通燈,但是可以說,她所受到的懲罰卻未免太過悲慘了.

雖然卡車已經立刻踩了刹車,但慣性太大,刹了車也不已經來不及了,在沖過了斑馬線後車身才停了下來.

這一天,一個幼小的生命消失了.

如果只是要描述這個現象的話,就是這種感覺.如果只是要描述發生了的現象的話.

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誤會.在超近距離目擊了悲劇性的交通事故發生的這一件事,並沒有對之後我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和陰影,也沒有讓我從此走上作家之路.

在我至今為止所發表的小說里,不只是少女,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角色遇上了各種各樣的交通事故,但這一切絕不是起源于那一天目擊的事故.那種交通事故的頻率只是單純地反應了我的實際感受而已.

我經常會目擊各種交通事故發生.不只是十字路口比較多的這個鎮上如此.在很多地方,甚至在我旅行經過的一些地方,我都看過很多交通事故發生了.這三十年,看得太多了.我一直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就連我自己,也被車撞過三次.一次是摩托車,一次是自行車,還有一次是汽車.三次都弄得最後住院收場.被摩托車撞是成為作家之後的事,就算在醫院里我也盡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速度還是趕不上平時,如果是看得出來的人,應該就能猜出在什麼時期發生的了.只是,在我看來,自己的人院,以及因此而影響工作,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不過,這貌似是我弄錯了,一般情況是不會有人這麼頻繁地跟交通事故打交道的.最近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我才知道了這個情況.雖然我也很驚訝,但是一想到真正驚訝的應該是朋友才對這一點,我就覺得有點難為情.

我並沒有刻意去交通事故頻繁的地方旅行,所以只能說一切都是偶然.勉強要解釋的話,也許我是誕生于那樣的一個星座之下吧.誕生于一個跟交通事故比較有緣的星座之下.雖然如果要問我那到底是什麼星座,我可能側著腦袋想個半天也回答不上來.

在我看過的交通事故里面,死亡事故並不算少,幼小的生命被奪去這種事當然很淒慘,但是就這點而言,我卻無法認為這次事故有多特別.因為就算把我至今為止目擊過的事例放在一邊,在這個世界上,這一刻也有無數交通事故在上演.

只是,這一次真的真的就在我眼前發生,所以那一刻全身僵硬的感覺,我記得很清楚.當交通燈變成綠色的時候,我也無法邁步走過斑馬線.

不對,這不是我當時最直接的心情.只不過是把腳本潤飾了一下,讓自己看起來更像個正常人而已.就連我身體僵直的感覺,也跟這次事故沒有關系.

十歲以後基本上跟別人沒有什麼交集的我,欠缺了能夠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就算頭腦能夠理解小學女生被車撞了的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悲傷的事這一點,就算實際上也多少感到一絲悲傷,但另一方面,在腦袋的一角卻已經開始確認那些飛散的鮮血會不會弄髒自己心愛的自行車了.我很清楚像我這種人,社會上是怎麼認為,怎麼稱呼的.雖然對于怪人這種說法,我是可以毫無抵抗地接受,但對于那方面的責怪,卻難以感到高興.只是,也只能勉強接受了.因為雖然我只有十多歲,但是作為人類的重要感覺,卻在成長的過程中遺忘得一干二淨了.

不過,只有這一天發生的事,我是可以找到借口的.對于那個女孩的死,我沒有感到悲傷,也沒有跑過去確認的沖動,關于這樣的冷漠,幸好我還是有可能解釋得通的.

在卡車飛馳而過的另一邊.

那里還站著另外一個少女. 最新最全的日本動漫輕小說 () 為你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