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斜陽 第四十六章節

歐洲,自從羅馬帝國土崩瓦解之後,這片被稱為‘歐羅巴大陸’的土地上就從來沒有缺少過戰爭帶來的腥風血雨,從中世紀開始的漫長血腥戰爭曆史到了17世紀中葉之後愈發的殘酷起來。拿破侖的征服、普魯士的擴張,一場又一場的戰爭接踵而至,一次又一次的發生著。

從巴爾干半島到克里木半島,從廣闊的西歐平原到挺拔的阿爾卑斯山脈之下,橫尸疊野、血流成河。1914年薩拉熱窩的槍聲引發了歐洲大陸上的第一場全面大戰,從比利時到法國,從俄羅斯到塞爾維亞,到處都布滿著縱橫交錯、密如蛛網樣的戰壕,蛇腹形鐵絲網、鹿砦、機關槍、重炮、毒氣、坦克、飛機各種各樣的武器輪番上陣,歐洲大地伏尸千里。

僅僅平靜了20年的時間,還未從一戰陰影中走出的歐洲再一次的血流遍野,更為血腥殘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波蘭的土地上率先燃起了狼煙。持續六年的戰爭讓歐洲從此一蹶不振,盡管米字旗、三色旗依舊在風中飄揚,可是世界霸主的座椅已經悄悄轉移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屁股之下。開始反思自己的歐洲人發現如果沒有統一的歐洲,那麼也許世界永遠都不會在屬于歐洲這塊最先開始人類工業革命的土地了。

1950年,法國外長-羅伯特-舒曼祖先提出了歐洲煤鋼共同體計劃《舒曼計劃》。1951年4月18日,法國、意大利、聯邦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簽訂了《關于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條約》,而後是1957年的《羅馬條約》。1965年4月8日《布魯塞爾條約》簽訂,歐共體成立,1992年2月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訂,次年11月1日,歐盟成立。

從此以後便開始了歐洲聯盟一次又一次的拓展,歐盟的版圖也在隨著每一次的擴大而拓展。隨著主導者的法國和德國相繼提出了‘大地中海聯盟’、‘新漢薩同盟’歐盟第一次開始了自己向歐洲以外地區的拓展,而這一切顯然是俄羅斯和美國所絕對不能容忍的。

在非洲和中東的問題上,歐盟擴張所不得不去面對的第一個障礙便是所謂的傳統盟友‘美國’由于能源和地域問題上的需求,美國人在緊盯著中東不放的同時,也開始越來越多的注意到非洲這塊‘被上帝遺忘的大陸’。早在殖民開拓時期,來自北美的商人便一次次在這里落腳,開始了罪惡的黑奴貿易,盡管當時非洲大陸是處于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這些傳統歐洲強國的殖民統治下,但你1821年的時候,美國還是憑借武力在非洲西海岸建立了殖民據點,利比里亞。冷戰期間,非洲大陸更是在美、蘇爭霸對抗中,一片腥風血雨,要不是喬治-W-布什總統上台後,遭遇到911事件,也許美國對于非洲的重視程度還不是很高。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以及在軍事和安全上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非洲開始越來越被美國重視。華盛頓的政策是分兩方面存在的,一方面通過貿易、投資、援助、減債等經濟手段加強滲透,另一方面打著“反恐”的旗號擴大軍事存在。除了每年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之外,美國一直打著反恐的旗幟,借以強化與非洲國家的反恐合作為名,增加軍事援助、增派軍事人員和擴充軍事基地。2003年,美軍向吉布提的基地派遣了1800名特種部隊,2005年,五角大樓出台新軍事基地改組方案,開始計劃在北非新建10多個前沿作戰基地或設施。馬里、尼日爾這些石油豐富的大國率先被被國人所重視。

在之前,美軍在全球存在五大地區性司令部-北方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和歐洲司令部。而非洲的軍事事務一直由歐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共管的,歐洲司令部負責非洲北部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中央司令部負責東部的非洲之角,太平洋司令部負責馬達加斯加的軍事事務。直到2007年10月2日,非洲司令部成立。

最初設立非洲司令部的時候,五角大樓一直為該司令部的落腳點而犯愁,原先計劃設立在阿爾及利亞,可是阿爾及爾當局明確表示了反對,而其他諸如烏干達、尼日利亞等國同樣表示反對,不得已只得臨時借住在德國斯圖加斯堡美軍基地內辦公,處境頗有些艱難。

自從美國人設立非洲司令部的那天起,歐盟便表現出了極大的不安,尤其是法德兩國。法國人之所以擔心,是因為美軍的非洲司令部將會直接對法國在非洲的傳統殖民地構成威脅,無論怎麼樣,巴黎也絕對不能容忍美國的勢力摻入到自己的傳統勢力圈內。而德國更是不想因為美國人的亂攪和而壞了自己的大事。歐盟對于美國人的態度簡直就是憤恨到了極點。

雖然北約一直都是以歐洲多數國家為主的軍事組織,但其實一直以來,歐洲國家都並沒有什麼發言權,相反的卻是美國人在這個組織中指手畫腳。2008年1月的時候,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羅伯特-蓋茨在慕尼黑國際安全政策會議上就曾經和歐洲國家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當時羅伯特-蓋茨就之前要求法德等國拒絕與美國在阿富汗維和問題保持一致的態度放了重話“我們不可以,也不能變成一個雙層聯盟,聯盟里有的國家願意打仗,有的不願意打仗。出現這種情況,會嚴重破壞這個聯盟。”

而歐洲人則立馬針鋒相對,法國國防部長埃爾韋-莫蘭當著羅伯特-蓋茨的面,抱怨美國一直推動歐洲盟友多承擔防衛義務,但卻拒絕在安全問題上扮演更重要角色,以致北約不能聚集足夠兵力參加在阿富汗的行動。並稱,美國的這種行為是‘精神分裂的一種類型’。

此話一出,語驚四座,美國人在難堪的同時,自然也是恨得牙癢癢。事實上無論怎樣,在華盛頓的眼里,非洲這塊擁有著巨大市場地域和資源的大陸也應該是換換主人的時候了。

而令非洲感到不安的是,不僅僅是美國人,來自東方的那條巨龍早已經在不聲不響之中將自己的爪子伸向遙遠的非洲大陸。什麼不結盟運動,什麼南南合作,這些虛掩的幌子下是中國人大舉進入非洲的事實。大批的石油開采權被以政府為強大支持的兩大能源公司瘋狂的收購。在能源的問題上,中國人從來沒有僅僅計較過金錢,只要可能,他們就會不顧一切的收購回來。而這個時候的歐洲還是天花亂墜的跟非洲國家大談著人權、民主。等到這些歐洲國家驀然回首的時候,方才發現,一夜之間,非洲大陸上已經到處出現了中國人的身影。

達爾富爾問題的博弈從剛開始的時候便總是被巴黎、波蘭掛在嘴邊,甚至是在2008年的時候,奧運火炬傳遞之際,法、德等西方國家仍然拉起了這塊破布當旗幟。之所以歐洲人總愛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什麼民主人權只是一句空話罷了,這些西方國家的‘嘴臉’下所掩蓋著的不過是他們對于強大中國崛起的一種恐懼罷了。至于其他的只是借口。

縱觀從大陸戰爭到東亞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歐洲在這兩場戰爭中的態度都是很別具味道的,先是在大陸戰爭期間裝聾作啞,偶爾的蹦達出來做出一副和事佬的模樣,但實際上,歐洲比誰都更喜歡中、美兩國之間的對抗。無論是哪一方戰敗了,對于歐洲來說都是一個漁翁得利,而大陸戰爭之後隨即爆發的東亞戰爭則更是讓歐洲欣喜若狂。如果說大陸戰爭的結果是美國人輸掉了這場戰爭讓歐洲有些意外的話,中日兩國之間的戰爭則是讓歐洲又竊笑不已。

在歐盟看來,中國戰勝了美國,已經是兩國之間精疲力竭的對抗了,而作為獲勝方的中國再一次選擇了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則更是讓自己走上了新衰落之路。所以在東亞戰爭之初,歐洲同樣是緘默不言,坐看著中國對日本大打出手。而並沒有去選擇做什麼。

可是很快,歐洲便發現了問題,中國巨大的戰爭潛力和十四億中國人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來的空前團結讓歐洲震驚了。日本已然成為了頹勢,隨著美、俄兩個大國的加入,東京最終的漸漸走向了覆滅。而這一切讓自以為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的歐洲感到了難堪。歐盟覺得不能在坐等下去了,必須要采取一些措施。從三大國開始在日本本土展開大規模地面行動以來,歐盟比誰都叫嚷嚷的積極。反對戰爭,反對三國聯盟對日本的瓜分這類。

相比較之下,英國人倒是無論在什麼時候都還具有著邪惡的‘日不落帝國’的老牌,一肚子的壞水讓倫敦在這場紛爭之中保持了一種令人感到難以琢磨的沉默。這倒不是英國政府不想去做什麼。而是相比于德、法、比利時等這些國家,英國人更懂得怎樣去做。

在英國人看來,日本已經輸掉了這場戰爭,而未來的歐洲並不是由法、德這樣的‘地中海聯盟’、‘新漢薩同盟’來支配的。高傲的英國人從來不屑于淪為他人的附屬。

在英國政府內部,早已經制定出來自己的一套方案。而收留大批日本貴族精英成了英國政府最積極熱衷于的事情。利用這些流亡日本華族,來號召流亡海外的日本人形成一股力量,甚至可以影響到未來處于中、美、俄、澳四國分治下的日本。那樣的話,大英帝國手中的牌不是又多了一把嗎?正在基于這樣的原因,以英國王儲-威爾士親王-威廉王子為牽頭的一股歐洲古老勢力如同暗潮樣的洶湧澎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