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鄉居(一)

第四章,鄉居(一)

王倩一肚子的疑問,聽見夏桐說下去吃飯,正好肚子也有些餓了,還是吃飯最大,其他的,有的是時間.

進了廚房,夏婆婆剛煮好了兩碗荷包蛋,鄉下規矩,來了貴客,進門先給吃三個荷包蛋,王倩知道這規矩,可是,她實在不愛吃雞蛋,一個不吃,顯然不給主人面子,便說:"婆婆,我吃不了這麼多,只來一個."

夏婆婆把碗端給了她,"你先吃著,自己家養的,保證好吃."

王倩接過碗,聞到一股麻油的香味,再看上面飄著的剁的細碎的蔥花,加上幾滴醬油的顏色,還真有了食欲.

夏桐看王倩先試探地咬了一口,閉上眼睛感覺一下,然後三口兩口便干掉了一個雞蛋,"嗯,好吃,比我家買的雞蛋好吃多了."

夏桐笑笑,也是三口兩口吃完,連湯都喝了,放下碗,想去接水,一看夏婆婆已經接好了,再回廚房,王倩也是連蛋湯都沒剩下.

"沒看你家養雞呀?"

"在後院呢,我帶你去看看."

夏桐見天還早,便帶王倩回屋,從屋子的後門出去,便是夏家的小果園,外圍是一圈荊棘籬笆,這是夏家灣最早的果園,如今的夏家灣幾乎家家都有橙樹,沒人來偷臍橙了.

這個果園里,散養了七八十只雞,還有二三十只鴨子和十來只鵝,不過鴨鵝白天都是趕到河里,這個模式,還是當年的技術員給推薦的,他也是見夏家的支柱沒了,就靠一個農村婆婆拉扯兩個孩子,心生同情,想起來這個立體養殖模式,讓羅水蓮試試,多少能貼補一些家用.

夏家指著這個,一年也能有個二三千的收入,再多的雞,就要靠飼料喂養,投入太大,羅水蓮一個農村婆子也管不過來,她也不敢冒這大的風險,夏家實在禁不起折騰了.

王倩看了看滿樹的臍橙,"你婆婆的,來早了,還沒熟呢."

夏桐笑著說:"走,我帶你去看熟的."

這果園的籬笆邊上,靠著牆根,是豬圈,雞圈,羅水蓮留了一小塊地種西瓜,一是為了自己吃方便,不然還得花錢買,二來,趕上豐收,還能賣幾個錢.當然,除了西瓜,還有冬瓜,絲瓜,北瓜,梨瓜.

不過夏桐挑了一圈,也沒挑到一個成熟的西瓜,倒是摘了幾個梨瓜回來,路過豬圈,王倩好奇地進去轉了一圈,"太臭."

正說著,只見羅水蓮拎了一大籃子老菜葉和菜幫過來,夏桐接了過去,"婆婆,我來吧."

"也行,我去做晚飯,一會,小樟該回來了."羅水蓮把籃子遞給夏桐,解下身上的圍裙,也遞給了夏桐.

夏桐熟練地找到菜墩,端了個小板凳,利索地把菜葉剁了,豬圈旁邊有一個單獨的灶是用來煮豬食的,夏桐架起了樹枝生火,把菜葉倒進去,又挖了幾瓢米糠一塊和進去.

王倩在旁邊看著,說"我老家婆婆他們都不養豬了,你家就你婆婆一人,還養豬,養雞的,多累呀?"


夏桐知道,王倩是沒吃過苦的,雖然她父母也來自農村,不過,她在縣城出生長大,也就年節時回老家看看,家里就她一個,這些話,是沒法溝通的.

"習慣了就好.你去屋里坐坐,我一會弄完就找你,等吃完晚飯,我帶你去河邊看看."

王倩見夏桐手腳不停,"我好像看見你的書桌上有一本影集,我去看看你小時候的丑樣."

王倩是個好奇心重的人,說完便進屋了,夏桐喂完豬,直接去的廚房,這時,大門響了.

夏桐知道是夏樟放學了,幾個月沒見,還真是怪想他的,便跑去開門,夏樟一見夏桐,也是興奮地跳起來,"姐,你回來了,姐,你考的好不好?能不能去北京?"

村子里的孩子最向往的便是北京了,天天從電視里能看到的天安門,比上海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更能吸引他們,所以,夏桐報考北京的大學,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將來夏樟能去北京念大學方便些,夏桐希望他能學醫.

"你姐肯定去北京了,夏桐,你家還有一個小正太,這事,你怎麼沒告訴我?"王倩聽見動靜出來了.

"姐,什麼是小正太?"夏樟仰著脖子好奇地問,他不知這是好話還是壞話.

夏桐也不是很清楚這個詞的含義,倒是聽宿舍的人說過幾次,好像是看韓劇看的,夏桐是沒時間看這些的,住校的日子也沒電視看,在家里,晚上的時間多半用來看書做習題,有時也幫婆婆做些縫紉活.

"嗯,這個姐姐誇你呢,誇你長得漂亮."夏桐隨口一猜,因為夏樟確實長得不錯,從小就有人把他當女孩子,大雙眼皮,長睫毛,忽閃忽閃的,不像一般的農家孩子.

"我們家人都長得好,有什麼可誇的?"夏樟對別人誇他長得好,已經麻木了,這話聽的太多了.

"靠,你婆婆的,你比姐還拽."不過說歸說,王倩還是比較服氣的,剛看了夏桐的影集,事實在這擺著.

"你講話能不能不帶那四個字,我婆婆就在屋里呢."夏桐擔心老人聽了不舒服.

王倩聽了伸了伸舌頭,進了廚房,"婆婆,我來幫你燒火吧."王倩一屁股坐在了灶前.

"哎呀,不用了,你看你的衣裳,干乾淨淨的,快出去的,弄髒了就不好."

夏桐把王倩拉了出來,"大姐,別幫倒忙."

王倩出來捏了把夏樟的臉,"小正太,你幾歲了?姐姐教你寫作業."

夏樟擦了一把臉,"不用,我自己會."

"靠,你還嫌棄我了?"王倩說完往夏樟的臉上摸了好幾把.


"不許占我弟弟便宜."夏桐扯過了王倩.

"洗手吃飯."夏婆婆喊道.

晚飯還算豐盛,有辣椒炒臘肉,辣椒炒雞蛋,辣椒炒蕹菜梗和素炒蕹菜葉,湯是冬瓜火腿湯.

"桐桐她同學,家里沒什麼好菜,現湊了幾樣,明日我去鎮里買點好菜燒給你吃.你別怪婆婆招待不周."

"婆婆,我叫王倩,你叫我倩倩也行,這桐桐她同學,聽的太別扭了."

"好,倩倩,一看你就是個爽利的姑娘,我家桐桐以前也像你一樣,後來..."說到這里,夏婆婆突然住嘴了.

"婆婆,我現在也一樣,不信你問王倩,我在學校也是有很多朋友的,你看,我不帶家來了嗎?還有,婆婆,你猜今天誰送我們回來的?"夏桐怕婆婆想起往事憂傷,忙打岔.

"還能有誰?杜鵑吧?那孩子也是個懂事的,聽說她找了一個男的,她媽媽死活不同意,還要把她從井岡山拉回來,不許她去那上班,那後生你看到了?"

"嗯,還不錯,個子還蠻高的."

"是說今天送我們來的那一對?我覺得不般配,你同學長得還蠻客氣(漂亮),男的一看就是個干苦力的."王倩接了一句,撇嘴.

"以貌取人是不對的."夏樟也接了一句,杜鵑一向也比較照顧他.

夏婆婆本想再說幾句,一看夏樟在,再說夏桐的年紀也還小,便打住了,夏桐撿了些學校里的趣事說了幾件,不過,她的日子一般是比較無趣的,這些,還是偶爾聽來的,倒是王倩,她比劃著說了半天笑話哄的夏婆婆合不攏嘴.

收拾好碗筷,夏婆婆要去菜地澆水,夏天不下雨的話,菜地基本每天都要澆水,尤其是夏家,還指著每天去賣點青菜貼補過日子.

夏樟乖乖地去寫作業,他今年十二歲,在鎮里的中學上初一,沒幾天也該期末考試了.

夏桐自然是要幫忙的,王倩也只好跟著,出了院門,就是一條通往村里的土路,土路過去,就是幾個台階,下去就是河灘,夏家搬來這邊最早,夏婆婆在河灘開了一溜的荒地種菜,後來,村子里出去打工掙了錢回來的年輕人也有幾個搬出來的,就在夏家隔壁,都蓋的兩層三層小樓,不過,平時很少有人住,多半在過年的時候才回來,所以,還沒人跟夏家搶菜地.

這條河曲里拐彎的,就叫曲江,河水清澈見底,河對岸,是大片的農田,農田過去,是大片的竹林和茶山,再過去,便是連綿的青山.

夏桐挑著一對小木桶從河里打水,河邊有一塊大青石板,村子里有不少孩童在戲水,還有洗衣服的,現在一般都是需要用木槌捶的床單被套或大件的衣服什麼的,才會來河邊,因為家家都有了抽水井,小件的就在自己家揉揉了.

"靠,晚上天黑了我們在河里洗澡多好,還曬什麼水?"王倩見小孩子們玩的歡實,也躍躍欲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