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七國之亂

蜀國,地處大漢帝國內6.三面環山,中間是一片肥沃的平原,是高祖當年跡之地.在帝國建立的八百年間,從來沒有生過戰亂,因此民風富足,幾近奢靡.

只有東面有一個出口通往外界,那就是渝州.渝州水路兩通,扼住了蜀國的交通要道,同時也是李長生出生之地.

蜀國的都城,天府之城.

在東城,有一座巨大的府邸,占地百畝,和旁邊的民房相比,那簡直就是龐然大物,就是我無悔的將軍府.此時,將軍府的門前已經掛滿了紅綢,大門上貼著大紅的喜字.現在已經是掃塵節,距離除夕只有五六天時間了.

此時一名俊逸的青年正站在將軍府前,穿著一身紅衣,正盯著門前的裝飾和大紅喜字,默然不語.他大約二十歲左右,一雙眼睛明亮猶如晨星.

他,正是蜀國現在的風云人物,國主的女婿.三千赤焰軍的唯一統領,當年因為大破蠻族而被武帝親封為右將軍,八大公子排名第五的少年天才我無悔.

"家主,對我們的布置還滿意嗎?"身材瘦小的老者無福看到我無悔盯著門前的喜字看,有些忐忑的上前小心問道.無福雖然是家族八大守護者之一,但面對我無悔依舊要小心翼翼.

我無悔當家主到現在,他的威望早就已經建立了起來.家族的人無不對他既敬又畏,不敢有絲毫的冒犯.我無悔不但能力出眾,而且殺伐果斷.他這個家主,沒人敢不服氣.而且他還從家族禁地中獲得了傳承的力量,讓族人對他更加的擁戴.

在他的統領之下,我氏家族現在已經猶如鐵板一塊.族人們都斗志昂揚,仿佛看到了家族複興的希望.我無悔,仿佛是家族中又一位驚才絕豔的家主.

"你們布置的很好."我無悔只是淡淡的說道.剛才他神情呆滯的那一刻,只是想到了妹妹我無傷.我無傷是家族中給他內定的正妻,如果不是因為家族大業,眼前的喜慶,應該屬于她才對.不過現在,這份喜慶屬于另外一個女人.

不過,這種失神只是一瞬間的事情.此時在他心中,就只有家族大業.

"對了,家主,二小姐呢,我很久都沒有見到她了."

"我已經派人把她送到了一個隱秘的地方."我無悔神情一凝,說道:"另外,你們以後誰也不准提到她."聽到有人提到我無傷,我無悔就會想起在那天夜里.想起她纖細的脖子,和她臨死都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那種無助的眼神.

"是,家主."無福躬身說道.

一邊說著,一邊走回將軍府."無祿回來了嗎?"走進密室之後,我無悔問道.

"一個時辰前剛剛回來,正等著家主接見."

"叫他進來!"


"無祿,參加家主!"我無悔話音剛落,黑影一閃,一名黑衣人就出現在他們面前,對著我無悔躬身參拜道.

"晉國的事情,怎麼樣了?"我無悔問道.

"稟家主,我們家族隱藏在晉國的人得到家主命令之後,都展開了行動.只是晉國的國主有些膽小怕事,不敢下定決心.而且法家學院的那些人,對家主還頗有些不敬之言."無祿說道.

我無悔家族有很多天才,從小就被派往各個諸侯國.這些人都是天賦然,在各個諸侯國里,不是掌握巨大財富的大員,就是掌握軍隊的將軍.前段時間我無悔下令讓他們在國主面前煽風點火,讓他們謀反大漢帝國.

武帝和董仲舒正在統一思想,罷黜百家,對各個諸侯國造成了重大打擊,我無悔認為這正式他們的好機會.不過效果好像不太樂觀,大漢帝國畢竟統領了八百年,讓他們冒然謀反,他們還是不敢的.而且就在不久前,淮南王謀反被輕易的剿滅了,讓這些國主更加的覺得那是前車之鑒.

一個學院對諸侯國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院長的地位和國主的地位相等.法家學院是晉國的鎮國學院,因此我無悔派出了無祿去游說法家學院的人.按理說法家學院剛剛被武帝遣散,應該同意我無悔的提議,和他們一起說服國主的.但法家學院殘余的人聽到無祿的家主是我無悔的時候,都覺得他只是八大公子排名第五,實力不夠.

如果是一個聖人提出來,他們或許會同意,畢竟武帝毀掉了他們的信仰.不過即使是聖人主持大局,大事也不一定能成,當初劉安不是聖人嗎,還不是被武帝派出的昌平侯輕易給剿滅了?

我無悔現在連聖人都不是,所以在那些法家學院的人看來,我無悔簡直就像是在做兒戲.

"對我不敬……"我無悔眉頭一凝,說道:"這一點其實我已經想到了,只派你去的確無法震懾他們.前段時間我無法分身前往,看來是該我親自去一趟晉國的時候了."

"如果家主親自出面,那就再好不過了."無祿說道.我無悔現在獲得炎帝傳承,掌握了至尊離火的力量,這種燒盡一切的力量,連聖人都無法抵抗.如果我無悔親自前往,足以震懾他們.有強者坐鎮,那些法家學院的人,就不會再懼怕.加上他們被毀掉信仰的仇恨,相信他們會支持晉國參與大事.

"家主,如果只是晉國和我們蜀國,我覺得聲勢還不夠浩大."無福說道.

"那是當然."我無悔冷漠的說道:"我不但要聯合晉國,還要聯合楚國,齊國,魯國……到時候我們七個諸侯國一起起事,造成七國之亂.天下大亂,就是我們複興家族的好時機."

"七國之亂!"無福聽了熱血沸騰,道:"七大諸侯國都有我們的人,一旦武帝的統治被推翻,到時候我們的大事必成!"

"只是魯國是由儒家學院鎮守,他們的思想是忠孝節義,不易參與我們."無祿說道:"而且楚國的道家學院,五代院長司馬談是武帝的人."

"這點倒無需擔心."我無悔說道:"武帝和董仲舒想要統一思想,儒家學院就不會幸免,他們遲早要對魯國動手,到時候就是我們的機會.而道家學院,院長雖然是武帝的人,但他早就把思想潛移默化成神道思想,道家學院的一些導師對此不會不清楚.我們去聯絡那些道家學院的導師,可以說服他們."

一個諸侯國,國主是權力的核心,而學院,則是信仰的核心.如果學院的人參與其中,就等于是國家的參與.只有少數人,才可以看清武帝和董仲舒的真正目的,而我無悔,無疑是其中之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