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吃烤饅頭度日的外資代表

【真是蘿蔔快了不洗泥,這兩天趕稿太急迫,只能對文中顯眼的錯別字,病句作出修改,一些情節的考慮也不太成熟.

感謝夜深人靜1zm網友指出的錯誤,上兩章中的大理石,其實應為花崗石.作者查的資料是花崗石,找的數據也是花崗石,但腦子不知怎麼進水了,居然寫成了大理石,實在是汗顏.在這里向夜深人靜1zm網友表示感謝,對朋友們表示歉意.

另回答火烤老母雞網友,感謝朋友的指點,作者習慣一氣呵成,本書對作者很重要,不敢隨寫隨.為了保證質量,寫完後沒有檢查不敢出,實在沒有精力再做到分兩次更新,雖然有些遺憾,但也沒法了.

最後,在章節開始之前,依舊感謝支持本書的朋友,感謝8o後浮生半日閑,garyi1網友,感謝支持,點擊,收藏,推薦本書的朋友,非常感謝】

郭逸銘站在中美電子研究所門口,抽著煙,煙剛吐出便被風吹散.新雪過後,大地一片銀裝素裹,寒氣襲人,厚厚的軍大衣也抵擋不住寒氣透骨.在他旁邊,舒雨菲穿著他從美國帶來的羽絨服,嫩黃的色澤襯托她緋紅的臉頰,嬌豔動人.

已經是8o年了,春節將近,辛苦了一年的人們都忙著添置年貨,小孩子們歡喜異常,壓歲錢,新衣服,好吃的,每一樣都讓他們企盼不已.

公社還在承續,承包到戶還是一個不可觸動的禁區.聽材料所一些家在農村的研究員說,南方一些地區已經開始學著小崗村的模式,搞分田到戶.但大家都是私下里偷偷摸摸地做,協議也不是由公社,生產隊組織,一張紙,滿滿的血手印,以這種極為悲愴的方式來突破政府的禁令.

中美電子研究所總算建成.

5o畝地,研究,生產兩大區域.和國內眾多單位一樣,所里也修了一棟六個單元的七層家屬宿舍樓,還有一棟筒子樓作為青工的單身宿舍.單位和宿舍一體,是這個時代的共有特征,如果連宿舍都不提供,沒人願意來.

電子實驗室,材料制備實驗室,化學實驗室,這是研究所三大實驗室,不過現在只擺放了少量的科學儀器,因為沒錢.

研究所總建設成本四百多萬都是國家墊資,這筆錢要等到投產以後,用單晶矽來抵賬.在此之前,所里沒有一分錢進帳.政府對依靠外方技術進行單晶矽制造工藝升級很感興趣,相關設備制造一路綠燈,快馬加鞭加緊組裝.但郭逸銘要想借機充實實驗室,那就要自己付錢購買,國家是不會認這筆帳的.

制備車間人員已經到位,三名從材料所半導體分院抽調的研究員,一名自動化設備所技術人員,五名市半導體廠的青年技術人員.九人學曆最低都是工農兵大學畢業,沒有一個普通工人,在這個人才匱乏的年代,也算是做到了知識密集型.

設備車間十七個人,何師傅他們還是留了下來,並各帶了一個徒弟過來.還有自動化研究所調來的六名技術員,金屬材料所過來的三名研究人員.

新研制的數控機床在國內來說是高精尖設備,在國外也算不錯的精密加工機床,但相對于後世的精密設備,落後不止一點半點.

所謂的自動化數控設備,實際上對人的依賴性依然非常大.

每一個零件,都需要先由何師傅他們在機床上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加工流程,然後建立相關三維加工模型,再轉化為機械行程數據,編寫主控程序.上機使用後,還要根據實際使用效果,對實際與設計不符的地方進行分析,尋找原因,作出修改……

一個零件,光是一個零件的全套數控程序就麻煩無比,過程非常枯燥,遠沒有大家想象中科學研究的迤邐瀟灑.

但這就是真實的科研工作.

長期過著這種單調乏味的生活,也難怪科研人員對人情世故反應遲鈍.


一隊轎車駛近,開進了對面的材料應用研究所,在材料所大門,圍牆上,彩旗飄揚,陣陣鑼鼓喧天,進進出出的研究員都是喜氣洋洋.

"熱烈歡迎四機部領導蒞臨我所指導工作"的橫幅在風中來回晃動.

"材料所今天又是這麼熱鬧啊!"郭逸銘聽到材料所廣播喇叭傳來的運動員進行曲,不覺皺起了眉.怎麼都是這一套,不管什麼活動,都是放這運動員進行曲.後世是這樣,到了這個時代還是這樣,耳繭子都聽出來了,隔著一條大馬路也不清閑.

這種模式他也是很熟悉的.

單晶矽制備成功了,高精密機床也試制成功了,這就是巨大的功勞.不光是科研人員的功勞,傅書記,雷所長,自動化設備研究所,金屬材料所的領導也因為領導有方,在功勞簿上重重地添了一筆.中科院直屬的材料所出了成績,院里的領導自然也有功.直接促進這次中外合作項目的市委市政府更是功績卓著,他們的高瞻遠矚,他們敢于突破現有條條框框的勇氣,證明了他們是全國所有領導干部領會中央對外開放精神,大膽摸索創新的榜樣.

"唉!"

郭逸銘吐掉煙屁股,又從煙盒里抖出一只煙.在他的嘴唇上,起了一圈的燎泡.功勞啊功勞,都有功!可他的晶元制備車間還是空空蕩蕩,距離全部投入使用依然遙遙無期.這兩個月,車間又增添了七套單晶爐,一舉使得車間總數成功突破了雙位數,月制備產能也"驚人地"達到了672公斤.

672公斤,換算成產值是27萬美元,用人民幣結算是33萬.百分之6o的毛利,月利潤達到了2o萬!

也就是說,他再繼續忍耐一下,一年就能還清欠款.

如果不算日常營運費用,可以說這次國內空手套白狼圓滿達到了預期.

但企業營運不是一錘子買賣,那是要細水長流的.日常營運開支讓郭逸銘感到壓力山大.

因為,他快沒錢了.

他所有的錢加起來大約還有1ooo出頭,對于普通家庭,在這個物價其低,5塊錢就夠全家生活下去的時代,這是一筆巨款.但要經營企業,考慮到未來可能的各項意外支出,1ooo塊和身無分文處于同一水平線.

單晶矽全部被國家吃掉,一根也沒有外流,也沒有給他結算一分錢.工人的工資從哪里出?電費到現在賬上已經掛了十八萬!年底了,年貨要不要給工人,獎金呢?批單晶爐馬上就要到三個月使用期限,需要更換新的石英坩堝,這筆錢又從哪里出?

要知道,他不但是一個科研工作者,現在還是一個企業的投資人,投資是要講求回報的,光有付出沒有收獲,難道讓他喝西北風去!

國內的辦事效率,低到令人指!

這麼多月了,一條完整的生產線都還拼湊不出來,這還要不要他活了!

該急的項目不著急,不重要的慶功會,總結會,報告會一場接著一場,參與相關研制的材料所,自動化所,市半導體廠,全國各協作單位輪番慶祝.大紅花,獎狀,領導接見,喜訊鋪天蓋地,報紙,電視,廣播里把他們的事跡都吹到了天上.


什麼"填補了國內的空白",什麼"國際先進水平",什麼"證明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都見他媽的鬼去!你難道就不能踏踏實實把工作做好了,讓先進技術形成了生產力,給國家創造了財富價值,再來論功行賞?

不能轉化為生產力,你就是掌握了天頂星人給的外星技術,還不是吃菜喝糠的水平!

材料所的專項技改資金報告,不是早就交上去了嗎?怎麼到現在連個泡都不冒,連該上哪個部門打聽都不知道,就只能在這里傻傻地等.

總不會等到中美電子研究所破產關門了,這筆專項款才通過審批吧?

"媽的!"

郭逸銘難得的罵了句怪話,抖出最後一只煙,點燃,將空空的煙盒捏成一團,隨手扔出去,落在馬路邊,滾了幾下,掉進了路邊明渠.

"我回辦公室."

他沒頭沒腦說了一聲,轉身就走,對舒雨菲不管不顧.不過這次舒雨菲沒有生氣,她看得出來,郭逸銘很急躁,心情很糟糕.

習慣了國內n年潛心研制,n年經驗介紹,n年建設,n年投產流程的她,不明白郭逸銘現在近乎于對未來絕望了.他做了那麼多,付出了那麼大代價,產品都出來了,效果好的出奇,但給他的感覺,卻離成功越來越遠,那種悲憤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舒雨菲倒是對對面材料所的熱鬧感到很興奮,優質低廉的矽晶元,居于國際先進水平的精密制造機床,這些技術,她都參與其中,親眼見證了奇跡的誕生,這種興奮讓她感到無比幸福.

她衷心期望中美電子研究所辦得越來越好,給國家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她一直癡癡地在研究所門口,望著一路之隔的材料所,聽著里面傳來的喧囂歡笑,像做夢一樣,想象著里面熱鬧的場景.

本來這次慶功會,也是邀請了郭逸銘作為外方代表出席的,卻被郭逸銘一口拒絕.其實舒雨菲很想參加這個慶功會,能和領導們坐在一起,濟濟一堂,為成功而歡呼,想想就美.就算不能坐在主席台,能夠在前排親眼見證他們的工作得到肯定,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但現在,她只能在馬路這邊,眼巴巴地看著對面,幻想慶功會的場景.

大家一定是在禮堂里吧,紅旗招展,歌聲飛揚,主席台上一排的領導,引經據典,對同志們的工作作出肯定,勉勵大家再接再厲,再建新功.然後是頒獎,戴大紅花,談研過程的艱辛,談領導的重視,談同志們的幫助,談兄弟單位的支持……

好想去!

馬路對面,一個穿著白大褂的工作人員從材料所大門內匆匆出來.舒雨菲認識他,是行政辦公室的人,不過從來沒見他穿白大褂,今天也穿上了.對方遠遠抬頭看見她,高舉著手向她揮舞.看看馬路上沒有車,那名工作人員飛快跑過來,問道:"郭所長呢?"

"郭所長感冒有些頭暈,在辦公室休息."郭逸銘可以毫不客氣地拒絕出席,但她作為秘書,說話卻不能這麼直接.


"是這樣啊……"對方很關心地遞過來一包藥劑,"傅書記聽說郭所長生病,讓我給帶些感冒藥過來.另外剛才四機部的領導也問起了郭所長,希望能在晚上會餐時,和他見個面.所以傅書記讓我來看看郭所長情況怎麼樣,能不能去……"

"好的,我這就去征求一下郭所長的意見."

聽到四機部領導專門過問,並邀請他參與會餐,舒雨菲又興奮起來.不過郭逸銘脾氣很大,她也不敢幫他作決定,答應了一聲,便立即朝郭逸銘辦公室跑去.

中美電子研究所辦公樓是一棟兩層小樓.一樓是行政人員辦公和對外接待,二樓由正對樓梯的會議室分為兩部分.左邊是黨委,右邊是所長辦公區.因為郭逸銘常住研究所,連接辦公室,為他單獨辟出一個帶衛生間的套間,作為生活起居使用.

舒雨菲推開辦公室,現郭逸銘不在里面.她趕緊下樓,又去制備車間,設備車間,實驗室找了一圈,也沒看到他的影子.眼看日當正午,材料所的那位工作人員不住地催促,想來想去,郭逸銘只能是回起居室去了.

她急急忙忙跑回到行政樓,進到辦公室,推開連接起居室的門.一股香味撲面而來,她眼睛一瞥,"啊"地一聲驚呼出聲,隨即便一把捂住了嘴.

她看見,平常總是西裝革履的郭逸銘,面前放著一只便攜式電爐,正拿著一雙筷子,向手中一只烤饅頭上塗辣椒醬!

她視線飛快轉動,看到在郭逸銘手邊的小幾上,一個搪瓷盆里還放著幾只饅頭.天氣很冷,饅頭都凍得很硬,在他面前的電爐上,放著一把火鉗,一只干饅頭就架在火鉗上烤著.她聞到的香味,就是這個烤饅頭出來的.

郭逸銘竟然寒酸到吃烤饅頭!

郭逸銘被她突然推開房門,也是嚇了一跳.

很早他就跟舒雨菲說過,國外對個人**很重視,這是個好習慣,也請她習慣.辦公室她可以隨便進,但起居室沒有他邀請,堅決不允許她隨便進出.舒雨菲也一直遵守著這個規定,沒想到這次卻被她突然闖入,讓她看到了這一幕.

"你干什麼!"

他極為惱怒,將手里的饅頭往桌上一摜,憤怒道.

官僚機構效率低下,企業久久不能形成產能,資金入不敷出,他的手頭日漸拮據.但為了不讓政府方面看出他的窘態,他一直努力維持外資公司財大氣粗的外表.早在上月起,他就開始節衣縮食,每天以饅頭度日.他努力咬牙硬撐,不斷在心中鼓勵自己,只要撐到情況好轉,還清政府墊資,一切就會好起來,以後海闊天空,便可任他翱翔.

費盡心機的掩飾,就被舒雨菲無意地這麼一闖,全都化為泡影.她是政府的聯絡員,這種情況必然上報.政府方面如果聽說一個外資企業的代表,居然要靠饅頭度日,豈不會懷疑公司的實力.合作講求雙方力量均衡,一方實力過弱,另一方實力必然加強,這與雙方關系是否融洽無關.這個傾斜,自然就會侵蝕他的利益,而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

郭逸銘愛國,但不是無欲無求的清教徒,他一直努力均衡著國家和個人的利益,以求做到雙贏.國家受益的同時,自己也得到充足的回報.

可這一來,顯然是前功盡棄,他感到又驚又怒,手指著舒雨菲,指尖忍不住微微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