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東瀛風云 第十章 平壤大戰


稍事修整幾日之後.蕭若親統大軍揮師南下,直抵高麗重鎮平壤城外。圍攻定州的兵馬全部移師南進,包括重新編組起來的一萬多高麗殘兵,共兩萬多人。至于一些新征親入伍的高麗壯丁,則留守後方,隨時待命。

蕭若對這支高麗軍的戰斗力基本上不抱幻想,高麗人自古以來便相當孱弱,種種田還可以,到了戰場上就窩囊得不得了,見誰被誰欺負,從來沒男人過。何況這支軍隊還是被倭人打散了的殘兵編組成的,搞不好見了倭人就害怕,能發揮出多少戰斗力就不難想像了。

蕭若帶這支高麗軍南下,是因為他們好歹也有一萬多人,還能撐撐場面,助助威,必要時也可以調他們上戰場打消耗戰。

大軍浩浩蕩蕩,一路南進。

數日之後,蕭若率這兩萬多天朝與高麗的聯軍來到平攘城下,包圍城池的天朝騎兵合兵,准備發動攻城。

平壤府乃高麗北部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城池,在整個高麗來說,僅次于高麗的都城漢城,為高麗第二重要的城池。城中居民眾多,城牆高又厚,極為易守難攻。

倭人將平攘作為整個高麗戰場的支撐點,在城內集結了重兵,多達七萬兵力,由扶桑名將平信秀為統帥,抱著與城池共存亡的決心堅守城池,與天朝軍隊在此決一死戰。

平攘城是倭人在高麗北部的最後希望,此城一失,他們在高麗就再也擋不住天朝軍隊的進攻,倭人也沒有必要再打下去了,盡早撤退回國的好,是以此戰至關重要。

守城軍的統帥平信秀正是侵朝扶桑大軍的最高統帥,他出自東海扶桑國最為顯赫的名門望族,精于用兵,在扶桑朝野享有崇高聲望。在平信秀督統下,平壤城內七萬倭人上下合心。抱著背水一戰的心態守城。

平壤城內外戰云密布,寒風肅殺,壓抑的氣氛使人透不過氣來。此戰即為天朝與扶桑的決戰,誰勝,誰將擁有整個高麗。

整個朝鮮半島人地注意力都彙聚于平壤,高麗老百姓無不為此默默祈禱。

對于城內倭人統帥平信秀來說,定州城失手的消息來得太過突然,太過不可思議,他很清楚天朝八萬援軍還在開赴高麗的半途中,當時定州城下只有一萬多天朝軍隊。兵力上還占劣勢,怎麼也想不通幾個月都堅持過來了,卻突然間失陷,事先一點征兆都沒有。

由于定州之戰中,城內的倭人被全殲,沒跑出一個,他對那場戰事的具體經過一無所知。

後來,平信秀得刺探軍情的忍者回報。據說當日天朝皇帝親率大軍攻城時。乃是在深夜。這個潔息更讓他錯愕不已。

按說古代攻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其過程非常複雜,並且須要各兵種間嚴密配合,進攻方在黑暗中怕是連云梯都架不好,更別提多兵種協同作戰了。是以,古代攻城通常都會選擇在白天,萬萬沒有深夜發動的道理。


而結果偏偏卻攻下了城池。還真是讓人瞠目結舌,平信秀說什麼也想不通其中原故。

消息傳開,平壤城內的倭人得知天朝皇帝是深夜親率大軍攻陷的定州城,不禁議論紛紛,嘖嘖稱奇,為這個不可思議地一戰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在一般倭人的眼里,他們的天皇不是人,而是神,而比天皇還要至高無上的天朝皇帝,自然也是神了。這使他們守城的信心蒙上了一層陰影。

倭人大將平信秀自然不相信天朝皇帝是神。他看不透天朝皇帝的計謀,不敢輕易出城反攻,而是打算一味死守,勒令手下士兵拼命加固城防,做好一切守城淮備。料想皇帝就算再用兵如神,足智多謀,也不可能飛進城來,如此就立于不敗之地。

為防重蹈定州的覆轍,平信秀每晚都派很多士兵在城頭戒備,這還不算。他後來干脆自己卷被褥到城牆上睡覺,親自坐鎮。以防不測。

城牆上站崗的倭人見主帥都這樣了,也不敢疏忽大意,一入夜,便一個二個瞪大眼睛盯著城下,生恐天朝皇帝率兵來夜襲,雖說他們打破腦袋也想不通夜襲怎麼能襲上城牆……

不料,一連多日過去,天朝軍營一無動靜。

城外蕭若見倭人聚某重兵于平壤,擺開決戰地架勢,他也不敢大意,用手中劣勢兵力莽撞攻城,帶來地三大箱黑火藥已在定州之戰中全用完了。他命令手下將士加緊淮備攻城事宜,卻並不立刻發動進攻。

就這麼平靜的過去了十余日。這一天,八萬天朝援軍終于到來,抵達平壤城外,與圍城大軍會師。所有天朝將士登時歡聲雷動,十多萬人的歡呼聲非同小可,直如春雷炸響,令城內倭人心驚膽戰。

時至此刻,城外的天朝軍隊人數已高達十二萬,對他們占據了兵力優勢,只怕不日便要發動總攻了。

倭人大將平信秀仍然對守住城池非常有信心。自古攻城方一般至少要比守城方多一倍以上的兵力,才有可能攻破城池,這還是對普通的城池來說,而堅固到平壤這種地步的巨城,攻城方要是缺乏有效地攻城手段,縱有百萬大軍,也不管用,該攻不下還是攻不下。倭人在城內囤積了大量糧草,撐幾年都不成問題。

城外生力軍到來,全軍將士士氣大振,軍中不少將校迫不及待向皇帝請纓,要即刻攻打城池。

而蕭若依舊胸有成竹的樣子,婉言拒絕了,讓他們先修整准備幾天。攻平壤絕非易事,需要周密妥善的部署,才能大舉攻城,最好一次性破城,要不然,若攻城不利,平白損失了大量將士,只怕挫傷全軍的銳氣。

這時候,一直受冷落的高麗國主王植又跳了出來,提議由他們高麗軍打先鋒,試探攻城看看。他以為皇帝之所以不願即刻攻城,是因為不想看見手下將士傷亡太大,他便自告奮勇提出由高麗軍發動攻城,反正死的是高麗人,皇帝用不著心疼。而他自己一心討好皇帝,就更加不會心疼了,反正高麗平民在他眼里,從來是一文不值的。


誰知皇帝白了他一眼,冷冷道:“高麗亦聯子民,朕一視同仁,不許冒然攻城!”

皇帝的話令高麗國主一陣羞愧,他不敢再說,灰溜溜退下。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段小插曲很快便傳到高麗軍的營地,高麗士兵無不對他們國主恨得牙癢癢地,多有不遜犯上之言,而對天朝皇帝越發越感思戴德,死心揭地。

接下來兩日,十多萬天朝軍隊做好了一切攻城准備。

城內倭人也驟然緊張起來,靜靜等候著天朝軍總攻的時刻來臨。

這一日,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是個好天氣。

一大早,天朝軍營里戰鼓聲大作,號角齊鳴,盔甲鮮明的士兵一隊隊出營,在平壤城長達數十里的城牆外列隊布陣,同時,或大或小的攻城器械也推出軍營,即將大舉攻城。

巍峨堅固的城牆上,倭人大將平信秀默默觀察敵情,見城池東北西三面俱是天朝軍的密親陣勢,只有南邊城外的兵力較少,而且衣甲軍容與眾不同,他與高麗軍隊打了不知多少場,一眼就認出那是高麗軍。

這麼看來,皇帝將進攻重點放在東北西三面城池,派天朝精銳攻打,而輕視南邊,只交拾戰斗力低下的高麗負責。

倭人從上到下都瞧不起高麗人,對高麗軍隊的戰斗力極度不屑,數月前地侵略戰中.高麗軍每每一觸即潰,曾發生過一千多倭人打得幾萬高麗人狂逃數百里的奇景。要是城外只有這支高麗軍,那城內就算數百倭人,也敢開城主動進攻,直突高麗中軍,多半這支軍隊就要全軍崩潰了。

根據對方地部署,倭人大將平信秀很自然作出針對性的調整,將絕大部分兵力放在東北西三面城牆,以應付天朝大軍的強猛攻勢,至于南面進攻的高麗軍隊,部置個兩千人,意思下就行了。他從不放過任何羞辱高麗人的機會。

高麗短短半個月就亡國了,自始至終都沒有反攻的機會,今兒個還是頭一回看見高麗人進城,怪新鮮的。

平信秀精通兵法,若天朝皇帝只攻打三面城牆,而有意無意的空出一面,他一定會覺得其中有詭計,反而會多部署兵力在南面,以防不測。

可是今日高麗人負責攻南面,他就覺得十分正常,不虞有他,所以作出了這番部署。他對天朝軍隊究竟有多強的戰斗力心里沒底,缺乏必勝的信心,反而認為南面是最安全的一面,最沒有懸念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