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楚漢之爭(7)



然後酈食其說:“當今天下楚漢交兵,已有多年難分勝負。依齊王你的看法結果會怎樣呢?最後取勝的可能是漢還是楚呢?”

齊王道:“戰事誰能預料准呢?”

酈生趁機說道:“依我看,這楚漢相爭,最後勝利必是漢王。”

齊王一聽便問:“你怎麼敢這麼斷言呢?你是從哪些方面看出來漢王必勝的?”

酈生便答道:“當初漢楚兩王,同時受命于義帝,率兵攻秦。可漢王仍能親率大軍,首先奪取秦都咸陽,這明明是天在助漢,天意歸漢呀!而那項王背棄天意,毀壞盟約。只想憑一時的強暴橫行天下,他入關中後便強令漢王退出關中,避入漢中偏遠的地方。同時又將義帝趕出都城,然後派人追殺于郴地。這種作法,使海內人心無不背楚向漢,痛恨楚王的不仁不義之舉。等到漢王回兵中原,起兵攻楚時。出師順利,一舉奪取三秦重地。然後在那里為義帝穿孝服,按帝王的禮儀發喪吊唁。並廣布檄文告示天下百姓。漢王要興兵項王問罪。這次楚漢之爭其實漢王才是名正言順,也才是人心所向,百姓歸服的。所以漢王所過城邑,只要順降的,全部按以前的規定行事,不加變動。並規定漢兵不許劫掠百姓,所獲財物,均與眾兵將平分。使大家覺得漢王確實是位大仁大義,豪傑資才。這樣就都願意歸服漢王,與他同生死共患難。而項王不僅背約不守,殺君不忠,而且所獲財物,盡歸已有。對有功勞的將士,只是口頭給予封地,而實際上沒有絲毫財產分給他們。同時把自家親戚都封以要職。這樣一搞,使人心離散,賢能的人們也都紛紛抱怨,心懷不滿。這樣的軍隊又怎能取勝,這樣做王的人又怎能立于不敗之地呢?照這樣,天下必歸漢王。這是毫無疑問的。況且自從漢王兵出蜀地,逐鹿中原,定秦,渡西河,破北魏,出中徑,誅成安君,其勢如破竹。這不是僅靠自己的軍事力量,這是天意助漢兵如此順利呀!現在漢軍又占據了敖倉,阻塞住成皋,駐守著白馬津,封鎖了太行山,並擁有了蜚狐口,真是地利人和,無往不勝。我想楚兵不會堅持太久,必大敗無疑。當今明事理的人,有遠見的各路諸侯王,都已紛紛歸服漢王。齊王您若能此時降與漢王,向漢軍輸送物資,支持漢王的軍隊作戰,齊國還可能保全。否則韓信大兵壓境,一舉攻來,我看您的危亡之日也就在眼前了。您想想是這個道理嗎?”

齊王田廣邊聽邊連連點頭稱是,並對酈生說:“寡人我就聽從你的規勸,歸順漢王,可這樣韓信的兵馬還會來攻打我們嗎?”

酈生連忙說:“這您不必擔心,我並不是私自跑來勸你的,這是漢王顧念齊地人民的利益,不忍使他們又遭刀兵之苦、塗炭之實,所以特派我來作說客,看齊王您是什麼意思。如果您真心降漢,這樣雙方就不必大動干戈。雙方百姓都會很高興。漢王得知後也必會下令不許韓信攻打你們,請您放心是了。”

這時一直立在旁邊沉思的齊相田橫,在此插言道:“我看為了保險起見,就必須先由先生您修書一封,與韓信把這件事講清,以免出差錯。這樣我們也就能安心了。”

酈生一想,寫就寫。正好也能借此消除齊王的疑慮。于是拿來筆墨,將齊王同意順降,韓信不必進兵的詳情寫下來。並差人送到韓信營中。

再說那韓信,招兵集將,正欲東進齊國。

忽見有人送來酈生的書信,展開一看,原來齊已表示降服了,不必再去攻打。

于是對來送信的人說:“酈大夫既然已說降齊王,也就沒什麼可再用兵之處了,我馬上回師南下就是了。”

隨即寫了回信,交給使者,送到齊國。

酈生接信一看,立即告訴齊王和齊相。並讓他們也看了韓信的回信。這次確信漢兵不會再來進攻了。

于是立即傳令三軍,不必嚴陣以待了,可以放松防備,休養兵力。並設宴款待酈生,連著幾天齊王及大臣們陪酈生飲酒聯歡,不再去打聽外邊的消息了。

那酈生又本是個好酒之徒,一見杯中物,連腿都抬不動了。于是一再推遲回漢營的日子。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酈生也自以為大功告成,就不著急回去向漢王複命。

哪料到事情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大將韓信自打發了使者回複齊王和酈生,便准備興兵南下,和漢王一道合兵攻楚了。忽然有謀士蒯徹急來求見道:“將軍萬不可收兵南下呀!”

韓信一聽很是奇怪地問:“齊王已降順了,我還留在這兒做什麼呀!有什麼道理不趕緊回師南下呢?”

蒯徹道:“將軍請想,您奉漢王之命興師攻齊,為了能打勝這仗,又是招兵買馬,又是費心設計,這才率眾東進。現在漢王只派了一個小小酈生前去說降齊王。雖說齊王已表示歸附,但這能是有把握的事嗎?我看很難說。況且漢王沒有親自傳令您收兵南下,您怎麼能單看酈生的一封書信就倉猝回師呢?再者,酈生不過是一介儒生,單憑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很快使齊地上十余城池歸于漢王。而將軍您金戈鐵馬,數萬將士,馳疆多年,才得到趙國五十余座城邑。請您想想,身為名將多年,反要在今日成了不如一介儒生的弱將,豈不讓天下人恥笑?自己心中能不感到慚愧嗎?在下我現已為將軍多方考慮過了,你不如立即出兵齊地,趁他們防備已放松的時候,打他個措手不及。然後長驅直入,掃平齊地,這樣也就算是你建有功業了。以免收服齊地的功勞歸了酈生這個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