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又一條財路

李林執意要去花卉市場,丁子涵拗不過他,也就同意了.

相對來說,省城的花卉市場還是很大的.現在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新店開業,都是少不了花卉.更別提類似于情人節之類的節日,更是會讓玫瑰花這種特殊的花卉價格翻幾倍甚至十幾倍!

李林走在花卉市場里,時不時的詢問一些關于鮮花的事情.對于李林的詢問,有些老板表現的十分不耐煩,不過還是有些老板願意聊聊這方面的事情.

目前來說,省城大部分的鮮花都是從昆明運送過來的,由于鮮花的保質期制約,基本是采用空運的,導致運費較貴,所以鮮花的整體價格都不便宜.這也是為什麼王鑫會抱怨一個花籃要上千塊了.

通過和花卉市場老板的交談,李林發現,最貴的花籃甚至高達八千八百八十八.雖然這個價格也有圖個吉利的意思,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鮮花的昂貴.

"我說你老問鮮花的事情干什麼啊?怎麼,打算改行種花啊?"丁子涵有些不解的問道.難道李林不打算種野山菇,打算改行種植鮮花了?

要是這樣的話,那她之前的投入可就全部打水漂了.想到這里,丁子涵恨不得馬上把李林的腦子扒開看看,里面到底是什麼!

"怎麼可能!"李林趕緊說道:"我投資了那麼多錢,怎麼可能不種野山菇呢?不過,現在的花銷實在太大,所以打算搞搞副業,要不然就該破產了!"

"李老板也有哭窮的時候啊!"聽到李林的話,丁子涵笑著說道.

被丁子涵打趣,李林一陣無奈:"我最近都快窮死了.希望加工廠趕緊建起來,要不然我就得破產了."

考察完花卉市場,李林又留下了好幾個花卉市場老板的電話,才有些不舍的離開花卉市場.

在回去的時候,丁子涵十分嚴肅的問道:"你真的打算種鮮花啊?"

"是啊,靈山村別的不多,就是土地多."李林點頭說道.目前省城的鮮花主要來源就是昆明,一旦昆明那邊的氣候有什麼大的變化,馬上就導致鮮花價格大漲大落.

總的來看,省城的花卉市場,對昆明鮮花的依賴太大了,如果自己能夠種植鮮花的話,豈不是可以把這塊蛋糕搶過來.單就省城這個市場,就可以讓靈山村賺的盆滿缽滿了!

"別怪我打擊你,鮮花種植門道可不小."丁子涵自然不希望李林三心二意,她還是希望李林一心一意專門搞野山菇的種植.隨著加工廠的落成,野山菇的收益可能會越來越好的,完全沒必要去搞其他的.

"你放心吧,我有自己的打算,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我不會胡來的."李林自然知道這其中事關重大,他怎麼會胡來呢?他還指望著鮮花幫他賺錢呢!

回到靈山村,李林就開始琢磨起來,目前靈山村的鄉親們基本都是種植的野山菇,導致村里的大部分土地都荒蕪了,李林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土地,來進行鮮花的種植.


當然,這只是他的設想,還需要認真的實踐.如果靈山村的土質不適合種植鮮花,那麼他也只能放棄.

購買了鮮花種子,李林先培育出花苗,然後開始移栽到自家田里去,反正荒蕪著也是荒蕪著,還不如試試.因為是屬于實驗性質的,所以李林的鮮花種植面積並不大,只有三畝不到的樣子.

如果這次的實驗成功了的話,李林就會大力推廣鮮花的種植.一旦確定靈山村可以種植野山菇,那麼靈山村鄉親們的收入翻倍完全不是問題!到時候,靈山村絕對成為全縣首屈一指的富裕村!

另一邊,野山菇加工廠的建設也告一段落.而在最近,姚峰又來了一次靈山村,聽到李林打算開辦一個野山菇的加工廠,他還特意提出幫李林和靈山村的野山菇在省城商報上打了一個篇幅不小的廣告.

當時,姚峰做廣告的時候,就問李林的野山菇叫什麼牌子好,李林一時間也想不到合適的名字,干脆就叫靈山村.

"這個名字好啊,接地氣!"姚峰對這個名字也是大加贊賞.現在的人對商品的命名追求時尚,個性,反而是有些舍本逐末了.而李林取的這平實的名字,更能獲得人們的認同.

野山菇加工廠正式開業的日子,胡益民代表鎮里親自去道賀,縣里也來了好幾位領導,這些人都是劉主任幫忙邀請來的.因為來了不少領導,縣里電視台也專門做了采訪.

直到新聞里會有李林等人,所以晚上的時候,大家都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李林出來.李林家和村里幾戶買了電視機的人家,都擠滿了人!看到李林面對著記者,侃侃而談,靈山村鄉親們沸騰了,現在靈山村也算是徹底的出名了.

靈山村野山菇加工廠很快投產.並且在沒有大肆宣傳的情況下,迎來了第一個大客戶——杜明.

杜明在聽到李林開辦了加工廠之後,第一時間找到了李林,希望合作.對于這個找上門來的大客戶,李林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杜明的公司——杜明國際旅行社,是省城最大的旅行社,而且杜明的公司還兼顧各個旅游景點的特產售賣.靈山村的野山菇,無疑是一種非常合適的特產.起碼比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特產更具有競爭力.

李林和杜明的第一個合同就是高達五千斤的野山菇干采購合同.李林廠子的野山菇干包裝采用的是250克和500克的包裝,就算全部按照五百克的包裝來計算,杜明這一次的采購量也高達五千袋,這可是相當于李林工廠半個月的產量.

當然,杜明一下子采購這麼多,李林也不可能一下子交出這麼多貨,這些貨物是分批來的.這樣一來,起碼半個月內,李林是不需要擔心野山菇干的銷售問題了.

因為有了野山菇加工廠,三個村子的野山菇產量反而是有些不夠了,李林就和丁子涵商量,是不是能夠改良一下培養液,畢竟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實驗和摸索,技術已經更加成熟了,一旦能夠使野山菇更能夠適應環境,在更多的村子推廣,那野山菇的產量翻番都不是夢想!

對于李林的這一項提議,丁子涵也很上心,畢竟更多的產量就意味著更高的收入,丁子涵自然不會跟錢過不去.一口答應下來之後,丁子涵又開始瘋狂壓榨研究所里的那些科研人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