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從關平與李蘭屏棄前嫌之後,若說蜀漢的領軍將領之中,還有誰不是李蘭的親信,那無疑只有上庸守將鎮遠將軍霍弋。霍弋乃是霍峻之子,其父在葭萌關被鄧芝所殺,便一直被劉備恩養在宮中。後來還是李蘭將鄧芝送到上庸,由霍弋親自為父報仇。自此之後,霍弋雖然還是忠心劉氏,但對李蘭的卻是充滿感激之情。只要不看到他欺君奪位,都能睜眼閉眼,沒有表示任何的反對。

李蘭逼宮迫死國母的消息傳到上庸,霍弋曾修書一封,送與李蘭,對所行大逆之事,痛加責罵。上庸左臨漢中,右靠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李蘭有恩于霍弋,且知他對漢室十分忠心,倒不擔心他效仿孟達,轉頭曹魏。但逼殺張皇後之事,呂容確實做的有些過分,李蘭只好回書霍弋,措詞十分客氣。仔細將張紹的陰謀說出,言“蘭不殺人,人即殺蘭,實不得已而為之”,又曉之以忠義,動之以恩情。霍弋也無可奈何地接受現實,畢竟獨木難支。如今李蘭大權在握,霍弋又能把他怎麼樣?只能是修書責罵,出口惡氣而已。

李蘭心中也明白霍弋雖然受了自己大恩,但卻永遠不會成為自己的心腹將領,因為他的心中更加忠于那個坐在寶座上的劉姓皇帝。所以在傾國伐魏國的時候,更本就沒有怎麼考慮上庸的這支軍隊。引誘曹休出戰,李蘭其意只是想將其部全殲在樊城城下,然後再出兵進取宛城,但萬萬沒有想到,兵臨城下,卻看著城上飄揚的是蜀軍旗號。李蘭還正在納悶,就見城門大開,數十百騎湧出,為首一將高呼道:“李大將軍何在?”

李蘭見是霍弋心中倒先明白了幾分,打馬出陣,問道:“霍將軍如何在此?”霍弋在馬上欠身,道:“末將聞知大將軍與曹休在此決戰,特引兵前來相助,宛城守備空虛,已經被末將拿下。”說拿下城池,卻又沒有請李蘭入城,甚至都沒有派人報捷,言外之意,便是不想讓李蘭進去。

李蘭現在才算是明白什麼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過宛城落在霍弋的手中,怎麼也比在曹魏手中要強。而且霍弋曉暢軍事,若是駐守宛城,必能保其不失,當下不願與之發生沖突,隨笑道:“將軍得此大功,真是可喜可賀。”郭淮隨李蘭征戰而來,卻看著即將到手的肥肉落到了別人手中,心中自然有些不快,也跟馬上前,道:“曹休兵敗而來,將軍既然奪下樊城,怎麼沒有將其擒獲?”

霍弋似乎有些吃驚,微怔道:“曹休果真是兵敗而來?”郭淮冷笑道:“大將軍精心設計,眾將士拼死力戰。霍將軍這話問的似乎有些不對。”霍弋聽後,良久才歎息道:“末將失職,奪取宛城之後。曹休便督率軍馬而來,猛攻城池,末將深以為宛城重要,不敢有絲毫大意,看到魏軍勢大,只是緊守城池,不複出戰。不想竟中曹休奸計,被其走脫。”

“將軍不必自責。”李蘭看著郭淮又要出言相譏,急忙搶先道:“曹休遠來,將軍不知虛實,乃以城池為重,不出城交戰,這也是老成持重之道。能奪下宛城便是大功一件,是否擒拿曹休倒在其次。”


“多謝大將軍不罪。”霍弋再欠身謝罪,遂又道:“宛城剛經戰事,城中百姓不安,大軍不宜入城。末將以為大將軍可將大軍駐紮在外,然後入城安民。”郭淮聽他明言不肯放自己軍馬進城,不禁心中惱怒,喝道:“汝此是何意?”李蘭惟恐二人發生爭執,急忙止住郭淮,道:“霍將軍所言有理,伯濟可帶大軍在城外休整,吾自與霍將軍入城安民。”

郭淮本待要勸說李蘭不能輕易入城,但李蘭不等他再開口,便已經打馬上前,轉念又想霍弋不比張紹,受有李蘭大恩,不會使用強硬手段對付李蘭,只得轉謂郭統、馬秉二人,道:“汝二人可隨大將軍入城。”兩人躬身領命,便緊隨在李蘭身後。郭淮目送眾人入城,方才帶兵去擇地而營。

李蘭隨著霍弋入城,看著左右殘破的街道民房,竟無多少百姓,不由道:“宛城乃南陽治所,司馬懿在此經營多年,卻被這一場戰火破壞成這樣。唉!”又想著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居然就是自己,不禁連連歎息。馬秉緊隨在其身邊,乃接口道:“只有天下一統,百姓方可免去這戰亂殺伐之苦。而要統一天下,必然要征戰殺伐,以小殺而成大仁也。”李蘭也明白“以戰止戰”的道理,但看著兩旁剛被戰火燃燒過的房屋,以及剩下不多的如同乞丐一般的居民,心中總還是有些酸楚,乃轉謂霍弋道:“吾聞二曹得占宛城之後,縱兵擾民,百姓不堪其苦,多遁入深山。將軍來此多日,可有出榜召回流民?若有百姓回城安居,可賞賜糧食工具,替其修繕房屋,使之安居樂業。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曹魏既失民心,我等卻不可再重蹈覆轍。”

霍弋一一領命,猶豫片刻才突然道:“末將已經派人前往周圍山中招撫流民。”李蘭點了點頭,道:“將軍能有此意,足見心懷朝廷。”又問道:“城中糧食農具可夠用否?若有所差,可使人前往荊州運些來。”

“末將遵命。”霍弋再看了看李蘭,似乎有話要講,卻又始終不肯開口。李蘭見其欲言又止,便含笑道:“將軍與吾同殿為臣,有話但可直言,不必吞吞吐吐。”霍弋心中確實有事,但又確實不知道該不該對李蘭說,此刻被李蘭看破,再猶豫片刻,才略微歎息地道:“曹休強攻宛城之時,曾有人進言末將,此曹休虛張聲勢之計,勸末將軍連夜出城劫營,定能大破魏軍,生擒曹休。末將卻深恐中計,不敢擅自出戰,以致曹休走脫。而招撫流民之事,也是此人建議。”

“哦?”李蘭不禁大為詫異,想不到霍弋軍中還有這等謀略之士,正要開口詢問其姓名。霍弋卻先緩緩從口中說出三個字,竟險些將李蘭驚落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