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修改版) 第十八章

眼看天色漸晚,李蘭見二人都氣力不繼,苦苦支撐,恐高平有失,遂打馬上前道:“二位將軍少息,今日天色不早,不如回營養精蓄銳,來日再分高下如何?”二人聞言各自收住兵器退開,皆是氣喘如牛,汗如雨下。于禁驚訝高平武藝,也上前道:“這位將軍是何人?槍法竟然這般精妙。”

高平昂首道:“某乃漢中王駕下奮威將軍高平。”于禁失聲問道:“莫非斬夏侯將軍者?”高平傲然答道:“正是。汝若不退,來日也當斬汝首級。”龐德在旁聞言大怒,便要上前繼續撕殺。于禁急忙阻止,乃道:“將軍神勇,來日某再與夏侯妙才報仇。”轉而對李蘭道:“先生且回營中休息。”

于是雙方各自收兵,李蘭與高平回到帳中,就有軍士奉上飯菜。高平與龐德大戰,耗力良多,當下便狼吞虎咽起來。李蘭也隨便用些,回想今日二人大戰,不禁歎道:“龐德果然世之虎將。”高平聞言也放下碗筷,道:“確是某生平勁敵。”關鳳在旁聽他二人誇贊龐德勇武,獻言道:“龐德故主馬將軍現在成都,其兄龐柔也常伴伯父身側。不如派人回成都,請二人或來樊城,或修書前來招降。一去強敵,二添虎將,豈不妙哉?”

李蘭心知龐德無意歸降,卻十分喜愛他的勇猛,也不妨願意試試,便讓容兒准備筆墨,將原委書寫清楚,派人送往成都。一切妥當,夜色已晚,便各自回帳休息。次日一早,龐德果然又引軍馬在山下挑戰。李蘭登高向山下望去,見曹軍果然將營寨安紮山腳,心中暗自竊喜;抬眼卻又猛然看見對面山上也隱隱有曹軍旗號,仔細一看,軍中豎有“于”字帥旗。卻原來是于禁分兵馬與龐德在山腳駐紮,自己卻在對山安營,與李蘭軍馬遙相對望。這卻讓李蘭心中著忙,不知如何將于禁軍馬也引下山,才好全部一淹而盡。

高平見龐德在山下耀武揚威,心中忿忿,便要上馬下山迎戰。李蘭急忙止住,兩人武藝不相上下,惟恐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不如就在山上堅守,直等到大雨滂沱,再水淹七軍不遲。豈知兩軍相處十余日,營中糧草眼見便盡,卻仍不見一滴雨水落下。這十幾天內,龐德在山下不斷挑戰,高平也數次請戰,都被李蘭阻下。眼看糧草快盡,關羽軍馬又不見動靜,李蘭心知自己若不派人前往求救,他是不會發一兵一卒來援。

這天龐德一早便又在山下挑戰,高平求戰不得,又自己回到營帳內飲酒。關鳳見李蘭連日不戰,知道他怕上庸軍馬不是曹軍對手,又見營中糧草只能支撐數日,便勸道:“不如我去父親營中請大哥出兵?”她知道李蘭不願意向關羽低頭,故意說成關平。李蘭卻笑道:“大哥若無關將軍將令豈能擅自出兵?”關鳳知道他還在斗氣,急忙道:“現在內無糧草,外無援軍。不若就向父親求救,兩下夾攻,才可破敵。你總不能因為賭氣而不顧這數萬將士性命。”


李蘭何嘗不憐惜將士性命?只是現在去向關羽求救,以後自己如何能在他面前抬頭?于禁這混蛋放著關羽不管,卻到這來撒野,讓李蘭始料不及;而且這破天,也不下一滴雨,讓他更是大罵不已。現在向關羽低頭,以後諸事都要受關羽掣肘,對李蘭也是頗為不利。孔明,法正都在劉備身邊,自己引軍在外,若又不能節制關羽,在劉備手下還能有什麼混的?何況郭淮人在南郡,知道自己受困,也會設法相助。李蘭也不顧關鳳滿臉的不高興,答道:“軍中糧草尚夠數日之用,且再等兩日。”

關鳳見他心意堅定,不願向關羽求助,便跺腳出帳而去。李蘭只得不已,容兒見他心中煩悶,忽然說道:“你受有漢中王詔命,可派人去關羽營中,不是求救,而是命令他出兵。”關羽連劉備的命令也不見得全部聽從,自己下令能有何用?李蘭搖頭道:“他若能聽命,我又何必到此地另安營寨?”

“那也不能就這樣束手待斃。”容兒急道:“總得想方法破敵。”李蘭隨即點醒,連日來自己只是將希望全寄托在天氣上,現在既然老天不肯相助,自己便應該想辦法破敵才是。李蘭點頭道:“這幾日龐德見我連日不出,士卒都已經松懈。不如就今晚下山劫營,你去把高大哥叫來,我再與他計較一番。”容兒急忙答應出去。

過不多時,高平便帶幾員副將入帳,聽說今天晚上前去劫營,個個都是摩拳擦掌,請為前部,看來這幾天確實將他們都憋壞。當下計較已定,以高平為前部,李蘭自己引軍馬在後接應。是夜三更,大軍飽食之後,人銜草,馬摘鈴,一起下山來劫龐德營寨。不料,軍馬將近曹軍營前,就聽幾聲鼓響,曹營之內殺聲大作。李蘭在後面疑是中計,急忙命人馬止住,派哨騎到前面打探。

片刻之後,探馬回報,卻是郭淮引軍馬乘夜來劫龐德營寨,高平已經和他合兵一處,請李蘭前去接應。李蘭心中大喜,郭淮當真不讓人失望,急忙催軍馬前進,一路殺入曹軍營中。龐德見川軍連日不出,根本不曾作有准備,又被高平,郭淮前後夾攻,軍馬大敗,便望著于禁山上營寨而走。高平,郭淮二將不舍,又率軍馬隨後掩殺。及至對面山腳,于禁親自引軍馬前來救援,手起一箭正中郭淮左臂。

李蘭督軍在後,一邊命軍士將郭淮南郡押解來的糧草送上山去;一邊命士卒放火焚燒龐德營寨。聽得郭淮受傷,急忙上前探視,卻見其早被高平救出。郭淮已將箭矢拔出,傷口包紮完畢,見李蘭上前,急忙道:“大哥,于禁已經帶軍馬前來救援,可速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