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劫數再起看封 第一二六章 姜子牙下山


東、南四百鎮諸侯反商,人間大亂,往來攻伐。那北海袁福通之亂雖然被聞仲平定,但是為了安撫流民,聞仲也只能暫時駐守北海,抽不出身來。

距離五教會商之日,轉眼又過去了百年,姜子牙拜入截教門下,也有了幾十年之久。

這天,鴻鈞道祖又傳下法旨,召集眾聖人前往紫霄宮,決定封神之人。

眾聖云集,終于到了初次交鋒的時候。老子,原始與西方二聖人滿以為自己領先一籌,志得意滿。雖然以聖人的修為,喜怒不形于色,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幾位聖人正是躊躇滿志。

鴻鈞等眾人到齊之後,慢條斯理的將封神榜與打神鞭取出。

“通天,你且過來。”

通天應聲而起,上前幾步,鴻鈞將兩物交給通天道人,道,“你好勇斗狠,心高氣傲,但此事關系重大,務必公正無私。你可明白?”

原始、准提臉色大變,通天恭敬的一禮,答道,“弟子明白。”

原始問道,“老師,怎麼會這樣?”本來大家也都知道鴻鈞不會出錯,但是原始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實在是落差太大了,容不得他不問。

“此乃天數,不必多言,爾等下去吧。”說完,鴻鈞拂袖往後殿而去,留下表情各不相同的一干聖人。

老子首先道:“恭喜三師弟。”

通天回禮,“多謝大師兄。”准提和原始也強裝笑臉,上前祝賀。

眾人散去之後,通天來到碧游宮,命人喚來姜子牙。童子往桃園中來請子牙,子牙忙至大殿中行禮:“弟子姜尚拜見。”

通天道:“你上島來幾載了?”子牙道:“弟子三十二歲上山,如今虛度七十二歲了。”

通天道:“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前去殷商,討得一場富貴,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子牙大驚:“弟子乃真心學道。望師尊慈悲,弟子情願在島上苦行,不敢貪戀紅塵富貴。”通天道:“你一心向道,我自然看在眼里,奈何命數如此,你必須往那人間走一遭,了卻一樁大事,豈得違拗?”


無當聖母上前道:“子牙,你何必如此,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入世,但待你功成之時,自然可重新回島。”子牙只得答應。子牙收拾琴劍衣囊,起身拜別師尊,跪而泣曰:“弟子領師法旨下山,將來歸著如何?”

通天道:“你不必擔心,你此去雖然要受許多波折,但是日後必有大成。大成之時,就是你回島之日。”

子牙別了無當聖母,想起自己上無叔伯、兄嫂,下無弟妹、子侄,似失林飛鳥,無一枝可棲。實在淒涼,便是要找一個去處也找不到。彷徨無計間,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結義兄弟宋異人,只是四十多年未見,不知是否尚在人世。

姜子牙便往朝歌而來,等到了宋家莊,幸好宋異人尚在。這宋異人也是個至誠之人,得知姜子牙孑然一身,便將他留了下來。

這宋異人第二天就為姜子牙張羅著娶親之事。那朝歌有個馬家莊,馬員外有一個女兒,乃是六十八歲的老姑娘。等到宋異人上門提親,那馬家也沒有半點推脫,便將這親事定下。宋異人是朝歌的大戶人家,光酒莊就有三五十間,這下他的結義兄弟成親,自然大大的操辦了一回。

將子牙成親之後,終日思慕師門,只想早日成就大道,那里有心情與馬氏卿卿我我。那馬氏雖然不滿子牙的態度,但是既然成了一家人,自然也為兩人考慮。她知道子牙與宋異人只是結義兄弟之後,便多了個心眼,日後一旦宋異人故去,他的子侄未必會如此對待二人。

有了這個想法,馬氏便勸子牙尋點生計。哪知子牙換了許多生意,但是總是血本無歸。只讓夫妻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宋異人得知子牙遇到的那些事,只能搖頭,看來這人天生便不是做生意的料子。便讓他不再去管那些事,每天只與他喝酒閑聊。

這天兩人來後園散悶,卻見空空一個園子,白白浪費了一塊好地。子牙聽異人說建樓數次,總是無故起火,知道有妖物作祟,便想幫異人一次。異人知道子牙學道多年,便依言行事。等到上梁之時,果然有五個精靈作怪,子牙當下便收服了這幾個小妖,讓他們到城外暫住,日後自有用處。

宋異人見了子牙的這一番本事,便有了個主意,讓子牙開了一間命館。說來也奇怪,開張半年一直沒有生意上門,好在子牙也不著急,每天就守著那命館,將那道術修煉一陣,也不會無聊。

這天有個樵子,挑著一擔柴往南門來。忽然看見一命館,樵子歇下柴擔,看了那外面的字,笑道:“先生口出大言,既知過去未來,想課是極准的了。你與我一課。如准,二十文青蚨;如不准,打幾拳頭,還不許你在此開館。”子牙哪能怕了一個凡人,便寫了個帖子給樵子,讓他依言行事,“一直往南走,柳陰一老叟。青蚨一百二十文,四個點心、兩碗酒。”樵子挑著柴,徑往南走;果見柳樹下站立一老者,問道“這柴要多少錢?”樵子道:“要一百文。”卻是故意少要二十文。老者看看,“好柴!乾的好,捆子大,就是一百文也罷。勞你替我拿拿進來。”樵子把柴拿在門里,落下草葉來。這樵子愛乾淨,取掃帚把地下掃得光光的,方才將扁擔繩子收拾停當等錢。

老者出來,看見地下被樵子掃的干乾淨淨,甚是滿意。老者道:“今日是我小兒畢姻,遇著你這好人,也是造化。”老者便讓一個孩子,捧著四個點心,一壺酒、一個碗,送來讓他吃,那一壺酒剛剛兩碗。吃完之後老者拿兩封錢出來,先遞一百文柴錢,又給了二十文喜錢。

樵子大驚,才知道那算命的身的厲害。樵子來到命館,只見許多人閑站著,等著看樵子的結果。那樵子卻小氣的很,不願出錢,就要從人群中抓一個來抵帳。恰好抓到一個催錢糧的,仍然算的絲毫不差,從此轟動朝歌。

子牙之名,很快被比干等人知道,比干雖然辭官,但是仍然心憂國事,便來找子牙問卦。見面之後,從子牙的言談之間,發現他才略出眾,便將一些治國安邦之策來考問,子牙對答如流。越是交談,比干越是驚奇,連道高才。

此後,比干等人便時常與子牙來往。日久之後,得知子牙算來還是聞仲聞太師的師叔,也不是外人,便將紂王神智被迷的事也告訴了子牙,並請子牙暫時不要著急,只要日後紂王醒悟,定當保舉子牙,出將入相也非難事。

子牙想起師尊之言,道自己入世,先要受許多波折,看來便是應在這里了,便欣然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