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腳踏四極,手握乾坤 第四章 皇帝返京


次日午後,皇帝所率的南巡大軍終于抵達京城。

京城內所有留守的文武官吏,早早便出城二十里恭迎聖駕,諸般繁文繻節一樣一樣走過,蕭若隨意勉勵留守群臣一番。

而後,蕭若單獨將柳長風召上前,聽他上奏萬這幾日京城發生的事,龍顏大悅,伸手在他肩膀上重重一拍,笑道:“干的漂亮真有你的!朕果然沒看錯人!”

柳長風一本正經答道:“皇上謬贊了,末將惶恐。末將全托皇上洪福,皇上早已智珠在胸,當日便定下除奸大計,末將只知依令行事而已。即使換一個庸才坐在末將的位置上,照樣能把事情辦好。全事皇上洪福七天,末將哪里談上什麼功勞?”

蕭若見他並不因功而傲,更是喜歡,他這番話聽起來真舒坦,有的時候也真不知道柳長風這人,究竟事生來謹小慎微呢,還事拍馬屁已經拍到無形的境界

蕭若又把九門提督盧方拙召到面前,盧方拙跪倒在地,大聲山呼萬歲。

“平身。”蕭若一雙英目注視著他,含笑道:“昨日叛臣以王爵誘降愛卿的事,朕都知道了,你這樣面對威逼利誘,忠貞不二始終不為所動,十分難得,朕能有你這樣的忠勇之臣,非常開心,非常開心……”說道後來,想到不屈而亡的郭大虎,語音中帶些微哽咽。

盧方拙控制不住狂喜之情,顫聲道:“微臣只知忠軍報國,從不感有二心,微臣雖是個粗人,也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皇上就事我朝億兆黎民之父。

微臣在家孝順生身父親,在朝忠于君父,天經地義,不算功勞。恨恨微臣昨日沒能將叛臣一黨擒住,微臣慚愧。”他抓住機會,恬不知恥的說個不停。

蕭若笑道:“愛卿昨日之事,朕回牢牢記在心里的,待他日叛亂平定之後。論功行賞時,朕不會忘了愛卿的。不過,異姓封王非同小可,朕可沒有王爵給你……哈哈哈!“

盧方拙連稱不敢,見皇帝龍顏大悅。心下又驚又喜,暗付皇上果然對自己另眼相看,還真被昨日那白衣少年說中了,那少年見事之明,了事之准,當真了得!

那少年如此超凡脫俗的人品,悠然而來,化解了自己一場大難,然後又悠然而去,神龍見首不見尾。難不成竟是上天派來解救自己的地佛仙一流人物?

蕭若自然不知道盧方拙心中胡思亂想的念頭。他微一沉吟,忽道:“朕也不是拘泥不化之人,愛卿日後要是為國立下蓋世功勳。朕也不介意再封一個異姓王……”

說著,轉頭深深凝望柳長風,“柳愛卿也一樣。”

“謝皇上恩典”兩人齊聲道。盧方拙有自知之明,自知不是那塊料。不抱幻想,異姓王簡直就不事人干的事情,人家諸葛亮那麼大的功勞,死後都沒能追封個異姓王,一般人哪感作那種指望。

柳長風深切的感覺道皇上對自己的殷殷期許,眼眶一陣泛紅,心下一陣激動,胸臆間,豪情壯志驟然湧動,但他什麼話也沒說出口。

盧方拙突然跪在地下,期期艾艾道:“皇上臣……還有一事要向皇上請罪。”

蕭若道:“愛卿有話直說。”


“昨晚,”盧方拙遲疑道:“昨晚唐王,宋王,東海王三王家族的人收買了臣派去看守他們府邸的官兵,就在昨晚二更時,也不知用了什麼法子,居然讓守成的將士們打開城門,與他們一同逃出城了。如今三家王府里只剩下些仆役下人……微臣有罪,願領皇上重罰!“

蕭若聽完半響作聲不得,這樣也能被三王家族的人逃掉?看來四大異姓王究竟是百年豪門巨族,在京城勢力盤根錯節,千絲萬縷,深入到方方面面,當真可怖!

蕭若忽然有些慶幸,假若叛亂的王侯中有一個才智卓絕之事,對他們在京城的勢力善加利誘,因勢導利,近日恐怕又是另一種局面……幸好沒有!

“愛卿小過不掩大功,這回朕就不追究了。不過,朕不希望這種事情再次發生,愛卿日後要好好整頓約束部屬。”蕭若寬和的話語中,透露出驚醒之意。其實那些小魚小蝦逃也就逃了,反正他們無非就是一並逃去封地,到時候正好把他們老老少少一窩端掉。

盧方拙稱是,不敢閑視之。

兩人退下後,前來迎接的人群之後行出三乘鳳彩皇輿,無數太監宮女在鳳輿幫隨行伺候,大臣自動如潮水般退向兩旁,讓開一條去路。

三乘鳳輿距皇帝百步開外停下,在宮女們小心翼翼的挽扶下,三位麗人緩步車下她們五一不事國色天香的人間絕色,正是後宮的皇後與淑妃賢妃三女。

三位後妃款款而行,皇後在前,二妃在她左右略後,來到皇帝前,一起盈盈拜倒鶯聲清吐:臣妾參見皇上,臣妾等人接駕來遲,還請皇上恕罪。“她們身後隨行的太監宮女隨之啦啦跪倒。

“平身”蕭若淡淡道,其實,他現在最不想見的,就是她們三位後妃,如今她們娘家人都公然造反了,真不知道該怎末面對三個妻子。

三位絕代仙株沒一人起身,都深深垂首,靦腆柔弱的淑妃石氏已經在輕輕啜泣,皇後悲聲道:“臣妾三人俱有罪臣之女,待罪之身,無顏侍奉君王,虧居後宮主位。懇請皇上將臣妾等人廢黜,打入冷宮!”

蕭若稍稍有點措手不及,想想早晚也要有這麼一天的,他環顧四周,大量一番,群臣的神色,她們的意思很明顯:雖未必打入冷宮。被貶事免不料的。

蕭若見皇後神情淒然,面容憔悴,絕世容顏清減了許多,他心頭一陣陣揪心絞痛,憐意大盛,恨不得把皇後樓進懷里輕憐甜蜜一番他暗自發狠:為什麼要按照群臣的意思來?連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那還算什麼男人嗎?

蕭若斷然道:“你們起來,朕不會責怪你們的。四達王族造反作亂與你們無關,只要你們乖乖待在宮里,不理會外事,不管四大王族落道什麼樣的下場,都牽連不到你們。

三位後妃大為感動。賢妃齊氏微微一抬頭,一雙水汪汪的美目感激的望著皇帝,櫻唇顫動,欲言又止。皇後哽咽道:“謝皇上!皇上恩典,臣妾粉身難報,可是……臣妾怎麼能……”

蕭若不愛聽皇後說這話,一手打斷。

皇帝一力維護後妃的意思已經明擺了,一旁的文武百官正經本事未必如何了得,起見風使舵。那都是一等一的本領。當下順著皇帝的意思說。

“三位娘娘入住後宮之後,就與四大王族沒關系了,宮外便事天塌下來,也牽連不上三位娘娘!”

“皇上聖心仁慈,朕乃我朝之福,吾皇萬歲……”

蕭若心頭大樂,“啪啪啪”兩手連續擊拍三下,道:“呈上來。”


話音落處,便有一個小太監捧著一個托盤恭恭敬敬走來,托盤上是一塊黃綾,黃綾上放著幾件巧奪天空的珠玉首飾,流光溢彩,一片珠光寶氣,在下午斜斜照射之下,越發燦燦生輝,奪人眼目。

太祖寶藏本是出自皇宮內之物,各式奇珍異寶不在少數,其中就很有幾件精致絕倫的珍貴首飾,蕭若念及還從未送過宮中三位後妃任何首飾,簡直說不過去,他在路上便調了了幾樣出來,一邊哄沒人開心,這是便順勢拿了出來。

首飾共有七件,淑妃賢妃兩件,皇後三件。

三位後妃又驚又喜,這還是皇帝頭一回賜給她們飾物,皇帝這番心意比珍奇首飾更形珍貴。

賢妃接過兩件首飾,嫣然一笑,道:“臣妾謝皇上恩賜!”淑妃在眾目睽睽之下,大感羞澀,低頭笑聲說了一句:“謝皇上。”皇後亦是暈生玉頰,欲待不收,又卻不過皇上一片心意,只得收下,芳心甜絲絲的,輕輕謝了聲恩。

蕭若又名太監拖來一對足有雞卵大小的稀釋明珠,讓皇後帶回獻給太後。

皇後一聽,奇道“皇上何不回宮時自己親手獻給母後?那樣的話母後會更高興”

蕭若道:“軍情緊急,刻不容緩,朕要禦駕親征討平叛逆,今番就不進宮了,皇後代朕象母後請安。”四大王族及邊鎮三侯爺的勢力根深蒂固,萬萬大意不得,必須窮追猛打,二王在封地上還有數萬私兵,不能給他們任何機會,否則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們來個咸魚翻身,那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再一個,他現在也有點怕見太後,還是暫時不見的好。

聽皇帝提起四大王族叛亂的事,皇後與二妃都有些黯然,她們對此事無能為力,只好依言上車,自回行宮。

蕭若目送三人離去,心中本有千言萬語對皇後傾訴,當眾卻不便開口,暗自一陣悵然若失。

三位佳人走後,蕭若宣布自己將禦駕親征討平叛軍余孽,禦林軍全軍出征,另外南大營也分出五萬隨聖駕出征。蕭若略一沉吟,命南大營副將秦義,大憨二人隨軍,把柳長風留下,先進局勢並不安穩,京城在任何時候都出不得差錯,柳長風冷靜謹慎,事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有柳長風坐鎮指揮,足以應付一切突發變故

安排妥當,便文武百官回京,叮囑皇上離京的期間,好生處理國事,小事各部及丞相自決,要是碰上難以處理的大事,可派快騎送至皇帝軍營處。大臣們恭聲令旨。

蕭若在自己也騎上寶馬雪麒麟回京,他雖然進京城,但卻並不回宮,而是有意領著七萬出征的士兵在京城巡視一遍。

大軍擁簇著皇帝,浩浩蕩蕩開進京城,自有官差在路前鳴鑼開道。

皇帝重新出現在京城,大街小巷都為之轟動,城中老百姓見黑盔黑甲的禦林軍軍榮嚴正,雄姿英發,百姓們不約而同大呼萬歲。一路行來,歡呼之聲不絕于耳。

蕭若有意讓城中居民真切感受自己的存在,同時展示一番軍威,在這非常時期,對安定民心大有好處。

大軍如同一條巨龍般,首尾延續極長,在京城主要街道盤旋一周,便自東方朝陽門出京,一路向東,向東,奔赴新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