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永安驚變 先主伐吳 第九十二章(下)

我見他們回答的嚴肅,也知道這事情諒他們也不會亂說。眼下如何應付費詩才是當務之急,可是既不能抗命,又不敢入成都,倒是很難求得兩全之法。我把這話一說,四人又都默然,我都沒有想到,他們怕也是更難。

桓易忽然向我使了一個眼色,我明白他的意思,起身道:“現在已經晚了,你們都下去吧。”關興,天翼都有自己的府邸,桓易,葉楓卻是和我住在一起。我這樣一說,關興,天翼就行禮告辭。

等兩人離開,桓易才緩緩道:“先生,現在已經被費詩盯上了,想要再稱病,詐傷都不免被人猜疑。”

“正是如此。”我也道:“費詩就算不能勉強我去,但他回成都後,說我前幾天還在游獵,突然卻又生病,著實不妥。”

桓易眼中寒光一閃,冷然道:“不如不讓他回成都。”

我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能想的方法我都想了,惟獨沒有想過謀殺天使,再說費詩與我無冤無仇,成都往來的差事都是他一人在辦,幾次見面下來也頗有幾分情誼。這樣要向他下手,也著實有些不忍。

葉楓也聽“明白”了桓易的話,道:“好啊,我隨便下點藥,就能讓他昏迷幾個月,自然回不了成都。”

我苦笑道:“這主意不錯,于將軍剛才讓你准備的藥准備好了沒有?”

葉楓奇道:“他什麼時候讓我准備藥來著?”

我一拍腦袋,驚道:“我忘了給你說,藥是什麼名字我也不記得了,你現在去問問他吧。”

“好。”于圭的年紀也和他們差不多,再加上一張蜜糖似的嘴巴,跟著幾人也混得相當熟,現在聽說有事,葉楓便匆匆而去。

在這片刻之間,我也想過此事,殺費詩倒也不是下不了狠心,只是要怎麼樣才能不讓孔明在成都生疑,而又抓不住我的把柄?桓易既然如此說來,想必已經有了腹稿,我便問道:“你說說看你的計劃。”

桓易將聲音壓低道:“天翼將軍手下的蠻兵何妨借些來用?將軍與費詩出了荊州,卻被蠻兵埋伏,天使不幸殉國,先生也受重傷。再讓東心雷聯絡幾家蠻族,在武陵邊上造起聲勢,成都方面能疑心先生什麼?”

這個計劃倒還可以一用,武陵周邊各蠻族本來就是反反複複,時常起事。自從五溪平亂歸來,我還真的大力支持東心雷,制約衡陽捃內的各個蠻部。那老小子還真有些辦法,這幾個月下來已經拉攏,打壓了不少,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大部族還在與之對抗。這個也正好可以當作是他們行刺我的借口。

我略微一想,覺得沒有什麼紕漏,便對桓易道:“此事,你去與天翼好生商議准備一下。三日後,我與費詩動身去成都。”


“是。”桓易點頭答應,正要離開,我又攔下他,道:“這事就不要讓安國知道了,他不會贊成我這麼做的。”

“末將明白。”桓易又略一抱拳,匆匆而去。

我拿起那杯已經涼透的茶水,淺淺喝了一口,默默道,費詩,我可就對不住你了。剛剛想罷,卻見門上家將急忙忙地闖了進來,行禮道:“先生,漢中來人求見,自稱叫王平。”

我初一聽漢中來人,也不驚訝,魏延現在是三天兩頭的來信,說漢中都快被川系的將領架空了。可是我也鞭長莫及,現在居然把心腹副將王平都派了過來,這不是明顯的讓我被孔明抓小辮子嗎?

既然來了,不見也不好,我暗恨魏延慮事不周,卻仍道:“請他進來。”

片刻就見王平一臉風塵的大步走上堂來,我與他在漢中也見過幾面,不過不是很熟。我知道他是蜀漢後期漢中的頂梁柱石,抵抗了幾次曹魏的進犯。

王平一身便裝,卻仍掩不住骨子里的軍人氣息,對我抱拳一禮道:“末將參見將軍。”他現在是什麼職位,我給忘了,但絕對沒有我高,只不過他是魏延的心腹,我也不能怠慢,忙起身上前,一把將他扶起,道:“將軍遠來辛苦,不必多禮,快請安坐。”又對外面喊道:“來人,奉茶。”

家將端上熱茶,我便揮手讓其退下,帳中又只剩下,我與王平二人。王平將茶拿起,略微沾唇,意思一下便道:“將軍,末將奉魏鎮遠將令,有書信奉上。”說著便出懷中掏出書信,起身雙手呈上。

我接過書信,也不打開,知道無非還是為了張翼,陳式等川系將領入駐漢中之事。我現在自身都難保,哪里還能顧及到漢中?再說了,魏延雖然是漢中太守,可總還是劉備的天下吧?別說派別將進駐,就是撤換太守,我又能怎麼樣?郭淮那邊也安插了人,也沒有見他三天兩頭來信訴苦。在著關鍵的時候,居然還派王平擅離駐地,跑到我荊州來,不是給我添亂麼?我真的快要懷疑起魏延的能力問題了。

王平見我不拆信,便道:“先生何不先看鎮遠將軍信上如何說?”

其實也不是我不想看,三國時候的字我也還是認識的,可是魏延那拿慣刀槍的手,寫出來的字真就不能恭維,基本上都是桓易幫著我看的。現在既然王平催促,想必是受了魏延的指示,一定要等到我的答複。我不願意為難他,當下拆開信封,拿出信箋,前幾個字卻還是認識的,什麼“敬奉前將軍李”,“多日不見,甚為掛念”等等一些客氣話。越到後面我就越難猜了,隱隱覺得不是漢中的事情,倒像是在勸我入成都。

我十個字中,總還有五六個不認識,不敢肯定魏延的意思,便放下信,問道:“這信中之事,將軍清楚麼?”

王平馬上道:“魏鎮遠與將軍機密之事,末將不敢悉知。”

魏延這點還是很小心的,不過王平既然是心腹,所以事情都瞞著,也不免寒了他的心。我又笑道:“魏將軍這信,寫得過于潦草,吾實在看不甚明白,再稍等片刻,我找人來讀。”

王平瞟了一眼信箋,道:“若是將軍信得過,不如就讓末將為先生讀此信。魏將軍吩咐信中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我微微一笑,既然王平想知道,讓他讀也無妨,魏延也不會在信上寫太多犯忌的話。我將信遞了過去,笑道:“有勞將軍。”

王平恭敬的接過,略微一看,道:“末將這為將軍念個大概如何?”見我點頭同意,便朗聲讀起。我還真是佩服他,魏延這一筆爛字,除了桓易居然還有人能識的,難道都是拿刀的人?連寫的字也自成一脈。

等王平讀完,我也大致明白了魏延的意思,劉備四月受禪之事,眾將皆知。這劉備要是當了皇帝,自然是水漲船高,手下的臣子也就要封將拜相。這封賞的事情,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魏延就在信中極力勸說我回成都,希望我能與孔明,法正爭奪權位。

王平又雙手將信放在案上,這人不也是很有謀略麼?我突然問道:“將軍覺得文長之言如何?”

王平想了片刻,道:“自古‘親近而疏遠’,魏鎮遠之言也不無道理。將軍若仍在荊州,朝中重職只怕皆落于孔明,孝直之手。何況主上近年疾病纏身,將軍還宜早謀退路。”

“唉。將軍與文長之言甚善,只是,”我沉吟道:“吾現在若孤身入川,難免再步關君侯後塵。現在大王使者還在荊州,吾也正是兩難之間。”

“將軍盡可放心。”王平胸有成竹地道:“既然有關君侯前車之鑒,將軍自然可以多帶部曲入川。取道上庸,漢中,這二處都是將軍親信將領守禦,自然可以加派精兵護送。如果允許鎮遠將軍可親自護送將軍回成都,大王受禪如此大事,鎮遠將軍也有理由出席。”

“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入了成都,無論是誰,也不敢再明目張膽的對吾下手。”我轉念又問道:“張翼等將入駐漢中,文長擅離南鄭,不怕乘虛而入?”

王平笑道:“末將在漢中也有些時日,自信守衛旬月總不成問題。”

“這個自然。”反正我已經打定主意要與費詩一起“回”成都,不妨先許諾魏延。免得一天到晚的咋舌,于是道:“既然文長有此心,吾等幾日便起程,將軍遠來鞍馬勞頓,先下去休息吧。”說著就要喚家將進來,帶他去客房休息。

王平卻阻止道:“將軍好意,末將心領。只是末將職務在身,不敢多有耽擱,先生既然有了回音,末將這就回去報知魏鎮遠。”

我見他去意甚堅,也不願意讓他多在我這待,以免被人充實口角,便笑道:“文長也真是,這些送信之事,隨便一人便行,何以要將軍親來?”

王平答道:“此信關系重大,魏鎮遠能差末將前來,足見對末將的信任。”

這話不假,不是心腹也不能辦這差事,想不到魏延還挺識人的。史載王平雖然……,我身體猛然一震,不由又仔細打量起王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