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到京



廖家的二老太爺自是不信,可程池卻是一問三不知,他只好訕訕然放棄.

可像廖家這樣的人家都知道了,方家,袁家,閔家還有程箏的婆家顧家,沒有不知道的道理.

袁維昌倒沒有說什麼,閔家卻是樂見其成的.

分了宗,沒有了比程許年長的程識和程證,程許就是毫無爭議的大少爺,長房的嫡子長孫,程家的將來也就毫無爭議地理應由他掌管.

方家和顧家卻覺得不妥.特別是顧家,在京城的四老太爺還親自喊了程箏去問話.

程箏只好無奈地道:"我已派人去打聽了,不日應該就有消息到.到時候再來稟了老太爺."

顧家的四老太爺有些古板,聞言摸著胡子點著頭,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道理你們都比我懂得多,我就不說了.有些事做了就像潑出去的水,再難以收回.需慎之又慎之才是."

長輩面前,程箏乖乖愛教.回到自己住的東跨院這心里卻像燒盆火,在屋里來來回回地走了兩趟心情都沒有辦法平靜下來,索性去了朝陽門的宅子.

誰知道上自程池下至總管秦子集甚至是內宅的管事碧玉都不在.

在家當值的小丫鬟戰戰兢兢地道:"秦大總管陪著老夫人來了京城,前天晚上就到了通州,今天一大早四老爺才接到信,二老太爺,大老爺,二老爺,二太太和讓二爺都趕去了西直門……"

程箏又驚又喜.喜的是這麼多年未見的祖母來了京城,祖孫得以相見,她以得盡孝.驚得是不知道祖母這次來京會不會與程家分宗有關系.顧家顯然覺得長房不應該提出來分宗……只怕會對她這個孫媳婦有所看法.

她一面派人去杏林胡同,一面趕去了西直門.

程箏在西直門一個人也沒有遇到,派去杏林胡同的人卻帶了郭老夫人身邊的呂嬤嬤過來.

"大姑奶奶!"呂嬤嬤在程箏面前可不敢拿喬,撲通一聲就跪在了程箏的面前.眼淚不住地往下落,"可把我們老夫人給想壞了!您快隨著我去給老夫人問安吧!"

程箏想到祖母對自己的教導,眼淚也落了下來,匆匆拉了呂嬤嬤就急趕著地去了杏林胡同.

杏林胡同是個五進的宅子.住著程涇和程渭一家.外面的書房兩各一間,廳堂是共用的.程涇住正房,程渭住在後面一進.郭老夫人來了,程家開了大門,郭老夫人被迎進了正房廳堂的羅漢床上坐下,程涇,程渭,程池和渭二太太邱氏,程渭的兒子程讓給郭老夫人夫人磕過頭之後,都圍坐在郭老夫人身邊.

郭老夫人見溫文謙和的程讓還是像從前那樣的靦腆,就不由地歎了口氣.拉著程讓問了問他的功課.

知道程讓已經把《四書注釋》讀了一遍,郭老夫人非常的高興,道:"你祖父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才開始讀《四書注釋》.什麼事都貴在精不在貴快.你要好生讀那《四書》的含意才是.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問問你池叔父.你池叔父的功課也很好的.當年還曾經受到過你祖父的誇獎."

程讓紅著臉應"是",已有小丫鬟隔著簾子稟著"大姑奶奶來了".

郭老夫人眼圈一紅,也顧不得二兒媳打招呼,忙道:"快請.快請!"

程箏進來就跪在了郭老夫人面前,一聲"祖母".眼淚就落雨似的籟籟而下.

郭老夫人也哭了起來.

程涇等人都側過臉去.

渭二太太紅著眼睛上前扶了程箏,溫聲道著:"大姑奶奶別哭了!您這樣,老夫人越發傷心了."

程箏也知道,只是這眼淚止不住地就往下落.

她擦了兩次眼角.這才止住了眼淚,笑著喊了聲"祖母".

那邊郭老夫人在程池的勸慰下也止了眼淚,聞言就笑著拉了程箏的手,滿臉歡喜地道:"你怎麼知道我來了京城?我就是怕耽擱你們的事,誰都沒有告訴!"

程箏自然不好說是顧家的長輩知道程家要分宗的事,她想問問情況,笑道:"我沒事准備去四叔父那邊串門,這才知道您來了京城!"


"可見我們大姑奶奶和母親多有緣分!"渭二太太在旁邊湊著趣,"心血來潮出來走走,正巧就遇到了母親來京城……大姑奶奶今天要趕回去嗎?不如留下來用晚膳吧?"

程箏連連點頭,差了身邊服侍的去把兒子顧甯和顧中接過來,然後給在衙門當值的顧緒送信:"說祖母過來了!"

當差的連聲應是,出了正房.

程涇就忙著給母親騰地方.

"你們也不用這麼麻煩."郭老夫人笑道,"我就是來京城散散心.今天就住在客房好了.明天我去四郎那朝陽門的宅子看看,到那邊住幾天."

程渭夫妻就對視了一眼.

程涇猶豫道:"母親一路上車馬勞頓,不如在這邊歇幾天再去好了!"

郭老夫人來了京城,少不得要和在京城里的親戚走動走動.他是長子,理應伺俸母親.郭老夫人搬去了朝陽門那邊,親戚們來拜訪郭老夫人就得去朝陽門那邊,袁氏又在老家鬧著要分宗,只怕有多心的人會以為郭老夫人和袁氏婆媳不和.

說著,他看了一眼程渭.

示意程渭勸勸母親.

程渭不敢作聲.

母親瞞著他們突然來京,還帶了秦大總管,十之八九是為了分宗的事.母親到底是同意還是反對,他還沒有來得及和母親說上話,可不敢這個時候亂說話.

他朝程池望去.

子川這些年都在金陵城照顧母親,又是小兒子,母親心里想什麼,他應該最清楚.就算不是最清楚的,至少他說錯了話母親是絕對不會生氣的.

程池滿心困惑.

母親怎麼突然要去朝陽門住?

難道是為了周少瑾的事有話要對他說?

程池眼觀鼻,鼻觀心地站在那里.根本不搭理程渭.

他出門的時候讓人去給周少瑾帶了信,只說自己有事,今天不在家,免得她去了撲了個空.

小丫頭這幾天都在他的書房里玩.

突然讓她別過來,也不知道小丫頭會不會覺得無聊!

程渭暗暗叫苦,只好當作沒有看見程涇的眼神似的.吩咐妻子:"母親過來了,簫姐兒和笙姐兒那邊你得派人去說一聲才是.廚房那邊也要去看看,等到大綸他們過來我們擺膳.母親,您看如何?"

郭老夫人點頭,道:"現在晚了,簫姐兒和笙姐兒那邊還是明天去送信好了.打發管事去說一聲就行了.這件事就交給讓哥兒了.讓哥兒,你可使得?"

程讓忙上前應是.臉紅得能滴出血來.

郭老夫人呵呵笑,道:"讓哥兒也不小了,到了該經曆事情的年紀了."

程渭等人忙躬身應諾.

郭老夫人就道:"至于廚房的事,讓府里婆子去看看就行了.二兒媳的身子骨不好,快回房去更了衣.換個松散些的打扮過來陪著我們說說話就行了.你們有事也都去忙自己的去.等到大綸他們過來,就在廳堂里擺膳."

渭二太太聽聞淚盈于睫.


她嫁過來二十幾年,生育艱難,頭幾胎都沒有站住.好不容易才生下程笙和程讓,或者是因為這樣.程讓自小就體弱多病,讀書也沒有程許聰明,但婆婆對她素來寬厚,不僅沒有半點怨言.她自怨自艾的時候還安慰她,程渭在京城出仕之後還送了她和兒子來京城和程渭團圓,把活潑好動的程笙留在身邊照顧……

"母親!"渭二太太拉著郭老夫人的衣袖就哽咽起來.

郭老夫人笑道:"我這好生生的,你可別哭了……"

渭二太太嚇了一大跳,硬生生地止住了眼淚,不安地喊了聲"母親".

郭老夫人就笑著拍了拍她的手,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孝順.你們都下去吧!我和箏姐兒說會話."

做兒子孫子的就魚貫著出了正屋的宴息室.

等一出廳堂,程涇就抱怨道:"母親要去朝陽門住,也不幫著勸勸.那邊空蕩蕩的,又全是新進府的仆婦,怎麼服侍得好母親?"

程渭只是笑.

程池則懶懶地道:"大嫂不是吵著要分宗嗎?我這也是為了我們長房好--母親被二房的老祖宗逼得沒有辦法了,只好跑到京城來,又急又氣,覺得沒臉見那些親眷,悄悄地住進了小兒子家里.等到我們付了銀子給二房的,正好坐實了二房不仁不義的名聲,這不是挺好的嗎?"

杏林胡同這邊的宅子的確太小了點.

還要給程嘉善騰地方做新房.

母親又是孀居之人.程嘉善成親的那天肯定是不能住在正房的.

難道還讓她老人家搬到後罩房去住不成?

母親生平都沒有受過這樣的委屈.

沒道理幾個兒子都大了,還受這等閑氣.

程池道:"母親這也是為了大哥和大嫂著想.箏姐兒的婆家可是最看重這些的."

程涇老臉一紅,低聲道:"分宗的事,也是大勢所趨."

"那是!"程池道,"天下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呢,何況家戶人家!我也不知道大哥在煩什麼?"

程涇尷尬地笑.

程渭忙出來和著稀泥,對程池道:"既然你也覺好,那就讓你二嫂跟過去服侍母親好了."

二嫂也是個性子柔順的人,讓二嫂提前和小丫頭接觸接觸,以後小丫頭嫁進來了也有個伴.

程池笑道:"二嫂去不去都不打緊,讓讓哥兒過去服侍才是正經.母親不也說了嗎,讓哥兒也到了經事的時候了,正好那邊的仆婦少,讓讓哥兒去給母親跑跑腿."



姐妹們,不好意思,家里的電腦壞了,跑到單位發的文,晚了很多,又沒辦法請假!

加更明天才能補上.

~~~~(>.<)~~~~

※(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