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秋雨點點

半個時辰後,賈環目送葉講郎離開,笑著歎口氣:自己果然是圖樣,圖森破!

科場的門道確實多.不僅是童生可以跳級參加鄉試,秀才也可以參加會試(進士).以生員身份入貢國子監讀書,肄業後即可參加禮部會試.

再加上童子詩三關不糊名,各種保送,請托;鄉試,會試漏題,作弊,提前約定門生等等,這科場真是黑的不要不要.

但對賈環來說,有"路"可走,是好事.

一任提學官任期三年.正好是兩年童子試一年鄉試的時間窗.賈環在沙提學身上"刷"的好感,並沒有作廢.明年北直隸鄉試的錄遺考試就是由沙提學主持.

不糊名的考試,賈環只要自己不作死:比如像公孫亮那樣汙了卷面,或者避諱字,八股文禁忌等問題,通過,取得鄉試解額的概率很大.

只要能參加鄉試,他還是願意再苦讀一年,沖刺舉人文位.

功名的問題想得透徹,賈環心中輕松,起床喝藥.而後,裁開信封,閱讀長姐探春給他的書信.

探春在信中寫到賈府的情況,各人對他生死的議論.京西洪水她的擔憂.趙姨娘找她鬧過一回,要她打探消息.賈環屋里的情況:兩個大丫鬟晴雯,如意的識字功課拜托寶姐姐在教授.如此等等.關心之情,流露在筆端,橫溢在紙面上.

賈環讀了一遍,心中有些暖暖的.腦海里浮起那位綽號"玫瑰花",俊眼修眉,文采精華,顧盼神飛的姑娘.磨墨,鋪開信紙,提筆回信:

三姐姐,見字如面.弟于七月中突遭洪水.是時,水勢滔天,山河失色,屋垣盡毀,人畜皆死,交通阻隔,音信斷絕.至令長姐心憂如焚,弟之過也.

弟困頓于書院之內,奉山長之令,主持賑濟…,有詞半闕記之….今科院試,因故無緣;來年再試,必登桂榜…,弟若有瑕,當回府接雯,意二人出.盼姐勿憂,並告知姨娘.





賈環字的寫的輕快,圓潤流暢,瀟灑飄逸.寫好信,下午時,讓熬藥的小和尚拿去交給柳逸塵.該交待的話,他上午就給柳逸塵交待過.

書院的精英弟子全部在今天上午出發前往京城參加院試.留在書院的弟子,以柳逸塵資曆最深,暫時負責全局.秦弘圖,易俊傑,都弘,韓秀才協助.

葉講郎來過,賈環才了解情況.他早前還以為柳逸塵來送信是同學們怕刺激他的情緒.此時,他身處病中,並不去管書院的瑣務.他沒有那麼大的權力癮.

二十七日下午,一場秋雨灑落,地面微濕.窗外小雨潺潺,梧桐樹上黃葉飄落.

賈環身體略好些,換了夾衣,在偏廳,回廊中走動,活動身體.回頭時,恰巧看到林姑娘帶著白面紗,提著食盒從回廊遠端走來.

賈環就笑了下,等候在回廊中.

自他昏迷過去,倒是有十幾天沒見過這姑娘了.科舉的事情壓在心頭,他也沒顧得上向書院的同學問她的情況.不過,糧食運進來,想來應該是好好的.

林芝韻走近,提著食盒,輕盈的向賈環行禮,輕聲道:"小女子見過賈院首.賈院首…身體可好些?"聲音清麗悅耳.

災後在書院養了幾日後,她和二哥,舒兒回家了一趟,今日才返回書院.她帶了些京城里出名的點心,吃食來看賈環.


隔著面紗,賈環看不到林芝韻的神態,但她話里誠摯的關心還是聽得出,微微一笑,灑然的道:"還行吧.智塵大師說我要靜養3個月.正在服藥."說著,邀請林姑娘到他屋子里稍坐.

見賈環病情無礙,林芝韻心中欣喜.當日,她聽到賈環在書院門口昏迷,心傷流淚,也曾自責,內疚.幸好,他沒事.她是等到賈環蘇醒後,無生命之虞,才離開書院.

林芝韻怡然一笑,提著食盒跟在賈環身後,進了屋子,將食盒放在圓桌上打開,一格格的取出來,共四格,輕語道:"不知道賈院首病中有沒有忌口?

這是崇文門外張記的芙蓉糕,這是棋盤街里劉家鋪子的肉末燒餅,這是城隍廟外賣的雙色豆糕,這是托人在內市里買的潔粉梅片雪花洋糖."

賈環微微愣了下,謝道:"食物沒什麼忌口.林姑娘有心了!"

京城里最熱鬧的幾處商市有:棋盤街,燈市,城隍廟市,內市和崇文門一帶的市場.他前年初到賈府時都去逛過.這幾處小吃都是有名的.難為她分別去買來.

林芝韻微微低頭,輕聲道:"小女子多走幾步路而已.比起賈院首在水災中贈我饅頭的恩德,太輕."

語調柔柔的,顯然是心中有些觸動.

賈環笑著擺擺手.他贈送饅頭給林姑娘,倒沒有施恩圖報的想法.只是幫幫她.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但這姑娘有感激他的心思,帶了特意挑選的點心來看他,還是讓他心里暖暖的.

其實,那天早晨,不管是誰坐在救災負責人的位置上,見她一個女子餓的難受,都會心生憐憫,分她一些食物.

至于,傍晚他去寢舍找她,分她半個饅頭,純屬是他自己心里過意不去.別人不知道林姑娘的情況,他可是大致上都清楚.

那天在東莊鎮布匹店的見聞,再加上林心遠曾經說過的話也佐證了他的一些猜測:家道中衰,被夫家悔婚,自己毀容,經營店鋪,撐起家中用度.

有著悲慘的遭遇,不一定值得同情.有句話叫做: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有著悲慘遭遇,性子堅強且頑強的活著的人,一定值得同情.

同樣的家庭遭遇,但賈環從來就不同情林心遠,這位富二代的少爺身上毛病很多.要他罵一句的話:你個衰仔!但,他欣賞林姑娘的堅強.

與艱難困苦的生活抗爭的人,與命運斗爭的人,身上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曾幾何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現代社會的心靈雞湯很推崇一句話:生活就像強--奸,如果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吧.

但賈環很鄙視這樣的觀點.任何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念: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要像貝多芬那樣對著生活怒吼: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將無法使我完全屈服.

要像拿破侖那樣威脅:如果命運女神垂青,我將要求的更多.





賈環心里的想法,只是在一瞬間閃過,對帶著面紗的林姑娘溫和的笑一笑,道:"林姑娘,我們也算是熟人了.以你我相稱吧!"

古代社會,女子的自稱是:奴家,小女子.男權社會是這樣.只是,他聽的有點不大習慣.


林芝韻面紗下美麗的俏臉,微微一紅.確實是熟人.去年六月初,她和賈環在崇文門外大街的胭脂店前見過面.她還譏諷賈環:小小年紀,就做漁色之徒.

倒不是她要故意教訓"小孩子".侍女舒兒說他是二哥的朋友.她二哥在**歲時做了什麼事?富家公子,荒唐事多著!

她一直以為賈環是二哥的"狐朋狗友".去年年前大雪時,她還斥責他是狐朋狗友.對賈環買胭脂送給母親-的解釋將信將疑.

現在回頭再來看,倒是覺得她自己很幼稚,先入為主.以賈環在賑災中的表現,根本不能用看九歲少年的目光來看,他是書院書生們的領袖.他的解釋,她現在相信.

林芝韻歉然的起身,賠禮道:"往日我誤會賈院首,言語多有得罪,還請賈院首海涵."

賈環就笑了笑,做手勢示意她坐下,不用多禮,"得罪倒談不上.你那是傲氣外泄."這姑娘的性子很有點驕傲.當然,白富美嘛,很正常.

按照去年六月時情況的推測,林家在京城三環以內擁有一家茶樓.如果家世累富的話,預計是10億人民幣以上的身家.而那時,她應該還沒自己毀容.

在沒見到林姑娘的真容之前,賈環對她很有好感.但正是因為給她譏諷過,他便從來沒有主動去見她.他沒有"熱臉貼冷屁--股"的喜好.也不會因為對方是美女,就委屈自己.

他也是個很驕傲的人.

去年年底在東莊鎮上相見,他還會向她解釋下去胭脂店的緣由.而今年再見時,他連解釋都不做.實在是林姑娘的容顏太驚悚.他那點男女間的好感已經不翼而飛.

現在嘛,自是當她是個可以一交的朋友.朋友間的誤會,口角,說開了,自然是很灑脫.其實,林姑娘不向他道歉,他也會揭過這一篇.一個人若是對身邊朋友的小錯都很苛刻的話,就太作了.

當然,陌生人要另外論.子曰:以直報直,以德報德.

林芝韻給說的微微扭頭一笑.只聽過"霸氣外泄"這樣的話,還有"傲氣外泄"?

氣氛輕松許多.賈環吃著點心,和林芝韻隨意的聊著京城里的趣事,見聞.

熟人歸熟人,但古代女子的閨名可不會給男子知曉.賈環看著林姑娘帶著的面紗,倒有心提醒下她.林姑娘帶的面紗,正式的名稱叫做帷帽.他的三姐姐探春,趙姨娘等人都有這些行頭.

周朝女子不能以面貌示人,事關名節.女子外出時坐馬車.若是必須要步行,則是帶帷帽,遮住容顏.具體款式,參見天龍八部中木婉清的裝束.

當然,那天清晨,林姑娘的面紗簡單些.今天,又換成了這種帷帽.但以賈環看來,實在沒有必要.帶帷帽的習俗只適用于上流社會.小民誰管呢?天大的道理,以實用為准.

林姑娘現在家道中衰,沉淪在社會底層,來往的布匹生意,談的不過是十數兩銀子.帶帷帽很麻煩的.她這個習慣,最好改一下.

當然,交淺言深.賈環自是不會現在說.

再有一個,這姑娘把臉遮起來,還是蠻漂亮的.身姿修長婀娜,氣質清麗.他可不想對著一張很驚悚的面容聊天.那需要適應幾個月才行.

男女有別.說笑的聊了十幾分鍾,賈環就送林姑娘出門.得知她現在住在東莊鎮上,笑著點一點頭,目送她纖嫋的背影遠去.

院落中,秋雨點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