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兵事興革

武昌變亂,天下震驚。

革命黨的舉事雖功虧一簣,但仍然給了當權派以雷霆一擊。

是夜,整個武昌城陷入一片戰火。新軍、警察、巡防營、學兵乃至消防隊等各路勢力作對厮殺,情況極其慘烈,甚至于同一支部隊的不同分支之間也以兵戎相見,訴說著同室操戈的悲情。這一夜,武昌城余間民房毀于戰火,因雙方流彈和炮彈而無辜傷亡的平民多達數百人。

在官僚衙門等處,大部分衙門都為舉事的革命黨輕易奪取,所受破壞反倒並不嚴重,唯獨第八鎮司令部和總督衙門經曆了一番犬牙交錯、你推我進的拉鋸戰,使得上述兩地的不少建築物毀于兵火。黑煙散盡之後,現場一片瓦礫。

整場變亂,涉及軍力前後共約1.7萬人左右,第八鎮和第二 協所屬士兵分屬不同陣營,傷亡者高達四成以上,消耗槍彈無數,等前後兩撥趕來的禁衛軍與駐地禁衛軍形成里應外合之勢打垮革命黨之後,局勢方才轉危為安。

盡管如此,在大局已定的前提下,各地各處小的沖突仍不可避免,再加上期間還有一個追緝逃亡、捕獲散兵游勇的過程,所耗費之時間與精力更為漫長。漢冶萍公司股權湖北方面原本因皇室回購而得到股銀 500兩,但光是善後一筆,這500兩就要開支掉其中一半。

這一過程前後陸陸續續進行了好幾個月。終于才將革命黨的流毒清理乾淨。而湖北新軍也經曆了一番清洗後再造的過程。最起碼從人數上來說,變亂之後第八鎮和第二十一協兩部地兵力拼湊起來都不如戰前第八鎮一家實力來得雄厚,更何況這當中還有很多人是不可靠地革命黨或者同情革命的動搖分子。

黎元洪替代張彪接任第八鎮統制後。原有兩部實現了合並重組,經過好幾個月的努力,第八鎮才算恢複了元氣,若較之張之洞督鄂時期地盛況,恍然卻是隔世。

在武昌一役中,巡防營之弊病爆發得越加明顯。巡防營雖在政治立場上與朝廷保持一致。但在實力上太過無用,革命黨槍炮一響,稍一交手便潰退下來,損兵折將自不必提。被打亂建制後,許多巡防營官兵化兵為匪,倚仗手中兵器,對百姓進行了明火執仗的搶掠與洗劫。民間怨聲載道,認為比之革命黨還要可惡百倍。革命黨舉事對民眾而言不過是池魚之殃,尚有分寸,巡防營匪徒完全以民眾為目標,更有可惡者。巡防營被打散的散兵游勇詭稱革命黨,挨家挨戶進行不法之事。後者成為案板上之魚肉,橫受欺壓。

張彪等人落荒而逃之後,在第五天終于重新回到武昌城,還沒等他宣泄自己的恐懼與擔心,冰冷的處置已經在等待著他。等張彪伏誅之 時,其經年累月所積累下來的200萬兩銀子亦成為湖北新軍地重建費 用,果真應了一句老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武昌變亂中,黎元洪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雖然他未能完全控制本部人馬的嘩變,但畢竟能堅守崗位,帶領剩余人馬堅守陣地,拖住了叛軍的步伐,亦打亂了敵人的部署,為逶迤趕來的禁衛軍平叛營建了積極的環境。黎元洪在兵亂之夜表現極為突出,無論是指揮還是協調,無論是鼓舞還是呵斥,都體現了經年驍將的特色。兵火之夜以後,黎又費盡心機,四處用計,多管齊下,利用自己熟悉湖北情形地優勢,將各地的騷亂和尚未暴露的革命黨等一網打盡,在興國、大冶間舉事的會黨亦遭到他地重拳打擊。湖北軍界原來的兩個頭面人物,黎升而張降,令人唏噓不已……

作為湖北平叛地中堅力量,禁衛軍亦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孫傳芳率領百余人拼搶楚望台,死守軍械庫,前後打退革命黨10余次 打傷敵人逾700數,自身也只剩下30人。孫傳芳本人身上五處負傷,所幸傷勢並不嚴重,修養一段時間後也就逐漸康複了,但在前胸等處留下了累累傷痕,仿佛在訴說著當日的血戰一般。

欽差駐地的禁衛軍傷亡比例雖要小于楚望台方面,但因為基數是楚望台方面的9倍,總傷亡人數也達到了200 人。 隨身攜帶的所有彈藥,若不是革命黨也因為彈藥告罄而不繼,接下來的戰斗恐怕只能以白刃戰而應付之。

不過令林廣宇頗為欣慰的是,拔擢于優秀新軍行列的禁衛軍經過專項嚴酷訓練後,其戰斗力遠非一般新軍可以比擬,除了在白刃戰方面占據顯著優勢以外,在射擊、隊形等幾乎所有科目上都占據著絕對領先的地位。就是這900名禁衛軍,不但成功保住了自己的防線,而且給敵 軍造成了6倍以上的傷亡,戰損比交換極為驚人。如果外界原本對禁衛軍的實力還有些將信將疑的態度外,這一次的實戰無疑是最好的注腳。

良弼驕傲地宣稱:一個禁衛軍混成旅抵得上新軍兩個鎮,能防住新軍三個鎮的攻擊……武昌之役以後,禁衛軍的擴容便開始提上議事日 程。


欽差使團此次遠赴湖北整肅地方,雖然在表面上未能清查出多少東西,但實際上所有想查的問題幾乎都解決了。

湖北的財政問題:明晰了窟窿所在,通過漢冶萍公司股權回購的方式,填上了巨大的財政窟窿;

湖北的吏治問題:借著清查革命黨的名義,大量的貪官、庸 官、昏官被清掃一空,因為湖北軍政界與革命黨有牽連者不知凡幾,那些收受賄賂為革命黨混入新軍開綠燈的貪官。那些搞裙帶作風為革命黨興風作浪提供方便的昏官。那些渾渾噩噩為革命黨欺上瞞下手法所蒙蔽地庸官,無不在此次風潮中受到了嚴懲;

湖北地軍事問題:新軍完全打散重組,原先存在的“散、亂、差、驕、惰”毛病消逝的無影無蹤。戰斗力不強地為革命黨所吞噬,忠誠度不高的為禁衛軍所擊潰,剩下的6000 名劫後余生的新軍堪稱是大 浪淘沙始見金,而百無一用的巡防營終于痛下決心裁撤,為財政節省了不少的開支,亦為新軍編練提供了部分經費;同理。荊州將軍所率領地旗兵在此次變故中亦顯得不堪一擊,唯一還稱得上有所長處的方面就是在潰退之後沒有像巡防營一樣搖身一變成了匪徒,他們或是三五成群,或是三三兩兩地化裝成為平民在各處隱秘角落瑟瑟發抖;此役後,林廣宇趁機出手,拿下了荊州將軍和駐紮武昌的旗兵,雖然還沒打算在根本上變革八旗旗兵制度,但對湖北方面的安頓本來就透露出一個強烈的暗示信號;

湖北的實業問題:漢冶萍公司獲得了新生。奠定了在未來

u . 張之洞貪汙問題得到了清查,揪出了蛀蟲同時又撇清了與張南皮之間地干系,通過整頓、改良和商辦改組。織布局為湖北的輕工業發展樹立了模范榜樣。

湖北的憲政問題:原本陳夔龍督鄂之時,他秉承張之洞的衣 缽。對 議局建立采用了“不支持、不反對、不同情”地三不政策,使得湖北這個號稱九省通衢的重要省份在憲政事業地道路上舉步維艱,絲毫沒有體現先行者的風范。錫良接任鄂督之後,在林廣宇建設湖北“模范省”的要求之下,更鑒于武昌變亂一事中的經驗教訓,加強了與憲政派人士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開創了湖北新政的新局面,同樣也印證了一句老話“禍福相伴,豈能知之?”

隨著錫良調任湖廣總督,他的云貴總督職位便空缺了出來,十二月十七,林廣宇正式下旨,調閩浙總督松壽繼任云貴總督,爾後宣布閩浙總督職務撤銷,浙江方面的兵事納入江北提督段 瑞處統一管理;福建方面增設福建巡撫,由原!wap.16k.cn!津浦路欽差大臣孫寶琦出任;而原湖廣總督陳 龍經過查辦之後,得到了一個不輕不重的處分,留在京城出任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虛銜,也算是逃過一劫。

從試點湖北之議出籠,前後不過兩月,局勢居然天翻地覆如此,真讓人有目不暇接之感。雖然湖北受到了重創,軍、政、民、學各界遭受了嚴重損失,但在林廣宇看來,這種損失還是頗為值得的,起碼提前引爆了武昌起義的定時炸彈,給湖北今後陸續發展提供了長治久安的保 障。

同時,武昌一事也成了朝廷敲打各省的警鍾,各省尤其是編練新軍較多的省份無不緊張,紛紛在各部內部展開清查革命黨的舉動,經過一番翻箱倒櫃般的搜羅,居然揪出其中大大小小的革命黨超過2000人, 真是讓人嚇出一身冷汗倘若這2000 名革命黨鬧騰起來,該有多少 新軍跟著鋌而走險?

自然,其間不無冤枉、誇大的成分,但在微妙局勢之下,萬事都求穩妥,哪里顧得上如此眾多的可能與如果?國防部毫不含糊,一方面下令各省整飭新軍,另一方面又按照《預備立憲九年綱要》在京城附近編練新軍,准備為各省提供合格、可靠的後備兵源。

維新二年二月,在鎮壓毅軍騷亂、平定武昌叛亂後,禁衛軍第二次規劃完成,撤銷旅級編制,改為師直轄團編制,核定總人數20000人。其中師級編制18000,訓練隊2000人。

>< 0 ],下轄:

步兵團3 [4000,共12000人;


炮兵團1個,2000,下 4,主要兵器為36倍長身管七生五 (75mm)野炮16門, : ,十五生五 (155mm)重型榴彈炮4 ;

師部, 4000人,師長一人,副師 二人,師部機關共500,包括軍政、軍需、軍械、軍學、軍醫等各處,下轄:

騎兵營1個,500人,內含60MM迫擊炮

工兵營1個,600人,負責搭設浮橋 += 排埋雷等;

輜重營1個,700人,負責運輸師部 :

後備營1個,800人,師預備隊;

警衛連1個,200人,負責師部保衛:

通訊連1個,150人;

偵察連1個,150人;

憲兵連1個,100人,由軍法官主持:

軍樂隊1個,50,內含儀仗隊,由軍樂官主持;

軍械隊1個,100人,戰地搶修、日 :

醫療隊1個,150人,含野戰醫院一 | |

訓練隊1個,2000,純由新募兵士組成,為將來擴充和人員補充准備機動兵力,編成3新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