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癡迷

"這是我年輕時在北邊買回來的一塊玉."葉予期忽然開了口,"因為我的手受了傷,一直沒有把它雕刻出來.後來,家義長大了,他每天帶著這塊玉,有時間就看看,他希望能把它雕刻出來最精美的圖案,作為傳家寶,傳給兒子.卻不想,他只有了一個粗略的構想,就去世了.然後璞兒也慢慢長大了,他開始學雕刻,他的天賦極好,手藝也漸漸高超,他想要完成父親的遺願.于是,就是半年前,他開始動手進行雕刻,這個佛和蓮花,就是他雕琢出來的.很可惜,這玉牌的背面還沒雕刻完,他又離開了人世."

他用指腹輕輕摩娑著玉牌,不再話,目光望向了悠遠的地方.而那塊玉牌,被他無意中翻轉過來,在玉牌的背面,那縷空的佛的側臉,用陰刻的方法雕琢了一只修長的手,手上拿的,是一朵未開放的蓮花骨朵.

"伯祖父,我能看看這塊玉牌嗎不跳字.葉琢輕輕走過去,坐到了葉予期旁邊的凳子上.這塊玉牌是如此的珍貴,她本不應該提出這樣的要求,但心里所湧動的對玉的渴望,使她冒然出聲.

"給."葉予期毫不猶豫地把玉牌遞給葉琢.愛玉的人,並不是把玉收藏起來不讓人看,而是會與同樣喜歡玉的人一道欣賞.盡管這塊玉牌,對他而意義非凡.

葉琢接過玉牌,這一次,她並沒有用眼睛看,而是像剛才葉予期一樣,用手指,輕輕地摩娑著它的邊緣.玉石還沒有經過打磨,有些地方還粗礪的磋手.但玉牌中間,或許是經過多年的盤摩,手指輕觸其間,給人一種如凝脂一般細膩油潤的感覺.這種細膩油潤,仿佛能通過她的指尖,直直地流入心間,然後在心底慢慢沉澱下來,脈脈流轉,給她的心靈以滋潤與慰藉,撫平她心底里那一抹不平與冷厲,讓她的心境達到前所未有的澄明與平和

這就是溫潤如玉啊玉的溫潤,是對世間萬事萬物的包容,是佛的悲憫,是不嗔,不怒,無喜,無悲

葉琢緩緩地閉上了眼,靜靜地感受心底里流淌的甯靜與安詳.

葉予期不過是從老伴的嘴里得知葉琢到大房來的事,對這女孩兒頗有一點好感.再加上他初喪愛孫,心中郁結,余光里看到葉琢靜靜地站在他的身後,便忍不住要絮叨一下往事.即便是葉琢問他要那塊玉牌來看,他也覺得那不過是一時的好奇.卻不想這一會兒,他在這女孩子臉上看到了什麼?他竟然看到了對玉癡迷,對玉的感悟.她那美麗的臉上浮現出來的安甯與靜謐,正是他曾在這塊細膩油潤的白玉上所感受過的領悟.

每一塊玉,都是有靈性的,有的甯和,有的清冷,有的豔耀,有的孤寂……而這塊玉,之所以把它雕琢成佛與蓮花,正是因為它就像那佛前的青蓮,聖潔而又安詳.不管悲歡離和,不管人世滄桑,不管世間變遷,它只是于佛燈前,靜靜地盛放.用那一瞬間的花開,感化著千萬的芸芸眾生.

摩娑玉,貼近玉,感悟玉;再根據對玉的感悟,去設計它,雕琢它.這是聶大師對玉雕師們的要求.然而,有太多太多的玉雕師,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沒想到,許許多多玉雕曆經幾十年都做不到的事,卻被這個十五歲的,不怎麼接觸玉的女孩兒,在這一瞬間徹悟了.

這女孩兒,有著怎樣的靈性,又有著一顆怎樣通透的心呢?

關氏忽然從屋子里出來,出聲道:"老頭子,外面風大,你還是回屋去吧."看到葉琢,欣慰道,"琢兒,你回來了?你母親還好吧?"

葉琢從沉醉中驚醒過來,忙揚起笑臉,對關氏道:"她挺好的,還讓我向伯祖父和伯祖母請安呢."

"那就好,那就好."關氏轉向葉予期,"進去吧,外面風大."著,上前扶起了他.

"唔."葉予期柱著拐扙站了起來.

"伯祖父,玉牌."葉琢忙上前,將玉牌交還到葉予期手上.在玉牌離手的那一刹那,她猶豫了一下,抬起頭來,看著葉予期:"伯祖父,我能學玉雕嗎不跳字.


"你想學玉雕?"葉予期停住正要向前的身體,轉過身來看著葉琢.

"是."

"為什麼?"

葉琢眨了一下眼睛:"因為喜歡."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她不能宣之于口,那就是,她想賺錢.

她後來又跟秋月打聽過了,在南山鎮做玉雕師,那可是很有前途的事,至少養活自己是不愁的,比每日起早貪黑的繡繡品賺錢多了.近來發生的一系列事,她對葉予章算計的本性也了解得極透徹了.在葉予章眼里,她就是一件奇貨可居的貨物,待價而沽,等待著願意出高價的人出現.誰給的價高,他就會把她賣給誰.至于那男人是什麼德性,她以後會不會過得幸福,那就不在他考慮的范圍里了.

當然,如果她上輩子不是被感傷得那麼重,由著葉予章把她嫁到高門大戶去,她自然能夠依然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只要她不再把心給男人,任由那男人花天酒地,左擁右抱也不在乎,憑她重生之後感悟了的心性,她相信,她這一生也能過得好.

但是,她卻不想那麼憋屈地過一輩子.自從重生的那一刻起,自看到鄭氏被趕出葉家開始,她就發誓,再不作那攀緩纏藤的菟絲花,依附于男人生活.她要做那參天的大樹,自己張開枝丫,去招陽吐露,靠自己的本事活著.秋月嘴里所的那位北派的顧大師,作為女人,她不是比很多男人還要活得精彩嗎?她能,自己為何不能?

"喜歡?"葉予章眼睛定定地看著葉琢,然後不忍似的緩緩搖了搖頭,"光有喜歡,是不夠的.你可知道,玉雕,是一個力氣活兒.女子做玉雕,就猶如叫莽漢子繡花一樣,不合適."

這個,不用葉予章,葉琢也知道.但她心里仍然存著僥幸.而且,她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她仰起臉,仍然堅定地看著葉予章:"京城里,不是出了一位顧大師嗎?她是女子,為什麼她就能行?"

"顧大師?"葉予章嘴里念著這三個字,然後歎道,"天下如顧大師者,能有幾人?"

他轉過臉來,看著目光堅定而又一臉期盼的葉琢,心念一動,道:"我你不合適,你必然不甘心.這樣吧……"

他低下頭去,目光四顧,像是在找尋什麼東西.過了一會兒,他盯著菜園邊的竹籬巴下,眼睛一亮,扶著關氏的手走過去,從地上撿起一塊約有半斤重狹長形的石頭,走過來,遞給葉琢:"你把這個,用繩子系在手腕上,然後懸腕提筆寫字,什麼時候把字寫得跟你平時一樣好,你就來找我,我教你雕刻."

葉琢伸出纖細的手,接過那塊石頭,感受到那塊石頭沉甸甸的重量,毫不猶豫地抬起眼來,堅定道:"好."轉手將石頭遞給秋月,對葉予章和關氏斂衽一福,道,"琢兒今天出來久了,便先回府了.伯祖父多多保重身體,琢兒有時間,再來看望您老人家."又向關氏道,"伯祖母,琢兒告辭了."

是由】.

BAIDU.CLB.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