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抓緊時間,擴大生產

(0032)

最後,張准慎重的說道:"咱們招收的工人,以護衛隊骨干的親屬為主.楊致遠,郝林勇,李家喜等八家每家先請一個.其他的,你自己看著辦.要老實點的,勤快點的.工錢方面,暫定每天三十文吧.你可以設立一個獎勵制度,做得好的,可以增加一些獎勵."

利益捆綁,永遠都是最有效的,他要將楊家屯的大部分人,都捆綁到精鹽生產銷售的利益鏈條上面來.思想教育是一大利器,能夠起到極大的作用,但是基礎的利益也是不能忽略的.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別人才能死心塌地的給你賣命.

楊銳鋒自然表示沒有任何問題,想了想說道:"會不會太少了一點?"

他也是老好人,覺得自己賺取的差價實在是太大,就想多給鄉親們一點.

張准緩緩的說道:"差不多了,以後慢慢加."

三十文每天,相當于一個月一兩銀子,對于貧窮的軍戶們來說,算是不錯了.一下子不能給得太多,否則,欲壑難填.起點定的太高,以後就不好循序漸進了.精鹽現在可以賣到一百五十五文每斤,利潤極高,但是隨著出貨量的增大,這個價格肯定會降下來的.

幾個人商量一下,決定由楊凱德出面,請幾個鄉親來幫忙,主要是負責收購柴火,搬運私鹽等工作,每個人每天的工錢同樣是三十文,相當于每天三斤糧食.另外,每天還管兩頓飯,這樣又可以省下一個人的口糧.有這樣的好事,鄉親們自然趨之若鹜,很快就聚集了十幾個人,護衛隊的骨干親屬都在其中.

楊銳鋒對工人們進行了簡單的分工,就派遣他們到毛家屯去購買柴火去了.在浮山所的九個屯里面,毛家屯距離嶗山最近,打柴是最方便的.無論是干柴還是木炭,存量都很大.每百斤柴火,只要十幾文錢,便宜至極.十幾個鄉親,來回挑了兩轉,總共挑回來上千斤的柴火.

三月十八,楊家的粗鹽提純,正式開始了大規模的操作.

張准選擇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空地,先用泥磚堆砌起十五個大灶,然後架起了十五口大鐵鍋.十五口大鍋同時開工,熱氣沸騰,工人們忙個不停.每口大鍋每個白天可以提純十斤精鹽左右,忙碌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楊銳鋒提純出了一百五十斤左右的精鹽,裝在籮筐里面.

晚上,黃氏娘家的四個侄子也到了.這四個生力軍的加入,主要是負責晚上的提純,通宵工作.精鹽的利潤實在是太大了,沒有人願意暫停,哪怕是通宵都要干活.一晚上,大灶的火都沒有熄滅過.到第二天早上,三百斤的精鹽,新鮮出爐.

這些精鹽要送到即墨縣城去,自然少不了張准的護衛隊.張准當即派遣楊致遠,楊千強和郝林勇,帶領三十名隊員,護送這三百斤精鹽上路.三十人護送,差不多了.至于留在楊家屯的五十人,在張准的指揮下,保護楊家屯的安全,也足夠了.

挑著三擔鹽前往即墨縣,速度自然不會很快.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楊銳鋒等人才從即墨縣回來.這一次,他們的確是大收獲了.上次那個鹽商爽快的收下了所有的精鹽,價格還是每斤一百五十五文.三百斤的精鹽,足足賣了四十六兩銀子.

本來對方要給碎銀的,可是楊銳鋒覺得銅錢拿起來沉甸甸的,比較有感覺,同時又容易分配,于是就要了一半的銀兩,一半的銅錢.二萬多個銅錢,用龐大的麻袋裝著,沉甸甸的,至少有一百六七十斤,一般人根本無法提起來.

"玉麟,你來分配吧."

楊銳鋒將錢交到張准的手中.


楊家上下,還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錢財,一時間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花.在他們的潛意識里,這錢主要還是張准的功勞,交給他來分配,自然是最合適不過的.再說,張准也不是外人.

張准毫不客氣的進行了分配.

人工是首先要支付的,每人每天三十文錢,絕不拖欠.伙食費也是要支付的,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柴火的費用也是要支付的.剩下的錢,就要用來購買鐵鍋,擴大再生產了.楊家屯每家每戶都有煮海鹽的大鍋,楊銳鋒買過來就是了,不需要專門到即墨縣去買.

按照張准的設計,五十口鐵鍋是最基本的生產規模.以後,隨著私鹽收購量的增加,還要增加更多的鐵鍋.五十口鐵鍋通宵工作,每天可以提純一千斤左右的精鹽,銷售出去以後,獲得的金錢大約是一百五十五兩銀子,扣除購買粗鹽,購買木柴,支付人工等各種費用,每天的純利潤,還有一百二十兩銀子左右.

一個月下來,就是三千六百兩銀子的利潤.一年下來,就是四萬多兩的銀子.要是提純的精鹽更多,這個利潤還將繼續增加.要是整個楊家屯都動員起來,一百五十口大鍋同時開工,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當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難度很大.根本原因,是沒有那麼多的海鹽.整個浮山所,每天出產的海鹽,都不過是兩千斤左右.這個產量是很難提高的,原始的煮鹽法,產量太低了.

"每個月……三千六百兩銀子……這是真的嗎?"

楊映菡喃喃自語的說道.

除了張准之外,楊家的每個人,都無法相信這個數字.

他們以前忙死忙活,每天不過是掙十幾文錢而已,一個月下來也只有三四百文錢.可是現在,他們居然每個月可以賺三千多兩白銀.這是白銀啊,白花花的白銀啊,每兩白銀相當于一千個銅錢呢!一時間,大家都覺得這是在做夢.

三千多兩銀子啊!

那是什麼概念?

一畝最好的水田,也不過是賣十兩銀子而已!

一個健康的少男少女,賣身為奴,價格也不過是二三十兩銀子而已!

看到楊家人的表情,張准忍不住笑了,說道:"咱們是窮怕了,沒見過錢.我告訴你們,天下有錢人多的是啊!有些富商,尤其是江南的某些富商,每年的收入就是上百萬兩銀子.三千多兩銀子算什麼啊?需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楊銳鋒使勁的咽了咽口水.

上百萬兩銀子!

楊家人的確是沒有見過這麼多的銀子,最終一致決定,以後所有的金錢,還是交給張准來支配.聽張准的口氣,好像對三千多兩銀子,不怎麼放在眼里似的,楊家人實在是沒有這樣的氣魄.楊銳鋒拿到銀子以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挖個深深的地窖,將銀子埋藏起來.


張准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沒辦法,只好將這個重任接下來.

錢是用來花的,不是用來放的.有了錢,就要充分的利用起來,發揮每一兩銀子的作用.

不過,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管理每一分的錢財.對于財務管理,只能是提供一個大概的思路,在大的方面進行控制.細節方面,還是需要別人來打理的.他每天翻閱一下賬目,有個基本的認識就差不多了.

嗯,負責記賬的,首選自然是楊映菡了.在和她的交往中,張准發現,她居然懂得一些字.這在大明朝的窮苦女性當中,是比較罕見的.一問之下,原來是跟黃氏學的.並且,她還懂得基本的算術,同樣是黃氏教的.

張准不得不對黃氏刮目相看,原來家里最不起眼的那個人,才是文化水平最高的.在軍戶家庭,有女子能夠認字,還懂得算術,實在是太難得了.

楊凱德樂呵呵的笑道:"小丫他娘是上過堂學的,那時候她家的家境還好,後來沒錢,才不上了."

黃氏顯得很不好意思,卻又滿懷希望.她以前都是干的勞苦活,根本不需要認字,不需要算數,本來以為一輩子就這樣完了,沒想到,居然有機會扭轉自己的命運,有機會做"老板的娘"了.

張准于是將錢財都交給楊映菡來保管.

同時,為了方便楊映菡記賬,張准推廣應用了阿拉伯數字,並且教會她四則混合運算.簡簡單單的十個數字,可要比打算盤簡便多了,楊映菡很快就掌握了.黃氏上了年紀,領悟能力沒有那麼強,就用算盤記賬.母女剛好可以互相核對,發現差錯.

精鹽銷售的利潤,首先當然是用來擴大生產.

在原來選址建造大灶的時候,張准就為以後的擴大生產,保留了足夠的空間.現在,張准決定一步到位.大家一起努力,又建造了三十五個大灶,添置了三十五口的鐵鍋,將精鹽的產量提高到了每天一千斤.

按照這樣的生產效率,積壓的六千斤私鹽,很快就會被全部提純完畢.張准對此是早有准備.他已經讓楊銳鋒安排得力人手,到浮山所各個屯,將積壓的私鹽都全部購買過來.本著利益捆綁的原則,張准開出的價格是每斤粗鹽二十文,足足是以前的四倍,馬上就將這些粗鹽都全部吸收過來了.

浮山所的其他各屯,出產的私鹽同樣沒有人收購,各家各戶的私鹽都大量的積壓,正在苦惱不已,聽說楊家屯居然願意開出二十文每斤的價格,他們都喜出望外,急急忙忙將粗鹽挑到楊家屯來.楊家屯這邊倒是痛快,一手交鹽,一手交錢,絕不拖欠.一時間,整個浮山所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楊家屯.

沒有外人知道,楊家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走過路過別錯過,求收藏,求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