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穿越流的鼻祖

即便是選擇了《快活林》來刊載《射雕英雄傳》,林子軒仍然給《自由談》的編輯寫了回信,委婉的解釋他的選擇.

這是禮貌的問題.

在這個年代對于禮儀很是看重,注重個人的風評,不能給人恃才傲物或者無禮的感覺.

周瘦絹讀罷林子軒的來信,心中對這位作者的印象好了一分.

他是老派文人,較為看重臉面,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所謂交往,大抵就是這麼開始的.

他給林子軒寫了回信,意思是沒有關系,還慰勉了幾句,希望林子軒繼續投稿,寫出有意思的來.

這倒讓林子軒有些不好意思.

他想了想《自由談》上刊載的風格,大多是言情或者豔情,較為低俗.

或許可以把《尋秦記》投給《自由談》,畢竟《申報》的發行量在那里擺著,是個很好的平台,而且《尋秦記》中有些情節的確有豔情的成分.

這可是穿越流的.

林子軒不知道民國時期的讀者能不能接受這麼大的腦洞,穿越曆史,改變曆史,總給人一種開創新時代的感覺.

反正《射雕英雄傳》有了大量的存稿,不如來個雙開,把穿越流鼻祖的頭銜也給拿下.

干就干,他興奮的拿起了鋼筆.

民國初年,一名叫做項少龍的美國留學生,在回國的途中遇到大風暴,郵輪傾覆,他被卷入了風暴之中,沒想到竟然穿越了時空,來到了戰國時代.

這名留學生熟悉中國古代的曆史,懂得西方的先進科學.

他憑借著領先古代人兩千年的經驗智慧,在戰國時代闖出一條出路,和曆史名人斗智斗勇,邂逅各國的美女佳麗,書寫一段屬于他的傳奇.

這個是故事簡介.

林子軒加班加的寫了兩萬字,把稿子寄給了周瘦絹.

若是《申報》能夠刊載最好,不用的話明"穿越流"這個創意有超越這個時代了.

畢竟在正統文人看來,曆史是嚴肅的,不容篡改,你穿越過去一個人改變曆史算什麼事,這不是胡搞麼?

這要比野史的性質嚴重的多,一定會引起巨大的爭議.

周瘦絹給林子軒寫了回信後就沒有留意,他知道《射雕英雄傳》的篇幅應該很長,這位作者怕是沒有精力再寫其他的了.

至于約稿的法,不過是為了鼓勵林子軒繼續創作罷了.

沒想到隔了兩天,他收到了林子軒的稿子,這是另一部.

《尋秦記》,曆史穿越.

周瘦絹看完《尋秦記》的開頭,他沒有被驚豔到,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奇詭!

這是他給《尋秦記》所下的定義,這個在後世泛濫成災的梗讓周瘦絹感慨不已.

不過他並沒有排斥《尋秦記》,因為穿越時空這種不是林子軒的首創.

作為一位翻譯家,他接觸過歐美文學,早在二十多年前,在西方就有人提出過"時間機器"的概念,並且寫了一本.

那就是英國作家威爾斯所寫的科幻《時間機器》.


通過時間機器,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去到未來.

所以這個創意沒有讓周瘦絹驚歎,只不過在國內似乎還沒有人寫過.

他敏銳的察覺到若是刊載這部,一定會引起強烈的反響,至于結果如何,那就不是他能預料的了.

寫豔情最多被成低俗,可篡改曆史這就難以界定了.

或許會被批判的一文不值,也可能會一鳴驚人.

他倒是沒有懷疑林子軒會寫崩掉,《尋秦記》的看就是穿越者和曆史上名人之間的沖突和碰撞,只要把握好了這個節奏,就成功了一半.

想想如今半死不活的《自由談》,周瘦絹下定了決心.

作為一位資深的報業編輯,他深深的知道只有爭論才能引起反響,報紙才會有銷量.

很顯然,《尋秦記》注定是一部爭議不斷的.

他寫信給林子軒,明《自由談》會刊載《尋秦記》,讓林子軒准備好稿子,並給予林子軒新人作者最好的待遇,千字三元.

之所以給這麼高的價碼,是因為他覺得這部有可能會在社會的巨大壓力下中斷掉.

在這個時代,文人學者的身份很高,若是有些曆史學家或者知名文人聯名上書,批判《尋秦記》歪曲曆史,那報館也承受不住這種壓力,只能把腰斬.

這個價碼算是對林子軒的變相補償.

這些因由周瘦絹都在信中寫明,讓林子軒自己做出選擇.

這就是老派文人的做法,不會欺瞞新作者.

林子軒沒有猶豫,答應了下來,當然他可不會傻傻的用自己的名字,而是用筆名.

《射雕英雄傳》用的筆名是金勇,《尋秦記》用的筆名是黃毅.

他想先看看社會上的反應,如果讀者能夠接受這兩本通俗,得到了大眾的認同,那時候他再承認是自己寫的,從而名利雙收.

如果被罵慘了,那就直接收手,反正只是個筆名,沒什麼損失.

這讓他找到後世躲在電腦屏幕後面的感覺,到時候誰要是敢罵他,他就隨便起個筆名罵回去,有了後世在網絡上罵戰的經驗,對于罵戰他可不怕.

191年月份,《自由談》和《快活林》分別刊載了兩部武俠.

《射雕英雄傳》因為篇幅還沒有展開,暫時沒有什麼爭論,顯得默默無聞.

《尋秦記》就不一樣了,剛開始就是項少龍穿越到了秦朝,砸死了惡霸,救下了美蠶娘,慢慢的融入古代社會.

讀者都在期待項少龍在古代如何生存下去,會不會碰到曆史名人等等.

穿越在這個時代還屬于大殺器,不振聾發聵,至少讓人耳目一新,被鴛鴦蝴蝶派荼毒良久的讀者終于找到了一部不一樣的.

這是神作啊!

有這種想法的大多是市民階層,他們看報紙是為了消遣,不會去追求深層次的內涵,只要看的爽就滿足了.

目前《尋秦記》還沒有落入文化名人的眼里,所以好評如潮.

林子軒也知道這是暴風雨之前的平靜,隨著《尋秦記》的連載,一股大批判的浪潮即將湧來,他已經做好了罵戰的准備.

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