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提前出爐的奧斯卡

林子軒之所以低價把翻拍權賣出去,不是因為看瑪麗碧克馥臉蛋漂亮.£∝頂點小說,

雖然這位正當紅的好萊塢女明星甜美可人,卻不是他喜歡的類型,他比較喜歡英格麗褒曼,格蕾絲凱莉和奧黛麗赫本那種.

當然,這指的是她們的熒幕形象.

對于女明星來說,熒幕形象和私人生活有時候差別很大.

瑪麗碧克馥1893年出生于加拿大的多倫多,5歲時父親死于工傷事故.

她過早地挑起了維持家庭生活的重擔,艱苦的工作造就了瑪麗的生存能力,她開始在加拿大演出話劇,8歲時她就參加巡回演出團,足跡遍布加拿大和美國.

14歲時,瑪麗決定進軍百老彙獻藝.

1909年,渴望成名的瑪麗戀戀不舍地離開百老彙的舞台,憑借同樣的魅力和決心得到比沃格拉夫電影公司大衛格里菲斯的賞識而進入美國電影界.

從瑪麗碧克馥拍攝電影的薪酬狀況就能看出她在好萊塢的地位.

1909年初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時,周薪40美元.

1910年在帝國影片公司時,周薪已升至175美元.

1911年到美琪影片公司又升至275美元.

1912年轉到a朱克的名演員影片公司,周薪已達到500美元.

之後其薪金一直周期性翻番,到1916年中期,瑪麗與朱克簽訂了一項令人驚愕的合同:每周1萬美元外加30萬美元獎金.

在1917年,她拍攝一部電影的薪酬是35萬美元.

她是這個時代好萊塢最頂尖的女明星之一,在好萊塢電影圈有著深厚的人脈關系,和沃爾什相比,她才是好萊塢的大人物.

林子軒需要瑪麗碧克馥把他介紹給其他好萊塢大佬.

尤其是像派拉蒙和環球這種大電影公司的當家人,和這種人脈關系相比,那點金錢的損失不算什麼.

談錢傷感情,但不談錢連感情都沒有.

在席間,林子軒談起了有聲電影的話題,不過這個話題遭到了這幾位好萊塢大人物的一致嘲諷.

在好萊塢,有聲電影就是一個笑話.

卓別林甚至即興模仿了一段鴨子的叫聲來嘲笑有聲電影,認為給電影加上聲音會破壞電影的表演藝術,到時候電影就是一群鴨子在亂叫.

聯美的四巨頭都是默片堅定的擁護者,他們對有聲電影極為排斥.

但林子軒知道,有聲電影的時代終究要來臨,默片時代在數年後就會終結.

這是時代的大潮流,浩浩蕩蕩,無從抵擋.

能跟上時代步伐的人會獲得新生,否則將會被時代所淘汰.

事實上,卓別林後來也拍攝了有聲電影,並獲得巨大成功,而大衛格里菲思曾嘗試拍攝有聲電影,但觀眾反應平淡.

1931年,大衛格里菲斯完全退出了電影界.

瑪麗碧克馥和道格拉斯范朋克轉向了幕後,開辦了電影公司.


十年時間,有聲電影的浪潮就會席卷而來,一批默片時代的大明星和大導演將失去舞台,被時代拋棄.

林子軒知道未來的趨勢,所以他對有聲電影抱有極大的期望,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或許會失敗,可一旦成功,將獲得巨大的收益.

既然聯美四巨頭嘲諷有聲電影,林子軒就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在1921年的好萊塢,還是默片的天下.

他打算之後再和瑪麗碧克馥單獨談論這個話題,還要請她介紹好萊塢的大人物.

"既然好萊塢電影這麼興盛,為什麼不設立一個獎項呢?"飯局到了尾聲,林子軒挑起了一個話題,"每年對好萊塢拍攝的電影進行一次評選,比如最佳電影,最佳故事,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等等."

林子軒所說的就是後世的奧斯卡金像獎.

無論新聞媒體如何抨擊奧斯卡金像獎評選的不公正,但不可否認,奧斯卡金像獎不僅反映美國電影藝術的發展進程和成就,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的電影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就算是林子軒不提,過幾年美國人也會弄出來奧斯卡.

林子軒的目的自然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個獎項,這是以後明星電影公司有機會爭取到的獎項.

要是能和奧斯卡金像獎的創始人打好關系,對他極為有利.

這個話題果然吸引了聯美四巨頭的注意力,如果好萊塢有這個獎項的話……

他們在心里權衡著利弊,這對于瑪麗碧克馥更具有吸引力.

在好萊塢,和她同級別的女明星還有幾個人,她們之間攀比的無非是片酬和觀眾的喜愛程度,可這都沒有一個獎項的肯定更有價值.

最佳女主角,這就是她想要的東西.

這一刻,瑪麗碧克馥覺得林子軒太懂的她的內心了,只要她能把《紐約假日》拍出來,那下一年的最佳女主角就非她莫屬了.

女人的虛榮心攀升到了極點,她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就算要設立這個獎項,也是那些大電影公司的事情,和我們沒有關系."卓別林酸溜溜的說道.

他也希望得到獎項的肯定,但現在的好萊塢是大電影公司的天下,他們這種小公司能夠分一杯羹已經滿足了,獎項一定會被那幾家大電影公司包攬的.

"四位都是好萊塢頂尖的人物,若是聯手推動這個獎項的成立,那在好萊塢的地位就會更為穩固."林子軒鼓動道,"我相信聯美電影公司在將來一定也能成為和派拉蒙一樣的大電影公司."

這話卓別林喜歡聽,他看林子軒也順眼了不少.

四人商議了一下,覺得這件事沒什麼危害,反而好處多多.

在瑪麗碧克馥的強烈要求下,他們准備以聯美電影公司的名義發出倡議,和其他幾大電影公司一起創立一個獎項,來評選好萊塢一年來所拍攝的電影.

"為了彰顯好萊塢的國際化,我覺得應該設立最佳外語片這個獎項."林子軒趁機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微笑道,"這樣以後像我這樣的東方人也能帶著電影參加評選,美國電影會更加繁榮."

聯美四巨頭笑而不語.

他們明白這才是林子軒提出設立獎項的目的,但這有什麼呢,誰沒有私心,只要對大家都有好處就行了.

"來,為了美國電影干杯!"瑪麗碧克馥舉起杯子,興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