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分工

第十二章 分工



福平市的慶功會自然是圓滿和成功的,唐逸在慶功會上表彰了農業戰線的科研人員,他在講話里闡述了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們還沒有真正的形成一個現代化的農業體系,而農業科學化和可持續發展,獲得更大的社會和生態效益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形式,在這一點上,廣大紮根基層的科研人員會起到主要的推動作用.

接著唐逸又提到了黃海的發展,長遠戰略,極具鼓動性的講話很是使在場的干部們熱血沸騰,在干部老齡化嚴重,頗有些死氣沉沉的黃海政壇,唐逸的到來無疑像一汪清泉,令在場的干部耳目一新,就算新市長年輕,喜歡誇誇其談,但其煽動性的語無疑是很鼓舞人心的.

唐逸的講話自然博得了熱烈的掌聲,馮日倫的掌聲最是響亮.

福平市作為黃海地區第一個撤縣建市的城市,也是魯東省最早的一批沿海開放城市,近年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漸漸和黃海半島城市群接壤,福平的目標也是融入大黃海經濟區,現任福平市市委書記,市長馮日倫更是不停的拆遷改造,上任三四年,將市區中心足足向北挪了近十公里,外面對他的評價也是毀譽參半.

唐逸倒是同這個充滿魄力的年輕書記很談得來,是年輕,委實比唐逸還大了十歲,但四十出頭的縣級市黨政一把手,嚴格意義上確實應該稱為青年干部.

馮日倫是黃向東一手提拔起來的,但同唐逸談話時,唐逸能感受到,以保守穩健見長的黃向東明顯和馮日倫在理念上存在著巨大的分歧,而最近市委正討論的福平市市長人選,無疑就是黃向東希望能在福平制約馮日倫一下,免得風風火火的馮日倫惹出什麼亂子,影響整個黃海的政治拼圖.

馬市長留在了福平調研,回黃海的路上.唐逸還在回思同馮日倫的談話,點上一顆煙,思忖了一會兒,突然問武:"嗆不嗆?"

武愣了一下,隨即道:"沒事,我其實也是杆老煙槍."

唐逸笑道:"你是嶺南人是吧?在北方還習慣吧?"

武道:"習慣.在北京當了六年兵,早就習慣了."

"習慣就好,習慣就好啊."唐逸又饒有趣味的問:"有對象了吧?"

武略帶靦腆地點點頭.很顯然.少有接觸高級領導地武心中.唐逸是類似于長輩般值得尊敬地高官地.談到私人話題時他就很拘束.

唐逸笑了笑.就不再追問.武也明顯松了口氣.

"滴滴滴"電話音樂再次響起.唐逸接通.話筒里傳來地是生硬而別有一種風地女音."先生.想我了嗎?"唐逸笑笑.:"有點想吧."

露絲格格嬌笑:"明明知道您是騙我地.我為什麼很開心呢.你們東方女人才喜歡自己欺騙自己吧?"


又:"我在莫斯科呢.就想到給您打個電話.咱們在莫斯科地酒店明天開業."

唐逸恩了一聲.:"有時間就來看看我.有一年多沒見面了吧?"

露絲嬌笑:"您這是在邀請我嗎?我一定去."

掛了電話,看了眼前面的武.很明顯感覺到,李愛軍在的時候,和一些敏感人物通話,自己還是很注意避諱的,但在武面前這種感覺就不強烈,或許,是剛剛進機關,在黃海沒有什麼社會關系的武,給人的感覺更像一頁白紙吧.兩年黃琳工作環境也好,心態也好,無疑是很輕松的,年紀關系,暫時沒有升遷之煩惱,又因為是女干部,政策上多少有些照顧,競爭壓力不是很大,除了幾名熱心朋友時常幫她介紹對象.Dao倒也沒有其他煩惱.

當唐逸看到皮膚更加白皙的黃琳時.就忍不住笑:"倒好象更年輕了."

兩人多半年來地第一次會面是在黃海賓館迎賓閣的玻璃旋轉餐廳,全透明半圓罩的淡藍玻璃.外面就是浩瀚無垠地碧藍大海,坐在其間,實在是一種很夢幻的感受.

黃琳穿了身淡白色西裝,更加顯得風姿綽約.

唐逸知道,對于自己和黃琳的關系,不知道多少人矚目,潛意識里,大概有些人會以為黃琳和自己是人關系,唐逸在調動黃琳還是張震上是頗費了一番思量的,最後還是選擇了黃琳,而從黃琳勝出的那一刻,她無疑已經正式進入了唐系的圈子,仕途上真正刻上了唐派唐逸的烙印.

黃琳對這點,想來是很清楚的,所以當唐逸歎氣"來黃海,是將你放火爐上烤"時,黃琳輕輕一笑,:"市長還能記得我,是我的榮幸,齊書記他們可是羨慕沒有被放火上烤地機會呢."

又抿嘴笑道:"再,我是真金不怕烘爐火,怕什麼?"

唐逸微微點頭,指了指桌上精致的菜,:"嘗嘗,都是黃海的特色菜,希望你能喜歡."

黃琳夾了一口色澤微黃的鮁魚放在嘴里,咀嚼咽下,若有所感的笑道:"味道不錯,市長,我喜歡吃這里的菜."

唐逸笑笑,"喜歡吃就好,以後慢慢吃,千萬不要一口吃成個胖子."區,市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各直屬單位發布第三十一號文件,對副市長,市長助理的分工進行了調整.

市長唐逸,領導市人民政府全面工作,負責機構編制,監察,財政,審計工作.主管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監察局(糾正行業不正之風領導組辦公室),財政局,審計局.聯系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黃海警備區,37123部隊.

其余幾名副市長,市長助理的分工未作大的變動,只有常委副市長趙恩鴻分管地公安,司法工作以他分管工作過多為由調整給了賈躍軍副市長.

而周文凱本以為唐逸一定會拿走的他這個常務副市長的人事權,在市長辦公會討論時唐逸卻只字未提,倒是令周文凱很是松了口氣.


人事局局長一般來會由組織部副部長兼任,人事局最終的人事權力還是在組織部手里,對于鐵板一塊的組織部,唐逸還沒想過輕易的去觸碰.

市長助理黃琳的分工是協助市長分管企業上市,招商引資,旅游等工作,聯系政法委.

本來黃海干部拭目以待,以為會掀起一番波瀾的工作調整就這樣悄無聲息的結束,令一些熱衷于在家里分析上層局勢.誇誇其談地基層干部覺得大為不過癮,但又都期待著市府接下來地變動,當然,這些都是事不關己的干部,而涉身其中地干部,則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老板莫站錯隊,或者在局勢明朗時能更進一步,使得他們也能跟著沾沾光.

唐逸自不會理會外間紛擾,現在他正在考慮的是幫黃海申辦一次專業性的世博會,主題暫定為生態環境,而黃海這個號稱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可以借這樣一次世博會真正向全世界展現自己的美麗身姿.

對于黃海這樣重量級噸位的城市,發展經濟僅僅靠招商引資,推出些新舉措等已經不能起到什麼太大的作用,挖掘城市潛力,向國際大都市接軌,治理黃海,真正解決好現代化都市中涉及民生的種種複雜問題,這些才是唐逸真正需要考慮的問題.

向國際都市接軌,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可以是面子問題,而在此基礎上,適當縮貧富差距,為黃海人創造個真正安居樂業的環境,是里子問題,這才是最難解決,也是最該解決,最複雜的問題.

申辦世博會無疑會大大提高黃海的知名度,而如果世博會能取得圓滿成功,甚至是空前成功,其效果會是顯而易見的.

世博會分為專業性質和綜合性質兩種,綜合類黃海暫時不用考慮,五年一屆,就算國內申辦也是北京,上海其中之一,唐逸准備申辦的是專業性質的世博會,記得前世世紀末西南某省是舉辦了園藝世博會的,但這一世卻沒有發生,想來因為自己的到來,改變了很多人,很多事.

但既然國內沒有城市舉辦過世博會,無疑也為黃海申辦創造了條件.

年,唐逸的初步構想將時間定在了2002年,而今年底,就應該正式向國際展覽局提出申辦請求.

唐逸翻看著辦公桌上世博會的資料,正在考量是不是給齊潔打個電話,令華逸地產進入黃海,主要任務就是建造起一座真正的生態區,為世博會的圓滿成功加分,隨即唐逸就笑笑,按下了打電話的念頭,國展局可不是自己能影響的機構,能不能申辦成功還不一定呢,就要齊潔跑來黃海?何況自己,又一定能在黃海待下去嗎?

辦公室門被輕輕敲響,隨即被擰開,曾書記拿著一份文件走了進來,臉色凝重,陸一波似乎也看出他有要緊事,倒了兩杯熱茶,極快的退了出去.

今天真成了六千字兩章發了……

明天的更新會在下午四五點鍾吧,一章六千字,為周一將時間調整為10:02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