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 英雄紀念碑

第四十五章 英雄紀念碑

“是刀鋒營的兄弟們來啦!“魯智深大聲喊道。

周呂旺心頭一寬,喝道:“蕭平基!你們今天逃不了啦!我們的軍隊已經來了!”

蕭平基也已聽到動靜,抽空一瞧,只見遠處塵煙滾滾,似是來了不少人馬,不禁一驚,宋朝的士兵什麼時候竟敢和大遼對陣過!這些懦夫的軍隊,以前都是一觸即潰的,今天怎麼這支隊伍好像軍容齊整,聽腳步聲,那是一支訓練有素的善戰之軍,心頭不由一震,趕緊奮力一拳,將武松迫退。

武松只覺一股巨力猛地如同排山倒海般向自己壓來,奮力阻擋,才堪堪敵住。周呂旺與林沖二人生怕蕭平基下殺手,急忙一左一右搶上前去。那蕭平基迫退武松,也不追擊,將刀拔出,高喝一聲,遼兵立時調轉戰陣,排成一行,個個面目凶悍,嚴陣以待。

周呂旺見了也是心驚,這些遼兵果然是馬背上打天下的主啊,反應能力令人吃驚。

戰場上短暫地平靜下來。

遠處人影一閃,王進偉已先趕到,見周呂旺等人安然無恙,放下心來。過得不久,刀鋒營戰士都已趕到。

蕭平基是個懂得抓住時機的人,見對方沒有來得及結陣,立即下令沖殺。一時間,遼兵呼喝著沖向刀鋒營,只有十幾騎沖著周呂旺四人而來。

周呂旺見狀,贊了聲,有種!就這麼點人也敢拼,遼人果然是凶悍勇猛!回頭對魯智深道:“好了,是機會了,放猛犸獸!”

魯智深歡叫了一聲,將猛犸指環高舉,一陣光芒閃過,罕見的龐然大物已沖入遼兵陣中,那些遼兵慌了一陣,隨即便穩住了陣型,猛犸巨獸雖強,但遼兵個個騎術精湛,馬速又較快,猛犸獸根本追趕不上。

周呂旺大喝一聲,當先沖向敵兵。那些遼兵已在蕭平基的指揮下,與刀鋒營短兵相接了,眾好漢奮力向遼兵殺去,而周呂旺與林沖則趕去宋人俘虜那邊,趁機解救。

這一仗很快便結束了,遼人再次碰到了釘子,這些宋朝士兵前所未有地勇猛,在他們身上,遼人沒有占到便宜。但真正迫退蕭平基的,是神箭郎君王進偉,他的魔法箭已經射死了十名遼兵,個個被烈火焚身,遼兵膽戰心驚,倉惶逃去。

刀鋒營沒有騎兵,無奈追趕不上,只得任由他們去了。

遼兵在大宋境內,從未如此狼狽過,他們丟棄了搶掠來的財物和奴隸,往邊境逃竄。

惠縣的百姓震動了,他們紛紛跑到街頭歡慶勝利,無數激動而興奮的人們圍住凱旋而歸的刀鋒營戰士,向他們致謝,街上很快便人山人海,周呂旺等人也被圍在熱情的百姓中間動彈不得。最後,周呂旺在刀鋒營戰士的保護下,終于擠到了惠縣縣衙。


而激動的人們並未就此放過他,他們敲鑼打鼓地跟著我們的小周同志後面,不肯散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姓們已打聽到這個年輕的英雄就是他們的父母官時,已是群情洶湧,喜不自勝。

看到這熱鬧的場面,周呂旺心血來潮,叫人將縣衙公堂上審案的案台搬到了大街上,當然,小周同志並非是要當街審案,而是…

周呂旺站在桌上,向四周團團一揖,這時,街頭的百姓已堆積得如同螞蟻一般,黑壓壓地一片,甚至附近的樓房也被人占據了,還有人攀上了房頂,甚至爬上了樹去,他們爭先恐後地想多看看這個抗遼的英雄,看看他們的父母官。

“惠縣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們,你們好!”周呂旺此時中氣十足。“請大家安靜一下!周某有話要講!”

人們喧鬧了片刻,終于靜下來。

周呂旺滿意地看了看四周,道:“我叫周呂旺,從今天起,就是惠縣的知縣,你們的父母官,你們看,我很年輕,大家恐怕都沒見過這麼年輕的知縣大老爺吧?”

人們議論紛紛,場面又喧囂起來,而老成的呼延灼則皺起了眉頭,他雖閱曆豐富,但也從未見過這樣的開場白哩。

“大家再安靜一下,我還沒說完哩!”

這一下,很快就安靜下來。

“我今天才到的惠縣,一來就和遼兵打了一仗,你們看看這些戰士們,他們就在你們面前,請記住他們,擊退遼兵的,就是這些英勇無畏的戰士,功勞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他們用鮮血和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我們犧牲了五個兄弟,五個年青的戰士用他們的生命保衛了我們的家園,請大家記住這些勇敢的戰士!讓我們為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周呂旺摘下帽子,低下頭去。

此時的刀鋒營戰士都已熱淚盈眶,他們學著周呂旺的樣子,摘下了頭盔,他們此時比任何時候都站得直,他們挺直了腰,任憑淚水自臉上滾落。

也許周呂旺自己都不知道,他今天這一番也許只是無意識的話,已經獲得了刀鋒營全體戰士的忠誠。

在這個時代,當兵的,不過是官員們升官發財的工具,有了軍功,那是將軍的,跟他們這些小兵是沒有任何關系的,死幾個人算得什麼!從來也不會這樣被上司們重視的。

百姓們見這肅穆而莊嚴的場面,也大為感動,都低下頭去,林沖等幾位好漢也是激動不已,周呂旺這時所表現出來的氣勢,已折服了他們,這不僅僅是強者的氣勢,更是王者的氣勢!

周呂旺抬頭道:“從今天開始,我將在惠縣建立一個英雄紀念碑,專門用來安葬我們這些為了國家而犧牲的英雄,這五個陣亡的兄弟,他們的名字將被刻在紀念碑上,讓後人永遠記得他們的功勳。”


呼延灼早已是老淚縱橫,此時的他,再也忍不住了,拜伏在地,哽咽道:“老將替死去的弟兄們多謝惠王殿下,有殿下這句話,他們就算死了,也可以瞑目了!”

此語一出,刀鋒營所有戰士都跪倒在地,齊聲高呼道:“多謝惠王殿下!”而百姓之中,更是喧嘩一片,惠王!他們開始交頭接耳,互相打聽這個年青人究竟是什麼來頭。

周呂旺急忙道:“老將軍快請起!眾位兄弟請起!”

人活一世,不為財,便為名,做為一個軍人,顯然名比財來得更加重要,周呂旺此舉,怎不教半生戎馬的呼延灼激動萬分呢!

平靜下來,周呂旺繼續道:“我來惠縣,是因為我在汴京的時候,聽聞我們宋遼邊境常常被外族欺侮,所以我就跟皇上說,我要來惠縣,那麼,我就來了,我來的時候,發現街上有許多乞丐,也發現你們的日子過得都不好,大家說,我有沒有看錯?”

人群中登時吵鬧不休,忽然一個響亮的聲音自人堆里傳來。“遼狗時常來搶掠我們,官府也不管怎咱們老百姓的死活,當然是過得不好!”

周呂旺大聲道:“說得好!第一,遼人來犯,第二,官府不聞不問,這樣的官府還不如不要的好!俗話說,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那麼,周某今天在這縣衙門口向各位父老鄉親保證,自今日起,這種事情將不會再發生了!遼人來了,我們有這些勇敢的戰士保衛家園,我周呂旺將從現在起,免受惠縣的所有稅收,什麼時候等大家都過上好日子了,家家有酒有肉、有屋有衣,我再收稅,但凡惠縣有一家沒過上好日子,這稅我都不收!大家看怎樣?”

百姓們先是怔住了,過了良久,才驚天動地地爆發出歡呼聲,人們歡呼雀躍,喜不自禁,甚至有人相擁而泣。宋代尤其是南宋的賦稅之繁重,早已是史家的共識。連宋朝人自己也不怕自暴家丑,他們或者稱本朝賦役數倍于古或者說兩稅七倍于唐,或者說曆來稅種名目未有如今日之眾,或者說古來刻剝之法,本朝俱備,這些說法在史籍中比比皆是,也可謂曆代一大景觀。

宋朝雜稅繁多,朱熹稱古來刻剝百姓的辦法,本朝全有。此外,宋朝還開創了無數稅種,當時的人都不能列舉清楚,稱為不可以遍舉,亦不能遍知。這些稅種多數極其瑣碎,針頭線尾都打主意,說起來簡直有失國家體統。它們大多是適應攤派的需要的臨時發明,後來遂成為定制,其中以“經總制錢”“月樁錢”“板帳錢”三個大項目下數百個稅種作為主體。

在這三個名目之外,著名的還有二稅鹽錢、蠶鹽錢、丁絹、丁鹽錢、僧道免丁錢、秤提錢、市例錢、折估錢、折布錢、布估錢、畸零絹估錢,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僧道免丁錢”,由于僧道是可以免除徭役的,農民都想去做,于是官府規定,要出家,行,交錢來。蘇軾在杭州,想治理西湖,但都拿不出錢來,只好向中央申請了度堞來賣。財政靠度和尚來支撐,這真可謂極大的諷刺。

而眼下,周呂旺宣稱免去惠縣所有稅收,這種驚天動地的舉動,老百姓們能不為之瘋狂麼!不知是誰帶頭跪了下來,一時間,所有的百姓們都跪倒一片,向周呂旺磕頭道謝。

周呂旺的眼睛濕潤了,這些淳樸的百姓啊,他們在宋朝的苛政重稅下吃了多少苦頭啊!既然老天安排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又怎能不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大家快請起!大家不要跪了!”周呂旺跳下桌來,向離得自己最近的百姓走去,一個一個地攙扶,眾好漢也流著熱淚攙扶那些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百姓們,他們第一次感到,受到老百姓的擁戴是一件多麼令人滿足的榮耀啊!

在周呂旺的勸說下,百姓們終于散去,每一個人都是飽含著感激的淚水離去的。

[本書首發于原創文學網,轉載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