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友牛那事

宮支書的突然造訪,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事,剛才賈友牛的介紹不知道宮支書聽到了多少,將來會不會受到打擊,都是未知數.賈友牛是一組的組長,村合並後是組長,沒合並前是村長.

虎坡村以前不叫虎坡村,以前叫"旗村",後來覺得這塊地勢像是一只白老虎,還是有威名一些,就仍叫虎坡村.旗村就成了曆史,這段曆史是上個世紀的人刻苦銘心的記憶,魂牽夢繞,割舍不盡.當虎坡村恢複原名之後,賈宮兩大姓之間的矛盾就稍微收斂.村名沒有取他們中間任何一個姓,這塊巨大的山坡還是兩大姓所共享的資源.

賈友牛住在宮支書家的坡下,來去都是近45度的坡,雖然是山上山下的空間,平面圖上的兩個點並不遠,可是在立體上來去並不容易.這宮支書既然來了,並可能聽到了剛才的只片語,但賈友牛並不害怕,雖然他有些驚訝,但比起他的孫女來,還是要成熟穩重多了.

他的孫女一見宮支書就哭,今天也不例外.原因很簡單,是被她奶奶給嚇的.宮支書愛喝酒,走到哪里就喝到哪里,喝到哪里就醉倒在哪里,或者在回家的路上.

大山深處,歸州北邊,靠近林區,也是接近漢族居住區了.這里的人愛喝酒,把酒當成了飲料,或者開水.每到一戶人家,待客的東西首先是白酒,白酒不喝,有啤酒,啤酒不喝,有綠茶,極少有人喝白開水的.給白開水喝,會被人罵的,這家主人吝嗇.最常見的飲料就這些,附帶的葵花籽是沒炒過的,吃生的.

這宮支書當上書記就舍不得下來,在位上,有酒喝,有煙抽,下來了,就酒就沒了.宮支書每到賈友牛家,就醉一回.他孫女特別害怕宮支書,雖然宮支書盡量裝模作樣地和善待人,但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還是透著怯生.

賈友牛家的常告訴她孫女,宮支書是整材料的,整到誰頭上誰倒黴,你不聽話,宮支書就整你的材料,讓公安來把你抓起來.

這一招果然有用,孩子再苦再鬧,一聽到宮支書,就聯想到公安,還有刺耳的警報聲,抓人時的哭鬧聲,在孩子幼的心里,埋下了人被公安抓走的陰影.這就使她害怕見到宮支書,害怕公安來抓人.公安的可怕,支書的可怖比山里的狼來,還更具體些.

狼早已絕跡,雖在林區腳下,這些動物在人類的居住區不敢露頭,一出頭就必遭殃,因此,它們早已轉移到人跡罕至的高山密林中,那里不適合人們居住,卻是野生動物們的樂園.

這個禍端就是宮支書,孩子聽到宮支書來了,就怕,因大家都知道宮支書是整材料的.孩子不聽話,晚上不睡覺,鬧騰的大家都不得安生的時候,爺爺奶奶就有殺手锏,一"宮支書來了!"孩子立馬停下來,聽外面的動靜.比"公安來了"更有用.

宮支書笑著:"聽你們來了,我下來看看.怎麼樣?把家搬來了嗎?"

德志:"搬來了.還沒撿拾好,這不,賈組長盛款待我們,先對付一餐."


宮支書:"哎,那可不行,這不算接風洗塵,改天到我家去,我請你們吃飯."

德志:"那倒不必了.我們先忙完這些再吧."

宮支書對賈友牛:"老賈,你辛苦了.我代表村里向你表示感謝."

賈友牛:"哪里哪里,這是我應該做的.人家大老遠地來到這,給我那麼大的支持,請吃頓飯也不算什麼.都是做好事.人家不容易,離開家人,服務村民.我們連一頓飯都舍不得,那算人嗎?"

宮支書連連點頭稱是.

然後,宮支書坐了一會兒冷板凳,沒有話了,他就起身告辭,借口是要喂豬了先走一步.賈友牛也沒特別挽留,只是客套了一下送走了整材料的人.

賈友牛坐下來,繼續講他的故事.

他和老伴沒有親生的子女,那個女兒是收養沿渡河鄉某村的一個農家的,那戶人家生了兩個女兒,沒想到,又意外懷孕,生了女兒,得知賈友牛夫妻結婚多年,一直沒有生育,看看年紀大了,再懷孕的機會少之又少,希望如同快燃盡的蠟燭,越來越少,希望之光即將熄滅,也不想多的,先抱過來養著再.

有很多家庭本來沒有孩子,抱養一個後,自己就有了孩子,很奇怪的.這個現象科學家都沒有辦法解釋.懷著這個幻想,賈友牛夫妻就好好地養著這個閨女,一直到長大成人.抱來的孩子成績相當好,又刻苦發奮,知道自己的身世後,也沒什麼怨,一直把賈友牛夫妻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倒是對親生父母越來越疏遠.干脆斷了聯系.當初親生父母拋棄她,現在她倒過來拋棄親生父母.算是一種報應吧,這個想法的出現,並采取行動,好像不是來自她自己的頭腦.至于誰教的,至今還是一個謎.

賈友牛不愛刮臉,瘦長的臉,因為蓄須,留了胡子,長短不齊,很像上上個世紀的人物,最典型的林肯,就是他這個樣子.

賈友牛一直是組里的干部,但他不是盲從,有自己的主見,結果,到他這個組的公路一直沒修.還有一個組,在最高的地方,需要翻一座山,走三個時才到,山上有七戶人家,修公路完全沒必要,馬上要動員他們搬遷下來.賈友牛的組不通公路,就是人的問題了.因為他的個性,不愛巴結上頭,和村委一班人不和睦,自然輪不到他頭上.因此,進出他所在的組,就得靠兩條腿了.


他吃盡不通公路苦頭.運輸物資全靠肩挑背磨了.為什麼?他們有背簍,出門就背,買賣東西全靠它.這東西實在,結實,裝得多,還不容易壞.竹子到處都有,壞了就自己編或者買一個,在不通公路的地方,或者即便通了公路,背簍對他們來,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或者,是必須的工具.正因為如此,他才下了決心支持女兒把房子建在公路邊.村里再對他有意見,總不至于將公路改道,繞過他女兒家,另辟捷徑吧,村委會沒有這麼大的權力.

賈友牛的女兒做過一段時間的老師,原來村里還有一些孩子,後來孩子越來越少,可能是計劃生育工作抓得好,許多孩子沒見過青天白日就在腹中夭折,被人流了,人口銳減,村辦學隨之關門大吉,剩余的孩子轉到其它學校.有點門路的,打工時將孩子帶到打工的城市,在那里求學.

村辦學是希望工程捐助的,可惜,學校建的太差,現在牆體出現裂痕,村里想賣,放出風去,久久沒有人買.村委會想搬,也不敢住里面,萬一某一天,出了意外,那村里的頭頭犧牲了,那可是村里的最大損失.村委會做出重大決定,還是不搬,繼續在木頭架構的房子里辦公,以此來緬懷先烈斗爭的精神.

賈友牛對村委會一班人根本不信任,他只埋頭做他分內的事,對組里人有益的事,他積極爭取,讓組里人吃虧的事,絕對不干.不過,因著他沒有後代的緣故,對社區,對鄰舍,對別人都懷著愛心.

賈次山是村主任,對宮支書面子上擁護,實際背地里背叛.賈新意是村里的會計,吃得胖胖的,為了競選主任,挨家逐戶地給人送十斤苞谷酒.結果選民接了酒,還是沒選他當主任,宮支書也接了酒,賈新意不得不給,不給,宮支書也知道,到宮支書知道的時候,就不要看了.所以,賈新意不僅給,而且給的比別人要多,五十斤.老村主任也不敢得罪,也是五十斤.這下可好,村會計給全體選民發福利,每戶白酒十斤,大家喝著酒,笑話著他.虎死了,威還在,況且老虎還健在,就想在老虎嘴里拔牙,還嫩了些.

究竟誰嫩?還不知道呢.到最後才見分曉.賈新意的愚蠢,其實是演戲,背地里不知道他弄了多少好處.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他是會計,管賬,連宮支書都還會被他算計,這是後話.

賈友牛一天到晚都忙,像普通農民一樣,人吃肉就不長肉,看上去總是瘦骨嶙峋的,穿的衣服也總是髒兮兮的,從他的穿著就可以知道他的妻子做事不是很麻利,也不太講究.不過,和土打交道的人,想乾淨也不容易.特別是下雨,總有泥點弄不乾淨,大家都彼此,也就習慣了.

賈友牛的女兒在外打工,偶爾寄點衣服回來給她養父母,現在賈友牛身上穿的就是了.偶爾打打電話,兩位老人就感到莫大的慰藉.一家人齊心協力,日子倒也過得其樂融融.蓋房子有外債,落下了饑荒,他不做,不勒緊褲帶,省吃儉用,房子錢就無法還上.農閑時候,到附近去打打工,弄點錢補貼家用.穿著隨便些也就無可厚非了.

日子就這麼過著,還算幸福.賈友牛一家和其他幸福的家庭沒什麼兩樣,不算富裕,也不太赤貧,家人和睦,不鬧紛爭,孩子養大,結婚,生子,再幫著養孩子,再給孩子操辦婚事,如果還活著,就再幫著帶孩子,上一代是這樣過來的,這一代是這樣的,下一代還是差不多,無論城里,還是鄉里,大同異.

賈友牛的黃狗突然叫起來,接著是一個女人的高聲傳進來"喲,來客了,我來看看啊!",德志心想,來人了,不知道這發大聲的女人是誰?

起點中文網*/a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