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三戒異時微言寓深意 百花同壽斷句寫哀思

第七十四回三戒異時微言寓深意百花同壽斷句寫哀思
這個時候,也就到了開稀飯的時候了.那邊金太太屋子里吃晚餐,因為兒輩們都散了,一個人吃的時候居多,有時金銓也就于此時進來,和金太太吃飯,藉以陪著說笑.這晚晌,金太太想起老頭子有一星期不曾共飯了,倒有點奇異起來.金太太越想越有點疑惑.這屋子里伺候雜事的,就是陳二姐一人,她是個中年的孀居,有些話,又不便和她說.一人喝罷了稀飯,因道:"今天晚上,天氣暖和得很,這水汽管子,熱得受不了,我到外面透透空氣去罷."說著,就慢慢地踱到外面來.陳二姐追出來道:"太太,晚上的風吹得怪涼,另……."金太太喝道:"別嚷,別嚷,我就只在廊子下走走."陳二姐不敢作聲,退進屋子去了.金太太在廊子下轉了半個圈圈,不覺踱到小跨院子門邊來.這里就是翠姨的私室.除了丫頭玉兒,還有一個老媽子伺候她.這時下房都熄了電燈了,只有上房的玻璃窗子有電光.那電光帶著紫色,和跳舞廳里,夜色深沉,酒醉酣舞的時候一樣的顏色.金太太想了一想,她屋子里哪有這樣的燈光?是了,翠姨曾說在床頭邊要安盞紅色電燈泡,這大概是床頭邊的電燈泡了.金太太正在凝想,不黨觸著廊下一只白瓷小花盆,當的一聲響.自己倒嚇了一跳,向後一縮,站著靠了圓月亮門,再一看時,只見玻璃窗邊,伸出一只粉臂,拉著窗紗,將玻璃掩上了.窗子里的燈光,就格外朦朧.金太太呆呆地站了一會,卻聽到金銓的嗓子,在屋子里咳嗽了幾聲.金太太一個人沖口而出的,輕輕罵了一句道:"越老越糊塗."也就回房去了.金太太走回房去,連忙將房門一關,插上了橫閂,只一回身,就看到陳二姐走了過來,她笑道:"太太,你怎麼把我也關在屋子里?"金太太這才知道只管關門,忘了有人在屋子里,不覺笑了起來.陳二姐開了門,自己出去了.這里金太太倒不要睡覺,又自斟了一杯茶,坐在沙發椅上慢慢地喝將起來.自己只管一人發悶,就不覺糊里糊塗地坐到兩點鍾了.空想也是無益,便上床安歇了.
次日吃午餐的時候,叫人到金銓辦公室里去看看,由衙門里回來沒有?打聽的結果,回來說總理剛到那屋子里去,今天還沒有上衙門呢.金太太坐了一會,緩緩踱到辦公室來.在門簾子外,先問了一聲誰在這里?有金貴在旁答應出來了.金太太道:"沒有什麼事,我看有沒有人在這里呢?你們是只顧玩,公事不管罷了,連性命不管,也沒有關系的."金貴也不知什麼事得罪了太太,無故碰一個釘子,只得退到一邊,連喳了幾聲.金太太一掀簾子,走進房去,只見金銓靠住了沙發怞雪茄.金太太進來,他只是笑了一笑,沒說什麼,也沒起身.金太太道:"今天早上,你沒有上衙門去嗎?"金銓道:"沒有什麼公事,今天可以不去."金太太道:"你什麼時候起來的?"問到這句話,金銓越發地笑起來了,因道:"今天為什麼盤問起這個來了哩?"金太太道:"你笑什麼?我是問你正話."金銓笑道:"說正話,反正不是說氣話,怎麼不笑呢?說正話,你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呢?"金太太道:"正經莫過于孔夫子,孔夫子曾說過,君子有三戒.這三戒怎麼分法呢?"金銓聽了這話,看著夫人的顏色,笑道:"這有什麼難懂?分為老壯少罷了."金太太道:"老時候呢?"金銓將嘴里雪茄取出來,以三個指頭夾住,用無名指向雪茄彈著,伸到痰盂子上去落灰.那種很安適而自然的樣子,似乎絕不為什麼擔心,笑著答道:"這有什麼不能答的呢?孔子說,戒之在得.得呀,就是貪錢的意思."問道:"壯年的時候呢?"答:"戒之在斗.那就是和人生氣的意思."問道:"少年的時候呢?"金銓又怞上雪茄了,靠著沙發,將腿搖曳了幾下,笑道:"戒之在色.要不要下注解呢?"說著望了他夫人.金太太點了點頭道:"哦!少年戒色,壯年和老年就不必戒的,是這樣說嗎?"金銓笑道:"孔子豈會講這一家子理?他不過是說,每個時候,有一個最容易犯的毛病,就對那個毛病特別戒嚴."金太太連搖著頭道:"雖然是孔子說的話,不容後人來駁,但是據我看來,有點不對.如今年老的人哪,他的毛病,可不是貪錢呢.你相信我這話,不相信我這話呢?"說到這里,金銓卻不向下說了,他站了起來,將雪茄放在玻璃缸子上,連忙一推壁下的懸鏡,露出保險箱子來,就要去開鎖.原來這箱子是專門存放要緊的公文的.金太太道:"我要不來和你說話,你就睡到下午三點鍾起來也沒有事.我一來找你,你就要辦公了."金銓又把玻璃缸子上的雪茄拿起,笑道:"你說你的,我干我的,我們兩不妨礙."金太太道:"你不要誤會了我的意思,我來和你說話,完全是好意.你若不信,我也不勉強要你信."金銓口里含著雪茄,將兩只手背在身後,在屋子里來回地踱著,笑道:"你這話,我有點不明白."金太太道:"你不明白嗎?那就算了.只是我對于你有一個要求,從今天起,請你不必到里邊去了,就在這邊樓上那間屋子里安歇.據我看,你身上有點毛病,應該要養周年半載."金銓笑道:"就是這事嗎?我雖然寂寞一點,老頭子了,倒無所謂.可是這樣一來,連自己家里的晚輩,和那些下人,都會疑心我們發生了什麼裂痕?"金太太道:"決不,決不,決不能夠的."說時,將腳在地板上連連踏了幾下.又道:"你若不照我的話辦,也許真發生裂痕呢.誰要反對這事,誰就對你不懷好意.我非……"金銓笑道:"得,得,就是這樣辦罷.不要拖泥帶水,牽上許多人."金太太冷笑一聲道:"你有了我這一個拖泥帶水的,你比請了十個衛生顧問還強呢.你心里要明白一點.我言盡于此,聽不聽在乎你."

說畢,馬上站起身,就走出他的屋子了.剛剛走出這辦公室的屋子,一到走廊外,就見翠姨打扮得象個花蝴蝶子似的,遠遠地帶著一陣香風,就向這邊來.她一遇到了金太太,不覺向後退了一步,金太太一看身邊無人,將臉色一正道:"他這會子正有公事要辦,不要去打他的攪了."翠姨笑道:"我不是去見總理的.今天陳總長太太有電話來,請太太和我去吃便飯.我特意來問一聲,太太去我就去,太太不去我又不懂規矩,我就不去了."金太太本來不高興,見她這種和顏悅色的樣子,又不好怎樣申斥,便淡淡地答道:"我不去.你要去,你就去罷."翠姨道:"那我也不去了."沒著話時,閃到一邊,就陪著金太太,一路走到屋里來,又在金太太屋子里陪著談了一會話.因大夫瞧玉芬的病剛走,便道:"我瞧瞧她去.病怎麼還沒有好呢?"這就走出來了.先到玉芬屋子里坐著,聽到清秋這兩天身體也常是不好,又彎到清秋這院子里來.走進院子,便聞到一種很濃厚的檀香味兒,卻是一點聲音也沒有.一掀簾子,只見清秋臥室里,綠幔低垂,不聽到一些響動.再掀開綠幔,鑽了進去,卻見清秋斜靠在沙發上,一手撐了頭,一手拿了一本大字的線裝書,口里唧唧噥噥地念著.沙發椅旁邊,有一個長腳茶幾,上面只放了一個三腳鼎,有一縷細細的青煙,由里面直冒上空際.看那煙只管突突上升,一點也不亂,這也就覺得這屋子里是十分的安靜,空氣都不流動的.清秋一抬頭,看見她進來,連忙將書放下,笑著站起來道:"姨娘怎麼有工夫到我這里來談談?請坐請坐."翠姨笑道:"你真客氣.以後把這個娘字免了,還是叫我翠姨罷.我比你大不了幾歲,這個娘字我不敢當."說著,拉了清秋的手,一塊兒在沙發上坐下了.因摸著她的手道:"我聽說你身上不大舒服,是嗎?"清秋笑道:"我的身體向來單弱,這幾月來,都是這樣子的."翠姨拍著她的肩膀,笑著輕輕地道:"你不要是有了喜了吧?可別瞞人啦.你們這種新人物,總也不會為了這個害臊吧?"清秋臉一紅道:"我才不會為這個害臊呢,我向來就是這個樣子."翠姨道:"老七在家,你就陪著老七.老七不在家,你也苦守著這個屋子作什麼?隨便在哪個屋子里坐坐談談都可以,何必老悶著看書?我要學你這樣子,只要兩三天,我就會悶出病來的."清秋笑道:"這話我也承認.你是這樣,就會悶成病.可是我要三天不這樣,也會悶成病的."翠姨道:"可不是!我就想著,我們這種人,連讀書的福氣都沒有."清秋笑道:"你說這話,我就該打,難道我還在長輩面前,賣弄認識字嗎?姨娘,你別看我認識幾個字,我是十二分無用,什麼也不懂,說話也不留心,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全不知道.我有不對的事,姨娘盡管指教我."翠姨對于這些少奶奶們向來不敢以長輩自居的,少奶奶們雖不敢得罪她,可是總不恭維她,現在見清秋對她這樣客氣,心里反老大地不過意.笑道:"我又懂得什麼呢?不過我比你早到金家來幾年,這里一些人的脾氣,都是知道的.其實這里的人除了玩的時候,大家不常在一處,各干各的,彼此不發生什麼關系.你不喜歡玩,更是看你的書去好了.漫說你這樣的聰明人,用不著人來說,就是個傻子,也不要緊.不過你也不可以太用功了,大家玩的時候,你也可以湊在一處玩玩.你公公就常說什麼人是感情動物,聯絡聯絡感情,彼此就格外相處得好的,這話我倒也相信.二十塊底的小麻雀,他們也打的,玩玩不傷脾胃.聽戲,看電影,吃館子,花錢很有限,而且那是大家互相作東的.你聽我的話沒有錯,以後也玩一玩,省得那些不懂事的下人,說你……"說到這里,翠姨頓了一頓,笑了一笑,才接著道:"說你是書呆子罷了,也沒有說別的."清秋聽了她的話,自然很感激,也不去追求是不是人家僅笑她書呆子.可是要照著這樣辦,越發是向墮落一條路上走.因對她笑道:"誰不願玩?可是我什麼玩意兒也不行.那還得要姨娘指導指導呢."翠姨笑道:"行哪,你說別的事,我是不在行,若要說到玩,我准能來個雙份兒."清秋道:"年輕的人,都喜歡玩的,這也不但是姨娘一個人呀."翠姨卻不說什麼,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她原以為清秋有病的,所以來看一看,現在見她也不象什麼有病,說了幾句話,也就走了.

清秋送著客走了,見宣爐里香煙,更是微細,添上一點兒小檀條兒.將剛才看的一本書,又拿起來靠著沙發看.但是經翠姨一度來了之後,便不住咀嚼著她說的那幾句話,眼睛雖然看在書上,心里可是念著翠姨說的話.大概不是因話答話偶然說出的,由此可知自己極力地隨著人意,無所競爭,結果倒是這個主義壞了事.古人所謂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這是個明證了.回轉來想想,自己並不是富貴人家的女子,現在安分守己,還覺不忘本,若跟他們鬧,豈非小人得志便顛狂嗎?我只要居心不作壞事,他們大體上總也說不出什麼壞處來,我又何必同流合汙?而且就是那樣,也許人家說我高攀呢.她一個人,只管坐在屋子里,沉沉地想著,也不知道起于何時,天色已經黑了.自己手里捧著一本書,早是連字影子都不看見,也不曾理會得,實在是想出了神了.自己一想,家里人因為我懶得出房門,所以說病體很沉重,我今天的晚飯,無論如何,是要到母親屋子里去吃的.這樣想著,明了電燈,洗了一把臉,梳了一梳頭發,就到金太太屋子里來.
金太太戴了眼鏡,正坐在躺椅上看小說,見她進來,放下書本,一只手扶了眼鏡腿,抬起頭來,看著清秋道:"你今天顏色好些了.我給你一盒參,你吃了些嗎?"清秋笑道:"吃了一些.可是顏色好一些,乃是假的,因為我抹了一些粉哩,省得他回來一見,就說我帶著病容."金太太笑道:"不要胭脂粉,那也是女子唱高調罷了.其實年輕的人,誰不愛個好兒?你二嫂天天和那些提倡女權的女偉人一塊兒來往,嚷著解放這里,解放那里,可是她哪一回出門,也是穿了束縛著兩只腳的高跟鞋."清秋笑道:"我倒不是唱高調,有時為了看書,或者作事,就把擦粉忘了."說著話時,走近來,將金太太看的一本書,由椅上拿起來翻了一翻,乃是《後紅樓夢》.因道:"這個東西,太沒有意思,一個個都弄得歡喜團圓,一點回味也沒有.你老人家倒看著舍不得放手."金太太笑道:"這書很有趣呀.賈府上不平的事,都給他弄團圓了,鬧熱意思,怪有趣的.所有的《紅樓夢》後套,什麼續夢,後夢,複夢,圓夢,重夢,紅樓夢影,我全都看過了.我就愛這個.什麼文學不文學,文藝不文藝,我可不管.我就不懂文學是什麼意思?好好的一件事,一定要寫得家敗人亡,那才樂意."清秋可不敢和金太太討論文學,只一笑,便在對面椅子上坐下.金太太道:"我就常說,你和老七的性情,應該掉換掉換才好.他一談到書,腦袋就痛,總是玩,你又一點也不運動,總是看書."清秋道:"母親是可以坐著享福的人呢,還要看書,何況我呢?"金太太道:"我看什麼書?不過是消遣消遣."清秋道:"母親是消遣?我又何嘗不是消遣?難道還想念出書來作博士嗎?我也想找點別的事消遣,可是除了打麻雀,還勉強能湊合一腳而外,其余什麼玩意,我也不行,不行就沒有趣味的.我看書,倒不管團圓不團圓,只要寫得神乎其神的,我就愛看."金太太笑道:"這樣說,我是文學不行,所以看那不團圓的小說心里十分難過.我年輕的時候,看小說還不能公開的.為了看《紅樓夢》,不知道暗下掉了多少眼淚.你想一個人家,落到那樣一個收場,那是多麼慘呀!"正說到這里,梅麗一掀門簾,跳了進來,問道:"誰家收場慘?又是求幫助來了."金太太道:"我們在這兒談小說,你又想打聽消息和誰報告去?做小姐的時候,你喜歡多事,人家不過是說一句快嘴快舌的丫頭罷了.將來做了少奶奶,可別這樣."梅麗皺了眉道:"不讓我說話,就不讓我說話,干嗎提到那些話上面去?"金太太望了清秋笑道:"做女孩子的人,都是這樣,總要說做一輩子姑娘,表示清高.可是談到戀愛的時候,那就什麼都會忘了,只是要結婚."梅麗不和她母親說話了,卻把手去撫弄桌上的一套活動日曆.這日曆是用玻璃罩子罩了,里面用鋼絲系在機紐上,外面有活紐,可以扯過去,也可以退回來的.梅麗撥了那活紐,將里面的日曆,亂撥了一陣,把一年的日曆全翻過來了.金太太道:"你瞧,你總是沒有一下子消停不是?"梅麗將頭一偏,笑道:"你不和我說話,又不許我動手,要我做個木頭人兒坐在這里嗎?"清秋就站起來,笑著將日曆接過來,一張一張翻回來,翻到最近的日子,翻得更慢了.及至翻到明日,一看附注著陰曆日子,卻是二月十二日,不覺失聲,呀了一聲.梅麗道:"我弄壞了嗎?你呀什麼?"清秋道:"不是,我看到明日是花朝了."金太太道:"是花朝嗎?這花朝的日子,各處不同,有定二月初八的,有定十二的,有定十五的.明天是陰曆什麼日子?"清秋道:"是十二,我們家鄉是把這日當花朝的."金太太道:"是花朝也不足為奇,為什麼你看到日曆,有些失驚的樣子?"清秋笑道:"糊里糊塗,不覺春天過去了一半了."金太太道:"日子還是糊里糊塗混過去的好.象我們算著日子過,也是沒有事,反而會焦燥起來.倒不如糊里糊塗地過去,忘了自己是多大年紀."清秋先以金太太盤問起來,倒怕是金太太會問出什麼來.現在她轉念到年紀老遠的問題上去,把這事就牽扯開了.
大家吃過晚飯,清秋卻推有東西要去收拾,先回房去.在路上走著,卻碰到大姐阿囡,清秋便叫她到自己房里來,因問道:"我聽說你在這個月內,要回上海去,這話是真的嗎?"阿囡微微一笑,將身子連忙掉了轉去.手掀了簾子,作要走的樣子.清秋扯著她的衣裳道:"傻子,回來罷.我並不是和你開玩笑,有正經話和你說呢.因為你若是真回南去的話,我倒有些事,要托你辦,所以我把你拉住,好問幾句話."阿囡聽她如此說,就回轉身來,望著清秋微笑道:"我也是這樣說,你不至于和我開玩笑哩."清秋將她按了一按,讓她在沙發上坐下,又倒了一杯茶遞給她.阿囡見她倒茶,以為她是自己喝,及至一伸手過來,連忙站起來,兩手捧著,呵了一聲道:"那還了得!折煞我了."清秋笑道:"你這叫少見多怪,你又不是伺候我的人,我順手遞一杯茶給你喝,你就受折.你不過窮一點兒,在我家幫工,又不是晚輩對著長輩,折什麼呢?"阿囡笑道:"七少奶奶,你這話和二少奶奶常說的一樣.可是要論到你這樣客氣,她可沒有做出來呢."清秋道:"她為人的確是很講平等的,不過因為你少和她接近,你若是常和她在一處,她自然也和我這樣的客氣了."二人談了一陣子,清秋就問到她的生辰上去,又問這些少奶奶過生日平常是怎樣的辦法呢?阿囡道:"也無所謂辦法.大家鬧一陣子,吃吃喝喝,回頭聽聽戲罷了."清秋道:"除此以外,沒有別的樂子嗎?"阿囡道:"這也就夠了,還有什麼鬧的呢?七少奶奶是什麼時候生日?"清秋昂著頭想了一會,微笑道:"早著哩."阿囡道:"我仿佛聽到說是春天似的,春天都快過完了,怎麼還遠著呢?"清秋微笑,又想了一想道:"也許要等著明年了."阿囡道:"啊!你把生日都瞞著過去了,那可了不得."清秋笑道:"這也無所謂了不得,不過省事罷了."阿囡又談了一會,見清秋並沒有什麼事,又恐怕敏之,潤之有事,便起身走了.回房之後,他姊妹二人寫信的寫信,看書的看書,都沒有理會到她.
次日吃午飯的時候,阿囡在一邊陪著閑談.談到清秋真是講平等.潤之笑道:"你和她向無來往,怎麼好好地和她宣傳起來了?"阿囡便說:"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就把昨晚上的事,細述了一遍.潤之道:"這可怪了,她好好地把你叫了去,又沒有什麼事,不過和你閑談幾句,這是什麼意思呢?"敏之道:"據我想,一定是她有什麼事情要問,又不好意思說出來,于是就叫阿囡去閑談,以便順便將她口風探出來,你看對不對?"潤之道:"我想起來了,清秋的生日不是花朝嗎?今天陰曆是什麼日子呢?"敏之道:"我也仿佛記起花朝,那就是今天了."阿囡道:"怪不得我問她是哪天的生日,她就對著我笑,先不肯說,後來才說早過去了.我看那神氣就很疑心的,倒不料就是今天."潤之道:"我先去瞧瞧,她在作什麼?"說著,馬上吃了飯,跟著淨了手臉,就到清秋這邊院子里來.轉過走廊,屋子里還是靜悄悄的,寂無人聲.潤之以為是還在金太太屋子里吃飯,不曾回屋子.正待轉身,卻聽到清秋房子里一陣吟哦之聲,達于戶外,這正是清秋的聲音.于是停了腳步,聽她念些什麼?可是清秋這種念書的調子,是家傳的,還是她故鄉的土音.因之潤之站在外面聽了一會子,一個字也聽不出來.還待要聽時,老媽子卻在下房看見了,早叫了一聲六小姐.潤之只得一掀簾子,自走進房去.清秋站著在收拾窗戶前橫桌上的紙筆,笑道:"六姐靜悄悄的就來,也不言語一聲."潤之指著她笑道:"言語一聲嗎?我要罰你呢?"清秋道:"你罰我什麼呢?"潤之道:"你手里拿些什麼稿子?只管向怞屜里亂塞."清秋將手上的稿子,一齊塞進去了,然後將怞屜一推,便關合了縫.笑道:"沒有什麼可研究的價值,我是一個人坐在屋子里無聊,瞎塗了幾句詩."潤之走過來,笑道將她一拉,向沙發上一推,笑道:"你一個小人兒,可別和我講打,要打,你是玩不過我的."清秋根本就未曾防備到她會扯上一把的,所以她一拉一推,就讓她拉開了.潤之也不征求她的同意,扯開怞屜,將稿子一把拿在手里.然後向身後一藏,笑問道:"你實說,是能看不能看的呢?若是能看的,我才看,不能看的,我也不胡來,還給你收起."清秋笑道:"我先收起來,不是不給你看,因為寫得亂七八糟的.你要看就看,可別見笑."潤之見她如此,才拿出來看.原來都是仿古云箋,攔著細細直橫格子,頭一行,便寫的是《花朝初度》.潤之雖是個新一點的女子,然而父親是個好談中國舊學的.對于詞章也略為知道一點,這分明是個詩題了.初度兩個字,仿佛在哪里念過,就是生日的意思.因問道:"初度這兩個字怎麼解?"清秋道:"初度就是初次過,這有什麼不懂的?"潤之也不敢斷定初度兩個字就是生日,她說初度就是初次過,照字面也很通順的,就沒法子再追問她,且先看文字.清秋道:"你不要看了,那是零零碎碎的東西,你看不出所以然來的."潤之且不理會,只看她寫的字.只見頭一行是:

錦樣年華一指彈,風花直似夢中看,終乖鸚鵡貪香稻,博得鲇魚上竹竿.
那鸚鵡一句,已是用筆圈了一路圈兒,字跡只模糊看得出來.第二行是:
不見春光似去年,卻覺春恨勝從前.
這底下又沒有了.第三行寫的是:百花生日我同生,命果如花一樣輕.

潤之叫起來道:"這兩句我懂了.這不是明明說著你是花朝過生日嗎?只是好好地過著生日,說這樣的傷心話,有點不好吧?"清秋道:"那也無所謂,舊詩人都是這樣無病而呻的."潤之道:"你問我要罰你什麼?我沒有拿著證據,先不敢說,現在可以說了.你今天的生日,為什麼一個字也不吐露出來?怕我們喝你一杯壽酒嗎?"清秋道:"散生日,過去了就過去了,有什麼可說的?"潤之道:"雖然是散生日,可是到我們金家來的第一個生日,為什麼不熱鬧熱鬧呢?你不說也罷了,老七這東西也糊塗,為什麼他也和你保守秘密?"清秋鼻子微微哼了一聲,淡淡地笑道:"他忙著哩,哪里還記得這個不相干的事?"潤之看她這種神色,知道燕西把清秋的生日忘了.雖明明知道燕西不對,然而無如是自己的兄弟,總不好完全批評他不對.因道:"老七這種人,就是這樣,絕對不會把正經事放在心上的."清秋道:"過散生日,這不算什麼正經事.不過他有兩天不見面了,是不是還記得我的生日,我也無從證明."潤之道:"兩天沒有見著他,難道晚上也沒有回家來嗎?"清秋想了一想笑道:"回來的,但是很晚,今天一早他又出去了.這話你可以不要告訴兩位老人家,我早是司空見慣的了!"潤之道:"你願意替他遮掩,我們還有替他宣布的道理嗎?不過你的生日,我們不知道也就算了.我們既然知道,總得熱鬧一下子才好."清秋連連搖手道:"那又何必呢,就算今天的生日,今天也過去大半天了."潤之道:"那不成,總得熱鬧一下子."說著,將稿子丟了下來,就向外面跑,清秋想要攔阻,也來不及了.
潤之走回房去,一拍手道:"可不是今天生日嗎?"敏之道:"你怎知道?她自己承認了嗎?"潤之就把來看出證據的話說了出來.因道:"那張稿上,全寫的是零零碎碎的句子.可想她是心里很亂.你說要不要告訴母親去?"敏之道:"她寫些什麼東西不必說了,至于她的生日,當然要說出來.她心里既然不痛快,大家熱鬧一下,也給她解解悶."潤之笑道:"我這麼大人,這一點事都不知道,還要你先照應著哩?"說著,便向金太太屋子里來.金太太斜斜地躺在沙發上,看著梅麗拼益智圖,梅麗將一本畫樣,放在桌上,手上拿著十幾塊大小木板,只管拼來拼去,一心一意的對著圖書出神.潤之笑道:"我瞧這樣子,大概大家都無聊得很,我現在找一個有趣味的事情,大家可以樂一陣子了."梅麗站起來,拍著胸道:"你這冒失鬼,真嚇我一大跳,什麼事?大驚小怪."潤之向她笑道:"你這會打聽新聞的人,要宣告失敗了.清秋是今天的生日,你怎麼會沒打聽出來?"梅麗一拍手,哦了一聲道:"我想起來了,怪不得昨日她見日曆發愣哩,這明明是想起生日來了."金太太也道:"她昨日吃飯的時候,提到過花朝來的.原來花朝是她的生日,這孩子就是這個脾氣不好,過于守緘默了.這也不是什麼不能告人的事,為什麼守著秘密呢?日子過了半天去了,找什麼玩意呢?到帳房去拿兩百塊錢,由你們大家辦去罷.她是到我們金家來的第一個生日,冷淡了她,可不大好."梅麗笑道:"喝壽酒不能安安靜靜地喝,找個什麼下酒哩?"說到這里,燕西由外面嚷了進來,問道:"喝誰的壽酒,別忘了我啊!"他這一說,大家都向他笑.正是:粗忽恒為心上事,疏慵轉是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