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節 大會群雄淡笑天下


第四十八節 大會群雄淡笑天下

欲攻襄陽拔此堅城

(這章好像有些YY,大家見見諒!)

不多日,我統領諸州各部大軍除甘甯一路領五萬水師出西川攻打數月前被劉備、諸葛亮所占之上墉等地外,皆齊集宛城。真是兵強馬壯,糧草足備。我志得意滿,大會眾文武,設宴相待。席間我道:“今天下北方已定,巴蜀早平,唯有孫劉二人未定。今吾等集大兵于此,當思一戰畢其功,剿滅二賊,以安天下。那時孤便與諸公同享富貴耳。”眾人皆起聲相賀曰:“吾等富貴皆賴大王福蔭也。”時有張遼、徐晃等曰:“前日聞大王于長安長歌曲賦,震驚天下,令吾等倍感震驚。不知今日可否有幸再聞一聽。”我笑道:“也好。今孤雅興頗高,可高歌一曲,與汝等助興。”眾人道:“願聞大王妙音。”我想了想,就來個蘇東坡的詞吧。阿彌佗佛,東坡居士原諒,我又盜版啦!

明日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倩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果然,不愧是中華大文豪蘇東坡的妙筆。此首妙詞一出,眾官皆瞠目結舌,半晌無言。隨即紛紛稱贊,以為佳文。陸遜贊曰:“父親大人此曲清雅脫俗,幾乎令人如墜仙境耳。尤其最後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真乃千古妙筆,更是令人感動矣。”諸人亦紛紛稱是。

我笑道:“吾聊以詩詞以娛酒興耳,何須誇贊太過耶。所謂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何須過贊!”頓了頓,繼續道:“我等不日將出兵討伐孫劉,為嚴整軍規,不至擾民。今吾宣布新的軍規,希望諸將聽真,切勿觸犯,以免後悔莫及。此軍規為簡稱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為:

一切行動聽指揮

一切繳獲要歸公

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八項注意為:

不許奸淫擄掠

不許強買強賣

不許強占民宅

不許欺凌老幼

不許借物不還

不許辱罵百姓

不許背叛國家

不許丟棄戰友

(其實就是解放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古代版,我稍加改動而已。)

我接著謂眾將道:“此‘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皆為最基本之軍規,諸將務必通令全軍,人人知曉。如有人敢犯這十一條軍規,定斬不赦。汝等切記,有敢擾民者嚴懲不殆。”眾人領命。

郭嘉道:“此軍規頗有新意,自古以來未嘗聞有此嚴厲又心系萬民之軍規也。若我軍認真執行,必可大收民望也。但今吾等率大軍聚于此地,宜先攻何處,還請主公示下。”我此時心中雖早有定計。卻問計于眾人道:“諸公以為先攻何處為佳?”眾議論紛紛,有言攻襄樊者,有言攻柴桑、濡須口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笑道:“汝等皆停,孤意以為欲明曉應攻何處,當先明白南北之地利也。”遂令人抬過一巨大木板,上罩紗布。眾人詫異,不知我為何異。我令人揭開紗布,眾人一看,驚呆半晌,只見仿佛一個微型的中國就在木板上體現。有山川、河流、城郭,亦附有標注何山、何江、何城,做工甚為精致。我笑道:“諸公可能不知此物吧,此物名叫沙盤。孤令人遍訪天下群山大川,制成此物,雖小卻可觀天下。今讓我等來一觀南北形勢耳。”我遂拿過一根長棍,指著秦嶺、淮河一線道:“基本上如果以氣溫來分中華南北的話,可以此為南北分界線。但如果以地理來分的話,中國的南北分界線則基本上以長江為界。汝等可否知道,在漫長的南北分界線上有三處最為緊要,號為‘蜀頭、吳尾、楚腰’。”眾人茫然不知,郭嘉道:“願聞其詳。”我接著道:“蜀頭即漢中至陳倉、散關一線也,此南北分界之重要關隘也。由于陳倉、散關一線至漢中,扼守入蜀要道,易守難攻,故蜀頭又有銅頭之稱,意為極難攻打。吳尾即淮南一帶也。常有言道:守江先守淮。意為欲守衛長江,必先守衛淮河一線耳。因為淮河一線河網縱橫,利于南方水軍作戰,不利于北方騎兵奔馳,若能相拒死守,可擊退北方騎兵耳,故吳尾又有鐵尾之稱。而楚腰嗎指的就是襄樊一帶。由于襄樊扼天下東西、南北咽喉,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然則襄樊等地無險可守,守禦最難。若被敵軍襲破,則敵可迅速南下剿滅荊南四郡,又可順江而下,跨越長江天塹,直取江東,故有軟腰之稱。如此一來,吾等若得襄樊,則占盡地利,天下大勢幾可定矣。汝等如今當明白孤欲攻何處也?””

賈詡率先道:“吾等雖皆略知地理,卻遠不如大王如此洞悉明見耳。思大王所慮,極為有理耳。故某思慮,大王必欲以重兵圖襄樊,以得地利耳;另我等已據有淮河一線,破壞了守江必守淮的戰略鎖鏈,故可又分兵濡須等地,以牽制東吳軍赴援荊州。”我笑道:“文和真乃奇人也,深知孤心,孤意正是如此。諸公可還有意見要說嗎?”諸人搖頭。我遂開始下令道:“陸伯言。”“未將在。”“孤令汝為征東大都督,率張遼、徐晃及本部兵馬共十五萬兵發濡須塢,賈詡、荀攸為謀,務必牽制東吳以免其增援荊州。若能破之則破,若不能破之則待吾掃平荊州再會合南下。”陸遜領命。我又接著道:“其余諸軍隨吾兵發襄樊,攻荊州軟肋,不得有誤。”諸將領命。

于是乎,四十余萬大軍開始調動起來,離開宛城,趕赴各自目的地。一時間,戈影重重,人喊馬嘶,好不勢鬧。我至三國以來最大的一場會戰就此揭開帷幕。我心中暗暗祈禱,希望能就此一擊以平天下。以免蒼生再多受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