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愛美人愛江山 第五十九章 皇後與眾嬪妃到來


劉破虜請示要不要率部去追擊,若是追的話,他有信心在耶律石鷹等人過天山之前,將他們殲滅于半路。

蕭若鄭重的思量一番,最終批複不用追擊,班將入關就行。

他派三路騎兵深入契丹人腹地掃蕩、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解除後患,打得契丹人准不趕來,再也不能難天朝構成威脅,並不是為了殺人而殺人。既然耶拜石鷹已帶著他的殘存族人舉族西迂,那麼目的已經完全達到了,用不著再趕盡殺絕,畢竟上天有好生之德。

蕭若既非殺人狂,也不是暴君,假如不殺人能達到目的的話,他不願多殺一個人。

這道旨意一下,殘余的契丹人無疑檢回了一條性命,他們將得以順利西北,離開祖祖輩輩生話的土地,在他們僅存王族二王子耶律石鷹的帶領下,循著千余年前匈奴人的足跡一路向西行,去尋找一塊能重新開始生話的土地。

常言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契舟人強盛時,無時無刻不想破關南侵,入主中原:而中原漢人強威時,也只有大力反擊,將他們打跑。

到現如個,塞外廣茅無邊的大草原已沒剩什麼人了,契丹人要麼被殺、要麼投降、要麼西北,在新的游牡民族填補大草原的空白之前,天朝北部邊疆完全可以高枕無優,至少為中原贏得了二三十年的太平。

蕭若是來自21世紀的人,視野廣闊,情知大草原上一直處于無人狀態是不現實的,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新的游牧民族出現、可是要壯大到能對天朝構成威脅,那已經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了。

蕭若處理國事告一段落、便秘密派人回京城傳達皇帝口講,秘今擅長偵察潛行,來去無蹤的齊木靈子,以及擅長查案緝凶的昏姑鐵寒玉來長失行宮。

趕快越好。蕭若需要她們兩人當自己的話手。

蘭陵姑娘在明昆老和尚手里,得想辦法查到明昆囚禁她的她方,先把她救出來才好,不至于投鼠忌器。

這件事情最大她難處,就在于皇太後牽扯在里面。若只是明昆一個人圖謀不孰的話,量他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然而他使太後對他言聽計從,事情就有些麻煩了。

按下來兩日,蕭若處理國事之余,便是與張素蘭在行宮里四處游玩。

初為人婦的張素蘭,整個芳心都被幸福甜蜜所填滿。筒直一刻也離不開皇帝,懼不得融入他身體里去。兩人郎情妾意,如肢似漆,好似新婚燕爾的小夫妻一般。旁人看得好不羨慕。

蕭若玉日時常去探望太後。給太後請安,親自端茶遞水。一盡孝道。看見的人無不暗贊皇帝真有孝心,堪為天下臣民表率。

太後神色如常,與他隨意談談笑笑,精神也好了很多,也沒有什麼奇怪地舉止。偶爾似乎不輕意間,露出過兩天想去長安城外的渭水泛舟游玩的意思,希望皇帝也能陪同。

蕭若二話不說,立時滿口答應,令太後好不開心。


離開慈甯宮後。蕭若心底里一個勁的冷笑,太後好好的怎麼突然想去渭水游玩。多半是明昆老和尚出的主意。屆時,在禦船上游玩之際,太後與自己坐在一起欣賞歌舞與湖光山色,太後很容易找到撩自己袖子的機會。

蕭若洞悉了明昆與太後地陰謀、胸有成竹,也自去布置。在河上乘舟游玩時,固然是他們檢驗自己真偽的大好時機,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他擒拿明昆的良機,到時候明昆老和尚一定也會悄悄上船。一旦禦船劃到河中心,他插進也難飛了,不比他此刻藏在慈甯宮中,使蕭若有力難施。

次日,一行龐大的隊伍來到長安行宮,隊伍當中太監宮女足有數百人,群星拱月似地簇擁著一輛鳳輿,卻是皇後鳳駕到了。

蕭若又驚又喜,立刻迎將出去。

原來,自從太後在長安行宮一病不起的消息傳到京城,皇後便坐不住了,為盡孝道,立刻率宮中嬪妃內侍來行宮株望太後,以便朝夕伺候太後。

同來的還有賢妃齊氏、淑妃石氏以及玉妃鐵寒玉、韓妃水湄等一眾嬪妃,幾乎宮中有名位地美人都來了。太後病重乃國之大事,非同小可,皇後雖然一般不出宮,碰上這般大事,也得前來侍候,其余人自然更不誘說。

他們一行人動身比皇帝早了很多天、皇帝是太後病情加重後,才由一個老太監去傳訊趕來,故而只比皇帝晚到了三日。

蕭若本還派人私招鐵寒玉與齊本靈子來,誰知她們後腳就到了,實為意外之喜。

皇後與眾嬪妃沒想到皇帝這麼快就到了,也非常驚喜。當下,一齊去慈甯宮株望太後,依次入內給太後磕頭問候,見太後人雖憔粹,可精神還好,據太醫說太後只是身子弱,使慮難安,陰陽失調、並沒有什麼大炳。

眾美又是一喜,懸著的一顆心放了下來。

當晚,蕭若在皇帝寢宮大擺禦宴,與眾後妃歡飲。席間歡聲笑語不絕,氣氛熱烈。

皇帝那晚匆匆離京,已有月余、還打了一場仗,沒想到在這長安行宮重逢。眾美都很開心,一個二個粉臉兒葷紅,映著紅紅的燭光,越發嬌豔欲滴,真個人比花嬌。

讓蕭若略感意外的是,皇後把她妹妹小趙郡主也帶來了。據皇後解釋說,皇太後乃當今國母,她們趙氏一族世代深沐皇思,太後病重,她也理應代表趙家來樣望,略表心意。

小趙郡主一直低垂螓首、非常腸腆害羞、席間一句話也不說、只時不時抬眼偷瞧皇帝,眼神怪怪的……

偶爾皇帝也正好望向她,兩人目光在半空一觸,小趙郡主芳心怦然劇跳,慌不迭低下頭去,滿面通紅、羞窘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