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清平樂】 第三十三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

(求推薦票,求推薦票啊!)

-

為來福開業操心勞力,陳恪的功課自然受到些影響.

在陳希亮看來,什麼事也比不了讀書重要,現在來福一炮而紅,日後的經營不成問題.他便不再睜一眼閉一眼,而要用泰山壓頂的功課,給兒子收心.

三個月來,陳恪把《廣韻》抄了兩遍,默了一遍,一手楷書已是堪堪入目,對聲韻也能基本掌握……最讓陳希亮震撼的是,他那變態的記憶力.一般讀書人就連《韻略》,也得一年時間,才能背個大概,陳恪卻已經可以將《廣韻》默寫出來了.

陳希亮就是那用一年時間,才背過《韻略》的,果然是人比人氣死人.好吧,能力越強,功課越重,倒要看看你的極限在哪里.

于是進入到第二課——'訓詁’.用當下的語言解釋詞義叫'訓’,用當代的語言解釋古代的語言叫'詁’,所以訓詁就是專門解釋古代字詞句的一門學問.陳希亮命三郎抄寫《爾雅》,《詩詁訓傳》,《毛詩正義》等一系列訓詁學經典,並要求全文背誦.

課業實在太重,可憐的三郎,接下來幾天,只能老老實實閉關,學他的'謂我舅者,吾謂之甥也’,'門側之堂謂之塾’,'絕高為之,京;非人為之,丘’,'狗四尺為獒’……聊感安慰的是,他終于從一日三餐的勞動中解脫出來.

每天早晨,頭陀報曉後不久,便有前街早點鋪的伙計,挑著擔子前來送餐.早點的花樣很多,幾乎很長時間不重樣.比方前日供應了豬肉餡的饅頭,昨日就會供應什麼白肉胡餅,豬胰胡餅,菜餅之類的胡餅,今天便吃雞絲面,三鮮面,筍潑肉面之類的湯餅,明天則可能有環餅,炊餅供應.

這些林林總總的吃食,配以二米粥,二陳湯,以及各色爽口涼菜,每餐需要二十五錢,一月就得靠八百錢……早餐供應乃是豐儉由人的,當然不會都這麼貴,但陳希亮為了讓孩子們吃飽吃好,是不計成本的.

吃完早餐,陳希亮和二郎便出門了,陳恪要在用功同時,監督兩個弟弟學習.臨近午時,便有來福的伙計提著食盒上門,雖然只有三個孩子吃飯,但傳富每餐都會烹制四菜一湯,葷素搭配,從不糊弄.

用過午飯,把餐具收拾回食盒,等到傍晚時,伙計又會提著個食盒過來,然後把中午的那個提走……因為晚上吃飯人多,所以傳富會加兩個菜.陳希亮很是過意不去,晚上經常過去幫忙.

無論如何,父子五人的吃飯問題,算是徹底解決了……這對一個沒有女人的家庭,實在值得慶賀.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那就是春天還瘦骨嶙峋的兄弟三個,都有變成小胖墩的跡象.

六郎胖乎乎的還蠻可愛,但陳恪不能容忍自己變成胖子……在普遍身材瘦小的蜀中,胖子是受人歧視的.于是他跟父親商量著,要在功課之外,帶著弟弟們鍛煉身體.

陳希亮本身就學過功夫,自然不希望兒子們成為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對陳恪的建議深以為然.

于是每天早晨天還不亮,他就帶著五郎圍著縣城跑圈,回家後再按照部隊新兵訓練的大綱操練,當然不用踢正步,站隊列了.操練的滿身大汗,才沖個澡吃早飯,中午和下午,還會帶著六郎做一套軍體操,非得把吃上去的肉,再折騰下去不可.

對此,五郎曾經很哲學的問道;"如此辛苦,為何不少吃?"

"生命在于運動."陳恪也很有哲理的回答.

五郎不懂,陳恪便簡單些作答:"消耗了力氣,長出了氣力."


五郎還是不懂,陳恪只好黑著臉道:"總不能因為要排泄,就不吃飯吧……"

"原來如此……"五郎恍然.

~~~~~~~~~~~~~~~~~~~~~~~~~~~~~~~~~

這天上午,陳恪正在和五郎比賽做俯臥撐,六郎在一邊加油,突然聽到外面有叫門聲.

"這麼早就來送飯?"陳恪從地上彈起,胡亂穿上單褂,去開門一看,竟然是潘木匠.只見他帶著兩個學徒,推著滿滿兩輛大車.

"潘叔,走錯了門吧."陳恪調笑道:"我們家可沒買家具."

"沒錯,就是給你家送的."潘木匠背著一把嶄新的官帽椅,滿頭大汗道:"快找地方擺下!"

"哦……"陳恪有些愣神,但還是讓開去路.

潘木匠便命徒弟們把板車推進來,卸下上面的桌椅板凳,書案茶幾等家具,清一水的嶄新紅樟木……雖然比不了黃梨木珍貴,但在這年代,已經是上好的用材了,而且精雕細琢,用漆考究,一看就是誠意之作.

卸車完畢,潘木匠便讓徒弟們把這些家具搬進屋里,自己則從車上取下自己的木匠包,去卸那些腐朽不堪的門窗.

陳恪終于反應過來,拉住他道:"這是作甚?"

"上次過來,看到三郎家里的家具門窗都太不像樣了,"潘木匠不由分說,卸下一扇窗戶,用手一掰,就掰成兩段,遞給陳恪看道:"瞧,這都朽了."便扔在地上,去卸另一扇道:"這不是打咱的臉麼?早就琢磨著,給三郎家換一遍新,無奈貨主催得太緊,只能每日見縫插針打一點,到前日才干完."說著一指外面的家具道:"稍微干一干,就給你送來了."這年代的漆是采自天然漆樹,無毒無汙染,可放心使用.

"多謝……"陳恪有些感動道:"一共多少錢?"

"跟你要錢?"潘木匠大搖其頭道:"我得被兩個徒弟笑話死."說著臉上掩不住的自得道:"你曉得這個月,訂出去幾貫正氣?"

"一百貫?"陳恪笑道.

"整整五百貫!"潘木匠伸出粗糙的大手,咧嘴道.

"這麼多?"陳恪驚奇道:"你也不怕撐著?"

"撐不著,咱新買了個院子,雇了十個工人,"潘木匠大大咧咧道:"我這兩個徒弟,現在都成師傅了."

"恭喜啊."陳恪抱拳道:"真沒想到,咱們縣市場這麼大."


"光咱們縣自然不行,是臨近縣里,那些木器商人來訂購的."潘木匠撓頭道:"知府衙門,還有各縣的衙門也來訂,不過只給我半價,我不知答不答應."

"當然答應了,"陳恪斷然道:"一共要多少套?"

"加起來,怕要一百套."潘木匠肉痛道.

"你要是聽我的,就干脆白送."陳恪道.

"白送,為啥?"

"為啥?"陳恪道:"一貫正氣這麼紅,很快就有人仿造,你雖然已經在官府備案了,但人家本鄉本土的,肯定睜一眼閉一眼,會給你造成多大損失?賣官府個人情,雖然不能杜絕仿造,但假冒還是可以禁住的.再說你往後就是有身份的商人了,少不了和官府打交道,這可是個建立關系的好機會."

"原來如此."潘木匠重重點頭,咧嘴笑道:"三郎就是有見地,光你這番話,就值這些家具錢啦."

潘木匠帶著徒弟忙活了大半天,把三間屋的門窗連著院門全都換新,屋里也擺上了嶄新的官帽椅,八仙桌,寬大氣派的書案,書架……甚至還有一張巨大的八步床.僅這張床就要打造大半月,可見潘木匠說的是實在話.

中午自然要管飯的,酒樓送來的定然不夠,陳恪便上街買了新鮮的食材,親自下廚炒了四個菜,還從東屋拿出兩壇酒,在樹蔭下擺了滿滿一桌.

看到桌上色香誘人的炒菜,潘木匠瞪大眼睛道:"蔡老板的神技真是你教的!"他現在也是縣里炙手可熱的人物,自然在來福酒店嘗過傳富的手藝.

"呵呵,算是吧……"傳富兩個月在他家進進出出,鄰里街坊都知道,所以這種事兒根本瞞不住.

"神了!沒話說,三郎就是個神人呐!"潘木匠直挑大拇哥,他那兩個徒弟也使勁點頭,佩服得五體投地.

"說的我都不好意思了."陳恪端著酒壇,給潘木匠師徒斟酒道:"這是家釀的,嘗嘗口味如何."

橘紅色的酒液從壇口緩緩注入碗中,空氣中多了股橘子的清香.還沒喝,就讓師徒三人感到賞心悅目,使勁聳著鼻子聞起來.

陳恪卻遺憾道:"得用玻璃杯,這酒方能顯出好處……"

但他無疑是對牛彈琴,潘木匠師徒已經端起酒碗,咕嘟嘟牛飲而盡,然後一抹嘴,哈哈大笑道:"好酒!好酒!"

--------------------------------------------分割-----------------------------------------

夏日炎炎,一動就出汗,何況要坐在電腦前,都要變成猴屁股了,求用推薦票降溫,把前面的兩位爆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