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劫數再起看封 第一三七章 紂王罪己


紂王本來在清醒之後,對妲己痛恨不已,現在知道妲己也與自己一樣,心中就軟了幾分。再聽妲己的一番話,也已經原諒了妲己。沒想到妲己竟然如此烈性,要以死贖罪,急忙上前阻攔,還是晚了一步。要知道妲己原本乃是將門之女,滿門忠烈,若不如此,反而不正常了。

妲己一頭裝在庭柱上,幸好緊要關頭被紂王拉了一把,才幸免一死,但也撞的頭破血流,暈死過去。紂王急忙召來禦醫,為妲己診治。並吩咐等傷好之後,暫且打入冷宮,等候處置。

聞仲本來深恨妲己,想要紂王廢黜妲己,但是現在看了這麼一出,才知道妲己此人,本性並不壞,只是與紂王一樣,被蒙蔽了神智的可憐女子而已,也只能歎息一聲,,至于過往之種種錯處,就當是國運多艱罷了。

紂王想起過去種種,慚愧不已。紂王原來也是智勇雙全的人物,現在醒來之後,馬上便讓聞仲調來心腹忠誠之人,將宮中侍衛盡數換下,並讓聞仲不要聲張,前去拿下費仲、尤渾,連夜審訊。

聞仲轉身欲走,紂王忽然想起一事,忙叫住聞仲,“此玉佩從何而來?”

聞仲答道:“乃是聖父門下所賜。”紂王自然知道聖父乃是何人,呆了一下,急忙望天跪拜,叩謝聖父恩德。

次日,紂王升朝,讓一眾大臣驚詫不已,以為又有哪個大臣犯了什麼錯,一個個膽戰心驚,生怕紂王胡亂降罪到自己身上。

百官等待良久,終于聽到紂王的腳步聲傳來。隨即,便看見一個完全不同的身影。只見紂王身著素衣,雙眼精光閃閃,手中捧一卷帛書,緩緩而來。等眾臣叩拜之後,紂王展開手中帛書,念道:

“孤自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信任奸邪,不修政道,荒亂朝政,近佞遠賢,沉湎酒色,日事聲歌,自古人君,未有過此者。

孤弗敬上天,褻瀆神明。而致聖人降罪,使得民不聊生,此罪之一也。

姜後為萬國母儀,未有失德;孤聽信讒言,斷恩絕愛,剜剔其目,砲烙其手,致皇後死于非命,罪之二也。

太子為國之儲貳,承祧宗社,乃萬民所仰望者也;輕信讒言,賜死宗祠,輕棄國本,罪之三也。

大臣乃國之枝干,杜元銑、梅伯、商容、膠鬲、微子、箕子、比干者,盡皆干城,或遭酷刑,或受謫貶,罪之四也。

信者為人之本,又為天子號召四方者也。聽宵小之奸計,誑詐諸侯入朝,斬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失信于天下諸侯,罪之五也。

法者非一己之私,刑者乃持平之用,造砲烙,設蠆盆,天怒人怨,人神共憤,罪之六也。


妄用奢靡,窮財之力。擁為己有,酒池肉林,積天下之財,窮民物之力,使民生日促,罪之七也。

大錯已成,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受請諸位臣工為鑒,若有過錯,則盡力改之。”

一篇罪己詔書,石破天驚,百官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你看我,我看你。聞仲見狀,忙領先跪下,道:“恭賀大王。大王迷途知返,朝廷幸甚,萬民幸甚。”百官也紛紛跪下賀喜。

聞仲又奏道:“臣奉命審訊費仲、尤渾,查知真相,請大王論處。”便將費尤二人乃是西方教信徒,奉命迷惑紂王,斷送成湯天下,以便西歧取而代之的陰謀一一道來。

微子、箕子等王室貴胄大驚,沒想到現在才知道姬昌原來素有反意,只是一直無人察覺而已。不禁一個個萬分慚愧,為自己沒能早日認清姬昌的面目上前請罪。並提議將罪己詔與費尤二人的供詞頒發天下,以洗脫紂王之罪。

第二天,商榮、比干、楊任、趙啟、膠鬲等辭官之人簇擁著一輛大車,進了朝歌,往午門而來,百官見到這幾位,十分高興,急忙上前問候,並將紂王恢複神智一事告知。

微子知道商容等人前來,必有要事,便上前詢問,老臣商榮道:“請諸位跪迎娘娘鸞駕。”接著,旁邊有侍女上前,揭開車簾,儼然正是失蹤已久的姜後娘娘。百官大喜,齊齊上前拜見。

紂王聞訊,急忙召見眾人,聽商容稟報經過之後,紂王連同百官對天叩謝聖父,重新封姜後為正宮娘娘。姜後隨後又令人傳書兄長,將其中的點點滴滴一一相告,請求姜文煥與鄂順返回封地,等紂王平定西歧之後,自有封賞。

那商容等人,本來辭去官職,就是為了替殷商多保留一分元氣,現在既然紂王清醒過來,自然官複原職。商容等人又聯名舉薦姜子牙。紂王宣子牙上殿,一番對答,戰策民政,無一不通,紂王十分滿意,便封子牙為上大夫,暫代梅伯之職。

姜後得知妲己亂政的真相後,再看現在的妲己,與以前判若兩人,性子與自己竟然有七八分相似,想到妲己也是受害之人,又得知妲己以死明志,憐惜之心頓起,將妲己接出冷宮,封為西宮貴妃。

紂王聽了姜後的經過,才明白殷商之所以會有此劫難,完全是自己褻瀆了聖人的緣故,否則,以聖父只能,早就能幫自己解開邪術之困,心中戰栗,便與百官,重新前去三聖宮向聖父、聖母請罪,並自己掏出錢糧,修繕三聖宮。

紂王罪己詔與費尤二人的供狀告示一出,果然就起到了極大的反響,人們紛紛議論,不少人當時就認同了這種說法,也有不少人還心有懷疑。

這時,又一件大事發生了。各地陸續有人死亡,這些人都是最下層的里正,村長,平時公正無私,就連朝廷的高額賦稅都是這些人散盡家產為百姓繳納,也是平時詆毀紂王殘暴、宣揚西歧仁德最厲害的人。

這些人死去之後,鄰居幫忙操辦喪事的時候,竟然發現他們的家中不但藏有無數的錢糧,還有許多證據表明這些人其實一直都在暗中欺瞞百姓。他們將朝廷的賦稅私下提高,然後將盤剝而來的錢糧暗中運送到西歧。如此一來,紂王得了惡名,西歧卻是名利雙收。

如果只是一個兩個還不能說明什麼,但是這種事件在短短的幾天內,不知發生了多少起。人們這才知道原來自己竟然一直被蒙在鼓里,原來自己之所以如此困苦,竟然全是因為西歧的反商大計所致。頓時,民心向背,再也沒什麼人會相信西歧的所謂仁德了。特別是那些千里迢迢,搬遷到西歧境內的百姓,更是感到迷茫了,再也不複有對周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