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修改版) 第二十四章

曹洪聽得夏侯敦表態,立時大喜,乃道:“得元讓相助,破賊必也。公可引兵于後,待彼伏兵盡出之際,掩殺其後,與某兄弟內外夾擊,一戰可勝。”此計說出,眾人皆點頭稱善。于是夏侯敦傳令三軍隱于蔽處,休息待命,夜間再行奪取南郡。

三更時候,曹仁,曹洪兩兄弟果先引本部軍馬在前,來到南郡城下。不久就見城上火起,接著城門大開,曹仁乃謂其弟道:“南郡乃孟德托付與吾兄弟,城中雖有埋伏,卻有元讓為後援,吾二人只可並力向前,以報孟德。”

曹洪深然其言,正色肅然道:“兄言甚是,弟願為前部。”說罷,舉刀而呼:“好男兒當與吾建功立業。”一騎當先殺入城內,士卒應者千計。

曹軍沖入城內,並無兵馬阻擋,曹仁兄弟心中以為得計,乃命士卒小心前進。待人馬入城大半,聽得一陣鼓響,箭如飛蝗。曹軍雖知有伏兵,但黑暗之中,暗箭如何能防?士卒中箭者死者無數。 前方又殺出一彪軍馬,當先一將,豹眼圓臉,吼聲如雷,手橫長八蛇矛,正是張飛,大聲喊道:“汝等中吾家先生妙計,還不速速下馬就縛?”

曹洪亦大笑道:“汝死期至矣,尤自不知?夏侯將軍所部即到,諸將努力向前,殺敵立功。”

張飛愈發笑得大聲,乃道:“夏侯敦自己尚不能保,如何能來救爾?”言尤未畢,曹軍後面又響一陣鼓聲。

二曹正狐疑不定,後面探馬飛來報道:“關羽率軍從荊州小路殺來,趙云率軍從襄陽大道殺來。兩路軍馬不知多少,夏侯將軍抵擋不住,還請將軍回援。”曹仁唬得魂不附體,失聲喊道:“又中賊人奸計也。”旁邊轉過驍將牛金,抱拳道:“二位將軍可速退,末將願拼死斷後。”曹仁道:“公亦保重。”遂與曹洪率後軍先退。

張飛率軍隨後掩殺,及至城門,正與牛金,戰不數合,大喝一聲,刺其于馬下。李蘭站在高處,借著火光看張飛在陣中追殺殘敵,漢軍勝局漸定,不覺心中得意,今日南郡之中,自己連用虛張聲勢,空城,緩兵三計,無有一失,不愧是二十一世的跨世紀人才。再感覺著前方戰況的慘烈,忽然並不覺得可怕,反而多了些豪氣,不由放聲大笑。

大戰完畢,劉備人在荊州,南郡便以關羽為尊,仍在曹仁將軍府中升帳。眾將各向關羽敘功,都一一記下,等見到劉備再行嘉獎。張飛卻不住口誇贊李蘭,又將其所用三計向人道出。眾將聽後,無不羨贊,拜服不已。

李蘭團團作揖,謙讓一番才又對關羽道:“荊襄初定,關將軍,趙將軍可速引兵回去。蘭還與張將軍守南郡。”關羽,趙云二人都點頭稱是,各自又連夜帶兵離去。諸將也各自散去,張飛卻一定要纏著李蘭飲酒,于是兩人就在曹仁的將軍殿上,共飲一醉。

翌日劉備便差人前來,令張飛守城,調李蘭去荊議事。李蘭只好辭別張飛,取道荊州而來。一夜之間,李蘭名聲已傳遍劉備軍中,五百人保住南郡已傳為佳話。等到荊州城下,遠遠就見劉備,孔明引眾官在迎候,李蘭急忙翻身下馬,快步上前,拜謝道:“主公萬金之軀,蘭何勞大駕相迎?”

劉備急忙將其扶起,笑道:“若非先生連施妙計,備如何能得有這一片立足之地?合當遠迎。”李蘭站起身來,卻見馬良站在劉備身後,故人相見,更是大喜,又向劉備賀喜道:“恭喜主公,又得一大賢才。”

馬良此刻也上前道:“當日一別,良心中甚為掛念,不知何日方能再與先生暢談。不期先生已先投主公帳下,日後又可聆聽先生教誨,實是良萬千之喜。”


劉備看著荊襄名士,也對李蘭如此推崇,愈發驚異道:“原來先生與季常原是舊識?”李蘭笑道:“蘭投主公之前,落魄至此地。蒙馬先生抬愛,請至家中暢談一宿。馬先生大才,蘭亦深為佩服。”

劉備喜道:“既是如此,二位先生日後更可多加親近。”又複道:“備已在府中備下酒宴,一則為經緯慶功,二則為季常洗塵。”李蘭與馬良忙一起拜謝,才與之同入城中。

到劉備府邸,除趙云,張飛鎮守二郡,其他文武都齊聚一堂。開宴之時,劉備請李蘭坐于孔明之下,舉杯道:“李先生大才,備幾錯失。今欲拜先生為‘副軍師中郎將’,望先生能竭力輔佐于備,共成大事,匡護漢室江山。”

終于讓劉備對自己另眼相看,李蘭大喜過望,急忙拜伏道:“蘭定當盡心竭力,以報主公大恩。”劉備急忙親自扶起,再行落座。于是眾將官吏都舉杯為賀,一陣杯盞錯動,李蘭便覺微醉。

酒足菜飽之後,劉備又問眾人道:“今備已得荊州,襄陽,南郡三處城池。又聞東吳周郎箭瘡迸裂,大軍退回柴桑。諸公可有何長遠之計較我?”

馬良坐在李蘭旁席,低聲道:“先生早有良策,何不速獻與主公?”李蘭微微笑道:“正欲送與季常為進身只計也。”

馬良立時正色道:“先生美意,良感激不盡。但良豈能掠人之美?”乃起身對劉備道:“主公。 荊襄四面受敵之地,恐不可久守;可令公子劉琦于此養病,招諭舊人以守之,就表奏公子為荊州刺史,以安民心。然後南征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積收錢糧,以為根本。此久遠之計也。”

劉備聞言大喜,笑道:“先生高論,備受教。”

馬良欠身一禮,道:“主公謬贊。此非良之謀,乃日前李先生所授,欲使良為進身之禮也。”

“哦?”劉備乃歎道:“經緯才高,季常忠厚。得兩位先生,備之幸也。”

李蘭又只好起身與馬良一起稱謝,心中卻想,自己本就是在曆史上的馬良處學的這些言語,現在卻反教了真的馬良,當真是筆糊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