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愛美人愛江山 第二十二章 皇帝舉辦武林大會


第二天,天色才蒙蒙亮,整個京城便騷動了起來。

無數武林人穿帶得乾淨利落,成群結隊自西邊城門出城,趕往京城西郊。

皇帝為舉辦武林大會,特地在京城西邦十里處建了一座占地頗大的石台,石台約莫半人高,北面擺放著一些錦緞大椅,正中央一張赫然是龍椅。石台周圍另外放置了無數長凳。

石台一帶前些日子有官兵把守,到了今日一早、把守官兵全部撒防收隊,任由武林人士前來。

旭日漸升,大批武林人到來。見石台西東兩側各有幾座糊子,上面武當之類的牌名,看來是為正道七大門派准備的地方,棚中有茶有酒。七派弟子便自行進入棚中炭歇。

至于其余較小的話會和黑道幫派,以及不屬于任何幫派的獨行客,則在台下長凳上坐定,自有小廚過來送上茶點酒水、和禦廚精心烹制的各色棕子、照顧得十分周到。

武林人士越聚趕多,很快石台周圍便人山人海,鬧哄哄的。白道七大名門正派也先後到來、石台周圍的武林人面色各異,有的感覺今番武林大會高手云集、恐怕自己沒有奪冠的希望了、大多數人則很興奮,等看看一場龍爭虎斗,頂級高手的較量難得一見。

不多時,只聽東邊一個聲音朗聲道:“皇上駕到!

聲音雖不大,但在吵鬧無比的場中卻清晰傳到每一個人的耳朵里,再大的嗓門聲也影響不了。聽到的群雄無不心頭一漂,暗道:“這人好深厚的內力!”

台上台下所有武林人不約而同齊刷刷向東邊望去。見說話者是一個濃眉大眼的中年人,氣度不凡,目光炯炯有神。一身勁裝結束,也不知道是何門派。

有認識的人便忍不住驚呼起來:“大內侍衛總管雷莫雷大總管!

眾人這才知道他的身份,心中暗暗稱奇。

話音薛落,一陣請胳快捷的馬蹄聲響起,只見東邊一騎風馳電掣般飛奔而至。

駿馬通體雪白,神騾異常,疾蹄如飛,奔跑速度奇快無比、直如騰云駕霧一般:馬上騎士是一個身著龍袍的年輕人,生得程請目秀。俊朗飄逸,雄姿英發。君臨天下的王者之氣自然流露。

一騎飛馳而來。馬如龍,人亦如龍。

人群中不禁響起一片驚歎之聲,來人必是當今傳奇似的少年天子無疑了,當真名不虛傳。

在場群雄出身于江湖,不喜與官府打交道。原本生怕武林大會時皇帝帶大批官兵散來,要弄得跟官場朝會似的,那就大煞風景了。而現下見皇帝扶江湖規矩獨自前來,無不暗暗歡喜,對皇帝舉辦武林大會的最後一絲別扭,也煙消云散。


一騎奔馳如飛。轉眼便疾馳而至,東邊台下的群雄不約而同向兩邊退開。讓出一條去路。

皇帝縱馬馳到台下,速度不減,眼看就要撞上石台……

在眾人驚呼聲中,就見皇帝猛地一提僵,胯下白馬“希津津”怒嘶著人立而起,憑空蹬蹄不住,皇帝雙臂一振,呼的一聲,自馬背上騰身縱起,盤旋著一直躍到五六丈之高,半空中身軀一折,衣袂飄飄,臨空虛渡,大袖望後鼓風一兜,身子便馭風而行般地向散滑行十丈有余,輕飄飄落在台上龍椅之前。姿勢美妙無比。

全場群雄看得目眩神迷,震天價喝起彩來。他們都是識貨之人,見皇帝露的這手輕功,實為頂尖輕身功法,不禁對這個充滿傳奇地皇帝心存敬畏。

蕭若大袖一甩,轉著身來,英目環顧四周,見台下武林人人山人海,萬頭攢動,足足有一萬多人,只怕天下習武之人有一半都聚集于此,倒是魔教教徒一個也沒有出現。他面含微笑,清聲朗朗道:“諸位英雄可好?

全場人如夢方醒、慌忙各自見禮……這時問題便出來了,有的拱手為禮,有的跪行面君大禮,亂哄哄的、場面一時很是怪異。

武林中人往往心高氣傲、狂放不囂,一向不怎麼把朝廷官府放在眼里,不少人下意識的對武林大會舉辦人行江湖上的禮節,似乎忘了對方是君臨天下她皇帝。一時間,在場群嫉都有些尷尬,跪又不是,不跪又不是。

蕭若負手而立,也不催促、唇邊始終含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清澈而明亮的目光緩緩在台上台下群雄面上一一掃過。

不少人與皇帝的目光一觸,便不自覺的跪倒于地……漸漸的、跪拜的人越來趕多,站著的人哉來進少、甚至連台上白道七大門派地人也在門率領下、整齊的跪倒于地、在這等形勢下、即便是再狂妄、再目無上、再不想跪的人,也不得不跪拜于地,直至全體跪倒。

但見石台周圍黑壓壓跪倒了大片人,身穿各種裝束、手拿各種兵器,來自三山五岳天南地北、涵蓋黑白兩道……在干百年來的武林中可以說是前所未有之事。

“草民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山呼萬歲之聲如春雷炸響,震耳欲聾、她動山搖。

蕭若龍顏大悅、手微微一擺,道:“諸位英雄快快請起!”柔和清朗的聲音雖不大,但在場每一個人都聽得一清二楚,好似在耳邊說一般。

“謝皇上!”群雄陸陸續讀站起身來。

蕭若兩手抱拳,含笑打了個團揖,道:“諸位天下英雄不遠千里來京參加朕舉辦的武林大會,朕在這里先行謝過了。”

群雄忙說不敢不敢。

蕭若心知江湖人喜歡直來直去,他也不多說廢話,開門見山道:“眾位英雄。朕個次出面主持武林大會,一來是為了見一見天下英雄,以便大家朕絡朕絡感情;二來。便是借此機會比武切磋一番,決出天下武藝最強者,朕封他為天下第一高手,封他所屬的門派為天下第一門派……

皇帝說到這里,台下群雄為之一陣駱動,不少人聽得呼吸急促,躍躍欲試。誰都想一戰揚名天下,這也是他們來京參加武林大會的最大目的。


“第三……”蕭若緩緩說著。

群雄一聽皇帝還有後文,無不屏氣凝神,側耳傾聽。

“第三。有句古話說得好: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在場俱是當今天下的英雄索傑。賣不賣與帝王家。那是個人的意志,朕絕不強求。不過大丈夫人生在世,學得一身好武藝,總核做些為國為民地大事,揚名立萬。流芳百世,留下千古英雄之名,才不狂男兒大丈夫來世間是一遭!

這番話說到台下群雄心坎里去了,聽得心癢癢,亂哄哄稱是,催皇帝快講下去。

蕭若忽然面色肅然。英目中精光暴射、輕喝道:“朕久聞白蓮魔教為禍江湖。殘害黎民百姓,江湖正道無不咬牙切齒,與魔教妖人勢不兩立。近年來魔教野心日益膨脹,竟有謀逆作亂的打算,屆時生靈塗炭、不知多少百姓將要因此家破人亡……朕、絕不容許!”

皇帝說到最後,急言厲色,話語以無上內力送出、響徹四方,似能穿合裂石、群雄無不心頭一跳,功力較弱者甚至身軀搖晃。

場中一片死寂,落針可聞,氣氛莊嚴而肅穆。

蕭若續道:“今日武林大會比武切磋之後、朕要借此機會,聯絡天下正義之士,一舉蕩平魔教、為江湖武林為天下蒼生除此一大禍害!”

語音錘鑄,擲地有聲。在場群雄轟然大聲叫起好來。

台下洞庭湖三十六連環塢一群人則面色尷尬,不少人都知道他們三十六連環塢與魔教不清不楚,此刻魔教的人沒來,他們的處境就難免尷尬了。

蕭若說完這些,當即宣布比武較量正式開始,清白道七大門派的掌門人上前,與自己一同擔當我判、我決輸贏。

與皇帝一同當我判是莫大的榮幸,七大掌門也不推辭,離開門人,來到皇帝身旁左右站定。他們都是武林中頂尖的人物,德高望重,七大門派勢力又大,在場群雄自然沒有異議。

蕭若再三重申以武會友,比武較量只分高下,不決生死,上台比武者務必點到為止,若有人趁機行凶傷人,他絕不放過。

所有人一一漂遵,沒有二話。

蕭若與七大掌門再規定一些比武的具體規矩,便在台上正北面居中坐下,七大掌門分別坐在他兩旁。

兩側鼓聲隆隆響起,激動人心的比武正式開始。

群雄很有秩序的上台比武較量,因為有皇帝與七大掌門坐鎮,誰也不敢違反規矩,一般都是點到為止,敗者也很少有對方失手下更傷地情形。


金色的日光照射下,但見台上刀光劍影,人影起伏,勁風劍氣激蕩四方。

隨著時間推移,上場比武地人武藝越來越高,絕招紛出,高潮疊起,群雄看得大開眼界,同時,也不禁為場上地人暗暗擔心。高手相爭,必全力以赴,往往收不住指,落敗者受重傷的可能性驟然提高。

近午時分,蕭若正要宣布比試暫停,派人送酒菜過來給大家吃完了再比。

便在此時,一只白色鴿子撲騰騰飛過石台。青城掌門人秋槐面色一動,站起身來,伸出一只手臂,飛來的鴿子便落在他手掌上,顯然是經過訓練的信鴿。

在場群雄都看得明白、這是飛鴿傳書,武林中傳遞消息的常見方式,就不知青城派出了什麼大事,這時候用飛鴿傳書給掌門人傳訊。一個二個目光都集中在秋槐身上。

青城掌門秋槐在信鴿爪子旁解下一個小小地竹筒、手一抬、信鴿便鼓著超膀飛到空中、向來的地方而去。

秋穩自竹筒中取出一張小小的信箋,一身之下,捶時面色大變、虎軀都一陣禁不住的顫抖。

其余六大門派掌門素知秋槐內功修為極是精深,養藝功夫也十分了得,可以說泰山崩于他面前都不動聲色、想不通有什麼事能讓秋槐如此失態,他們正要發問……

這時上空超膀聲撲撲作響,又是一只信鴿飛來,少林寺人群中一個老年僧人疾步縱出,手一抬,信鴿便飛到他手中。他極為利索的解下信鴿足旁綁的小竹筒,快步上前,來到少林方丈明藏大師面前,雙手狂著竹筒遞將過去,“方丈!”

少林方丈明藏按過小竹筒、飛迅拔開小木寨、抽出里面地信箋看了起來……

整個比武場一片寂靜,群雄感到事情有些不大尋常、一齊靜了下來,屏氣凝神,看著兩位忽然按到飛鴿傳書的掌門人,暗暗猜測發生了什麼大事。

“阿彌陀佛!”少林方丈明藏大師閱讀完信祟,閉上雙目,雙手合十,宣一聲佛號。他表面上雖看不出究竟,然而身上金黃色裂慧卻止不住渾身微微抖動。旁邊五派掌門人面面相兢。

青城掌門秋捕驀地的掠近明藏,失態急呼:“大師、你那上面寫的什麼?”同時展開自己的信策給明藏大師看。

兩位名門正派掌門人瞄了一眼難方收到的飛鴿傳書,一時間雙雙駭然,半晌做聲不得。

群雄中有人不耐粳的叫嚷開來,道:“明藏大師,秋掌門,究竟發生什麼事了?跟大伙兒說說啊!”

少林方丈明藏與青城掌門秋槐快步來到皇帝面前,明藏還未開口,秋槐便失態的大聲道:“皇上,少林、青城兩派的山中留守弟子傳來急報,魔教……”魔教高手趁我們兩派高手大多來參加武林大會之時,偷襲了少室山與青城山、我們兩家開宗立派的禁她已慘遭魔教虹洗,留守的門人弟子或被殺,或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