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二百七十九章

“……臣聞羊質虎皮,見草則悅,見豺則戰,忘其皮之虎也。今置將不良,有似于此。故語曰:‘患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為也。’昔樂毅奔趙,心不忘燕;廉頗在楚,思為趙將。臣生乎亂,長乎軍,又數承教于武皇帝,優見行師用兵之要,不必取孫、吳而暗與之合。竊揆之于心,常願得一奉朝覲,排金門,蹈玉陛,列有職之臣,賜須臾之間,使臣得一散所懷,擄舒蘊積,死不恨矣……”

曹睿拿著叔父曹植寫下的奏表,不禁想起曹休臨終之言,這位三皇叔當真不打算清閑度日,做個太平逍遙王。“唉!”國家正是多事之秋,各路小丑似乎都想出來跳跳梁,曹睿重重歎息一聲,將表章扔回禦案,道:“諸位愛卿以陳王此表如何?”陳群首先出列道:“陳王千歲上表請戰,表章之中固然是忠心可嘉,但其心難測,臣以為不可。”

曹睿微微點頭,掃視群臣,道:“諸位愛卿可都是此意?”眾人皆道:“陳大人所慮甚是。”曹睿遂道:“原表批回,另彰其文采,厚加賞賜。”複又問道:“只是東吳又侵我汝南,曹子丹將軍疲于應付,總該再選一將為輔方可。眾位愛卿可有人選?”還無人舉薦,就聽外面內侍奏道:“曹大將軍殿外求見。”

自從宛城失守,曹真便帶兵進駐魯陽,防止郭淮北上。此刻無詔回朝,必有重大之事,曹睿急忙命入。片刻就見曹真複帶一將入內,齊向曹睿參行大禮。曹睿認得曹真身後之將,乃是汝南守將諸葛誕,心中頓時涼了大半,略帶惱怒地問道:“諸葛將軍何以在此?”諸葛誕聽出皇帝口氣不悅,乃伏地道:“微臣罪該萬死,汝南已被吳軍奪占。”

“混帳。”曹睿猛然拍案而起,怒道:“汝既知罪該萬死,如何不自行了斷,還來見朕何干?”諸葛誕早嚇得心膽俱裂,連連叩首道:“微臣該死,還請陛下開恩。”一面說該死,一面又求著不死,若不是失了汝南,曹睿還真要被他逗得笑出來。

曹真也有些看不下去,乃道:“陛下容臣啟奏。汝南失守,實非諸葛將軍之罪,乃文欽父子恃勇出兵,致使大敗。諸葛將軍能不忘國恩,殺出重圍,親來禦前請罪,還請陛下能網開一面,饒其不死,使之帶罪立功。”

既然曹真開口求情,曹睿也只好道:“既是如此,就發回將軍麾下效力。”諸葛誕得以活命,又急忙拜謝天恩。曹睿揮了揮手,示意他住口,然後轉問曹真道:“如今汝南又失,吳軍必然兵臨許昌,如之奈何?”

曹真趕來洛陽,便是為了此事,遂奏道:“微臣願帶兵征討,收複汝南。”曹睿卻搖了搖頭,道:“將軍若親征東吳,倘若蜀漢興兵來犯,洛陽豈不危矣?”曹真複道:“陛下勿憂。洛陽西有潼關之固,李蘭若從長安來,以張合將軍之勇,必能堅守無虞。至于荊州郭淮,可令建威將軍賈逵代臣鎮守魯陽,賈將軍素有謀略,又有文休等將為輔,足擋郭淮。東吳兵將棄舟楫而來,不過是以為我國連敗,欲分得漁利,不足為懼。臣願帶精兵十萬,會同右將軍徐晃,克日討平。等收複汝南之後,微臣再回師,全力攻打蜀漢。”


曹休去世之後,曹睿確實再難找一人與曹真共掌軍事,此刻見到曹真才從潼關進駐魯陽不久,便又要兵進汝南,不由歎道:“卿真乃國之柱石。”曹真遂複拜道:“微臣受太祖、世祖厚恩,豈敢不以死相報?南征孫桓,少則三月,多則半年,必奏凱歌,還請陛下安心。”

“好。”曹睿乃吩咐內侍取酒入內,道:“朕敬大將軍水酒三杯,祝大將軍馬到功成。”曹真拜謝皇恩,正要接杯飲酒,卻聽得有內侍稟道:“啟奏陛下,有一位少年將軍昏倒在宮門之外,身上滿是血汙,像是死戰逃命而來。我等皆不認識,但他懷中卻有顆首級。”曹睿雖不知是誰,但近來烽火連天,或者是那處逃回來的將士也說不定,遂道:“先派人診治那人,且將那顆首級取來。”

內侍奉命退出,片刻之後便取來一顆首級,還好天氣不是很熱,那首級雖然有些時候,卻還面目可辨。曹真一眼就認出,道:“陛下,此便是文欽首級,想來那少年將軍必是文欽之子文鴦。”本來曹睿見到首級,還有幾分憐惜之意,聽說是文欽,不由怒從心起,喝道:“將首級仍出去喂狗,至于文鴦也不用救了,割下首級,讓他父子團聚。”

諸葛誕見到文欽首級,心知文鴦逃回洛陽,早嚇得背心冷汗直冒。等聽到曹睿下旨,大為歡喜,急忙道:“文欽父子喪師辱國,罪該萬死,陛下聖明。”曹真在旁卻微微皺眉,奏道:“陛下,文氏父子雖然不曉軍機,致使我軍大敗。但文欽已經戰死,文鴦不遠千里攜父首級來到洛陽,足見其心存忠義。望陛下憐其父子二人,可饒文鴦活命。”

曹真地位尊高,見他開口求情,諸葛誕只怕曹睿會答應下來,又急忙道:“萬萬不可,此父子二人目無軍紀,擅自出戰,兵敗城陷,正該明正典刑。”曹真知諸葛誕與文欽共事多年,此刻非但不肯幫忙勸諫,反而一味落井下石,只道他是為了逃避罪責,才所以如此,頓時覺得此人天性薄涼,便有幾分不悅,乃道:“文將軍與你共事多年,汝此刻行為,豈不有愧?”諸葛誕被曹真斥責,老臉微紅,強辯道:“文欽雖然與下官多年交情,但觸犯國法,下官不敢徇私。”

“好一個不敢徇私。”曹真勃然怒道:“你為三軍主帥,不能節制部下。即便文欽要戰,你怎麼不肯阻攔?你如今死罪得免,他二人便罪不可恕?文鴦兵敗,死戰突圍,不曾降敵,足見其忠;千里懷抱父親首級,足見其孝。如此忠孝之人,饒他一命又有何妨?”諸葛誕被曹真一席話罵得啞口無言,只得道:“還請陛下聖裁。”曹睿思量片刻,還是道:“就依大將軍之言,文鴦年紀尚小,出戰之事,多是隨父而行,罪不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