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八十四章 利器准備


月末的京師,殘冬最後一絲余影亦已退去,大地披上郁蔥蔥,活力四射。這個時節的京師不比以後,甚少受到沙塵暴的侵蝕,因此風物之美好堪稱一年之罪。

煦日送暖,春花朵朵,微風輕拂,柳條飛揚……這樣美好的日子堪稱是踏青的好時光,官宦子弟、大戶人家的子女無不興致勃勃游覽京郊,曠野地方,隨處都可看見頑童們正在拖放風箏。那長空飛舞的紙鷂,一上一下,煞是好看。

經過兩年的艱辛圖治,維新三年的春光里,皇帝終于也有了閑情逸致去觀賞這風箏,唯一所不同的是,他所觀覽的風箏是用鐵、木、布等材料制成,而且還有人在空中操縱。南苑附近的禁衛軍營地里,皇帝帶著嬪妃以及一大幫軍國要人駐足觀看。

這是什麼風箏?

嚴格說來,這不是風箏,卻是航空世界的最新產物——飛機。

遨游天空從來就是人類的夢想,自萊特兄弟成功發明飛機後,各國的有識之士很快將目光盯住了這一劃時代的發明。蔭昌作為禁衛軍練兵大臣,優點和缺點非常明顯,說缺點,各軍界大佬都承認,以蔭昌的指揮水平,指揮一個營就到頭了,哪里能肩扛上將將星呢?說優點,各軍界大佬同樣不得不贊歎其眼界之開闊和目光之深邃,當眾人還在為禁衛軍該采用何種軍械而爭吵時,蔭昌已拿出了全盤德化的方案;當戰車、鐵甲車等作為新式兵器還不是很成熟時。蔭昌已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一邊,堅決贊同發展這些鋼鐵怪物;當人們對航空器地理解普遍還停留在氣球時代時,他已經將目光投向了飛機,一方面選拔人才去國外留學,另一方面則在華僑中大力招攬人才。

這種遠見和卓識結出了累累碩果。湖北官費留學生秦國原先在法國三錫陸軍學校學習騎兵科,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和蔭昌談起有關航空事業,蔭昌便支持他轉行學習,並且親自向國防部申請延長了他的官費時間;廣東華僑馮如在維新三年春節前剛剛在美國奧克蘭駕駛自造的雙翼液冷飛機獲得成功。一個月後。蔭昌就向他拍去祝賀電報。邀請他回國表演;留日學生劉佐成、李寶俊在日本學習飛機制造,苦于經費不足,在日飛行場地使用不便,蔭昌便動用自己的禁衛軍大臣機動費,在南苑基地開設了飛機制造工廠和試驗操場,進口了大批器材用于飛機制造。

而安排這次飛行表演,亦是蔭昌精心謀劃的步驟。希望此舉能夠引起皇帝的重視,加速發展帝國的航空事業。當然,他唯一所不知道地是,對于航空事業地發展,其實皇帝比他還要洞察如悉。

“稟告皇上,此次表演一共有三架飛機,分別標稱甲、乙、丙。甲號飛機由馮如駕駛,完全由其與助手自行設計、制造、駕駛;乙號飛機由秦國駕駛。系從法國引進之高德隆教練機。由其改進後試飛;丙號飛機由劉佐成駕駛,系由劉、李兩人從日本引進機器材料,自行制造而成。”蔭昌一指天空。“現在空中飛翔者,便是甲號飛機。”

皇帝定睛一看,果見操場上空有一架飛機正在飛舞,速度雖然不快,但高度卻遠勝于風箏,眾人見了之後陣陣喝彩,叫好聲不絕于耳。

10幾分鍾之後,馮如駕駛飛機穩穩當當地停在了草坪之.帝地時候,馮如有些猶豫,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行跪禮,蔭昌在旁邊暗暗著急,正想開口指點,皇帝已經爽朗地笑了:“不必多禮,站著回話就好,你就是馮如?”

“正是!”一聽不用跪拜,在美國多年,性格習俗已經改變較多的馮如喜出望外,一口帶著粵音的官話雖然聽上去有些費勁,但交流起來並不太難。

“聽蔭昌說,你在美國參加飛機表演拿了第一,大長了咱們華人的志氣,朕極為欣慰。一次請你來進行飛行表演,一是親眼目睹飛行良器,二也是考慮能否在國內開辦工廠,自造飛機。”

“稟皇上,我以為飛行器一節與國防關系重大,將來必有重用所以殫精竭慮研制之,希望將來國家不受外人欺

.

在美國多年,馮如說話已盡是美國腔,都是“我”字當頭,而不是國人誠惶誠恐之下常用的“小民”,讓皇帝也感到新鮮,蔭昌看林廣宇臉色喜悅,心知皇帝不會因辭取人,一顆心也放了下來。

“此言甚好。那先等乙、丙兩機試飛,然後朕有安排。”


秦國學習飛行多時,雖然在制造飛機一節上不能與馮如相提並論,但飛行技術無疑要高超不少,只見他架勢飛機不時在空中做出各種各樣的花樣,甚至能將飛機倒扣過來飛行,引得下面一片驚呼。劉佐成駕駛的丙號飛機則塗上了禁衛軍標志,在日光地照射之下熠熠生輝,煞是威武,讓人不免心馳神往。便連皇帝的兩個妃子也是贊不絕口。

龍顏大悅!

“蔭昌,就航空一節,你有何建議?”

“奴才建議有五:其一,建立航空隊,專門負責培養架機升空之人,編制轄于禁衛軍;其二,建立航空研究所,專門研制飛行器之制造,以求制造更快、更高之飛行器;其三,建立飛機制造廠,自行制造各款飛機,務必求得實效;其四,在南苑禁衛軍基地劃出一塊場所,專門作為航空演練基地,融教育、研究、制造、飛行與一體;第五,撥出專項經費用于航空事業,使之大有成效。”蔭昌娓娓而談,看來早已准備得詳細。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皇帝轉過頭問鐵良和王士珍,“你們認為如何?”

鐵、王二人原本對飛機一物將信將疑,尤其是對國人自行制造、自行駕駛飛機更有疑慮,觀看過此番表演之後,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兩人雖然對飛機的制造研究並不透徹,但一看到飛機的應用,立馬就想到了其軍事價值。

“臣以為蔭昌大人深謀遠慮,建議極佳。今後兩軍接戰,一方倘有飛機若干,事先偵察之,則能將對方動態盡收眼底,將軍指揮必能有的放矢,取勝幾率大大提高。”王士珍率先表態支持。

“奴才亦附議。飛機凌空飛翔,居高臨下,現能載人,將來必能載物,倘若能攜帶若干炸彈,飛臨敵軍頭頂而投擲之,則防不勝防,若有飛機大群率先打擊之,則敵軍必定防線動搖、士氣低落,進攻者必能收獲全功。”鐵良看到了飛機運用于戰爭的美好前景,同樣支持。

兩人言語一出,方才駕機飛翔的眾人無不喜上眉梢,差點就要歡呼雀躍起來。

“諸卿所言,大有道理,朕極欣慰。航空一節,與國防干系甚大,當極其重視之。今後朕每年撥內50萬元用于發展航空,務必求得實效。”

“謝皇上隆恩。”這回幾人都聽懂了,不用蔭昌示意,紛紛謝恩。

“蔭昌其余建議亦一並准奏,同意設立禁衛軍航空隊,由秦國任總教官,授少校軍銜;設航空研究所,由馮如任總工程師,授少校軍銜;設飛機制造廠,以劉佐成、李寶俊為正副廠長,分授少校、上尉軍銜。”這四人當中,馮、秦兩人並無軍銜,劉、李兩人原也只是中尉軍銜,現在皇帝如此擢升,大大出乎眾人意料,即便對航空事業最為熱心的蔭昌也完全沒有料到皇帝會這般重視。

而除了這四人地任命之外,皇帝還表示:“朕知道四人亦有助手,職位、軍銜均由卿等保薦,務必人盡其才,有職有權。通過一二年功夫,造就一批航空人才。朕不會虧待了諸位,也希望諸位能造就帝國一流地航空事業。”

“蔭昌,這一回你居功甚巨,朕命你兼航空大臣之職,另外再授卿三等龍星寶章一枚。”

龍星寶章是整個帝國勳章中最高的一級,只授予極少數之人,前次孫傳芳累有大功,同樣也才授了三等龍星一枚,可見極為尊貴,眾人在生出羨慕之意的同時亦對蔭昌連連表示祝賀。

天上地飛機、地上的戰車,皇帝已經針對新戰爭時代准備了相應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