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八章 十六字令

三元酒樓中,聞道書院的眾人繼續暢飲.文會繼續.賈環已經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杯.酒意上頭,心情放松.

張四水,柳逸塵各自吟誦了兩句詩.左師爺笑道:"我這一句,就比較常見: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眾人都是一笑,同飲一杯.

龐澤一身藍色士子直裰,容貌丑陋,鼻子很大.站起來,端著酒杯,環顧四周,顧盼自雄.他今天也喝高了.說道:"到我了.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龐澤手指著在座的諸位同學,同僚,痛飲一杯,酣暢淋漓!能夠了解他的,信任他的,支持他的,就是這里的同學,同僚,山長.

"好!"眾人喝彩.龐澤在書院之時,人稱鳳雛,與三國時的龐統龐士元並照.因為他的學識非常廣博,博采眾長.更有一點,他為人很狂放.這一句,是喜極而狂,說盡心中的憂愁,憤懣,在釋放之後的心情,激動.

大師兄公孫亮笑道:"士元這一句大有縱古論今,繼往開來的氣魄.為此狂句,當浮一大白!"

大家都笑,紛紛舉杯共飲.

龐澤笑呵呵的坐下來,"這是我在子玉那里看的一句.斷章取義,意境卻是到了."這不是他的原創.他引用了,當然要說一句.

喬如松好奇的笑著道:"這話要怎麼解?"

賈環微笑著解釋道:"對應的上聯是: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語出辛棄疾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一詞.他是早前閑暇時寫在紙面上把玩的.因為,這首詞的上闕,是明末秦淮來敘述心情: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語出初唐四傑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字字璣珠,詞章華美.郎朗上口,有珠玉之聲.這是誇獎滕王閣的字句.何幕僚是在贊譽書院: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眾人都是笑起來,再次舉杯供飲.雅間的氣氛走向高--潮.

就在這時,錢槐帶著一名三十多歲的奴仆進來."刷刷"的幾道不滿的目光看過來.錢槐都想哭了.他也不想進來啊.但是他不敢攔啊.來人是府里老太太派來的.

賈環怫然不悅.

錢槐趕緊的低頭小聲道:"三爺,老太太派了人來催你回府."

賈環冷笑一聲,"帶他去下面等著."一句話將錢槐和那名小厮打發出發.

賈母倒是有意思的很!親戚情分?王子騰難道不知道他把薛蟠的事情捅出來意味著什麼嗎?日後誰還能拿這件事攻擊王子騰?賈母這些人的眼光…,內宅婦人!

話再說回來,王子騰都還沒找我的麻煩,你賈家急著跳什麼?

無非,還是心里有偏見罷了!

在賈母等人的心中,將薛姨媽和他放在天枰上稱一稱,大約是要偏向薛姨媽的.

但,他並不打算向賈府內眷解釋什麼.這些人的眼光,還是看不清現在的局勢啊!


雅間里的氣氛給來人打斷一回,稍稍回落.這是賈環的家事,公孫亮他們也不好多問什麼.田師爺說了一句,接下來便是輪到喬如松.

喬如松時年25歲,家在北直隸保定府,家境殷實.是當地的地主豪強.他早就成親.其妻容顏美麗,賢良持家,但嫉妒如虎,以至于喬如松連青樓都不敢去.賈環,許英朗等人和他接觸的久了都知道這些事.

喬如松喝的有點高,坐在桌子邊,敲著筷子,抑揚頓挫的道:"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語出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好!"大家都是高聲叫好.岳陽樓記的節奏,韻律之美,則不必說.這段描寫美麗的景物,如詩如畫,于平淡之中見喜悅的情緒.功底深厚.

羅向陽點評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友若有古人之風."

賈環等人都是舒暢的大笑,舉杯共應.

在座的,沒有人是沒有讀過論語的.羅向陽外號"羅君子",身體力行,對論語理解尤其深刻.《侍坐》這一篇,孔子讓四位弟子各自述說自己的志向.

曾皙說了他的志向是:春天帶幾個常年人,青少年,一起去郊外洗洗澡,吹吹風,唱著歌一起回來.這番話,體現了曾皙什麼樣的志向呢?

儒家以禮樂治國的核心思想.並且,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祥和的場面,難道不是治國的水平的體現嗎?

羅君子說的就是這種表現手法.以景言志.剛剛喬如松說的《岳陽樓記》里那一段對美麗的春景,漁舟唱晚的場景的描摹,體現出快樂的心境.正如杜甫所說: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喜悅,亦是眾人此時的心情.

賈環笑一笑,舉起酒杯先喝了一口,杏花酒果然夠味道,道:"輪到我了.我偶得了三首十六字令."

雅間的眾人都是看著賈環.這還真是詩才天授.大家都只能依靠引用名篇來述說心情.賈環卻有了三首十六字令.三首啊!

賈環吟誦道:"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墜,賴以拄其間."

語出主席的《十六字令》.

"好詞!"賈環的話音一落,大家都是興奮的高聲叫好.公孫亮臉色泛紅,激動的.龐澤努力的睜著醉眼去拿酒杯.羅向陽,喬如松,衛陽都是一起向賈環敬酒,"再飲一杯."

張承劍,何幕僚,張四水,柳逸塵等人都是笑著看賈環來者不拒,一杯接一杯的喝酒.能夠親眼見證三首精品小詞的誕生,實在是令人興奮.

是啊!山長自雍治九年冬出仕,到現在官職左副都禦史,可不是"快馬加鞭"的速度?驚回首之時,已經是朝中重臣.


然而,劇烈的政局變化,朝廷爭斗,就想是倒海翻江般,就像是萬馬激戰正酣.

如今,山長身陷囹圄,賈環奮起反抗,與天子,朝臣博弈而勝.最後一句,則是言志.

何幕僚點評著,解析著他的看法.眾人應和,吟誦.氣氛再次推向高--潮.

賈環卻是多少有點哭笑不得,有點蒙圈!他那有這樣深邃的想法?

這三首十六字令,主席作于長征途中.長征路途艱難,戰事不斷.第一首是寫行軍途中的實景.第二首是情景交融.看山,如看戰場.或是,在山中,看向戰場.第三首是借景抒情,體現主席豪邁,慨然,堅定,無畏,浪漫的革命主義情懷.

他想表達的是第三首的意思.

他已經卷入到朝廷的政治斗爭之中,絕對沒有獨善其身的可能.他的本意也是要救賈府,免得身為賈家庶子,殃及魚池.所以,朝爭之局,云譎波詭,凶險萬分,困難重重,但他無所畏懼!而且,有最終獲勝的信念.天欲墜,賴以拄其間.

來吧!

這是他此時的心情.





三元酒樓,三樓之中,聞道書院眾人隔壁的雅間之中,兩名中年文士正在喝酒,閑談.

一個人的身份是左都禦史殷鵬,一個人的身份是國子監祭酒胡意.兩人的隨從都在雅間之外.隔壁雅間里叫好的聲音時時傳來,令他們倆無法靜心說話.

殷鵬派人隨從打聽之後,得知聞道書院的一眾士子在慶祝,也便沒去管.好在,隔壁喧鬧的讀書人都是在引經據典,話題聽起來,也算入耳.

聽著隔壁傳來的詩詞內容,殷鵬笑道:"都說賈子玉有詩才,果然其然.他這最後一句,還很有點志向啊."

胡意就笑起來.





賈府之中,賈母上房處.眾人喝茶枯坐等待.陽光漸漸的西斜,拖出長長的影子.

派出去的小厮還沒回來,賈母急躁的頓著拐杖,怒道:"鴛鴦,再派人去催!"

片刻之後,賈府的二管家林之孝坐著馬車前往三元酒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