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涼王.涼亡

第一章

涼.昇平十年

公元261年.春.涼國都城.姑藏城朝堂內,當今涼王正與大臣們商討著該如何抗衡魏軍之攻勢!

自去年立秋以來鄧艾奉命領七萬大軍以勢破如竹之勢迅速攻破蕭關更於高平城斬殺王叔.呂建邦已是令涼舉國震驚,殊不料司馬昭竟命鐘會領三萬偏師連夜翻越隴山偷襲隴關!短短一月內魏軍連破蕭、隴二關奪安定、廣魏兩郡,大將軍韓平見情勢危急連忙遣使於南方漢國請求援軍,無奈魏軍士氣如虹鄧、鐘二將攻勢一波強過一波短短數月涼國黃河以東之領土僅餘位於黃河岸邊連接河西渡口之金城郡正孤軍力抗魏軍之夾攻!

現今之涼國朝臣已分為二派,一派已王叔呂興邦為首力主死戰傾河西之兵全力支援大將軍韓平固守金城郡以待漢國援軍到來,屆時涼、漢兩軍合流一舉擊退魏軍以收復隴西失土!另一派則以涼州士族富紳代表李和等人為首力主漢國援軍遲遲未至......涼戰不能勝更將面臨退無可退之處境,皆因西域諸國多年來和涼朝魏之政策下若退守至敦煌只怕將引西域長史府發兵犯境,如此一來涼王將遭魏軍與長史府兩面夾攻,而西域諸王必將作壁上觀......與其如此,不如降之!

兩派人馬已在朝堂上為戰與降爭論多日,獨獨當今涼王.呂成梁卻是始終搖擺不定究竟是該抗戰到底或是出城投降......呂成粱始終拿不定主意.....

「諸位卿家,孤記得距今四十年前......孤的曾祖父,太祖.呂鴻成便是在此座臥龍城登基稱王建立涼國對吧?」在兩派朝臣正爭執不下之時,穩坐朝堂始終未表明立場的呂成梁終於開口,但卻是問了個耐人尋昧的問題......

呂成梁見眾臣停止爭執,遂在續言道:「孤亦知先人創業艱難,昔日太祖登位之時曾言與僭越竄漢之曹氏偽帝勢不兩立必抗衡至最後一兵一卒......但如今情勢觀來,就是孤有心尊祖訓全力抗魏只怕也是有心無力......」言畢......朝堂上已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大王不可降啊~」力主死戰全力抗魏的王叔呂興邦聽聞涼王所言,明白呂成梁已有降魏之意,為挽回情勢連忙進諫以其能改變涼王降魏之圖!

「大王莫忘先人創業艱辛!涼國自祖父.賢王鴻成開國以來已歷武王.興漢、文王.政邦如今傳至大王已是四代經營,祖父昔年因擁立漢帝其口號為曹操所不容而遭曹操以漢室之名調任至原屬涼州之張掖居延屬國擔任居延都督一職,在任居延都督其間祖父多番隱忍馬騰韓隧兩家之刁難,亦須應付昔日涼州牧韋端的猜疑更得不時出兵鎮壓擾亂河西邊境之匈奴鮮卑與當地草寇......隱忍數年方得馬韓兩家之信任!」

「王叔......你說的這些孤都聽過!」呂成梁眼見呂興邦為勸阻他欲投降之念頭而開始長篇大論,連忙發言打斷呂興邦再來所欲講之話語。


「大王,司馬昭發兵犯我西涼乃是因去年其部屬成濟犯上弒君,他此舉乃是為轉移國內......」眼見呂成梁似不再有待援抗戰之念頭,欲再進言勸諫,但一旁力主投降的涼州士紳代表,現任禦史中丞”李和”卻已是無法見容呂興邦一再勸諫涼王應全力抗戰之舉!

「襄武公此言差矣!」為免涼王投降之意有所動搖,李和遂進言欲阻王叔一再進言勸諫,更為堅定涼王投降之意再續言道:「魏國自十多年前司馬懿於高平陵除曹爽之日起便已皇權旁落於司馬氏之手,十數年來曹魏皇室形同魁儡縱使有成濟犯上弒君司馬昭猶能將其輕判,王叔主張司馬昭出兵犯我西涼乃是為轉移朝中不利己之聲浪只怕已是無濟於事更是不符事實......」語畢,李和抬眼望向涼王默然不語......

「說下去。」見此情景,呂成梁示意李和繼續說下去。

再無顧慮,李和續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在魏國已是人人皆知,臣更相信司馬昭犯我西涼別有用意,但如今情勢觀之......漢國皇帝劉禪寵信宦官黃皓,時至今日漢大將軍姜維援軍始終未至只怕與此人脫不了關係!再者金城郡雖有大將軍韓平駐守,但在魏國鄧艾、鐘會二將兩路夾攻下只怕失守只是時間問題......而最關鍵者莫過於......」講至此,李和感嘆的嘆了口氣......

「是什麼?」呂成粱等不及的發問要李和再說下去!

「西域諸國早已非四百年前前漢尚存之時小國林立,如今數十小國早已互相併吞只餘不足十國,彼此間國力互有消長,自太祖立國以來涼便無力令其諸國臣服,當年太祖登位建立涼國但僅稱王卻不稱帝也是將此因素列入考量之一,再者當年西域長史府降魏之舉更導致西域諸國以和涼朝魏做為對我西涼外交之政策,也因此使的我涼國數十年來在西域壓力下無法對長史府進行討伐......」

「所以......你的意思是......」似是已有點明白李和所指為何的涼王續問道。

「王上若是堅持抗戰而遷都至西海敦煌一帶,只怕屆時長史府必藉此機會發兵玉門關圍攻大王,而西域諸國向來奉曹魏為天朝必不會發兵助我涼國,屆時魏軍攻克金城郡越黃河奪高溝堡直搗河西,長史府發兵進犯玉門關與陽關,兩面夾攻之下大王仍是國破家亡無力抗衡......與其如此大王不如投降保全臣民百姓安危,再者以司馬昭目前在魏國朝中地位應不會迫害於大王,再觀當年漢帝禪讓後受封山陽公之先例,大王降魏應仍可享有一定之禮遇,如此方可保大王性命之安危!」李和不斷的說道。

「住口~李和你這逆臣!」一旁保持沉默的呂興邦已無法再容忍李和一再鼓動涼王投降之言論,一怒之下斥喝了李和要其禁言,雖是明知此一舉動將招惹涼王不悅,呂興邦仍是義無反顧的直言進諫,只見呂興邦拿下了頂戴......跪下了雙膝,堅定的看著自己的姪兒,涼王.呂成梁......不畏觸怒王威的說道:「大王,目前隴西戰況發展尚未到絕望之時,再者若真是戰勢難逆那大王也該尊從先祖之言抗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王叔......」涼王已有些許的透出不耐......

「大王,先人創業不易!涼國創業之初有著眾多祖伯長輩追隨祖父渡過一次次難關,有著多少叔叔伯伯們幫助伯父在涼國風雨飄搖之時不離不棄,如昔日丞相徐庶自祖父尚未稱王建國時即追隨祖父,多年來助我呂氏基業渡過諸多挑戰,伯父繼位之時又費心勞力襄助涼國渡過王位之爭和平逼退羌道公,乃至先王繼位之時留下身後之計助先王與王後鏟除羌道公與雷太後爭位亂政等諸多叔伯長輩之事績不勝枚舉!」


「......」涼王聞言後突然沉默不語......

「大王若降,前人心血盡付東流不說,只怕破巢之下無完卵魏國未必會善待大王!更惶論昔日曹孟德曾昭告天下必亡我呂氏基業、焚其史冊不留隻字片語!如此情境之下大王若降只怕將會是亡國之君將不得善終,所以墾請大王三思!」語畢,興邦更行三跪九叩之大禮,勸諫之決心已是令主戰之群臣為之動容!

在兩派群臣再度開始展開激辯之時,突然一名傳令兵緊急傳來邊關戰況!

「大王~大事不妙啊,連金城郡都失守了,大將軍已退至黃河岸邊進駐高溝堡與魏軍隔江對峙了!」

一句金城郡失守代表著隴西之地全數淪陷,更代表著位於黃河渡口的高溝堡已是涼都.姑藏城的最後防線,同時也代表著又有眾多涼國將士為國捐驅......

「孤心意已決!」涼王終於有了決定!

兩日後三更 姑藏城 呂氏宗族宗廟

只見呂興邦獨自一人跪在宗族牌位前默默不語,身後妻小靜靜的躺著卻沒有任何的反應與氣息......只見他緩緩的喝下了手中最後一杯酒後,喃喃自語的說著:「祖父、伯父、政邦......父親還有建邦與呂家列祖列宗與眾多叔伯長輩們,興邦無能,無法守住涼國基業......如今涼國覆滅在即......興邦不願淪為亡國奴只有以死明志以向列祖列宗謝罪,祖父,孫兒不孝,望您原諒......」

說著,呂興邦緩緩闔上了雙眼,意識漸漸模糊,心跳也慢慢的停止了......瀰留間,諸多回憶湧上心頭彷彿又見到幼時祖父鴻成與眾多長輩們一同議事與伯父興漢帶領著諸位長輩們躍上馬背拿起長槍練武的時光......好似也見到自己與建邦跟政邦年輕時與眾人一同年少輕狂的日子......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