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吉日集群英從星拱月 華堂成大禮美眷如仙

第四十九回吉日集群英從星拱月華堂成大禮美眷如仙
這是外面的情形,金家里面,更不待說.先且從兩個男儐相說起.這兩個人都是燕西的舊同學,一個叫謝玉樹,一個叫衛璧安,都是十七八歲的未婚男子,非常英秀.本來是和燕西不常來往,燕西因為要找兩個美少年陪伴著,所以特意把他兩人請來.這兩人可是家世和燕西不同,都是中產之家的子弟,謝玉樹更是貧寒,幾乎每學期連學費都發生問題.因之,燕西請他們來當儐相,靴帽西服,一律代辦.這兩個少年,要不答應,未免有些對不住朋友,因之,老早的也就來了.金家都是生人,而且今日賓客眾多,非常之亂.所以兩人一來之後,哪里也不去,就坐在燕西屋子里.這樣一來,倒幫了燕西一個大忙,許多少奶奶小姐們要來和燕西開玩笑的,看見屋子里坐了兩個漂亮的西裝少年,都嚇得向後一退.燕西一班常常周旋的朋友,也是到了十二點以後才來.王幼春是首先一個來了,跳進屋里笑道:"怎麼回事?你弄兩個人在這里保鑣,就躲得了嗎?"謝玉樹,衛璧安都不認識,看了他這樣魯莽地跳了進來,都笑著站起身.燕西連忙介紹了一陣.王幼春道:"密斯脫衛,密斯脫謝,你們不要傻,現在離結婚的時候還早,你們還不應該有保鑣的責任,過去罷,讓我來拿他去開開心."燕西笑道:"不要鬧,時候還早哩.回頭晚上你們就不鬧了嗎?"王幼春笑道:"你們二位儐相聽聽,他是公開地允許我們鬧新房的了,請你二位作證,晚上我們鬧起新房來,可不許說我鬧新房鬧得太厲害了."燕西微笑.就在這時,回廊外就有人嚷道:"恭喜恭喜!我昨天晚上就要來,老怞不動身,這婚禮火熾得很啦."王幼春道:"你瞧,老孟究竟是雄辯大家之後,人還沒有到,聲音早就來了."來的正是孟繼祖,也是長袍馬褂,站在回廊里,隔著玻璃窗就向里面一揖.燕西笑道:"這位仁兄,真是酸得厲害!"孟繼祖走了進來笑道:"別笑我酸,你們全是洋氣沖天的青年,不加上我這樣老腐敗的人,那也沒有趣味."說時,接上一陣喧嚷,又進來幾個人.孔學尼在前面,也是長袍馬褂,手上舉著帽子,口里連連"恭喜,賀喜".孔學尼後面緊跟的是趙孟元,朱逸士,劉蔚然,自然也是西服.因為前面的人作揖,他也就跟著作揖,伸出兩只大拳頭,一上一下,非常地難看.連衛謝兩位,也忍俊不禁笑將起來.朱逸士道:"這小屋子,簡直坐不下了,我們到禮堂上和新房去參觀參觀,好不好?"燕西道:"參觀禮堂可以,新房還請稍待."朱逸士道:"那為什麼?"燕西道:"現在正是女客川流不息地在那里,我們去了,人家得讓,未免大煞風景."朱逸士道:"這話不通,難道你府上的女賓,還有怕見男子的嗎?"燕西道:"怕是不怕.大家都不相識,跑到新人屋子里去,還是交談呢,還是不交談呢?自然是不交談.許多生人,大家在那里抵眼睛不成?讓我叫人先去通知一聲,然後再去."劉蔚然道:"先參觀禮堂去罷,是不是在大樓下?剛才我從樓外過,看見里面煥然一新."燕西道:"了那里,自然也沒有那適當的地方了."大家說話時,燕西便在前面引導,到了樓外走廊四周,已經用彩綢攔起花網來,那樓外的四大棵柳樹,十字相交地牽了彩綢,彩綢上垂著綢絛綢花,還夾雜了小紗燈,紮成瓜果蟲鳥的形樣,奇巧玲瓏之至.由這里下禮堂,那幾個圓洞式的門框,都貼著牆紮滿了松柏枝,松柏枝之中,也是隨嵌著鮮花.在走廊下,有八只絹底彩繪的八角立體宮燈,那燈都有六尺上下長,八角垂著絲穗,在宮燈里安下很大的電燈.劉蔚然道:"好大的燈,不是這高大廊簷,也沒有法子張掛."燕西道:"這宮燈原是大內的東西,原來里面可以插八支蠟燭,聽說傳心殿用的.有人在里面拿出來賣在古玩店里,家父看看很好,說是遇到年節和大喜事可以用用,就買了過來.平常用時,都點蠟,我嫌它不大亮,就叫電料行在電架上臨時接上白罩電燈,既不改掉原來古樸的形式,又很亮."衛璧安笑道:"我幾乎作了一個外行,以為是在廊房頭條紗燈店里買來的呢."燕西道:"其實,也不算外行,從前大內要這種東西,也是在廊房頭條去辦,廊房頭條的紗燈絹燈,作得好,也正是因為當年曾辦內差的原由."說著話,走進禮堂來,一進門就見一方紅緞子大喜帳,正中四個字,乃是"周南遺風".上款是金總理四令郎花燭志喜,下款是耕云老人謹賀,衛璧安道:"這是誰?送禮怎樣用號?"劉蔚然道:"密斯脫衛真是一個不問治亂的好學生,連我們大總統別署都不知道.你想,這里又不是大做喜事,自然不便用大總統題,然而他老人家又不肯屈尊寫真名字,只好寫別號了."衛璧安笑道:"原來如此,怪不得這一幅帳子,掛在禮堂中間了.由這樣輪著算,這兩邊應該是那一位巡閱使的了?"燕西道:"老遠的疆吏,那倒是不敢去驚動,不過挨著大總統,總是政界的人物罷了."王幼春道:"不要去討論這個罷,那都是憑老伯面子來的,不算什麼.我帶你看看他女友送的東西,那才是面子呢."因指著右邊一排桌子道:"那里一大半是的."原來這左右兩邊,各一邊排列著大餐桌,桌上鋪著紅綢桌圍,上面陳設許多刺繡圖畫和金銀古玩.別的都罷了,其中有兩架湘繡,一架繡


這個時候,已經十二點多鍾了,金家預備四馬花車,已經隨著公府里的樂隊,向冷宅去了.冷宅的一切排場,都是燕西預備好了,四個大小女儐相呢,原是要由清秋找同學來承擔的.後來她和燕西商量的結果,怕是不妥,若是她的同學,和金家的人,完全不認識,不免有許多隔閡,倒不如這邊也找一個.燕西想這辦法是對的,因此,便請了大嫂吳佩芳的妹妹吳藹芳,就是剛才大家所談著那送刺繡的人了.好在大小四儐相的衣履,都是由燕西出錢,女家代制,總可一律的.那邊清秋所請的大儐相是她同班生李淑珍,小儐相是附小的兩個小女學生.除了各有他們家里的女仆照應而外,男家又派小蘭和秋香兩丫頭幫同照料,自是妥當.大小儐相在兩小時之前,已經在冷家齊集.所有清秋的同學,不便到金家來,在他們家里也是一餐喜酒.
這日,清秋穿了那水紅色的繡花衣,加上珠飾,已美麗得象天人一般.不過穿了嫁衣,也說不出一種什麼感想,不覺得自己好好地矜持起來,只是在屋子老守一把椅子坐下,不肯多動.她里面穿的是一件小絨褂子,外面罩上夾的嫁衣,雖說不算多,然而只覺渾身發熱.她心里也就想著,不料這段婚事,居然成功了.從前曾到金家去過一次,只覺他們家里,堂皇富麗令人欣羨,到了現在,竟也是這屋子主人翁之一個.想到這里,自然是一陣歡喜.但是轉身一想,他家規矩很大,不知道今天見了翁姑,是怎樣一副情形?再說,他們家里少奶奶小姐有七八位,不知道他們可都是好對付的?據燕西說,就是三嫂子調皮一點,二嫂是維新的女子,是各干各事,沒關系,大嫂子年歲大一點,有些太太派.至于幾位小姐,除了八小姐而外,其余的都是會過的了,想來倒也不要緊.可是燕西又說了,他們姑嫂之間,也有些小糾紛的,似乎各位小姐也不容易對付.況且他們都是富貴人家的兒女,只有自己是貧寒人家出身,和他們比將起來,恐怕成了落伍者.尤其是富貴人家的仆役們,眼睛最勢利不過的,他若知道我的根底,恐怕又是一番情形相待.以後倒要寸步留心,要放出大大方方的樣子來.由這里又想,今日是到金家的第一天,更要二十四分仔細,見了翁姑應當持怎樣的態度?見了姑嫂應當持怎樣的態度?于是想到古人所謂齊大非偶一句話,是有理由的.若燕西也是平常人家一個子弟,象我這樣的女子,無論談什麼儀節,我都可應付,就用不著這樣掛慮了.心里這樣胡想一陣,人更是煩躁起來,倒弄得喜極而悲了.清秋一個人只管坐在那里胡想,默然不作一聲.冷太太雖然將女兒嫁得一個好女婿,但是膝下只有這樣一個人,從前是朝夕相見的,而今忽然嫁到人家去了,家里便只剩下一個人,冷清清的,想起來怎樣不傷心.她見清秋盛裝之後坐在那里只管發呆,以為是舍不得離別,一陣心酸,就流下淚來.清秋心里正不自在,不知如何是好,看見冷太太流淚,她也跟著流淚.還是許多人來勸清秋,說雖然出閣了,來家很方便,只當在上學一樣,有什麼舍不得呢?兩個儐相,又拉了一拉她的衣服,對她耳朵輕輕說了幾句,清秋聽說,這才止住淚,韓媽重打了一盆臉水來,用熱手巾給她擦了臉,兩個儐相牽她到梳妝台邊,重新敷了一回粉.粉敷好,宋潤卿便進來說,時候不早了,可以上車了,免得到那邊太晚.

招呼過後,音樂隊就奏起樂來了,在奏樂聲中,清秋就糊里糊塗讓兩個儐相引上了花馬車.在花馬車中,只是一陣一陣的思潮,由心里湧將上來,而心中也就亂跳起來,這時說不出是歡喜,是憂愁,是恐慌,只覺心緒不甯.在心緒稍安的時候,只聽見車子前面一陣陣的音樂送進耳來.自己除了把如何見翁姑,如何見姑嫂的計劃,重溫習一遍外,便是聽音樂.一路之上,聽了又想,想了又聽.在車里覺得車子停了,而同時車子外面,也就人聲鼎沸起來.她想,這一定是到了,心里就更跳得厲害.一會兒工夫車子門開了,就見兩個儐相走上前,將手伸進車來,各扶著清秋一只胳膊.清秋很糊塗地下了車,隨著他們走.自己原不敢抬起頭來,只是在下車的時候,把眼光對著前面一看.只覺得四圍都是各種車子,中間面前一片敞地,卻是用石板鋪的,上面一排磨磚橫牆,沿牆齊齊的一排槐樹,槐樹正中,向里一凹,現出一座八字門樓.在門樓前,一架五彩牌坊,彩綢飄蕩,音樂隊已由那彩牌坊下吹打進門去了.只在這時,迎面一群男女擁將出來,最前面就是兩個西服少年,攙著燕西.只看到燕西穿了燕尾大禮服,其余也來不及看,只低了頭.看身子面前二三尺遠的土地,仿佛燕西在前面有什麼動作.那儐相吳藹芳扯著她道:"鞠躬鞠躬!"清秋就俯著腰鞠躬,為什麼要鞠躬?也不知道.這時,周圍前後全是人包圍了,低了頭看見許多人的衣服和腿,擠來擠去,這就更不敢抬頭了.似乎進了幾重門,還有一道回廊,到了回廊邊,那樂隊就停住了不上前.上了幾層台階,便覺腳下極柔軟,踏在很厚地毯上.人縫里只見四處彩色繽紛,似乎進到一座大屋里,屋里犄角上,又另是一陣鼓角弦索之聲,原來這已到禮堂上了.這里本是舞廳,廳角上有音樂台,是烏二小姐他們主張,把華洋飯店里的外國樂隊叫來了,讓他們在這里奏文明結婚曲.外面音樂隊的樂聲未止,里面音樂隊的樂聲,又奏將起來,一片鼓樂弦索之聲,直拂云霄.音樂本來是容易讓人陶醉的東西,人在結婚的時間,本來就會醉,現在清秋是醉上加醉,簡直不知身之所在了.這禮堂開著側邊門,就通到上房了,上房已臨時收拾了一間小客廳,作為新人休息之室,就是和燕西書房隔廊相對地方.一進休息室,金家年紀大些的人還好些,惟有年輕些的,早忍耐不住,就擁進屋來.第一便是梅麗,和玉芬妹妹王朝霞,一直看到清秋臉上.吳藹芳就給她介紹道:"新娘子,這是八妹,這是你三嫂子的王家妹妹."清秋便對她二人笑了笑,梅麗一見清秋年紀不大,和自己差不上下,先就有幾分願意.她百忙中想不出一句什麼話來,就道:"新娘子,我早就知道你了."清秋笑著低聲道:"我也知道妹妹,我什麼也不懂,請你指教."還要說第二句,外面司儀人已經請新娘就席了.儐相攙著清秋出去,梅麗受了新娘一句指教的話,立刻興奮起來,便緊傍著儐相,好照應這位得意的嫂嫂.
走上禮堂,男男女女,圍得花團錦簇,簡直不通空氣.新人入了席,大家一看這一對青年男女,都是粉搏玉琢,早暗暗地喝了一聲彩.偏是這四位大的男女儐相,又都俊秀美麗,真是個錦上添花.司儀人贊過夫婦行禮之後,證婚人念婚書完畢,接上便是新郎新婦用印.這一項手續,本來分兩層辦理,有的新郎新婦自己上前蓋印,有的是儐相代為蓋印.這個禮堂,雖非常之大,但是家族來賓過多,擠得只剩了新人所站的一塊隙地.新郎倒罷了,新婦若要上前,現在是面朝北,必得由左邊人堆擠上去,繞過上面一字橫排的證婚禮案,然後再朝南用印.她除了兩個儐相在身邊挽了一只手臂而外,身後還另有兩個小天使牽著喜紗,這就太累贅了,要走上去,似乎不容易.當司儀贊一聲新郎新婦用印之後,新婦便在衣服里一掏,掏出圖章盒子來,順手遞給儐相吳藹芳,將手又把她扯了一扯.吳藹芳明白,這是要她代表,好在金家她是熟極了的,便毫不躊躇,走到禮案面前去.這邊是儐相代庖,那邊新郎也是請儐相代,順手是衛璧安,就把圖章盒子交給他了.他當儐相,真還是生平第一次,也就繞到禮案上面去.他看見吳藹芳來了,引起了他一肚子西洋墨水,用那女子占先的例子,要讓吳藹芳先蓋印,站在一邊未動.但是吳藹芳卻是一個老手,她知道按著禮節,是不適用女子占先的.見衛璧安有謙讓之意,便對衛璧安道:"請你先蓋."衛璧安又是個多血的男兒,一難為情,臉上先就是一紅,點頭說:"是是."但是那個是字,也只有他自己聽見罷了.吳藹芳看見,心里想道:人長漂亮罷了,怎樣性情也象是個女子?含羞答答的,這倒有個意思.這樣想著,眼睛就不免多看他兩眼.衛璧安正是有些心慌,見人家注意他,更是手腳無所措,他將燕西的圖章,在結婚人名下蓋了印之後,要放進圖章盒子里去.他忘了婚書男女各一張,蓋了男方的,卻未蓋女方的.吳藹芳知道他錯了,又覺得人家很斯文的,別再說出錯處了,讓人家下不下去.因擠了向前,將壓著婚書的銅鎮紙一挪,把上面的一張婚書拿開,低低地道:"這一張也是由男方先蓋印的."衛璧安這才明白過來,自己幾乎弄錯,也來不及說是了,微微和吳藹芳點了一下頭,便向婚書上蓋章.蓋完了章,他又忘了退回原處,只管站在那邊看吳藹芳蓋印.吳藹芳蓋完,一抬頭,見他還站在這里,便道:"我們這應該退回原處了."衛璧安微微應了一聲哦哦,自退下來.這一種情形,燕西都看在眼里.這以後證婚人介紹人來賓致頌詞,都是些恭維的話.有些調皮的青年男賓,雖然想說幾句,見那上前的主婚人證婚人,都是鄭而重之的樣子,也不敢說.到了後來,是主婚人致謝詞,因為是在金家,金銓就向宋潤卿謙讓了一下,說是潤卿兄請.宋潤卿拱著手,大馬褂袖口齊平額頂,連連拱揖道:"總理請,總理請,兄弟不會演說."金銓一想,既是不會演說,若是勉強,反覺得不好.因此,自己便由主婚人的位置,向中間擠了一擠,挺著胸脯,正著面孔,用很從容的態度說道:"今天四小兒結婚,蒙許多親友光臨,很是榮幸.剛才諸位對他們和舍下一番獎飾之詞,卻是不敢當.我今天借著這個機會,有幾句話和諸位親友說一說.就是兄弟為國家作事多年,很有點虛名,又因為二三十年來,總辦點經濟事業,家中衣食,不覺恐慌.在我自己看來,也不過平安度日,但是外界不知道的,就以為是富貴人家.富貴人家的子女,很容易流于驕奢瀅逸之途.我一些子女,雖還不敢如此,但是我為公事很忙,沒有工夫教育他們,他們偶然逸出范圍,這事在所不免.所以從今以後,我想對于子女們,慢慢地給他一些教訓,懂點作人的方法,燕西和冷女士都在青春時代,雖然成了室家,依然還是求學的時代.他們一定不應辜負今天許多親友的祝賀,要好好的去作人.還有一層,世界的婚姻恐怕都打不破階級觀念.固然,作官是替國家作事,也不見得就比一切職業高尚.可是向來中國作官的人,講求門第,不但官要和官結親戚,而且大官還不肯和小官結親戚.世界多少惡姻緣由此造成,多少好姻緣由此打破,說起來令人惋惜之至!"他說到這里,四周就如暴雷也似的,有許多人鼓起掌來.金銓是個辦外交過來的人,自然善于詞令,而且也懂得儀式.當大家鼓掌的時候,他就停了沒有向下說.鼓掌過去了,他又道:"我對于兒女的婚姻,向來不加干涉,不過多少給他們考量考量.冷女士原是書香人家,而且自己也很肯讀書,照實際說起來,燕西是高攀了.不過在表面上看起來,我現時在作官,好象階級上有些分別.也在差不多講體面的人家,或者一方面認為齊大非偶,一方面要講門第,是不容易結為秦晉之好的.然而這種情形,我是認為不對的.所以我對諮轡鞣蚋灸芸雌平准墩庖壞悖是相當贊同的,我不敢說是抱平等主義,不過借此減少一點富貴人家名聲.我希望真正的富貴人家,把我這個主張采納著用一用."說到這里,對人叢中目光四散,臉上含著微笑.男賓叢中,又啪啪地鼓起掌來.金銓便道:"今天許多親友光臨,招待怕有不周,尚請原諒!今天晚上,還有好戲,請大家聽聽戲,稍盡半日之樂.統此謝謝!"說畢,對來賓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