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一百二十一章(上)

張遼眼望對方陣中讓開一條通道,數十驍將擁簇三騎而出。中間的是臨菑侯曹植,左邊是他手下謀士楊修,這兩人自己昔年在許都,也約莫見過數面。而右邊那人正是改裝的呂容,一看到這丫頭,張遼又不由想起數十年前下邳城破之際,溫候以眷屬相托。後來貂禪枉死,只留下這一點血脈,自己感念當年主臣情誼,百般呵護,視如己出。雖然有時也覺察不少蛛絲馬跡,只礙于溫候在天之靈,一再寬容,卻不想她竟然惹下這等彌天之禍。就連自己多年兄弟,臧霸與獨子張虎都牽扯在內。回想二十年來,自己深受曹氏大恩,怎能再行背叛?而且戰事一起,北方大亂,難得的一片安定太平天下,又這樣被攪亂麼?

張遼拍馬向前,朗聲喊道:“臨菑侯何在?末將有話要說。”

曹植在對面見張遼雖然鬢角微霜,胡須泛白,卻仍舊威風不減,正如父王詩句“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聽到張遼邀請,也催馬上前,欠身道:“老將軍有何指教?”

“老將軍?”張遼聽到這個稱謂,也不禁伸手撫摩臉下斑白的胡須,自己真的老了,已經不願意再見到殺戮,只要曹植能退兵回冀州,自己也願意放他一馬,畢竟都是先帝骨血,何必非要兵戎相見,趕盡殺絕。何況此次起兵,多是呂容挑唆,自己也要負上責任,張遼也欠了欠身道:“陛下有明詔,命君侯北進幽州,何以會帶軍馬南下?”

曹植淡然笑道:“本侯知曹子文大軍攻取壺關,恐曹休都督有失,故增兵來援。”

“既然如此。”張遼道:“末將已帶兵進駐廣平,增援曹都督,就請君侯收兵回冀州城,按照陛下詔命行事。”

曹植所言,不過是不想挑明自己在犯上作亂,但是明眼人怎會不知道他真正的意圖?作為戰功赫赫,身經百戰的張遼又怎會不知道?曹植微感吃驚,道:“將軍願意放本侯回去?”

張遼道:“君侯是皇家貴胄,行止如何,末將自然不能過問,只是君侯切記自己是先帝血脈,萬事皆要以家國為重。”

曹植默然片刻,張遼虎威不是人人都敢冒犯,最終還是歎息一聲,道:“將軍若真能放本侯離去,本侯願退兵回冀州。”

“好。”張遼轉眼望向呂榮,沉聲道:“呂先生,是你自己過來,還是要吾親自動手。”

呂容自小被張遼帶大,雖然呵護有加,但畢竟有如父親一樣的威嚴,適才見到與朱晨大戰之人,正是自己求張遼從天水征調的姜維,姜伯約,便知大事不妙。如今被張遼點名呼喊,心中更是忐忑不安,只好硬著頭皮上前,欠身道:“將軍安好?”

“哼。”犯下這樣的大錯,張遼就算能不顧官爵性命,也未必能將其保全,只好先收押在自己帳下,即便陛下不寬恕,自己也能好歹救下她一條性命。張遼冷然道:“還不曾被汝氣死,過來吧。”

曹植自然看不出二人是在唱那一出,楊修卻突然喊道:“好你個呂榮,騙得我等好苦,來人,將他拿下。”楊修乃是曹植軍中二號人物,一聲令下,便有數十軍士沖出,將呂榮團團圍在中心。呂榮身邊家將也不甘示弱,紛紛拔劍拱衛在他身前。


呂榮心知楊修是懷疑自己與張遼勾結,騙曹植出兵,引誘他們至此,不過現在自己也正不願意回到張遼身邊,揮手示意家將將兵刃放下,對著楊修道:“既然大人不願意,呂某也正想多打攪幾日。只是張將軍處,如何交代?”

楊修上前朗聲道:“張將軍,此人是君侯貴客,希望將軍不要為難。”曹植此時也猛然明白楊修的心意,冷眼看著呂榮,既然自己已經被他與張遼引入甕中,只好將其擒下,絕不能如此輕易便將他釋放。

張遼在對面偏偏又不知道楊修二人心中所想,還道又是呂榮在和他二人演唱雙簧,心中惱怒,道:“若君侯執意不肯留下此人,那末將也只好將君侯一並留下。”

“放肆。”朱晨在軍後早就按奈不住,躍馬而出,喝道:“敢對侯爺如此無禮。張遼威名某早有所聞,何妨一戰,試試某手中大斧?”

張遼並不理會這莽夫,只對曹植道:“君侯若想拖延時間,等候大軍來援,只怕要讓君侯失望。曹子丹將軍已領兵馬將其截住,斷時間內,只怕不能趕來。”又看了呂榮一眼,道:“鎮東將軍領徐州牧臧宣高,因染病在身,已奉詔入京修養。青徐軍事全由曹子丹執掌,侯爺還不欲退麼?”

幾句話說得曹植面若死灰,怔怔看著呂榮,楊修,木然不語。呂榮聞言也知其事不諧,只是張遼念在多年情誼,不欲趕盡殺絕,只得低聲吩咐將陳晟押解上來,對曹植道:“事已至此,君侯可率軍北歸,以圖保全之計。”

楊修怒斥道:“如今之勢,騎虎難下,還有何保全之計?”

呂榮慘然一笑,道:“不論大人信與不信,在下絕無相欺之意,只恨謀事不密,為張文遠所破,不若退兵暫保性命。”又複低聲道:“在下還有一計,或可扭轉逆境,大人願聞否?”

楊修以目示曹植,見其點頭應允,乃打馬上前。呂榮待其走近,附耳迷語數句,最後道:“此事行于不行,權在君侯。”又歎息一聲,遙望西南,低聲道:“只是越騎將軍不得救也。”

楊修撥馬退回曹植身側,也耳語一番。曹植點了點頭,又上前少許,大聲道:“呂先生就留與老將軍,還請將軍讓開一條去路,容本侯退軍。”

張遼聞言手中長槍一擺,一眾軍士便讓開一條大道。曹植急忙與楊,朱二人帶兵緩緩而退,只聽張遼高聲道:“願君侯謹從聖命,與曹子丹將軍合兵北上,取下幽州,也好將功補過。”曹植又轉身對著張遼一禮,隨即揚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