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陌上閑游墜鞭驚素女 階前小謔策權戲嬌嬛

第一回陌上閑游墜鞭驚素女階前小謔策權戲嬌-?
卻說北京西直門外的頤和園,為遜清一代留下來的勝跡.相傳那個園子的建築費,原是辦理海軍的款項.用辦海軍的款子,來蓋一個園子,自然顯得偉大了.在前清的時候,只是供皇帝,皇太後一兩個人在那里快樂.到了現在,不過是劉石故宮,所謂亡國鶯花.不但是大家可以去游玩,而且去游覽的人,夕陽芳草,還少不得有一番憑吊呢.北地春遲,榆楊晚葉,到三月之尾,四月之初,百花方才盛開.那個時候,萬壽山是重嶂疊翠,昆明湖是春水綠波,頤和園和鄰近的西山,便都入了黃金時代.北京人從來是講究老三點兒的,所謂吃一點,喝一點,樂一點,象這種地方,豈能不去游覽?所以到了三四月間,每值風和日麗,那西直門外,香山和八大處去的兩條大路,真個車水馬龍,說不盡的衣香鬢影.這一年三月下旬,正值天氣晴和,每日出西直門的游人,絡繹于途.什麼汽車馬車人力車驢子,來來往往,極是熱鬧.但是有些闊公子,馬車人力車當然是不愛坐.汽車又坐得膩了.驢子呢,嫌它瘦小.先有一項不願受的,就是驢夫送來的那條鞭子太髒,教人不敢接著.有班公子哥兒,家里喂了幾頭好馬,偶然高興出城來跑上一趟馬.在這種春光明媚的時候,輕衫側帽,揚鞭花間柳下,目擊馬嘶芳草的景況,那是多麼快活呢!在這班公子哥兒里頭,有位姓金的少爺,卻是極出風頭.他單名一個華字,取號燕西,現在只有一十八歲.兄弟排行,他是老四,若是姐妹兄弟一齊論起來,他又排行是第七,因此他的仆從,都稱呼他一聲七爺.他的父親,是現任國務總理,而且還是一家銀行里的總董.家里的銀錢,每天象流水般地進來出去.所以他除了讀書而外,沒有一樁事是不順心的.這天他因天氣很好,起了一個早,九點多鍾就起來了.在家中吃了一些點心,叫了李福,張順,金榮,金貴四個聽差,備了五匹馬,主仆五人,簇擁著出了西直門,向頤和園而來.燕西將身上堆花青緞馬褂脫下,扔給了聽差,身上單穿一件寶藍色細絲駝絨長袍,將兩只衫袖,微微卷起一點,露出里面豆綠春綢的短夾襖.右手勒著馬缰繩,左手拿著一根湘竹湖絲灑雪鞭.兩只漆皮鞋,踏著馬鐙子,將馬肚皮一夾,一揚鞭子,騎下的那匹玉龍白馬,在大道之上,掀開四蹄,飛也似的往西馳去.後面的金榮,打著馬趕了上來,口里嚷道:"我的小爺,別跑了.這一摔下來,可不是玩的."說時,那後面的三匹馬,也都追了上來.路上塵土,被馬蹄掀起來,卷過人頭去.燕西這一跑,足有五里路.自己覺得也有些吃力,便把馬勒住.那四匹馬已是抄過馬頭,回轉身來,擋了去路.燕西在駝絨袍子底下,怞出一條雪花綢手絹,揩著臉上的汗,笑道:"你們這是做什麼?"金榮道:"今天路上人多,實在跑不得.摔了自己不好,碰了別人也不好,你看是不是?"燕西笑道:"你們都是好人?前天你學著開汽車,差一點兒把巡警都碰了."金榮笑道:"可不是!你騎馬的本領,和我開車的本領差不多,還是小心點罷.高高興順隼賜嬉惶耍若是惹了事,就是不怕,也掃興得很啦."燕西道:"這倒象句話."李福道:"那末,我們在頭里走."說著,他們四匹馬,掉轉頭,在前面走去.燕西松著馬缰繩,慢慢在後面跟著
這里正是兩三丈寬的大道,兩旁的柳樹,垂著長條,直披到人身上馬背上來.燕西跑馬跑得正有些熱,柳樹底下吹來一兩陣東風,帶些清香,吹到臉上,不由得渾身爽快一陣.他們的馬,正是在下風頭走,清香之間,又覺得上風頭時有一陣蘭麝之香送來.燕西在馬背上目睹陌頭春色,就不住領略這種香味.燕西心里很是奇怪,心想,這倒不象是到了野外,好象是進了人家梳頭室里去了呢.一面騎著馬慢慢走,一面在馬上出神.那一陣香氣,卻越發地濃厚了.偶然一回頭,只見上風頭,一列四輛膠皮車,坐著四個十七八歲的女學生,追了上來.燕西恍然大悟,原來這脂粉濃香,就是她們那里散出來的.在這一刹那間,四輛膠皮車已經有三輛跑過馬頭去.最後一輛,正與燕西的馬並排兒走著.燕西的眼光,不知不覺地,就向那邊看去.只見那女子挽著如意雙髻,髻發里面,盤著一根鵝黃絨繩,越發顯得發光可鑒.身上穿著一套青色的衣裙,用細條白辮周身來滾了.項脖子披著一條西湖水色的蒙頭紗,被風吹得翩翩飛舞.燕西生長金粉叢中,雖然把倚紅偎翠的事情看慣了,但是這樣素淨的妝飾,卻是百無一有.他不看猶可,這看了之後,不覺得又看了過去.只見那雪白的面孔上,微微放出紅色,疏疏的一道黑留海披到眉尖,配著一雙靈活的眼睛,一望而知,是個玉雪聰明的女郎.燕西看了又看,又怕人家知覺,把那馬催著走快幾步,又走慢幾步,前前後後,總不讓車子離得太遠了.車子快快地走,馬兒慢慢行,這樣左右不離,燕西也忘記到了哪里.前面的車子,因為讓汽車過去,忽然停住,後面跟的車子,也都停住了.燕西見人家車子停住,他的馬也不知不覺地停住.那個漂亮女子,偏著頭,正看這邊的風景.她猛然間低頭一笑,也來不及怞著手絹了,就用臨風飄飄的蒙頭紗,捂著嘴.在這一笑時,她那一雙電光也似的睛眼,又向這邊瞧了一瞧.燕西一路之上,追看人家,人家都不知覺.這時人家看他,他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忽然低頭一看,這才醒悟過來.原來自己手上拿的那條馬鞭子,不知何時脫手而去,已經落在地下了.大概人家之所以笑,就是為了這個.自己要下去拾起馬鞭子來吧,真有些不好意思.不撿起來吧,那條馬鞭子又是自己心愛之物,實在舍不得丟了.不免在馬上躊躇起來.金榮一行四匹馬,在他前面,哪里知道,只管走去.金榮一回頭,不見了燕西,倒嚇了一跳,勒轉馬頭,腳踏著馬鐙,昂首一看,只見他勒住馬,停在一棵柳樹蔭下.金榮加起一馬鞭,連忙催著馬跑回來.便問道:"七爺,你這是做什麼?"燕西笑了一笑,說道:"你來了很好,我馬鞭子掉在地下,你替我撿起來罷."金榮當真跳下馬去,將馬鞭撿了起來交給燕西.他一接馬鞭子,好象想起一樁事似的,也不等金榮上馬,打了馬當先就跑.金榮在後面追了上來,口里叫道:"我的七爺,你這是做什麼?瘋了嗎?"燕西的馬,約摸跑了小半里路,便停住了,又慢慢地走起來.


金榮跟在後面,伸起手來搔著頭發.心里想道:這事有些怪,不知道他真是出了什麼毛病了?自己又不敢追問燕西一個究竟,只得糊里糊塗在後跟著.又走了一些路,只見後面幾輛人力車追了上來,車上卻是幾個水蔥兒似的女子.金榮恍然大悟,想道:我這爺,又在打糊塗主意呢!怪不得前前後後,老離不開這幾輛車子.我且看他,注意的是誰.這樣想時,眼睛也就向那幾輛車子上看去.他看燕西的眼光不住地盯住那穿青衣的女子,就知道了.但是自己一群人有五匹馬,老是蒼蠅見血似的盯著人家幾輛車子,這一種神情,未免難看.便故意趕上一鞭,和燕西的馬並排走著,和燕西丟了一個眼色.只這一刹那的工夫,馬已上了前.燕西會意,便追上來.金榮打著馬,只管向前跑,燕西在後面喊道:"金榮,要我罵你嗎?好好的,又耍什麼滑頭?"金榮回頭一看,見離那人力車遠了.便笑道:"七爺,你還罵我耍滑頭嗎?"金燕西笑道:"我怎樣不能罵你耍滑頭?"金榮道:"我的爺,你還要我說出來,上下盯著人家,也真不象個樣子."複又笑道:"真要看她,三百六十天天天都可以看得到,何必在這大路上追著人家?"燕西笑道:"我看誰?你信口胡說,仔細我拿鞭子怞你!"金榮道:"我倒是好意.七爺這樣說,我就不說了."燕西見他話里有話,把馬往前一拍,兩馬緊緊地並排.笑道:"你說怎樣是好意?"金榮道:"七爺要拿鞭子怞我呢,我還說什麼,沒事要找打挨嗎?"金貴三人聽見這話,大家都在馬上笑起來.燕西道:"你本是冤我的,我還不知道?"金榮道:"我怎敢冤你?我天天上街,總碰見那個人兒,她住的地方,我都知道."燕西笑道:"這就可見你是胡說了.你又不認識她,她又不認識你,憑空沒事的,你怎樣會注意人家的行動?"金榮笑道:"我問爺,你看人家,不是憑空無事,又是憑空有事嗎?好看的人兒,人人愛看.那樣一位鮮花似的小姐在街上走著,狗看見,也要擺擺尾呢,何況我還是個人."燕西笑道:"別嚼蛆了,你到底知道不知道?"金榮道:"爺別忙,聽我說,這一晌,七爺不是出了一個花樣,要吃蟹殼黃燒餅嗎?我總怕別人買的不合你意,總是自己去買.每日早上,一趟單牌樓,是你挑剔金榮的一樁好差事."燕西道:"說罷,別胡扯了."金榮道:"在我天天去買燒餅的時候,總碰到她從學校里回來.差不多時刻都不移.有一天她回來早些,我在一個地方,看見她走進一個人家去,我猜那就是她的家了."燕西道:"她進去了,不見得就是她的家,不許是她的親戚朋友家里嗎?"金榮道:"我也是這樣說,可是以後我又碰到兩次哩."燕西道:"在什麼地方?"金榮笑道:"反正離我們家里不遠."燕西道:"北京城里,離我們家都不遠,你這話說得太靠不住了."金榮道:"我決不敢冤你,回去的時候,我帶你到她家門口去一趟,包你一定歡喜.先說出來,反沒有趣了."燕西道:"那倒也使得,那時你要不帶我去,我再和你算帳!"金榮笑道:"我也有個條件呢,可不能在大路上盯著人家,要是再盯著,我就不敢說了."燕西看他說的一老一實,也就笑著答應了.
主仆一路說著,不覺已過了海澱.張順道:"七爺,頤和園我們是前天去的,今天又去嗎?"燕西在馬上躊躇著,還沒有說出來.李福笑道:"你這個人說話,也是不會看風色的,今天是非進去逛逛不可呢."張順笑道:"那末,我們全在外面等著,讓七爺一個人在里面,慢慢地逛罷."燕西笑罵道:"你這一群混蛋,拿我開心."金貴道:"七爺,你別整群地罵呀,我可沒敢說什麼哩."主仆五人,談笑風生地到了頤和園,將馬在樹下拴了,五人買票進門.燕西心里想著,那幾個女學生,一定是來逛頤和園的.所以預先進來,在這里等著.不料等了大半天,一點影子也沒有,恐怕是一直往香山去了.無精打采,帶著四個仆人,一直回家.
剛一到大門口,只見剛停著一輛汽車,他的大嫂吳佩芳,三嫂王玉芬和著第三個姨媽翠姨,都從車子上下來.翠姨一見燕西下馬,便笑道:"閑著沒事,又到城外跑馬去了嗎?你瞧,把臉曬得這樣紅紅的,又算什麼?回頭上讓你那白妹妹瞧見,又要抱怨半天."燕西將馬鞭子遞給金榮,便和他們一路進去.問道:"一伙兒的,又從哪里來?"佩芳笑道:"翠姨昨晚上打撲克贏了錢,我們要她作東呢."燕西道:"吃館子嗎?"佩芳道:"不!在春明舞台包了兩個廂,聽了兩出戲呢."燕西道:"統共不過三個人,倒包了兩個廂."翠姨道:"這是他們把我贏來的錢當瓦片兒使呢.我說包一個廂得了,他們說:有好多人要去呢.後來,廂包好了,東找也沒有人,西找也沒有人."燕西一頓腳,正要說話,在他前面的王玉芬哎喲一聲.回頭紅著臉要埋怨他,然後又忍不住笑了,說道:"老七,你瞧,我今天新上身的一件嗶嘰斗篷,你給人家踩髒了."說時,兩只手抄著她那件玫瑰紫斗篷的前方,扭轉頭只望腳後跟.燕西一看,在那一路水鑽青絲辮滾邊的地方,可不是踏了一個腳印.燕西看了,老大不過意.連忙蹲下身子去,要給他三嫂拍灰.王玉芬一扭身子,往前一閃,笑道:"不敢當!"大家笑著一路走進上房.各人房里的老媽子,早已迎上前來,替他們接過斗篷提囊去.
燕西正要回自己的書房,翠姨一把扯住,說道:"我有樁事和你商量."燕西道:"什麼事?"翠姨道:"聽說大舞台義務戲的包廂票,你已經得了一張,出讓給我?成不成?"燕西道:"我道是什麼要緊的事,就是為了這個?出什麼讓,我奉送得了."翠姨道:"你放在你那里,我自己來拿,若是一轉手,我又沒份了."

燕西答應著,自己出去了.一回書房,金榮正在替他清理書桌.金榮一看,並沒有人在屋子里,笑道:"七爺,你不看書也罷,看了滿處丟,設若有人到這里來看見了,大家都不好."燕西道:"要什麼緊?在外面擺的,不過是幾本不相干的小說.那幾份小報送來沒有送來?我兩天沒瞧哩."金榮道:"怎樣沒有送來,我都收著呢,回頭晚上要睡覺的時候,再拿出來瞧罷."燕西笑了一笑,說道:"你說認得那個女孩子家里,你現在可以告訴我了."金榮道:"我不敢說."燕西道:"為什麼不敢說?"金榮笑道:"將來白小姐知道了,我擔當不起."燕西道:"我們做的事,怎樣會讓他們知道?你只管說,保沒有什麼事."金榮笑了一笑,躊躇著說道:"對你不住.在路上說的那些話,全是瞎說的."說著,對燕西請了一個安.燕西十分不快,板著臉道:"你為什麼冤我?"金榮道:"你不知道,在路上你瞧著人家車子的時候,人家已經生氣了.我怕再跟下去,要鬧出亂子來呢."燕西道:"我不管,你非得把她的家找到不可.找不到,你別見我了."說畢,在桌上怞了一本雜志自看,不理金榮.金榮見燕西真生了氣,不敢說什麼,做畢了事,自退出了.他和幾個聽差一商量,說道:"這豈不是一樁難事,北京這大的地方,教我在哪里去找這一個人?"大家都說道:"誰叫你撒謊撒得那樣圓,像真的一樣."金榮也覺差事交代不了,嚇得兩三天不敢見燕西的面.好在燕西玩的地方很多,兩三天以後,也就把這事淡下來了.金榮見他把這事忘了,心里才落下一塊石頭.
偏是事有湊巧,這一天金榮到護國寺花廠子里去買花,頂頭碰見那個女學生買了幾盆花,在街上雇車,講的地方,卻是落花胡同西頭.金榮這一番,比當學生的做出了幾個難題目還要快活.讓她車子走了,自己也雇了一輛車子跟了去.到了那地方,那女學生的車子停住,在一個小黑門外敲門.金榮的車子,一直拉過西口,他才付了車錢下來,假裝著找人家似的,挨著門牌一路數來.數到那個小黑門那兒,門牌是十二號,只見門上有塊白木板,寫著冷寓兩個字.那門恰好半掩著,在門外張望,看里面倒是一個小院子.只是那院子後面,一帶樹木森森,似乎是人家一個園子.正在這里張望,又見那女學生在院子里一閃,這可以斷定,她是住在這里了.
金榮看在眼里,回得家去,在上房找著燕西,和他丟了一個眼色.燕西會意,一路和他到書房里來.金榮笑道:"七爺,你要找的那個人,給你找到了."燕西道:"我要找誰?"金榮笑道:"七爺很掛心的一個人."燕西道:"我掛心的是誰?我越發不明白你這話了."金榮道:"七爺就全忘了嗎?那天在海澱看到的那個人呢."燕西笑道:"哦!我說你說的是誰,原來說的是她,你在哪里找到的?又是瞎說吧?"金榮道:"除非吃了豹子膽,還敢撒謊嗎?"他就把在護國寺遇到那女學生的話說了一遍.又笑道:"不但打聽得了人家的地方,還知道她姓冷呢."金榮這一片話,兜動了燕西的心事.想到那天柳樹蔭下,車上那個素妝少女飄飄欲仙的樣子,宛在目前,不由得微笑了一笑.然後對金榮道:"你這話真不真我還不敢信,讓我調查證實了再說."金榮笑道:"若是調查屬實,也有賞嗎?"金燕西道:"有賞,賞你一只火腿."金燕西口里雖這般說,心里自是歡喜.他也等不到次日,馬上換了一套西裝,配上一個大紅的領結,又揀了一雙烏亮的皮鞋穿了.手上拿著一根柔軟藤條手杖,正要往外去,忽然記起來還沒戴帽子.身上穿的是一套墨綠色的衣服,應該也戴一頂墨綠色的帽子.記得這頂帽子,前兩天和他們看跑馬回來,就丟在上房里了,也不知丟在哪個嫂子屋里呢,便先走到吳佩芳這邊來.剛要到月亮門下,只見他大嫂子的丫頭小憐搬了幾盆蘭花,在長廊外石階上曬太陽,拿了條濕手巾,在擦瓷盆.她一抬頭,見燕西探出半截身子,一伸一縮,不由得笑了.燕西和她點一點頭,招一招手,叫她過來.小憐丟了手巾,跑了過來,反過一只手去,摸著辮子梢.笑道:"有話說就說罷,這個樣子做什麼?"金燕西見她穿一身灰布衣服,外面緊緊地套上一件六成舊青緞子小坎肩,厚厚地梳著一層黑劉海,越發顯得小臉兒白淨.便笑道:"這件坎肩很漂亮呀."小憐道:"漂亮什麼?這是六小姐賞給我的,是兩三年前時興的東西,現在都成了老古董了."金燕西道:"可是你穿了很合身."小憐道:"你叫我來,就是說這個話嗎?"金燕西笑道:"大少奶奶說,讓你伺候我,你聽見說嗎?"小憐對他微微地啐了一下,扭轉身就跑了.燕西用手杖敲著月亮門,吟吟地笑.吳佩芳隔著玻璃窗子便叫道:"那不是老七嗎?"燕西便走進月亮門說道:"大嫂,是我."佩芳道:"你又什麼事,鬼鬼祟祟的?"說時,佩芳已走了出來.小憐低著頭在那里擦花盆,耳朵邊都是紅的.佩芳在長廊上,燕西站在長廊下,佩芳掩嘴笑了一笑,燕西也勉強笑了.便道:"我頭回戴著的墨綠的呢帽子,丟在這里嗎?"佩芳笑道:"趁早別這樣說了.年青青的哥兒們,戴個什麼綠帽子呀?"金燕西道:"現在戴綠帽子的,多著呢?"佩芳明知他把話說愣了,故意嘔著他道:"因為戴綠帽子的多,你就也要戴上頭頂嗎?"燕西笑道:"你這是戴了眼鏡鋦碗,沒岔找岔兒啦."佩芳笑道:"你聽聽,自己說話說錯了,還說我找岔兒啦."燕西道:"得了,你告訴我一聲罷,帽子在這里不在這里?我等著要出去呢."佩芳道:"你總是這樣,東西亂丟,丟了十天半月也不問,到了要用的時候,就亂抓了.這個毛病,有個小媳婦兒管著,就好了."說到這里笑了一笑,又道:"我看你待小憐很好,要不,我對母親說一聲,先讓她去伺候你,給你收拾收拾衣服鞋襪吧?"小憐一撒手道:"大少奶奶也是的!"說著,一掉辮子就跑了.燕西道:"人家也是十六七歲的孩子了,你就這樣當面鑼對面鼓地開玩笑,也不怕人害臊."佩芳笑道:"害什麼臊?她還不願意嗎?"燕西道:"到底帽子在這里不在這里?"佩芳道:"帽子沒有,馬褂倒是有一件扔在我這里,你別處找罷."燕西想著,二嫂那里是沒有的.不在翠姨那里,或者就在三嫂那里,因此由長廊下轉到後重屋子里來.

一轉彎,只見小憐拿了一根小棍子,挑那矮柏樹上的蛛絲網.這柏樹一列成行,栽著象籬笆似的.金燕西在這邊,小憐在那邊.小憐看見金燕西來了,說道:"你找什麼帽子?"金燕西道:"剛才不是說了,你沒聽見嗎?你又想我說一句找綠帽子吧?"小憐笑說:"我才不占你的便宜哩."說時,用棍子指著金燕西衣服,問道:"是和這個顏色一樣的嗎?"金燕西道:"是的.你看見沒有?"小憐道:"你的記性太不好了,不是那天你穿了衣服要走,白小姐留你打撲克,把帽子收起來了嗎?"金燕西道:"哦!不錯不錯,是白小姐拿去了.她放在哪里,你知道嗎?"小憐道:"她放在哪里呢?就扔在椅子上.我知道是你買的,而且聽說是二十多塊錢買的,我怕弄掉了,巴巴的撿起來,送到你屋子里去了."燕西道:"是真的嗎?"小憐道:"怎樣不真?在你房背後,洗澡屋子里第二個帽架子上,你去看看."金燕西笑道:"勞駕得很!"小憐將那手上的小棍子,對燕西身上戳了一下,笑道:"你這一張嘴,最不好,亂七八糟,喜歡瞎說."燕西笑道:"我說你什麼?"說著,燕西就往前走一步,要捉住她的手,搶她的棍子.小憐往後一縮,隔著一排小柏樹,燕西就沒有法子捉住她.小憐頓著腳,揚著眉,噘著嘴道:"別鬧!人家看見了笑話."燕西見捉她不到,沿著小柏樹籬笆,就要走那小門跑過來,去扭小憐.小憐看見,掉轉身子就跑,當燕西跑到柏樹那邊時,小憐已經跑過長廊,遙遙地對著金燕西點點頭笑道:"你來你來!"金燕西笑道,就跑上前來.小憐身後,正是一個過堂門,她手扶著門,身子往後一縮,把門就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