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無聲威脅

對掌握大權的大人物來說,他們需要的是掌控一切,一切事物要按自己的意志部署進行,成也好,敗也好,都必須令出己手,他們討厭出奇冒泡,討厭突發事件,這會令他們有種無法掌控的羞惱感.

深夜里,司禮監屋外急促匆忙的腳步聲令劉瑾由衷感到不安,因為這代表著即將有一件脫出他掌控的事件發生.

腳步聲在司禮監門外停下,接著聽到跪地的聲音,一名小宦官尖細著嗓子急促道:"老祖宗,不好了,秦堪回京了……"

劉瑾臉頰狠狠一抽:"回京又如何?"

"秦堪剛進城便調集了錦衣衛三個滿編千戶包圍了西廠,傍晚時分秦堪下令破門放火,西廠大堂近千番子,死者二百余,余者皆四散而逃……"

司禮監內,劉瑾徒然倒吸口涼氣,臉頰忽地漲得通紅.

果然是心狠手辣之徒,進城就殺人放火,報複來得好快,好直接!

怒氣瞬間將劉瑾的臉色沖漲成了紫青色,一盞上好的官窯精瓷被狠狠摔落地上.

"秦堪,安敢如此欺辱雜家!"

臉頰火辣辣的痛,秦堪遙遙扇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這已不是挑釁,不是暗斗,而是實實在在撕破臉了.

當初東宮時默默無名,處處受人白眼受人欺負,今日這種久違的熟悉的屈辱感再次侵襲心頭.

堂堂大明內相,手握不亞于皇帝的軍政大權,朝堂民間除了當今陛下,誰敢不對他劉瑾低眉順目?唯獨這個秦堪……秦堪!

驟然無備間,劉瑾的臉便被秦堪打腫了,此刻想必整個京師的勳貴大臣府都已知道秦堪火燒西廠.大開殺戒的消息,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明內相的權威,又被秦堪一記耳光抽得崩塌了,劉瑾甚至可以想象,明日早朝他將會看到多少雙貌似恭敬實則嘲諷的目光……

眼中陰毒之色一閃,劉瑾發飆了,他決定不再忍下去,大明內相有大明內相的威嚴,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挑戰的.哪怕聖眷和他不相上下的秦堪也不行!

"調兵!調十二團營!給雜家將錦衣衛北鎮撫司圍起來,見人就殺!"劉瑾歇斯底里嘶吼道.

十二團營是保國公朱暉所領,然而若未奉旨朱暉對十二團營也不能全部調動,今晚朱老公爺圍堵錦衣衛所領的將士也只是十二團營其中的一營.這支人數上十萬的軍隊由永樂皇帝遷都後所建,本來皇位來之不正的永樂皇帝心虛.為了怕後人也干出和他一樣打著靖難的幌子卻行謀朝篡位之實的惡劣事情,永樂皇帝建十二團營之始便規定了團營由一位國公代領,而每一支團營卻由一位開國侯統領,不奉皇命不見虎符絕不准擅動.

老朱家似乎有著喜歡自掌耳光的光榮傳統,這毛病從太祖朱元璋就有,一代一代隨著皇位傳下來.

比如大明立國之後,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為了效法前宋士大夫垂拱治天下的理念.于是建國後不但派人到處請那些隱居避禍的當世大儒出來當官,而且連下幾道聖旨言稱"廣開言路",士大夫有什麼好的治國建議盡管之言,朕大大有賞云云……

假惺惺的聽了幾條建議.朱元璋的姿態裝得很端正,風度保持得很不錯,可惜古往今來的文人們太天真,統治者擺個政治姿態而已.你還當真了,于是諫言越來越多.越來越難聽,朱元璋老臉越來越抽抽,文人們渾然不覺,興高采烈如同等來了政治的春天,直到最後一個名叫葉伯巨的家伙上了一道諫言請求削藩,終于惹得朱元璋發飆,于是言路也不開了,瞧文人也不順眼了,曾經被高高供起的文人也淪落成了朱元璋後院籠子里的雞,今天殺一只,明天殺一只……


按後世太祖的話來說,那就是"知識越多越反動".

劉瑾是司禮監掌印,本無調動京師兵馬的權力,不過職責這東西是很模糊的,完全看當時情勢的高低,權勢熏天的劉公公不可一世,總有那麼一兩個沒骨氣的家伙願為劉公公效犬馬之勞,開國侯也不例外.

秦堪的報複很直接,劉瑾的報複更直接,事情是秦堪挑起的,哪怕今晚殺得尸山血海,劉瑾也占著道理,不怕大臣們攻訐.總之,誰先動手誰理虧.

狂怒中的劉瑾咆哮著下了令,打定主意今晚要鬧個天翻地覆,可門外跪著的小宦官卻遲遲不出聲,也不領命.

"你還跪在外面做什麼?等雜家來扶你麼?"劉瑾的聲音帶著幾分殺意.

小宦官顫聲道:"老祖宗,圍攻西廠的錦衣衛已散去,不過……不過秦堪還干了一件事……"

劉瑾的心又往下一沉:"這畜生又干了什麼事?"

"秦堪命屬下將三百多顆人頭一字擺在西廠前院里,活著的番子壯著膽子回來辨認了一番,發現這三百多顆人頭卻正是老祖宗密令天津城外刺殺秦堪的西廠所屬……秦堪命人擺出這些人頭後什麼也沒說,轉身便下令錦衣衛退走了."

劉瑾渾身一凜,背後無端冒了一層冷汗,門簾外一陣夜風吹拂入室,頓覺涼颼颼如同地獄的陰風.

"武……武扈呢?他的人頭可在其中?"

"稟老祖宗,下面的人並沒有發現武大檔頭的人頭……"

劉瑾呆坐屋內,手腳冰涼,如墜冰窖,失神地喃喃自語:"武扈哪里去了?他若死了便罷,他若活著落入秦堪手中,那麼雜家跟天津白蓮教造反的干系……"

盡管秦堪一句話都沒說,無聲中卻給了劉瑾一個很要命的威脅.

以秦堪的手段,手中再掌握了武扈的供詞,人證物證俱在,劉瑾的下場……

外面小宦官見屋內久久不出聲,不由輕聲試探道:"老祖宗,調兵之事您看……"

劉瑾面白如紙,神經質般大叫道:"別調!什麼都別做!讓雜家想想,再想想……"

深夜的司禮監一片寂靜,劉瑾魂不守舍不知呆坐了多久,忽然聽到鍾鼓司悠揚的鍾聲,一下又一下.

寅時一刻,百官早朝的時辰到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