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個如何花錢的大會

如陳中夫婦,馬正裕等人的反應並非個案.

只要被郭逸銘上門拜訪,顯示出來的誠意和條件打動了的老科學家,技術人員,工程師們,在到了中美電子研究所實地考察之後,面對著高工資,設備齊全的實驗室,住房三板斧,都無一例外地為之傾倒,痛快地答應來此工作.

他們唯一的疑慮,只是害怕承諾的這些條款,是否能夠兌現.

當他們見到舒雨菲擺放在他們面前,那厚厚一摞,足有十多頁的工作合同,完善的保密合同,看到上面羅列得密密麻麻,詳盡到讓人咂舌的條款,在舒雨菲善意的指點下,找到了關于工資,科研經費,更重要的是住房分配的條款後,立即毫不猶豫就在合同後面,簽上了他們的名字.

其中有幾位科研工作者,因為實在是太激動,竟然連續作廢了兩三份合約,才最終完成了簽約手續.

有兩位同意來研究所工作的老科學家,他們在國內科技界有口皆碑,能力毋庸置疑.因此在簽約後,第一時間就拿到了新房的鑰匙.兩位白蒼蒼的老人,激動得嘴唇一陣陣顫抖,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激動心情.旁觀的其他人,在羨慕的同時,也一致放下了心來,對郭逸銘的所有承諾,再也沒有絲毫懷疑.

到三月下旬,研究工作所需的所有研究人員便已全部簽約到位.

之所以還用了近一個月時間,是因為可挑選范圍太大,郭逸銘挑花了眼.他為了不錯過一個優秀的科研人員,數百名退休賦閑的研究人員,他全都親自上門拜訪,和對方面對面地攀談,以了解對對方的能力高低.

最終簽約的科學家,研究人員,總數達到了一百七十六人!

他最開始,只以為能夠找到三四十名優秀的科研人員就很不錯了.反正所謂的研究,實際是嚴格按照他指的道路,照著去做,就必然能夠取得成果,不一定非要最頂尖的科學家才能辦到.可實際答應來研究所的人員數量之多,質量之高,遠遠出了他的預期.最頂尖的科學家當然沒有,他們都是各自領域內的泰山北斗,在國家國防,科研,工業中占據舉重輕重的地位,所在單位不可能,也絕不會讓他們退休.

但一流科學家仍然有數十位,那些優秀的高級工程師就更是多如過江之鯽,哪怕稍差一點的這次都暫時無法入選,只能急切地等待研究所下一次人員增招.

家屬樓七十二套住房,顯然不夠分配.除了何師傅等四名八級技工早分到了一套住房,其他一下子全都分了出去.額的那些研究人員卻並不在意,哪怕能夠在筒子樓里分到一個單間,騰出更多的空間給兒女住,他們也都心甘情願.

三月三十一日,中美電子研究所在大禮堂召開第一次研究工作會議.

一百七十六名科研工作者濟濟一堂,他們有些相互早已熟知,有些只聞其名,未見其人,此時都彙聚到了同一個研究機構,為了實現郭逸銘的宏偉藍圖,走到了一起.

科學家的性格是有些天真,有些散漫的,上百位科研人員聚集一堂,大家打招呼,討論各自領域的研究課題,熱鬧非凡.他們原以為自己將從此告別心愛的科研工作,從神聖的科學殿堂,回歸平凡的家庭生活,這次能夠重返工作崗位,一個個興奮得無以複加.他們大聲的談笑著,激動地討論著他們准備展開哪些研究,爭取將因為提前退休而中斷的課題重新開展起來,禮堂內人聲鼎沸,喧囂非常.

主席台上,幾個工作人員忙著調試話筒,音響,摻茶倒水,緊張地做著開會前的准備工作.

郭逸銘,竇衛國,喬春樹幾位領導從大門進來.郭逸銘親自主持的簽約工作,所有的研究人員都認識他,知道他是外方代表,研究所實際負責人.看到他出現,眾人紛紛向他打招呼,雖然暫時還談不上絕對尊敬,卻也是充滿了感激.

舒雨菲無聲無息跟在最後,她的行動一直很低調,既要擔負起秘書的工作,安排工作計劃,提醒郭逸銘工作行程,同時也承擔著安全保衛工作,是他的貼身保鏢.

為了照顧外方情緒,研究所的領導班子,比起正常的研究單位要精簡得多,黨委,工會,這兩個部門非設不可,其他的什麼婦聯,團組織等等機構卻都隨之簡化.


因此研究所的領導班子就只有三個人,郭逸銘,竇衛國,喬春樹,其中具體管理工作由郭逸銘負責,竇衛國,喬春樹有建議權,卻沒有決定權.

三人出場的順序,也是郭逸銘走在最前面,竇衛國緊跟其後,喬春樹再次.上台就坐,郭逸銘坐中間,竇衛國坐在他左手,喬春樹坐在他右手.

舒雨菲坐在最靠邊的位置,負責會議記錄,和隨時觀察領導是否需要續水.

郭逸銘等人就座,會場內一陣掌聲,然後漸漸安靜下來.

"郭所長先言吧."

"是啊,應該郭所長先言!"

竇衛國,喬春樹都很謙遜地將先言的資格,讓給郭逸銘.言的順序,也如同領導座次,是地位高低的表現.

"今天開會,我是想談些具體的工作安排.所以還是竇書記,喬主席先說,我最後言."郭逸銘婉言拒絕.他對這些虛頭八腦的文章不感興趣,由得讓這兩位先說.

推讓了幾次,見他是真的不想先言,竇衛國才歉意地向他示意之後,打開話筒開關.

"今天,是我們中美電子研究所的大日子!中美電子研究所,顧名思義,是中美雙方合作成立的科研機構,是在國家對外開放的方針下,做出的大膽嘗試……

……我們的工作取得巨大進展……

……

……我相信,在中央的正確決策下,在郭逸銘所長的正確帶領下,我們的研究工作必將取得更為輝煌的成就,迎來燦爛的明天!

我的話講完了,下面請工會喬主席,就研究所工會組織安排工作言!"

竇衛國很識趣,郭逸銘明確表現出了不喜歡務虛的廢話,甯願最後一個言,他也就緊急掐掉了言稿中幾處臃腫的段落,在五分鍾內就結束了內容,將話筒遞給喬春樹.

下面與會的科研人員,盡管政治嗅覺不是多麼敏銳,也從他最後的結束語中,對郭逸銘研究所絕對領導地位的肯定,清晰地判斷出這里誰才是老大.

喬春樹也同樣如此,也只用了幾分鍾,就結束了言.其中大段大段還引用了郭逸銘的原話,諸如"科研工作者是我們最可寶貴的財富,為他們創造最佳的科研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研究所走向健康展,做到研——產——銷,再反哺研究工作,形成良性循環的重中之重.對于職工的福利,我們不但要堅決執行國家有關規定,並要爭取做到更好!"

他的言內容,得到了所有科研工作者的熱烈掌聲.


他們什麼時候得到過如此高的評價?

聽聽研究所為研究員們提供的福利吧:員工食堂,基本工資兩倍的加班工資,周末加班補助,誤餐補助,每人每月5o元的福利(米,面,油等家庭最需要的基本生活品),每半年組織一次全員健康檢查,年底多一個月工資的獎金,每年十五天的帶薪假期(可全家出游,公司報1ooo元內的總旅游支出)……

所有的研究人員大張著嘴,怎麼也合不攏.這里好多福利,他們連聽都沒聽說過.加班還有加班工資?周末還有雙倍工資可拿?

想想要拿這些"不該"拿的補助,他們就覺得臉上一陣燒.

君子不談利,可研究所硬要想著法給他們多創收制造借口,這錢他們到底是拿好,還是不拿好?

公司的福利待遇,竟至于此!

下面的研究員雖然臉上燒,但心中卻是燙.

許多人都悄悄掐自己的大腿,以確認他們沒有出現幻聽.當喬春樹言完畢,響起的掌聲幾乎要掀掉禮堂的頂棚,持續了近五分鍾才漸漸停歇.

士為知己者死!

雖然現代知識分子已經不再像古代士人一樣,提倡這樣極端的報恩方式.但汝以國士對吾,我以國士報之的心態仍然秉持于心.老一輩科研工作者更加樸實,更加講求集體精神,奉獻精神,也更加執著于傳統文化所追求的君子之道.

在座的研究人員們,還沒有在這里開始一天的工作,就已經深深將自己融入了中美電子研究所這個新集體,決心以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回報這份厚遇.

郭逸銘在一陣熱烈一陣的掌聲中,最後接過話筒,微笑著環視了一圈,才出聲音.

"我沒有那麼多說的.

先,要向大家報一報公司的財務收入.大家已經知道,我們公司擁有著一系列單晶矽制備專利,這些專利我們暫時不打算向外公布,所以研究所的收入,目前主要來自于單晶矽制備車間.

目前國家對我們的單晶矽,實行全額收購.

到現在為止,車間到位的單晶爐已達到四十一台,即將達到滿負荷生產.三月的總銷售收入為91萬,扣除百分之三十七的生產成本,以及百分之十三的月還款金額,實際毛利為45萬.由于我們尚未具備完全生產能力,所以暫時不用繳納稅收.

因此,我們本月的純收入,即是45萬!而隨著單晶爐裝備數量的快提升,我有理由相信,到五月中旬前,我們就將具備全部的產能!

到時候,我們的純利潤還將高達接近7o萬!"


最能打動人的,恰恰不是什麼豪言壯語,而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數據.對于這些科研工作者來說,數據就是他們認知世界,總結規律最可信賴的手段.

7o萬!

下面響起了一陣陣輕聲驚歎.

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制備車間,安裝了幾十台設備,月產值就達到了一百多萬,實現純收入近7o萬.科研工作者們,通過這些數據,在懂得科技對國防,科研,國民經濟的重要性之外,第一次清晰地認識到了科技所創造的經濟價值.

研究所的經濟狀況如此良好,而且這只是所里的第一項收入,未來創造價值的科技產品必然會越來越多.由此可見,研究所的未來必然會更好,他們加入到這個單位,實在是太正確了!

郭逸銘微笑著等待大家從這一陣小興奮平靜下來,過了一會兒,等到大家差不多安靜了,才再次說道:

"錢掙出來,就是為了將它花掉,要不然總不能挖個地窖,把它藏起來……"

下面又是一陣輕笑.

研究員們對郭逸銘坦誠相告的態度感到很滿足.科研人員整天埋頭搞科研,還沒開過這樣別開生面的會議.所里領導向他們彙報財務開支,公開財務計劃,讓他們感覺受到尊重的同時,也略微有些小小的期待.

45萬的純利,總有一部分會投入到科研中來吧……

"考慮到我們的研究設備還有很大不足,所以我決定,將這45萬……,全部用于購買,自制研究試驗設備!

全部!

這就是我們今天會議的主題!讓我們群策群力,共同開動腦筋,想一想,怎麼把這筆錢全部花出去!不但要花出去,還要花得值得,花到目前最需要的地方,花到即刻能產生價值,能迅為我們提生產能的地方!"

轟!

坐在下方的研究員們,在愣了約一兩秒鍾以後,刹那間炸開了鍋.見過舍得投入的,沒見過這麼舍得投入的!

45萬啊,一分錢都不留,全部花到設備添置上,這氣魄實在是太讓人驚歎了!

這個研究所,真是來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