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劫數再起看封 第一五四章 袁覺初出手 文殊敗退


教又損失了一個金仙,把眾人弄得憂心忡忡。慈航時常在原始天尊面前說長道短,詆毀同門,但是大家早就習慣了。這兩個人雖然人品不好,畢竟大家也拜入同一個師門億萬年之久,現在活生生的死在自己面前,不由得一個個生出兔死狐悲的感覺。

文殊反而是反應最為平淡的,本來按照他們三人的交情,文殊應該馬上提出為二人報仇,哪知文殊只是起初面帶悲痛,很快就恢複如常。看到這一點的眾人心中齊齊一驚,對文殊多了幾分警惕之心、

要說最難受的反而是燃燈與申公豹兩人。兩人先後奉原始天尊之命下山。最初的戰略意圖是要推翻殷商朝廷,扶持西周上位。然後就由國家出面,傳播、發揚闡教道統。

因為白石的插手,殷商在最後的關頭咸魚翻身,一句扭轉了面臨的被滅國的局面,平定東南,爭取到民心,西周反而成了奸佞竊國。于是最初的目標便無法實現。

原始知道拼不過對手,便將目標定在保住闡教弟子,不進封神榜上。前一段時間,在申公豹的率領下,幾個大有前途的二代弟子喪命,原始對申公豹的能力極為失望,才派出燃燈為首的金仙團隊,到孟津幫助申公豹。

燃燈接受了原始的重托,滿懷信心而來,沒想到兩天之內,接連損兵折將,將兩個聖人弟子都斷送了。想起將要面對的原始的怒火,燃燈不寒而栗。大錯既然鑄成,想要挽救,就只能靠屠殺截教門人才能達到目的。

燃燈望著眾人,眼中閃過一縷陰狠,卻沒有一個人注意到。此時的燃燈被逼得全無退路,想起准提與自己見面的幾次。一個念頭不由自主的開始生根發芽。

燃燈做出一副慷慨激昂地樣子,說道,“各位也不用擔心,慈航與普賢兩位道友吃虧就在于心腸太軟了,如果普賢道友能早點就用法寶的話,那烏云仙根本就不可能逃脫。既然截教如此不仁,就怪不得我等不義。”

眾人聽了,大都點頭贊同,燃燈見大家取得了統一的意見,便讓大家各自回去。只等明天,再與截教大戰,以報慈航與普賢之仇。

燃燈等眾人離開後,開始謀劃自己的後路。准提的那些話又一遍遍清晰的回想在自己耳邊。

現在的燃燈只有兩個選擇,其一就是仍然留在闡教,但是經過這次封神的事,自己斷送掉了慈航與普賢。還有廣成子與赤精子失陷在截教手中。自己就算留下,原始對自己的態度也將改觀。以後多半不會讓自己再擔任這有實無名的闡教副教主。沒有了大義地名分,闡教幾位金仙,又有哪個會聽自己的?

如果不回闡教,就要投入西方教。准提曾經答應,讓自己擔任西方教的三教主。只要自己跟著准提。就是名至實歸。可是在燃燈的心中,對准提的人品還有幾分懷疑。准提的許多行為。只要是洪荒中的大神通者就都心中有數。假如准提不顧面皮,一朝反悔,自己只能有任人宰割地份。

沉吟良久,燃燈也不能決定到底何去何從,無奈之下,燃燈想到,“便憑了天意行事,如果能保住闡教門下再不遇害的話,就依然回闡教。否則,便只有投靠西方了。放著自己這麼一個高手,准提也不可能棄置不用。只要他有用我的時候,我就有崛起的機會。”

一宿無話,次日一早,大家便紛紛前來請命殺敵。


燃燈咬咬牙,道,“既然如此,望大家戮力同心,今日與截教賊子大戰一場。泄辱教之狠,報同門之仇。”

闡教門下除了燃燈與申公豹之外尚有九人。截教一邊,有金靈聖母、龜靈聖母、火靈聖母、毗鹿仙、靈牙、金光、虯首,若是加上彩云仙子與菡芝仙,正好與八大金仙與云中子對陣。

彩云仙子與菡芝仙法力較弱,無當便讓她們兩人一人對付云中子,一人對付黃龍。那云中子是有名的福德金仙,菡芝仙與他對陣,即使不敵,云中子也不會下殺手,那黃龍法力最低,正好與彩云仙子相當,也打的十分精彩。

雙方分九對開打,場面極其精彩,只見珠光寶氣,劍氣縱橫,不住升騰,兩邊數十萬大軍哪里見過這種場面,在下面由燃燈與無當布下地防護陣中看的頭暈目眩,津津有味。

闡截兩教弟子打了半天功夫,不分勝負,將法寶祭起,這才漸漸有了

分。懼留孫用捆仙繩拿了虯首仙,彩云仙子卻冒險兩邊一看,各自有所損傷,無當與燃燈不約而同地下令收兵。

只有那文殊廣法天尊,最為倒黴,遇到的是毗鹿仙。這毗鹿仙在截教也是大大有名的。倒不是因為他法力高深,而是一張嘴說話最毒。兩人交戰沒幾個回合,文殊就被毗鹿仙說得肝火大冒,非要置毗鹿仙與死地。

燃燈與無當下令收兵的時候,毗鹿仙倒是率先停止了攻擊,文殊卻不依不饒。恰好這時毗鹿仙面對孟津,想要回去,非得經過文殊身邊。文殊將遁龍樁祭起,來拿毗鹿仙。

毗鹿仙一見大驚,身子化作流光,落荒而逃。文殊不顧身後同門的叫喊,尾隨而去。截教眾人見了,就要讓人前去接應。

燃燈可是看了出來,文殊拿出法寶之後,毗鹿仙就根本不是對手。現在見截教想去接應毗鹿仙,急忙大手一揮,闡教眾人一起上前,盯住截教弟子,只要他們有離開的意思,就立即開打。

無當聖母無奈,只好眼睜睜的看著毗鹿仙與文殊離去,暗中祈禱,毗鹿仙能逃脫。

文殊廣法天尊與毗鹿仙一追一逃,來到一座大山。兩人都累得筋疲力盡,不願再跑,拿出武器又厮殺起來。

毗鹿仙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還在不停的激怒文殊,文殊惱羞成怒,拿出遁龍樁,咬碎舌尖,一口精血噴在靈寶上面。那法寶頓時發出萬道霞光,只一閃,就將毗鹿仙套住。

文殊劍光一閃,取了毗鹿仙的首級,一道真靈上了封神台。這時,一個聲音歎道,“該死,還是晚來一步。”

文殊大驚,將劍抬起,四處查看。接著,一個武將地身影由淡而濃,現出身來。來人手中一條烏黑的鐵棍,一身盔甲將他襯的十分威武。正是玄天門下弟子袁覺。


文殊雙眼緊縮,道,“原來是袁覺道友,不知來此荒山,有何貴干?”

袁覺道,“文殊,枉你修煉多年,竟然不知順逆,妄想逆天行事,幫助逆賊。如今又不顧兩位聖人的情分,誅殺同門弟子,該當何罪?”

文殊狂笑一聲,“你倒是說得好聽。若非你玄天教從中作梗,這殷商天下早就姓了周。如今爾等得了便宜,卻在我面前道什麼天數,實在可笑。”

袁覺俊臉一沉,問道,“如此說來,莫非你覺得這天數就該興爾等闡教?我等皆是中土子民,你闡教不修德業,反而勾結西方蠻夷之輩,禍亂人間,就此一點,就罪在不赦。”

文殊冷冷一笑,道,“道友也不用講這些空話,若是闡教伐商大舉成功,我也能如你一般說出這些話來騙人。什麼天道,其實也不過是聖人之間的博弈。追根到底,誰的實力大,誰就有理。你們玄天教有個最強聖人,自然可以橫行無忌。若是換做別人,哪來的這麼多廢話好說,拳頭大的說話就算數。”

袁覺聽了這話,愣了一下,豎起大拇指,贊道,“說得好,有見識。”

這話確實說得實在,從洪荒時代一直到今天,都是拳頭大的就有理。如果不是師父的拳頭夠大,玄天教哪來地混沌鍾這種靈寶?大師姐,自己等人與六耳說不定也被准提帶去了西方教。

想到這里,袁覺不絕搔了搔頭皮,為難的說,“這可就不好辦了。”

文殊與袁覺吵了一陣,竟然覺得他也不那麼討厭了,不由問道,“道友何事為難?”

袁覺靦腆地一笑,道,“本來我是要來救毗鹿仙的,沒想到遲了一步,按理說應該斬了你回去交差,可發現你還有幾分意思,實在讓我為難了。”

文殊知道自己全盛時才有與袁覺拼的資本,聽了前半句,心中一凜,後退一步,防范的看著袁覺。然後就聽袁覺的話里面有了一點轉機。

文殊也不屑向袁覺求饒,冷冷盯著袁覺。袁覺沉思一會,道,“這樣吧,你立下一個誓言,就此回山清修,我便放過你。”

文殊暗中出了長長的一口氣,立誓道,“文殊即日起回山修煉,閉門不出。若有違背,便讓我塞了北海眼,萬年不得脫身。”

等文殊立下誓言,袁覺歎了一聲,轉身就走。文殊也離開荒山,自回洞府,將養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