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淮水榭花開早(下)

隔著二十幾米遠,看著婉轉高歌的佳人,那明麗的容顏,賈環心中亦湧起萬千感慨.

他要薇薇和他一起去京城,但是她不願意去.個中的思量,細微之處,他能明白她.只是,唯有相思離別苦.

停泊在碼頭上准備離開金陵前往京城的大船的啟程准備工作因為林千薇的到來而停下來.船上的人們都在聽著歌曲.

外金川門繁華的各處碼頭上的人們都停頓下來,望向江邊的輕舟,還有那數艘相連的畫舫,停泊的樓船,碼頭的人群.唯有那婉轉,清冽,靈動的歌聲飄蕩在江面上.

一曲纏綿,傾述柔情的《女兒情》唱完,在短暫的寂靜之後,碼頭上的士子們響起震天般的叫好聲,掌聲.太精彩!國人表達愛情,內斂而含蓄.這首直抒情意,熱烈大膽的曲子,只有林大家水平來唱,也只有她的身份來唱是合適的.

此時國朝理學占據主流.如果是良家女子當眾來唱這樣表達感情的曲子,肯定會有物議:不守婦德.而青樓名妓出身的林千薇來唱,在輿論根本不會受到指責.

更何況此時的送別場景,況且詞曲如此動人,在碼頭上的都是讀書人.換一個地點,時間,或許要被人罵幾句:放蕩不羈,當眾言情;世風日下,恬不知恥.

而此情此景,一個讀書人誰會大煞風景,?這是一件風流雅事,注定是要被當做名人軼聞來對待,作為才子佳人的佳話在士林中流轉.

金陵府志里都要記上一筆:雍治十二年冬,賈生北返.金陵子弟相送.其時,有名妓林氏泛舟而來,婉轉清歌,萬人無聲…

賈環心潮起伏,注目著佳人.

林千薇隔著舟船,再次開口清唱.這一次,畫舫之中的名妓美人們都是曲聲相和.因為,她這次唱的是有詞牌的曲子: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賈環與她第一次見面是在蘇州的太湖之上.那時,林千薇一身白衣士子衫,女伴男裝,有著一種妖冶的美麗.賈環對晴雯說:我裝個逼給你看.當著林千薇和幾名士子的面,吟誦了一首明秀的絕句.詩曰:春雨樓頭九節簫,何時歸看浙江潮?青衫少年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人生若只如初見.或許,那一刻的相遇相見的好奇,欣賞,是這段熾烈,熱情如火的感情的開始!

林千薇唱完之後,在船頭微微平著氣息.碼頭上的讀書人們一片議論之聲.這可是很幽怨,傷感的詞啊!

這首"人生若只如初見"是納蘭容若的傳世之作,飲水詞的巔峰.奠定著納蘭性德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賈環很隨意的在與林千薇泛舟于秦淮河上時寫了出來,只是想聽她唱歌,聽的聲音.

他在題跋上寫道:雍治十二年秋,與美泛舟于秦淮河上.試填新作聽新曲.

而之前,這首詞因為林千薇在曉夢閣中教過一些花魁唱過,在秦淮河中流傳.好的詩詞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但再快,和二十一世紀的信息時代還是有差別.

此時,林千薇在賈環的送別之時唱出,就像是公開發表,頓時在金陵,江南的文壇,士林中引起極大的反響.

中散先生連聲歎道:"一年多的時間,就寫出三首傳世佳作.才華橫溢,才華橫溢."

蕭幼安,李良吉等人敬服的點頭.確實能讓人感覺到一種叫做才華的東西在橫趟著流過,溢出來的感覺.真實到不能再真實.難怪以喜好詩詞聞名的林大家會傾心于他.

龍江先生忍不住感慨的高聲道:"子玉賢弟,林大家如此深情,何必攜美同返京師?"他心疼.他前兩天要給賈環送四個歌姬,賈環說家里住不下了.生怕情多累美人.但是,美人如此深情,又如何能辜負?會後悔的啊.

賈環無奈的一笑,不是他不願意帶,而是她不願意去!

賈環向林千薇拱手為禮,道別,而後轉身,往停泊在碼頭的大船中走去,留下的是一個背影,情緒滿懷的吟誦道:"

誰翻樂府淒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又是一首精品詞作.誰翻樂府淒涼曲?瘦盡燈花又一宵,這是什麼樣的枯坐,什麼樣的心情?當真是寫盡在深夜里心中的無奈和思念.


碼頭上的士林眾人已經無力感歎才華之事了.都在歎息著今日之事.里面有著怎樣不足為外人的隱情啊!明明是雙雙有意,為何要訴離別苦?真是令人憂傷.

賈環終究是走了.

看著賈環的背影,爾後在江面上緩緩前行的大船,林千薇俏臉上滾落下兩行清淚.心中的哀愁如潮水覆蓋了她的身心.

不去京城,是她的選擇.

五年之約,賈郎,我等你來娶我.





賈環離開金陵是一件看似低調,實則金陵的權力圈都在關注的事情.然而,送別時的詩詞,佳話流傳出來,終究是變成金陵城內的熱門話題.在士林中流傳.

稍晚些的時候,這些詞作,軼聞往江南地區傳播.

江南士林中公認,賈環是國朝定鼎以來,最具才氣的讀書人.即便,他此時只有十二歲.

輿論,對賈環而言非常正面.

十一月下旬,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李良吉就曾在秦淮河上的一個聚會上訓斥了幾個想要借批評賈環博名聲的狂生.江南的風氣,曆來都是敢于藐視權威,抨擊權貴.

然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結果是不同的.

比如賈環,賈皇妃的弟弟,這樣的身份,再在金陵指責他破壞士林的規矩,搞暗殺,簡直是扯淡.現在主流的觀點是認為陳家犯規在先.

再比如,以賈環才子,大詩人的身份,關于賈環和裴姨娘以及他表妹的一些香豔的傳言,說到底,不過是才子佳人間的故事!羨慕可以,批評,就沒幾個讀書人會附和.

形勢的變化,大抵如此.





長夜漫漫,星光廖落.

中散先生在家中欣賞著手頭賈環前些天派人送來的畫卷.這是幾幅人物畫像.他之前向賈環"約稿"了.只是因為八月中秋節前賈環的姨娘被刺殺而中斷.

中散先生五十多歲的年紀,一邊欣賞,一邊沉吟.

身旁的美妾添著茶,輕笑道:"老爺,賈孝廉的畫技當真是神乎其技."

"哈哈."中散先生頓時大笑.他在士林中的名聲,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方宗師的好友,讀書人,還因為他的畫技極其的出色.他的小妾這麼說,就顯得外行了.

賈子玉的素描畫,獨樹一幟,惟肖惟妙.但要說神乎其技就言過其實了.

當然,他會幫賈子玉在士林中揚名.在畫技上.

之前,陳家為首的士林打壓賈子玉時,他沒有說話.此時,卻是可以了.算是彌補吧!

再者,如此才華橫溢的少年,幾乎可以預見他將在幾十年後執文壇之牛耳.士林中,誰不想留一份香火情?






京城.冬至已過.接下來就是臘月,官員們的長假即將來臨.而在大明宮辦公的天子亦回到皇城之中.因為,年節來臨,各種祭祀活動即將展開.

隨駕返回妃子賈元春居住在鳳藻宮中.這天下午,天陰著.賈元春在宮中的一處暖閣之中坐著觀賞著園景.隨後,眺望著宮牆外的天空,沉吟不語.

身後的宮女們都在三五米開外等候著.誰也不會沒眼色的上前打擾在宮中正得寵的元妃.

這時,服侍賈元春的大太監陳賦言快步進來,跪在地上給賈元春磕頭,笑道:"元妃,奴才昨兒出宮歇息,今天才回.倒是聽到一個消息:在金陵的賈孝廉協助南京戶部衛尚書賑災,報功的文書已經到了朝廷.要論功行賞呢!"

陳太監說話的語調有點誇張,但是他很清楚元妃在關注著什麼.他出宮就是收集類似的消息.

賈元春驀的回過身來,急切的問道:"當真?"但見她杏目桃腮,光采照人.身穿江南女子的便服,淡藍色的裙衫.更襯托的她的氣質嫻雅端莊,雍容華貴.端的是花容月貌.

陳太監連忙點頭,"千真萬確."

賈元春心中放下一件事,展顏輕笑.她很清楚,庶弟賈環將是她之後,賈府百年榮華富貴的保證之所在.只是,沒想到之前不起眼的小不點在長大之後,會有如此出色的表現.遠超她當日親自啟蒙的弟弟寶玉.

隨著賈元春的笑顏,鳳藻宮中頓時充滿了活力.女官,宮女,太監們都上來湊熱鬧.恭喜元妃.

就在這時,宮外湧進來一大群人.為首的是六宮都太監夏守忠.身後的太監,宮女捧著各種器具.夏太監手里捧著聖旨,老臉上笑吟吟的道,"皇爺有旨意來,請元妃接旨."

鳳藻宮中的眾人立時跪了一片.

夏守忠展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元妃賈氏,知書識理,風姿雅麗,端莊賢淑,性資敏慧,率禮不越.著即冊封貴妃,欽此!"

聖旨並不長,然而內容卻是非常的震撼.賈元春進位貴妃!成為後宮之中唯三的存在.

賈元春謝恩之後站起來,面帶微笑,氣度雍容,接過聖旨.

在各種禮儀,程序之後,鳳藻宮中歡笑聲陣陣.

時值雍治十二年冬.





揚州.江南的冬季時常有些濕冷.

江都縣正堂沈縣令在淮揚分巡道的署衙後堂和分巡道李康適閑話.李巡道即將離任前往京城等待吏部考核,而後重新選官.

寒冬臘月,梅花綻放.小菜幾盤,熱酒一壺.

李康適與沈知縣小酌幾杯,道:"金陵那邊傳來消息,賈子玉已經離開金陵北返.在送別之時,有數首佳作傳出.相比于士林對他詩詞的贊譽,我更看重他的權謀手段.不出意外,此子當複前明首輔楊廷和舊事.前途不可限量.長吉可與之交好."

他與沈縣令淵源頗深.離任之前,話說的非常透徹.

沈知縣點頭,"晚生謹記."

揚州,金陵這一系列的權謀運作確實是非常的精彩!他身在局外,看的更加分明.賈子玉絕對有九卿的實力.






自金陵啟程,順長江而下,然後在鎮江府轉入運河,過揚州,淮安,徐州,再往北就是濟甯,臨清,滄州,天津,通州.到了通州,就離京師不遠了.

賈環啟程的時間有些短了.路上的大船固然平穩,但確實有些趕.沒有游覽運河兩岸各城市的風光.旅途未免有些無聊.

當然,無聊是隨行的白師爺,元伯,錢槐,胡小四等人的感受.不是賈環的感受.因為,黛玉一路同行.

不過,林千薇的送行,深情,足足讓賈環緩了四五天,才算是從那離別的愁緒中緩過來.美人情重啊!

十二月十八日,船過滄州.賈環在船艙的客廳中北望.運河上白水茫茫.

預計他們將在臘月二十四日前後抵達京師.思念之意從心中浮起.此去江南經年,計一年五個月.京城里的親人,紅顏,朋友還好嗎?你們最近如何?

江南之行,他有四個目標要解決.

第一,追隨山長求學,讀書.為進士做准備.

第二,為自己,親人准備一條在賈府敗亡後的後路.就算失敗,也不能如同豬羊一樣被抄家殺頭.

第三,最好能干掉二五仔賈雨村.

第四,割裂賈家與甄家的關系.甄家抄家,賈家收留甄家的財務,這是相當犯忌諱的事情,也是賈家被抄家的罪名之一.他需要未雨綢繆.

現在已經是一年後的臘月,賈環站在北返的船艙中,再來審視.第三條,第四條他都超額完成任務.第二條,經營後路完成的評價是中上.他因為運糧,與海商有些聯系,但要海商帶他出海,估計還要經營一些關系,人脈.

而第一條,他完成的中規中矩.進士,他現在的八股水平,肯定能中.但是要進前十,需要一些運氣.國朝幾十萬讀書人,還是非常凶猛的.

除了這些利益的核算之外,他還有什麼收獲呢?

賈環的嘴角不自覺的浮起一抹溫情的微笑.恰巧這時,身後傳來一身清簫般悅耳的聲音,"環哥…,你在看什麼?"就見黛玉穿著白色的斗篷進來.如花似玉的少女,明眼動人.

嬌怯柔弱的身姿,在行走時,如若扶風弱柳,搖曳生姿.她身上帶著江南煙雨般的婉約,嫵媚.又有著經曆離喪之後沉澱下來的超逸氣質.有著別樣的韻味與魅力.

賈環微微一笑,輕柔的擁抱著走到他面前的林妹妹,愛憐的理了理她鬢角的秀發,"在總結我去江南的得失.回過頭看,其實,最重要的是得到妹妹你們的青睞,鍾情."

黛玉嬌羞的依偎在賈環的懷中,聽得抬頭看賈環,秋水般的眼眸盈盈的一掃,慧黠靈動,美不勝收,"環哥,這個你們,是要加上紀小娘子嗎?"

她內心里是不喜歡的林千薇的.但是,在金陵送別時,林千薇那一曲曲充滿深情的曲子,令她無意再"針對"她.她會寫《秋窗風雨夕》來訴說,卻不會像林千薇那樣直接的唱道:悄悄問賈生,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

倒是說起前幾日環哥和她深談時,無意見說起的一件事.當初,在環哥沒有寶姑娘訂婚前,紀家有意聯姻.當日離開金陵時,紀小娘子可是出現了.很美麗的一個小娘子呢.

賈環禁不住莞爾一笑.誰說林妹妹是會講道理的啊?他和紀小娘子話都沒說過一句好吧?在黛玉耳邊溫柔的道:"顰兒,她沒你漂亮."

黛玉輕柔的嬌笑.秋水般的明眸看著賈環,眸光瀲灩.並不掩飾她的愛慕,情意."環哥…"

賈環笑一笑,雙手抱著黛玉更緊了些,看向船外的南方看不見的金陵.

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第四卷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