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王家來人

驚詫過後,皇後便沉下了臉:難道大郎真的要與四郎計較?所以才想插手阿欣的婚事?

世間還有什麼能比姻親更牢固的關系?

皇後原就極聰明,再加上她活了兩輩子,在人間游蕩多年,豈能猜不到大郎給阿欣說媒的真正原因?!

她的兩個兒子真的要站到敵對面了嗎?

皇後的心里湧上莫名的悲哀,看向太子的目光也充滿失望.

太子見狀,愈發肯定了崔幼伯的推測,他仿佛沒看到母親指責的眼神,笑著說道:"是呀,阿欣是我的侄兒,他的婚事我也該盡些心的."

皇後的表情徹底冷了下來,淡淡的問:"哦?這話也對,大郎願意為弟弟和侄兒幫忙,的確難得.本宮很是欣慰呀!"

最後一句話,皇後幾乎是一字一頓的吐了出來,暗示的意味已經非常明顯.

但,太子還是一副沒聽懂的樣子,他從袖袋里掏出一個手風琴樣的折子,雙手捧給皇後,道:"阿娘,這是兒甄選的兩個人選,請您過目!"

這孩子!

掩在袖子里的手指動了動,皇後好想抽人!

沒好氣的接過折子,雙手一抖,將折子徹底打開,皇後一看上面寫的姓氏和家族背景,以及姻親關系,就愣住了.

她抬起頭看了看太子,又低下頭細細的看了一遍,沒錯,兩位小娘子的姓氏,家族等資料,她都沒有看錯.

那……她誤會她的大郎了?!

太子一直關注著皇後的表情,見她露出這般神情,心中更加得意,並且確信,此事已經成了一大半.

皇後緩緩合上折子,沉聲道:"這是你的意思?還是太子妃的意思?"

她為何這般問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名冊上的兩個人選皆是東宮的姻親:一個是太子妃的嫡親侄女,一個是長孫良媛的侄女兒,而長孫良媛則是皇後的堂侄女.

太子憨憨一笑,看著很是敦厚,"是兒的意思,蘇氏也同意."

皇後直直的看著太子,良久,她才幽幽的歎道:"我兒有心了!"

說罷,把名冊留了下來,又問了問太子妃的情況,這才讓太子離去.

太子恭敬的退了出去,回到東宮的時候,他再也忍不住,一個人坐在書房里嘿嘿的笑了起來.

這兩個人皆是按照崔幼伯建議的要求選出來的,崔幼伯列出來的要求很簡單:第一,出身名門;第二,與東宮有姻親;第三,家中無甚得力長輩.

蘇氏和長孫氏都非常附和這三點要求,太子給李欣說一門這樣的親事,就是魏王自己也不敢說太子有私心,故意借李欣的婚事算計他們.

但事實上呢,太子還真是在算計魏王一家子.

他選出來的兩位小娘子,若單從書面上登記的條件來看,皆是極好的人選.

但實際上呢,蘇氏的父親早逝,如今蘇家當家的是太子妃的二兄,也就是蘇氏的叔叔,李欣若娶了蘇氏,他絕對得不到蘇家的任何助力.

而長孫氏的父親雖還在,但資質平平,靠著皇後堂親的關系當了個勳職,也就是身份上好看些,沒有任何實權.

可以說,蘇氏和長孫氏都是花瓶,好看,精致,卻不實用.


另外,崔幼伯建議太子選這樣的人,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安撫皇後.

魏王與太子相爭,皇後糾結,擔心,兩人都是她的骨肉,傷了哪一邊,她都會痛徹心扉.

有心化解吧,卻又為時已晚,魏王身邊聚集了那麼多的朝臣,背後還有幾個世家鼎力支持,就算魏王想撤退,那些人也不會答應.

左思右想之下,皇後終于有了法子,那就是繼續扶持太子上位,然後再想辦法保住魏王一家.

如何保住魏王不被太子清算?最好的法子就是聯姻.

唯有兩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多,東宮與魏王府的牽扯越來越複雜,將來魏王一家子才會越安全.

但,這樣的話,皇後卻不好明說,這些日子,她正想著怎麼借李欣的婚事,加深兩個兒子之間的關系呢,她也想了幾個人選,但都不如太子報上來的這兩位更合適.

尤其是長孫氏,一邊連著長孫家,一邊連著東宮,她的姑姑長孫良媛還是東宮為數不多育有皇孫的女人.

李欣若是有這樣的娘子,日後即便太子翻臉,也不會把他怎麼樣.

皇後拿著折子,越想越滿意,最後直接去尋皇帝.

皇帝上了年紀,愈發念舊,體現在男女之事上,則是他愈發親近那些潛邸時就跟隨他的女人們.

比如楊妃.

今日皇帝又召楊妃來說話,兩人坐在廊廡下,一起回憶過去的美好歲月,一邊悠閑的吃茶.

說著說著,楊妃不知不覺間就把話題引到了另一個姓楊的妃子身上.

說起來那位楊姓妃子的品級極高,雖不受皇帝寵愛,但皇後對她卻極好,親自給她請封貴妃.

只不過,皇後對楊貴妃好,對她名義上唯一的後人卻並不好,太過嚴苛,很不符合皇後一貫的行事作風.

這也是楊妃提及楊貴妃的原因之一.

"……轉眼間,貴妃也去了五年了,回想當年,妾身剛進秦王府的時候,貴妃是怎樣的風華絕代?"

楊妃坐在皇帝身邊的矮榻上,用一種懷念的口吻說著:"貴妃待人也和氣,對妾身也極好……呵呵,這麼好的一個女子,難怪皇後殿下也看重她呢."

對于已逝的楊貴妃,皇帝的印象並不深刻,他唯一能想起來的就是楊貴妃那蒼白的面容和孱弱的身體.

但是,這會兒聽楊妃這麼一說,皇帝腦海中那個病弱女子的形象立刻鮮活起來.也猛然記起,楊氏是他的第一個女人,他們年少的時候,也曾經有過甜蜜的日子.

這樣一想,皇帝對楊貴妃也懷念起來,歎道:"是呀,她比朕還大著一歲呢,沒想到竟早早就去了."

楊妃見皇帝的情緒有些低落,忙勸慰道:"聖人無需傷感,貴妃姐姐雖然去了,但她走的時候很是安詳,臨終還感激聖人和殿下呢."

皇帝點點頭,生老病死是上天注定的,他雖被人尊為天子,卻一樣無法阻止親人,摯友的紛紛離去.

上個月魏征也去了,當年陪著他一起打拼的老漢又少了一個呀,唉~~~

楊妃見皇帝面露悵然,笑道:"聖人若是想念貴妃姐姐,不妨多給她的家人些恩賞."

說著,楊妃一副努力回想的樣子,隨後才有些遺憾的說:"只可惜貴妃姐姐的娘家早在戰亂的時候就都去了,她身後只留下一個外孫女兒呢.對了,聖人還封了那小娘子個郡主誥封呢."

皇帝也想起了,點頭:"朕記得那丫頭是韋家的女兒?封號南平,對,南平郡主."


楊妃一聽終于說到這里了,她正欲再接再厲,把南平郡主當前的慘境添油加醋的說給皇帝聽,不想身後的小內侍回稟道:"聖人,皇後來了!"

皇帝一聽觀音婢來了,頓時丟下這個話題,笑著說道:"快請!"

話音未落,皇後已經走了進來,屈膝行了禮.

皇帝伸出手,拉著皇後的手腕,讓她做到自己身邊.

楊妃已經站了起來,見皇後落了座,才恭敬的行禮,"妾身見過皇後殿下!"

皇後微笑著擺擺手,"楊妃無需多禮."

"高明來過了?"

皇帝將自己面前的茶盞遞給皇後,帝後兩人就像普通的夫妻,幾十年來相濡以沫,兩人的默契更是十足.

皇後一路走來還真有些渴了,接過茶盞就小口的喝了起來.

喝茶的時候,皇後淡淡的掃了一眼楊妃.

楊妃會意,知道帝後有話要說,忙起身告辭.

打發走了楊妃,皇後放下茶盞,笑道:"嗯,這孩子果然是個顧念手足的好兄長.他幫阿欣選了兩個極好的小娘子,特意拿來給咱們看看."

說著,皇後將那折子遞給皇帝.

皇帝展開細看,看完後也滿意的點頭,"不錯,他確實有心了."

皇後能想到的事,皇帝也能想到,除了他對兩個兒子的真實關系存在幻想外,其它的事,尤其是他的身後事,皇帝都考慮得清清楚楚.

太子肯將妻妾的侄女說給李欣,這本身就是一種態度,表明太子真心對兄弟好.他這麼做,也是為了安撫兄弟和安慰父母.

目前看來,效果不錯,帝後夫婦很是欣慰,也認可了太子選出來的兩個人選.

接下來便是相看,然後確定下最合適的那一位,最後則是賜婚.

經過一番調查和觀察,皇後最終給孫兒選了太子妃的侄女兒蘇氏,長孫氏雖好,但出身終究差了點,父親也確實平庸了點兒.

且拋開家世,蘇氏的個人條件也遠勝于長孫氏,年紀也與李欣最相當.

好了,就是她了!

皇帝跟皇後決定好,便把魏王夫婦叫進了宮,然後很開心的告訴兒子,兒媳婦:孫媳婦的人選我們定下來了,是京兆蘇氏的女兒,今年十五,才能出眾,品貌非凡,與阿欣很是相配.

納尼?!

魏王夫婦傻眼了,兒子未來的岳家竟然是蘇家?

這,這是個什麼情況?

另一廂的崔家,崔江聽到下人的回稟後,也忍不住驚愕:什麼,王家竟然派人來了?她和離十多年了,連自己的兒子都極少登崔家的門,更不用說姓王的那個賤人了,如今卻巴巴的派了人來,他這是想要怎樣?!

PS:二更,謝謝☆琳★,肥田小貝親的打賞,謝謝芙漪縷縷,肥田小貝親的評價票,謝謝親們的訂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