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新世紀拾荒者 第十二章 三號四號觀測點



點擊,鮮花,收藏,謝謝!

奧運會加更一章

___________________

“以後記住了,草海不要亂闖!”傾斜讀卡器讓清水汩汩流出,沐嫀一邊給楊帆清理著蛇紋草患處,一邊重申著行軍紀律,讓楊帆即是偷爽又是無奈。

偷爽的是,能與沐嫀有這般近距離的肌膚接觸,如果不算虛擬世界,這種程度肌膚接觸的經曆,他穿越前二十幾年加起來都屈指可數。

無奈的是,雖然動作輕柔體貼,但聽那苛責聲就知道,沐嫀只不過把他當成了小孩子,還處處需要提點,對他絕無一絲一毫的男女之情。

不過,眼下可不是感慨這些個的時候,對于沐嫀的教誨,楊帆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抓緊機會說出了速射沖擊槍的事。

這件事完全不需要佐證,因為沐嫀手里就有一張雷達搜索卡,跟Q2818的搜索功能差相仿佛。

聽了楊帆的要求,沐嫀面色古怪,不過還是依了他的要求,向光點所標記的方位尋去,只是花的時間稍久了點……

幾分鍾後,楊帆終于看到了自己點名要的速射沖擊槍,從此以後,也徹底熄掉了草海里撿垃圾的打算!

速射沖擊槍是能量武器的一種,功能基本等同于機械時代的沖鋒槍,自它誕生之日起,人類社會就已處于半巨能半科技的巔峰時代。

所以,只要沒有認錯,楊帆就可以確定,這種槍所用材料堅實耐用,即便八百年以來始終曝露在空氣中,其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的幾率,也當在八成以上。

也正因為堅信了這樁推理,草海之行他才會這般執著,可想是那麼想來著,事實與想象著實差了十萬八千里……

草叢里挖出來的沖擊槍表面汙穢不堪暫且不說,表里內里鏽跡斑斑,很多縫隙已經看不出來,根本只有一個沖擊槍的形狀,內里不知道被腐蝕成什麼樣子了。

這顯然不是槍本身偷工減料的緣故,而是因為草海里的植物汁液腐蝕性驚人,槍支在此間埋骨數百年,天長地久的被腐蝕侵蝕,就算二十五世紀的高強度材料,也承受不住了……

沖擊槍是這樣,其它地方的其它失落物,想來也是如此,至此,楊帆再不抱任何奢望。

草海里的行軍還在繼續,無聊並且緩慢,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忽然有人起了個頭,一百多號人,頓時扯著嗓子吼起來,歌聲嘹亮,震的草海當中一圈圈漣漪簸蕩,無數鳥雀振翅飛去。

那歌詞都唱了些什麼,楊帆是半點不懂,但是那旋律,卻讓他臉色古怪一時不知該做何表情。

那韻律他熟啊,不是什麼流行歌曲,也非什麼古典音樂,卻盡人皆知家喻戶曉,而且與眼下的氣氛妥帖無比,硬要描述的話,其實就兩個字——軍歌!

****

一路行一路唱,一百來號人就這樣在草海里徜徉……

等到距離終點還有里許,楊帆卻已經知道,那目的地究竟在什麼地方了。

那是位于某山谷底部的岩洞,入口極小,內里卻極空闊,彎彎曲曲蜿蜒數公里,最寬闊處甚至容得下幾千人濟濟一堂。


這樣的山洞本來該是少見,全世界也不見得有幾處。

只不過,若是沿用上個世代的稱呼,柘村現今所處這片土地,其實應該叫做云貴高原的,根本就是片被水蝕的千瘡百孔的土地,會有這樣的溶洞絲毫也不出奇。

這溶洞里甚至還有條小河,源頭更是個溫泉,不過小河沿溶洞流不到幾十米,便不知從哪處又滲入地下了。

上個世代,楊帆還在科考隊的時候,一干人要死死守著震蕩器給礦物定位,卻又貪圖溫泉洗浴的享受,于是在溶洞首尾各安置了一台,便是排行第三第四的觀測點了。

從六號觀測點附近的柘村出發,雖然一路上景色大變,東南西北楊帆還是分的清的,方向明確的走了這許久,便是用膝蓋,也該想明白了。

半個小時之後,眾人終于走出草海,就如楊帆預料的一樣,躍下山谷,撥開一大堆枯枝爛葉,露出了藏在下面的山洞口。

“呼~~~終于到家了!”甫一進洞,百十來人的隊伍頃刻間七零八落,一群人負著鋪蓋行囊,急匆匆往洞里奔去。

溫潤潮濕的空氣撲面而來,夾著淡淡的硫磺味,竟讓楊帆生出幾絲懷念。

雖然沒有行李礙事,但對這里的生活一無所知,楊帆只得不緊不慢跟在眾人後方走下去。

可能住的靠近洞口會不安全,嘈嘈雜雜前行了很長一段,眾人方才一哄而散,消失在了溶洞千折百轉的昏暗巷道間。

與八百年前相比,溶洞里面果然大變樣,以某間三五百平米的廣場為中心,四方額外被辟出了四條洞窟,洞窟形狀深度大同小異,顯然並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

這四條巷道與廣場一道入口一道出口合起來,恰好構成了一個正六邊形,巷道里面,更布滿了鋸齒交錯的小室,小的五六平方米,大的十幾平方米。

顯然,這就是接下來幾個月眾人的宿處了,也不知這幫接近原始人類的柘村人是怎麼開鑿出來的,

六角巷道入口兩側,平均分布著緊貼在牆壁上的數十個卡槽,原本空無一物,現今已被插上了粗壯的松油火把,看那火把的粗度長度,燒個幾天幾夜都沒有問題……

松油火把再往里,就是原本凹凸不平,現在卻已經平平整整的廣場地面了,應該就是眾人平日活動的地方。

廣場最中心處,讓人眼熟的震蕩器外殼的火盆里面,熊熊大火業已燃燒起來,熱烈的舔舐著上方裝滿肉汁的壇罐下底。

廣場上空,從火盆到巷道口的中點處,分別又懸掛了六盞明晃晃的大燈,可不是松油火把,以楊帆二十五世紀的眼光,自然一眼就認出來,那是以標准能量卡為動力可以調節亮度的自然光台燈。

雖然只是台燈,當開到最大功率,那亮度也非同小可,就算沒有火把,沒有火盆,僅僅這六盞燈,也足以將整個廣場照的通通透透,與白日無異。

而它們的存在,也成為這里唯一的,證明這個時代並非是原始時代,而是一個已經沒落卻曾經輝煌過的時代的證據……

您的一次輕輕點擊,溫暖我整個碼字人生。***文學網()玄幻奇幻頻道,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