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59 崔氏顯赫

作為天下士族之首,清河崔氏最受尊敬的老太太六十九歲的大壽,排場絕對不會小的.

參加壽宴一來可以祝壽,二來可以促進,聯絡彼此間的感情,三來那些年青的才俊也可以在這麼多的親朋戚友前面露露臉,顯示一下自己的才華,謀個前程也好,找一段好姻緣也好,總不會是什麼壞事,也算是上流社會中的一個大型聚會.

隨著賓客越來越多,那馬車,官轎都停放不下了,只好順著路邊一路停放,以至崔府門前的十里長街的兩邊都停滿了馬車,轎子,做生意的那些商人,看到店面前停了官轎,馬車,妨礙了做生意,一個個不但不怒反而暗暗高興,能來崔府賀壽的,又有哪個是普通人?都貴氣著呢,停在門前,自己也能沾一下貴氣.

再說崔家是大家,這次壽宴,盡顯大家族的風族.府前的十里長街多是崔氏一族的產業,就在昨天,崔府就派了下人,不分親近,給各店各鋪的掌櫃都送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來老太太壽辰,普城同慶,二來也是對造成的不便還有擾民之處以示道謙,地位在哪里擺著,禮儀也做到十足,商家們哪敢說半個不字.

在崔府的正廳內,更是熱鬧非凡,崔王氏坐在大廳的正中位置,被一眾賢子賢孫好像眾星伴月一樣包圍著,這個叫母親大人,那個叫老祖宗,一個個都說費盡心思說好話,把老太太哄得非常開懷.

現在兒孫滿堂,子賢媳孝,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老太太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報,趙郡李孝~李司馬來賀~~~"門子大聲唱道.

"趙郡李氏來人了."一個賓客小聲對身邊的朋友說道.

"是啊,李孝是李侍郎最得意的兒子,雖說現在只做一個小小的蘇州司馬,但是仕途不可限量啊."

另一個衣著華麗的公子壓低聲音說:"據說他對崔氏的一個女子一見鍾意,這麼好的機會,能不來嗎?"

"哪是,哪是,聽說崔府現在有幾位美女侍字閨中呢,不知誰有福氣攀上這棵大樹還可以抱得美人歸."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年約二十,相堂堂堂,玉樹臨風少年才俊帶著一個手捧著禮盒的隨眾走到廳前,離老太太還有約有十五步遠時停了下來,恭恭敬敬向老太太行了一個大禮:

"趙郡李孝祝老太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老太太樂呵呵地說:"我還道是哪家的孩子這麼俊呢,原來是李家的阿孝啊,嗯,我記得你小時候經常來玩,不過也有些年不見你了,令尊可好?"

"老太太真是好記xing"李孝恭維了一句,然後繼續說:"家父奉旨巡視河務,分身無術,只好派我前來為老太太祝賀,這是家父的一點心意,還請老太太笑納."

李孝說完,扭頭向隨從打了一個眼se,隨從馬上低著頭往前走,雙手把禮盒呈上,自有崔府的管家和下人接收.

"趙郡李孝,送上玉如意一柄,玉壁一對,明珠一斗,祝賀老太太金安."那管家拿著隨禮盒一起奉上的禮單大聲地唱道.

普通人只能把禮交在門口的登記處,由崔府的管家收下後記錄成冊,然後呈給老太太觀看,到時喜歡什麼再從倉庫里拿出來供她欣賞,只有那些身份很尊貴的人或非常重的禮,才能在老太太還有眾多賓客前露露臉,親自在大廳上呈送上去,作為七族五姓之一的趙郡李氏,自然有這個權利.

像這些壽宴,玉如意一柄,玉壁一雙,己經很體面的了,外加明珠一斗,那說明李氏看重這次壽宴.

這是一份重禮啊.

"賢侄真是太客氣"站在崔王氏一旁的崔氏一族的族長笑著說,然後扭頭對一旁的小兒子說:"小金,去,你陪你世兄一起聊聊."

"是,父親大人."那個叫崔金的年輕人連忙領命,然後拉著李孝的手,一起入席.

這可是貴客,要自己人招待才行,以示自己對他的敬重.

趙郡的李孝剛剛送完禮,那個門子大聲叫了起來:"報,太原王立憲王禦史到~~~"

老太太一聽,面上露出很歡喜的表情,一下子站了起來對身邊的兒子說:"快,你舅舅來了,他也不小的了,跑這麼遠干什麼,那身子骨能吃得消嗎?真是的,也不早點來."

娘家來人了,崔王氏自然十分高興,再說這個王立憲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胞弟,小自己十二歲,長姐幼弟,還沒出閣前對他很是疼愛,現在半截身子都埋身黃土了,沒想到還能看到弟弟路途遙遠跑來給自己賀壽,心里那高興勁就別提了,連忙催促兒子們去迎接.


"是,父母大大."

崔族長不敢怠慢,忙帶人去迎接自己的舅舅,正所謂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禮數斷然不能少的.

一番親人來賀,姐弟相見的親情大戲過後,那前來賀壽,送禮的好像走燈花燈一樣,轉個不停.

"報!禦史大夫杜渾到"

"報,駙馬房遺愛公子到,送上白玉碗一只,象牙筷子一雙,千年人參一支"

"報!漢王賀壽使者到!"

"報,長孫大人賀壽使者到!"

"報!魏王殿下派人送上夜明珠一顆,貓眼石一對,明珠一斗"

.......

作為根深蒂固的名門望族,清河崔氏的顯赫,光看那個來賓,賀壽的使者就知道了,不光王子派人送上賀禮以示拉攏,像房玄齡,長孫無忌這樣的朝中重臣也紛紛派人送上賀禮,來個"士族一家親."

現在的天下,還是士族的天下,作為士族之首的清河崔氏,得到了它應有尊重.

"報!聖旨到,請老夫人接旨!"

"報!聖旨到,請老夫人接旨!"

"報!聖旨到,請老夫人接旨!"

門子連連激動地叫了三遍,老太太聞言馬上站了起來,在兒孫的攙扶下,慢慢走到堂前跪前,這時早有仆人擺案焚香,以接聖眷.

以崔氏一族地位的地位還有崔王氏的品行,在六十九大壽時得到皇上的嘉許,雖在意料之處,但又在情理之中,合情合理.

"聖旨到,崔王氏接旨!"剛跪下不久,一個小黃門拿著著聖旨到了大廳之上.

聖旨一到,在場所有人都跪下了,包括那些來賓,使者.

"崔王氏領旨"老太太連忙應道.

小黃門點點頭,打開聖旨,用他那尖嗓門大聲念了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清河崔王氏,賢良淑德,品行端莊,可作天下婦人之楷模;崔氏一族,為國效勞者甚多,都是國之棟梁,崔王氏訓導有方,實在功不可沒,現賜崔王氏一品誥命夫人,賞鳳冠霞帔一襲,金,銀如意各一柄,白玉一雙,金絲宮綢十匹,黃金百兩........"

崔氏一族,正在崔府的大廳內沐浴著浩蕩的皇恩,在崔府外,一個雙手緊緊地抱著一只紅木箱子的年青人剛跳下還沒停穩的馬車,飛快地往崔府的大門跑去.

這個年青人,正是從揚州千里送首飾來的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