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花月四圍盡情吐心事 竹城一戰有意作調人

第十二回花月四圍盡情吐心事竹城一戰有意作調人
燕西和冷太太在外面說話,清秋也就早聽見了.她想著,金家是闊人家,到底闊到怎麼一個樣子,我倒要去看看.先還怕母親不答應,後來母親答應了,很是歡喜.立刻就開箱子,找衣裳換.燕西送的那串珠圈,因為清秋舍不得退回去,一天挨一天,模模糊糊,就這樣收下了.清秋想著,既然到有錢人家去,別要顯出小家的氣象,把這珠圈也帶了去.這里衣服剛剛換下,門口汽車喇叭響,果然來了一輛汽車,這是金小姐派來接這里冷小姐的,同時,汽車夫就遞進一張金敏之的名片.冷太太一直把清秋送上汽車,見這輛汽車,比燕西常坐的,還要精致.心想,有錢的人家真是不同,連女眷坐的汽車,都格外漂亮些呢.清秋坐了汽車,一刻兒工夫,就到了金宅.車子一停住,就見燕西站在門口.清秋下車,燕西便迎上前來,說道:"家姐正等著你呢,我來引導罷."說畢,果然在前面走.清秋留心一看,在這大門口,一片四方的敞地,四柱落地,一字架樓,朱漆大門.門樓下對峙著兩個號房.到了這里,又是一個敞大院落,迎面首立一排西式高樓,樓底又有一個門房.門房里外的聽差,都含笑站立起來.進了這重門,兩面抄手游廊,繞著一幢樓房.燕西且不進這樓,順著游廊,繞了過去.那後面一個大廳,門窗一律是朱漆的,鮮紅奪目.大廳上一座平台,平台之後,一座四角飛簷的紅樓.這所屋子周圍,栽著一半柏樹,一半楊柳,紅綠相映,十分燦爛.到了這里,才看見女性的仆役,看見人來都是早早地閃讓在一邊.就在這里,楊柳蔭中,東西閃出兩扇月亮門.進了東邊的月亮門,堆山也似的一架葡萄,掩著上面一個白牆綠漆的船廳,船廳外面小走廊,圍著大小盆景,環肥燕瘦,深紅淺紫,把一所船廳,簇擁作萬花叢.燕西笑道:"冷小姐,你看這所屋子怎麼樣?"清秋道:"很好,豔麗極了."燕西笑道:"這就是我的小書房,和小會客廳."清秋點頭微笑,說道:"這地方讀書不錯."燕西又引著她轉過兩重門,繞了幾曲回廊,花明柳暗,清秋都要分不出東西南北了.這時,只見有個十六七歲的女孩子,穿著黑湘云紗的大腳褲,紅花白底透涼紗的短褂,梳著一條燙發辮,露著雪白的胳膊和脖子在外,面如滿月,披著海棠須的覆發.清秋一想,難道這就是他姐姐?然而年紀象小得多呀.自己還沒有敢打招呼,那女孩子,轉身走回,搶上台階,對屋子里叫道;"五小姐,客來了."清秋這才知道,她不過是一個侍女.幸而自己沒有理她,不然,豈不是大大一個笑話?這女孩子一面說話時,一面已打起湘妃竹的簾子,燕西略退後一步,讓清秋走進去,隨後也就跟著進來.清秋進門,就見一個卷發西裝女子,面貌和燕西有些相象,不過肌膚更豐潤些,面色更紅些,這一定是燕西的姐姐無疑了.那敏之先以為燕西認得的女友,當然是交際明星一流,現在見清秋白色的緞袍,白色的絲襪,白色的緞鞋,脖子上掛一串亮晶晶的珠子,真是玉立亭亭,象一樹梨花一般.看那樣子,不過十七慫輳挽有墜鴉雙髻,沒有說話,臉上先緋紅了一陣.敏之雖然是文明種子,這樣溫柔的女子,沒有不愛的.她不等清秋行禮,早搶上前一步,伸著一雙粉團也似的光胳膊,和清秋握手.燕西趁著這機會,就在兩邊一介紹.敏之攜著清秋的手,同在一張軟椅子上坐下,竟是很親摯地談起來.燕西從來沒有見敏之對人這樣和悅的,心里很得意的.便對清秋道:"請你在這里稍坐,我不奉陪了.
說畢,趕到母親這邊來,看他們走了沒有?及至一打聽,王宅那邊,打了電話,催去斗牌,已經是早走了.這時燕西倒沒有了主意,在家里,又坐不定.要上王家去,堂會戲,好的還早著呢,早去也是沒意思,一人便在廊下踱來踱去.順步走到翠姨這邊院子里來,只見一個小丫頭玉兒,在一張小條桌上剝蓮子.燕西便問道:"姨太太呢?"玉兒道:"早出去了."燕西道:"這是誰吃的蓮子?"玉兒道:"預備晚上總理來吃的."燕西道:"干嗎不叫廚房弄去?"玉兒道:"這許多日子,晚上總理來了,吃的點心,都是姨太太在火酒爐子上做的,說是怕廚子做得不干淨呢."燕西看那玉兒說話伶俐,一時動了惻隱之心,覺得十三四歲的孩子,離了家庭父母,到人家家里來做丫頭,怪可憐的.那桌上碗里,堆上一碗未剝的蓮子,夠她剝的了,便就走過來替她剝一個.玉兒笑道:"少爺,你不怕髒了手嗎?"燕西道:"不要緊,我正在這里發愁,沒有什麼事做呢."于是一面剝蓮子,一面找些不相干的閑話和玉兒談.一直將一碗蓮子剝完了,燕西還覺得余勇可賈.玉兒道:"七爺,我給你打點水來洗手吧?"燕西把頭抬著看了一看太陽,說道:"不用洗手了,我有事呢."于是走到自己書房里,休息片刻,便坐汽車到王家來.這時王宅門口一條胡同,各樣車子都擺滿了.還有投機的小販挑著水果擔子,提著燒餅筐子,都塞在車子堆里,做那臨時的生意.不必進內,外面就熱鬧極了.那門口早是搭了五彩燦爛的牌坊,還有武裝的游緝隊,分排在兩邊.燕西是坐汽車來的.門里的招待員,早是迎上前來,請留下一張片子,旁邊就有人說道:"這是金七少爺,不認識嗎?"招待員聽說是金府上來的,連忙就閃開一條路,燕西一進門,一直就往唱戲的這所大廳里來.只聽後面有人喊道:"燕西,燕西,哪里去?"燕西回頭看時,卻是孟繼祖.便問道:"你也是剛才來嗎?"孟繼祖道:"我早來了.你為什麼不上禮堂去拜壽,先就去聽戲?"燕西笑道:"我最怕這個.而且我又是晚輩,遇見了壽公壽婆,少不得還要磕頭."孟繼祖道:"你怕,就不去嗎?"燕西道:"反正賀客很多,誰到誰不到,他們也不記得的."孟繼祖道:"那末,我們一塊兒去聽戲罷."拉著燕西的手就走.走進戲場,只見圍著戲台,也搭了一個三面相連的看台.那都是女賓坐的.台的正面一排一排的椅子,那就是男賓的位子了.燕西進來,見男座里,還不過一大半人,女座里早是重重疊疊,坐得沒有縫隙了.孟繼祖道:"太太們到底不象男賓那樣懂戲,聽了鑼響就要來,來了就舍不得走的."燕西道:"堂會戲,大概也不至于坐不住,女子們的心,比男子的心要靜些的,也無怪于她們來了不願走了."說時,目光四圍一轉,只見敏之和清秋也來了.正看著台上的戲在說話呢.敏之旁邊,有個中年婦人,胸襟前掛著紅綢,佩著紅花,大概是招待員,她在那里陪著說話.燕西一想,清秋既然認識這個招待員,就是敏之走了,以後也有人招待,不至讓她覺得冷靜,心里才寬慰些.約摸看了兩出戲,來賓漸漸地擁擠起來了.燕西抬頭一看敏之,已然不見,只見清秋在那里.清秋對于他並沒有注意,似乎還不知道.心想,五姐已離開那里,不要讓她從中又一介紹,大家都認識了,那倒是老大不方便.自己躊躇了一會,正沒主意,只見招待員挨著椅子請道:"已經開席了,諸位請去入席."這些來賓,聽說赴席就有一半走的.


燕西趁著大眾紛亂,也離了戲場,且先不去赴席,繞到外邊,在女招待員休息的地方,找著剛才看見的那位女招待員,脫下帽子點了一個頭,笑著問道:"敝姓金,你看見我的家姐嗎?"招待員道:"你問的是金小姐嗎?她走了,有一位同來的令親,還在這里."燕西道:"我正是要找她,她府上來了電話,請她回去呢."那招待員信以為真,一會兒就把清秋引來了.清秋問道:"家母來了電話嗎?"燕西含糊地答應道:"是的.打一個電話到我那邊去,叫我的聽差去問一聲:有什麼事沒有?若沒有要緊的事,好戲在後呢,就不必回去了."清秋也是舍不得回去,就問電話在什麼地方?燕西道:"這里人亂得很,我帶你到後面去打電話罷."于是燕西在前,清秋在後,轉了好幾進門,先是人來人往的地方,後來漸漸轉到內室.清秋便停住腳道:"我們往哪里去呢?"燕西道:"不要緊,這是舍親家里,哪兒我都熟悉的."這時,天色已經晚了.因為是月頭,夜色很明,清秋向前一看,只見一疊假石山,接上走廊.四周全是花木,仿佛是個小花園子.到了這里,她弧疑起來,站住了不敢向前.燕西道:"接連兩出武戲,鑼鼓喧天,耳朵都震聾了,在這里休息一下,不好嗎?"清秋站在走廊上,默默地沒有作聲.燕西道:"這個園子雖小,布置得倒還不錯,我們可以在這里看看月色,回頭再去看戲."清秋道:"我還要打電話呢."說這話時,聲音就小得多,不免把頭也低下去了.燕西走近前一步,低聲說道:"清秋,你還不明白嗎?我有幾句話要對你說一說哩."清秋手扶著廊柱,頭藏在袖子底下.燕西道:"你這人很開通的,還害臊嗎?"清秋道:"我們有什麼話可說呢?"燕西道:"我寫了幾封信給你,你怎樣只回我一封信,而且很簡單,很客氣,竟不象很知己的話了."清秋笑道:"我怎敢和你稱起知己來呢?"燕西挽著她的手道:"不要站在這里來說,那邊有一張露椅,我們坐到那里去慢慢地說一說,你看怎樣?"一面說,一面牽著清秋走,清秋雖把手縮了回去,可是就跟著他走過來.這地方是一叢千葉石榴花,連著一排小鳳尾竹,一張小巧的露椅,就列在花下.椅的前面,擺著許多大盆荷葉,綠成一片,所以人坐在這里,真是花團錦族,與外間隔絕.清秋和燕西在這里,自然可以盡情地將兩方思慕之忱,傾囊倒篋地說了出來.那時一顆半圓的月亮,本來被幾層稀薄的云蓋上,忽然間,云影一閃,露出月亮,照著地方雪白.兩個人影,並列在地下.清秋看見了這般情景未免有些不好意思,便說道:"是了,還有許多好戲我還沒有看見,我去聽戲了."燕西道:"你還沒有吃晚飯呢,忙什麼,你先去吃飯.吃過飯之後,你也只要看兩出戲,你在樓上一起身,我便到大門口去開汽車,好送你回去."清秋道:"不,我雇洋車回去罷."燕西道:"我分付汽車夫,叫他不要響喇叭,那末,你家里人一定不知道是坐著我的車子回去的."清秋笑道:"難為你想得周到,就是那樣辦罷."清秋用手理了一理鬢發,又按了一按發髻,走出花叢,到廊簷下來,低頭牽了一牽衣襟,搶先便走.
燕西在後慢慢地走出來,心里非常高興,自己平生之願,就在今日頃刻之間,完全解決了.就是這樣想著,真個也樂從心起,直笑到臉上來.自己低頭走了,忘卻分什麼東西南北.應當往南走的時候,偏是往北拐,胡打胡撞,竟跑到王家上房來.抬頭一看,只見正面屋里,燈火輝煌,有一桌的女賓,在那里打麻雀牌.燕西縮著腳,回頭就要走,偏是事有湊巧,頂頭遇見了王玉芬,玉芬道:"咦!老七幾時來的?"燕西道:"我早來了,在前面看戲呢."燕西一面說,一面望外走.玉芬一把抓住他的衣服.說道:"別走,給我打兩盤,我輸得不得了."燕西道:"那里不是有現成的人在打牌嗎?怎樣會把你台下的一個人打輸了?"玉芬道:"我是趕到前面去聽一出《玉堂春》,托人替我打幾盤,現在你來了,當然要你替我打了."燕西道:"全是女客,那兒都有誰?"玉芬道:"你還怕女客嗎?況且都是熟人,要什麼緊?"燕西道:"我耽擱了好幾出戲沒聽,這時剛要走,又碰到了你這個劫路的."玉芬道:"耽擱了好幾出戲嗎?你哪里去了?"燕西道:"找你家令兄談談……"玉芬笑道:"胡說,他先在這兒看牌,後來我們一路去聽戲的,你又沒作好事."玉芬本來是隨口一句話,不料正中了燕西的病,他臉上一紅說道:"作了什麼壞事呢?難道在你府上作客,我都不知道嗎?"玉芬也怕言重了,燕西會生氣.笑道:"不管那些,無論如何,你得替我去打兩盤."說時,把身子望外一閃,轉到燕西前面,擋住了他的去路.說道:"你非打不可!"燕西沒有法擺脫,只得笑道:"可以可以,我有約在先,只能打四盤,多了我就不管."玉芬眼珠一轉,對燕西微微一笑:"只要你去,多少盤不成問題."燕西不知道她葫蘆里賣什麼藥,只得跟她去.玉芬在後面監督著把燕西引到屋子里去.這一來,把燕西直逼得坐起不是,進退兩難.原來在座的,一個是玉芬的嫂子袁氏,一個是陳少奶奶,也是王家的親戚,一個是劉寶華太太,還有一個呢,正是白小姐白秀珠.他們見了燕西進來,都笑著點了一個頭,惟有白秀珠板著面孔,自看桌上的牌.燕西偷眼看她,不說別的,就是那樣一對鑽石的耳墜,在兩腮之下,顫抖不定,便可以知道她一顆芳心,紛亂已極.自己也覺有些不忍,但是自己和她翻了臉,玉芬是知道的,她不理我,我也不能理她.所以也沒有作聲,在座的人,都也知道他兩人交情很厚,見面當然可以很隨便,誰也沒有理會.這兩個人心里,正在大鬧別扭.這里只有玉芬心里明白,便對她嫂子袁氏,丟了一個眼色,問道:"你又給我輸了不少,你這個槍手不成,我另找一個人來."袁氏會意,便站起身來笑道:"七爺,你來吧."陳少奶奶笑道:"呵唷!使不得!白小姐坐上首,他坐下首,能保他們不串通一氣嗎?只要白小姐放牌稍微松一點,那我們就受不了哩!"白秀珠用手按著袁氏的手道:"別走,還是咱們來.要不,玉芬姐自己上場也可以."玉芬笑道:"人家說笑話呢,你就急了.當真說你兩個人打牌,會讓張子嗎?交情好,也不在這上頭呀!"秀珠道:"你說得是些什麼話?我就那樣無心眼兒嗎?"玉芬道:"那末,你怎樣不讓老七上場?"秀珠眼睛望著桌上的牌,故意不對燕西看著,說道:"我是說桌上老是換人不方便,別人上場不上場,我管不著."秀珠這樣說話,陳少奶奶和劉太太都看出來了,准是和燕西鬧了別扭,玉芬從中撮合,大家越是要起哄了.陳少奶奶道骸捌咭,你非坐下來打不可,你不坐下,我說的玩話,倒要認真起來了."玉芬一手扯著燕西,本沒有放,燕西走不脫,又怕人識破機關,一面笑著,一面坐下來,說道:"世上只有請槍手打槍的,沒有逼槍手打槍的.三嫂這真是拘留我了."打牌以後,玉芬手扶著椅子背,聽他倆怎樣開始談話.這第一盤,是劉太太和了.秀珠嵌了白板,又碰了二筒,應該收小和錢,燕西正是赤足和,應該給秀珠的錢,因為回轉頭去和陳少奶奶講牌經,把這事忘了.秀珠便問玉芬道:"玉芬姐,你幾和?我是二十和."玉芬笑道:"奇了!你不問打牌的,問我看牌的.多少和,我管得著嗎?"秀珠道:"你輸了錢,不給錢,打算賴帳,還是怎麼著?"玉芬道:"我已派了代表,代表就有處理全權.要不然,我還要派代表作什麼呢?"秀珠道:"不說那些個,你給我錢不給?"她兩人一吵,燕西才知道了.對著牌說道:"我們八和,找十二和."于是拿了四根籌碼,送到秀珠面前.秀珠又對玉芬說:"你什麼八和?我沒瞧見."玉芬道:"好羅唆!我不是說了嗎,我又不打牌,我怎知道牌多少和?我又不是郵政局,替人家傳信的.你不願意我在後面看牌,我不看,成不成?"說畢,玉芬一閃,就閃到陳少奶奶後面去了.秀珠沒法.只好算了.燕西一面理牌,一面想道:剛才只吃兩鋪下地,並沒有碰,哪里來的八和?這時,陳少奶奶笑道:"七爺,你不找我的小和嗎?"燕西一想,她實在倒是八和.便拿出一根大籌碼,找兩根小籌碼回來.秀珠看見問道:"四嫂,你不是八和嗎?怎樣和人家要錢?"陳少奶奶笑道:"我的八和是特別加大的,他應當給我錢."秀珠道:"我知道嗎,這就是

燕西也不聽那些,低著頭笑了出去.走進戲場,頂頭又碰到王家的少爺王幼春.他笑道:"燕西,你什麼時候來的?"燕西隨口說道:"剛到."王幼春用指頭點著燕西道:"你怕拜壽,這個時候才來,對不對?"燕西紅著臉道:"白天有事耽誤了,趕不來,三家兄來了,還不能代表嗎?"王幼春道:"他是女婿,他拜壽,是他本名下的事,你是世侄,不應該去行個鞠躬禮嗎?"燕西道:"你說得有理,請你帶我到上房去拜壽."幼春笑道:"我跟你說著玩哩,我自己就怕這個,加上我們家里這些底下人,又是雙料的渾蛋,整批到壽堂上去磕頭.家父家母也只敷衍了一陣,就叫我在禮堂上攔住.剛剛打發他們下去,一些先到的少奶奶小姐,已經來了,我只好避開.事後我一個人單獨去磕頭,又不成規矩,我索性也就含糊過去.自己也如此,何況親戚?"燕西笑道:"這是你做兒子的人應該說的話嗎?"王幼春道:"孝父母,只看你是真心,是假心,哪在乎這種虛偽的禮節上,我倒是說實話呢.走罷,瞧戲去."他手挽著燕西,就走進戲場來.燕西的目光,早射到了看樓上去,見清秋還端坐在以前的座位上,這邊母親和梅麗卻走了,大概是赴席去了.王幼春見他對著樓上注意,便用手掌掩著半邊嘴臉,對著他耳朵說道:"樓上有一位美人,你看見嗎?"燕西皺眉道:"鄭重一點罷."王幼春道:"這個人你不能不看一看,你要不看,你今天算白來了."燕西聽說,有些不耐煩了,說道:"我要聽戲,你別鬧."王幼春依舊笑道:"你早就說著要見一見我的達必留,她今天來了,我好意要介紹你看看,你倒不願意."燕西恍然大悟,連忙笑道:"我倒錯怪了你.那人在哪兒?"王幼春用嘴向正面看台上一努,笑道:"那個穿淡紅衣服的,披鵝黃綢巾的,剪著月牙式的頭,皮膚白白的,臉子略為圓圓的."燕西道:"我看見了,我看見了,你不要加上那多形容詞了."王幼春笑道:"怎麼樣?桃萼露垂,杏花煙潤.加得上這八個字的考語嗎?"燕西道:"你又在哪里找到這八個字的考語?"王幼春道:"你不要藐視我,我現在也念書了.那個人在中學畢業了,國文考第一.心想,我要不用功,明天結婚的時候,鬧起三難新郎來,豈不要大相公的好看?"燕西道:"你這樣一派不規矩的樣子,仔細你夫人看了不高興."王幼春笑道:"不要緊,她知道我是很頑皮的,我這樣子已經看慣了,不要緊的."
燕西偷眼向台上一看,恰好清秋也正向樓下一看.她見了燕西,便站起身來,燕西會意,便對王幼春道:"我找點東西吃去,就來,你在這兒等著罷."燕西走到後面,與清秋相遇.清秋道:"你和誰說話?老望台上望著."燕西道:"你以為人家是看你嗎?他是看他自己的愛人呢."清秋笑道:"這分明是你胡謅的."燕西道:"你為什麼不信?你看他是對你那邊望著,還是對正面望著?"清秋悄悄地道:"不要說話了.這里來來往往全是人,你到門口去開汽車過來等著我罷."燕西聽說,真個先走一步,將汽車找到了.開到門口來,汽車夫將車門開了,清秋走上車去,燕西已先坐在車中了.清秋道:"你自己不會開車嗎?"燕西道:"會開車."清秋笑道:"你既然會開車,怎樣不自己開車送我回去?這事我不願意讓汽車夫知道呢."燕西道:"那要什麼緊,我把車子送客,也不是一回,這有什麼不能公開的?"清秋笑道:"我聽說你會跳舞,一定女朋友很多吧?"燕西聽說到這里,覺得自己一句話露了馬腳,笑道:"從前是有這一種嗜好,但是覺得那種交際,是很無聊的.自從搬到你府上隔壁以後,對于那些舞女,早就生疏得多了."清秋道:"那為什麼呢?"燕西也問道:"你說為什麼呢?"清秋微笑,也不肯言語.說著話時,汽車開得很快.清秋對外面一望,快要到家了,便對燕西道:"你對汽車夫說,不要按喇叭."燕西道:"就讓令堂知道是我送你回來的,也不要緊.我看令堂對我很客氣,並不討厭."清秋踢著腳道:"你還是叫他不要按喇叭,不然……"燕西不等她說完,便道:"你先不是說了嗎?我早就分付他們了,你說的話,我沒有辦不到的,還用你說第二次嗎?"清秋道:"那末,請你馬上下車去,成不成?"燕西口里說了一個成字,就站起身來,要招呼汽車夫停車.清秋將手一攔,逼得燕西坐下.笑道:"坐下罷,別搗亂了."燕西道:"我打算明後天到西山去玩一趟,想請你去一個,成不成?"清秋道:"老遠的,跑到西山去作什麼?我不去."燕西道:"這個日子,西山太好玩了,為什麼不去?一定要去的."一語末完,汽車已經到了清秋門口,停住了.汽車夫跳下車來,就去開車門.燕西一把握著清秋的手問道:"去不去?"清秋急于要擺脫,只得說了一個去字,就下了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