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從《死水》到《荒原》

【神馬 .. 更新最快最全的免費小說】

托馬斯艾略特在1888年出生于美國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頂※/※/※/,..

他曾在哈佛大學學習哲學和比較文學,接觸過梵文和東方文化,對黑格爾派的哲學家頗感興趣,也曾受到法國象征主義文學的影響.

後來他來到英國倫敦,認識了著名詩人龐德,接觸到意象派詩歌.

19年他出版詩歌《荒原》.

這部作品被評論界看作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一部詩作,而艾略特本人的名氣也高漲的近似神話,這部作品被認為是英美現代詩歌的里程碑.

艾略特看到林子軒的詩集純熟偶然.

林子軒的詩集在美國發行量並不大,也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力,這本叫做《一代人》的詩集是一位美國游客帶到英國倫敦的.

這位游客恰巧認識艾略特,所以艾略特就看到了《死水》這首詩作.

由此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開始寫作長篇詩歌《荒原》,也正是《荒原》這首詩作讓他成功封神,成為後期象征主義詩歌的領軍人物.

在後來出版《荒原》的時候,艾略特曾提到過他寫作《荒原》的靈感來自于一首不為人所知的詩人的詩歌.

那個時候,身在倫敦的艾略特根本不知道林子軒是誰.

從《死水》到《荒原》,只能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兩首詩作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但詩歌就是這樣,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理解.

林子軒在郵輪上也沒有閑下來,他除了繼續寫外還要整理書籍.

答應嚴獨賀的《白馬嘯西風》和《笑傲江湖》都要寫出來,《尋秦記》要結尾了,他准備把《亂世佳人》的中文版刊載在《通俗周報》上.

這樣一來,報紙上掙一次錢,成書出版的時候再掙一次錢,拍成電影的時候還能掙錢.

這就是後世所的版權衍生出的多元化商業模式,可惜不能改成游戲和電視劇.

林子軒還在美國通過各種途徑購進了一批書籍.

他在和季鴻明打這個版權官司的時候研究了美國的版權法,這個法律很有意思.

美國國會發布的第一部版權法是1790年的版權法.

這部法律保障作者14年出版"地圖,圖表和書籍"的專權,此後假如作者還活著的話他可以繼續延長14年這個專權.

這部法律沒有規定其它作品如音樂創作,報紙的版權,它特別注明不禁止拷貝外國作家的作品,在當時大多數作品沒有申請版權.

在181年和1909年美國曾先後出台兩部版權法,其中前者將版權保護期限擴展到8年,到期後可續展14年.

而後者則將到期後可續展的年限從14年擴展至8年.

這讓林子軒覺得有空子可鑽.

按照這個時代的版權法,在19年之前的作品,如果沒有登記就不受版權法的保護,如果登記了,就算作者活著,當他的作品發表超過56年也不受到法律保護.

也就是,在美國書籍的版權只有56年的時間.

這和後世的版權法並不相同.

美國1976年的版權法案首次確立了版權自動獲得原則,即不再以作品發表或者登記為版權保護的前置條件,作品無論是否發表或者登記,均受到版權保護.

並將版權保護期限延長至75年.


1998年,美國通過了《版權期限延長法案》對1976年版權法進行修正.

在1978年及以後創作的作品將受更多的版權保護,版權保護期限為作者終身及其死亡後70年.

相比較而言,1909年的版權法是多麼的不負責任.

這意味著林子軒可以翻譯或者改編這些作品,而不需要經過原作者同意和付出任何代價.

所以,他按照這個篩選條件買了不少書籍,拿回去讓萬象書局翻譯印刷,賣出去賺錢.

其中以文學類和科教類為主,也有一部分英語詞典.

特別是英語詞典,拿回去做成英漢詞典,向學校銷售,這可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林子軒瘋狂購書的行為讓鄭證秋和周劍允佩服不已,他們不知道林子軒的真實想法,只以為林子軒要買回去自己看.

怪不得人家能寫詩寫呢,這麼,是要有多麼深厚的基礎啊!

于是,鄭證秋和周劍允也加入了購書的行列.

鄭證秋以電影類書籍為主,周劍允則主攻經營類書籍.

到了最後,三人的書籍裝滿了幾個大箱子,郵輪要按照貨物重量另外收費.

由于是返程,來美國的事情都解決了,大家的興致都不錯,林子軒也沒有整日的窩在船艙內,不時出來和大家一起閑聊.

王庚因為要協助張康任為華人爭取權益,就沒有同行,他委托林子軒把陸蔓送回國內.

在美國,黑人游行罷工愈演愈烈.

張康任和紐約的黑人領袖達成了協議,華人也加入其中,彼此支持.

這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工作,王庚不讓陸蔓參與其中,陸蔓也不願意參與.

雖然他們都是《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的見證者,但寫文章和參與示威游行是兩碼事,黑人的游行遭到了美國當局的強力鎮壓,境況堪憂.

這些和郵輪上的林子軒都沒有關系了.

這個時候,鄭證秋在郵輪的甲板上結識了一個人,此人叫做洪慎.

大家都是中國人,便攀談起來.

巧合的是洪慎是學習戲劇的,和鄭證秋有共同語言,作為中國戲劇界的前輩,鄭證秋就把洪慎介紹進了林子軒的圈子里.

洪慎1894年1月1日出生于官宦世家,江蘇常州人.

191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在校期間熱心新劇活動.

1916年夏,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入俄亥俄州立大學學習陶瓷工程,繼續編戲演戲.1919年考入哈佛大學戲劇訓練班,成為中國第一個專習戲劇的留學生.

他在哈佛大學學習文學與戲劇,並在波士頓聲音表現學校學習,又在考柏萊劇院附設戲劇學校學習表演,導演,舞台技術,劇場管理等課程,獲碩士學位.

190年學習結業後到紐約參加職業劇團演出.

此時回國,經家人介紹准備到南洋兄弟煙草公司上海總公司材料總管理處任理事,兼任總經理簡照楠的英文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