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重返洪荒成大道 第二十七章 三清收徒


這次巫妖大戰前後持續十年,前幾年雙方尚能克制,到了後來仇恨越來越深,規模越來越大,最後大戰時僅僅少數高手留存,兩族大傷元氣。尤其最後的大戰,來的莫名其妙,雙方糊里糊塗打了一場,時候回想起來才知道被人算計了。

那准提挑撥離間,接引幫忙掩蔽了天機,老子等人有能力推算的不會說,巫妖兩族兩個准聖人偏偏法力又低于接引,推算不到,只有不了了之。白石心中對准提的討厭卻是一日更勝一日。

雙方休戰之後,便老老實實各歸天地。妖族大封周天之神,職掌有司;巫族則大封山神土地,享受供奉。妖族管不了大地,又去壓迫四海龍族。龍族千萬年來安于現狀,不能抵抗,只能接受龍神封號,監管四海江河。

戰亂停止,巫妖二族修養之中,也不在輕易耍勇斗狠,洪荒中難得的平靜下來。便有諸多生靈得道或者化形妖物行走與洪荒。

那些散修之人,在洪荒游曆,目的就是想要拜入那些大神通者門下。當時洪荒之中的功法還未普及,大多數生靈都是靠本能修煉,耗時耗力,比起有功法之人的修煉程度,有云泥之別。

其二就是希望能找個大的靠山,否則那天巫妖大戰再起,一不小心就是身化飛灰的下場。

自開天以來,洪荒中有兩處講道,紫霄宮現在已經搬到三十三天外,除了寥寥數十人沒人能上去;蓬萊仙島有混沌之氣籠罩,雖然開有門戶,但是也不是誰都能進的,基本上自己進蓬萊島上的都是東海一帶散修,還是有朋友帶領才能進去。

這僧多粥少的局面維持了數千年,那些散修無奈之下只能四處碰碰運氣。

昆侖山中,三清聚在一起閑聊。忽然談到白石道人,原始到:“聽說那白石在蓬萊講道,門下已有成千上萬之眾。”

老子沉吟到:“我演算天機,巫妖二族氣數不久。看來,不如趁現在洪荒無戰事,我等也需下山要收幾個弟子。不然,將來你我成聖之時也少了氣數。”

三人見那天地之間好不容易出現一段祥和之時,各處散修也離開苦修之地,各地行走,知道這是收徒傳道的最好機會,都起了下山看看機緣的心思。

老子那無為之法,修為起來頗為不易,非大毅力大恒心者不能為,對心性要求極為嚴格。

老子下山周游各地,僅收得一弟子,名曰玄都。這玄都有大毅力,每遇到一座大山,便跪地三月,若是無人,便再去尋找。老子便是在首陽山遇到玄都,聽了他的經曆,大為高興,又算到與此子有師徒緣分,當即收為首徒。

老子繼續游曆了數年,終究沒找到第二個有緣分的弟子,便帶著玄都回了昆侖。

原始卻姿態不同,直接在昆侖傳話天下,除巫妖二族,盡可上山拜師,卻又在山下設一大陣,能過之人方能拜師。


那些散修大喜過望,紛紛往昆侖而來,哪知到了山下,卻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千萬人中只有十三人能通過大陣考驗。

原始選取其中十二人,賜名廣成子,赤精子,黃龍真人,太一真人,玉鼎真人,慈航道人,道行天尊,青虛道德真君,懼留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靈寶大法師,就是日後闡教十二金仙。

另有一人,卻是一點***化形,原始賜名燃燈道人,也不收他為徒,只道兩人之間沒有師徒緣分,讓他來去自由,盡可在昆侖聽道,算是記名弟子。

靈寶天尊來到洪荒,開壇講道,有教無類,凡是前來聽講者,盡皆收下,弟子有龜靈聖母(靈龜)、無當聖母、金靈聖母、金光仙(金毛犼),靈牙仙(白象)、虯首仙(青獅)、烏云仙(金須鼇魚),長耳定光仙(白鹿)、多寶等人,記名弟子不下萬人。

收完弟子,三清回到昆侖,原始素來看不起妖族之人,見到靈寶天尊,便發難道:“真正豈有此理。你好不曉事,怎地盡收些批毛帶角之徒?豈非辱我昆侖門風?”

靈寶天尊大怒,道:“大道三千,條條可得道。洪荒之中,修行何等艱難?你就忍心看那萬千生靈在求道途中苦苦掙紮?辱你門風?怎地不見你和老師說這話?老師門下尚有女媧、後土、鯤鵬、帝俊、太一等人,哪個不是巫妖二族?”

老子見兩人爭吵,勸道:“你們無需再吵,各人道不同,何苦一定要為了這等小事糾纏?”

原始道:“我這好好一座昆侖仙山,你倒是看看現在成了什麼樣子?”

靈寶天尊氣極而笑,“好,好,原來這昆侖山何時成了你的?既然你這麼說,我便另尋福地洞天。我卻不希罕你的昆侖。”

原始本來話剛說完就發覺說錯了,正要改口,聽見靈寶如此說話,正中下懷,“甚好。這可不是我逼你。”

老子聽了原始的話也不高興,現在看見原始就是存心趕走靈寶天尊,全無三清情分,不由心灰意冷,“也罷,我亦自去另尋道場。三清一體,從此休要再提。”

原始聽了老子直言,面皮發紫,哼了一聲,不在言語,自此卻將二人恨上了。那老子法力高過原始,自是不敢惹他,只把滿腔怒火發到靈寶天尊身上。

老子帶著玄都,來到當初收徒的首陽山,建八景宮,日日與徒弟講道,閑暇煉丹,到也自在。

靈寶天尊帶著徒弟,直往東海金鼇島,離蓬萊倒是不遠。

原始等二人離開,就在昆侖建了玉虛宮,日日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