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婚燕爾

晨曦微微亮.侍兒來喚.

交頸而眠的賈環與寶釵醒來.昨晚兩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的,這時,兩人都有些疲倦的打哈欠,對視著一笑.

寶釵的玉臉上還有著熟睡之後的潮紅色,額前秀發散亂,微微羞澀,道:"妾身服侍老爺穿衣."

這話從寶姐姐嘴里說出來,是正確的.正妻在丈夫面前自稱妾身.但真別扭啊.

賈環莞爾一笑,道:"我自己來,習慣了.少年夫妻老來伴.姐姐,要是不介意的話,私下里以你我相稱.當然,若是叫我環郎,我也欣然受之."

他比寶釵的年紀要小,一直叫她"寶姐姐",婚後還是喜歡以"姐姐"相稱.但,寶釵自不可能喊他"環弟".這不是年齡決定的,而是社會風俗,男女地位決定的.

寶釵明眸微嗔,隨後,自己在枕頭扭頭一笑.她這位夫君,私下里其實挺隨和的.又在取笑她."環郎"這種愛稱,她的性子,平白無故的,如何叫的出口?

鴛鴦帳外,晴雯和鶯兒兩個都是掩著嘴笑.





婚禮第二天的行程,自是大早起來去拜見父母,長輩,再去祠堂,祭拜祖宗,並見族中老人.

先見了賈母,再往東跨院中見賈政,王夫人.東跨院中,大早上便擠滿了人.賈政,王夫人兩人端坐在正堂之中,接受賈環,寶釵的拜見.

賈府里的長輩,寶釵都是常見的,落落大方的見禮.

眾人一片賀喜之聲.趙姨娘站在一旁,眉開眼笑,對周姨娘道:"府里都說寶丫頭好,果真是真的好.這模樣,和環哥兒站在一起,真是般配."

周姨娘一陣無語,附和著趙姨娘真心的"炫耀","嗯.寶姑娘在府里,那是個頂個的出挑."

賈政感慨萬千,已故的長子之後,他的第三子長大成--人,輕撚著胡須,道:"甚好.甚好."

王夫人和藹的笑著,道:"百年修得同船渡.夫妻永結同心好.你們小夫妻過日子,要和和美美.不要爭吵.萬事商量著處理.有什麼難處,還有我和老爺在."

賈環和寶釵兩人應著.一種夫妻同體的感覺湧上心頭.

接下來,便是去見賈赦,邢夫人.再去,祭拜祖宗,見族中的老人.一天的流程下來,夫妻兩人都是累的很.





第三天,回門.

在崇北坊的薛家中,拜會了薛姨媽之後,薛姨媽叫寶釵進去說話.賈家媳婦又變成薛家小姐.薛蟠臭著一張臉,坐在前堂里招待賈環喝茶,敘話.

賈環倒無所謂,他經曆的各種場合多了去.沉下心,推敲著新婚蜜月旅程.他還有一個月的婚假.最後是臭著臉的薛蟠自己覺得尷尬,不斷扭屁股,出賣著他躁動的內心情緒.

隨著時間流走,薛家在京中的親朋故友漸漸的來了.主要是王家,史家的親戚,外加上一些來往的皇商.很多給薛家贊助的皇商,就等著今日來和賈環結交.

酒席之上,賈環由此而認識了京中的四大皇商:經營遼東關內外的藥材商人,人稱參商的,于家.經營位于天津衛的長蘆鹽場的王家.在平安州經營著與塞外貿易的馬,鐵,茶葉交易的朱家.經營著南北貨物貿易,為大內采辦絲制品,蘇樣的劉家.

同來的還有與薛家交好的夏家.另有,管事周三福,劉管事上來敬酒.

傍晚時分,賈環和寶釵兩人坐馬車在夕陽中返回賈府.馬車搖搖晃晃的.

賈環喝的有點高,微微倚在塌椅上.他不喝酒,一干皇商自是沒人敢逼他喝.只是,結婚這幾天,見酒就傷.寶釵帶著香菱,細心的照顧著賈環.

聞著嬌妻身上的暗香,賈環微眯著眼睛,道:"姐姐,我們過兩日就去東莊鎮上小住幾日.秋意正好.京西群山景色極佳.我帶你們踏青去."

"嗯."寶釵好笑的應了一聲,對香菱道:"可見是今日喝酒喝昏了頭.踏青是春天時."


香菱抿嘴輕笑.她到底是陪嫁過來了.

賈環聽見寶釵和香菱笑他的話,也不反駁,接著道:"望月居到底小了些,我們還是要就近物色一處大宅子.對面巷子里,汝陽侯他們家就不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買過來."

寶釵無奈的一笑.汝陽侯府,和賈府不對付,且被皇帝罰了.她是知道的.但人家一個侯爵府上,怎麼把人家的祖傳宅子給買下來?這是酒意上頭.

越發細心的照顧著賈環.





婚後的日子過的飛快.都正是少年時,情事淺嘗輒止,不宜多做.寶釵生孩子的念頭,更是給賈環勸下來.還早呢.新婚燕爾,如膠似漆.

七月初三,賈環和同學們一起,送別自金陵而來,專門參加他婚禮的張承劍.紀鳴將會留在京城之中,雍治十四年春,還有一場春闈大比.

一行人送到京城東郊外的十里長亭.再往前就是通州.京杭大運河的起點.

秋高氣爽.云淡天高.十里長亭之中,葉先生,賈環,大師兄公孫亮,羅君子,喬如松,許英朗,衛陽,龐澤等十幾人來相送.

張承劍還是胖乎乎的模樣,四十多歲的人,道:"子玉,家父聽聞你在京中的遭遇,要我給你說一句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賈環作揖行禮,"謝山長教誨."

山長的意思是要他耐的住仕途的寂寞.這一點,他肯定知道.他的年紀,熬都能把雍治皇帝熬死.無須在雍治朝折騰.當然,他的算盤,還是要等立幾個不能不賞之功,把官途的品級先升上去.

紀鳴對賈環的遭遇頗為感歎,大好前程,竟然遭忌,不得不沉寂.否則,以他這位同年的才華,能力,四十歲之前執掌國朝中樞,並非不可能之事!

紀鳴感歎道:"仕途險惡,還是大師兄的選擇好."

公孫亮哈哈大笑,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當然.不過,我並不推薦德信走我的道路."

賈環就笑,"那是.德信要知道魏先生遷怒于我,每次見我都沒好臉色."

這話說的眾人都笑起來.

一杯離別酒盡,就此灑淚而別.張承劍帶著兩名仆人,坐上馬車,往通州出發.又是一場旅途勞累之苦.這份情誼,賈環銘記在心.

七月初五,賈環攜新婚妻子寶釵,帶著幾個大丫鬟,留彩霞在望月居在看守,並李紈,賈蘭一行,跟著書院的同學一起返回東莊鎮.

賈蘭是回聞道書院學習.李紈思念兒子,跟著弟弟,弟媳隨行,過去照看幾天.

賈環則是帶著寶釵幾人去游山玩水,重回自己重新奮斗過的地方,緬懷昔日.書院,東莊鎮,對他而言,是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一站,濃墨重彩.

他希望寶釵能走進他的世界來.





上午時分.大明宮中,因楊妃突然嘔吐,雍治皇帝心情不佳,宮中的太監,宮女都是膽戰心驚.

雖說愛妃身體不佳,但雍治皇帝還是去大明宮的正殿勤政殿中召見大臣,處理朝政大事.等中午時,返回內宮清夏齋,跟著楊妃的大太監上來道:"陛下,大喜.大喜.娘娘懷孕了."

秋風徐來,吹著垂落在清夏齋窗外的樹枝.

雍治皇帝四十多歲的人,穿著明黃色的龍袍,愣了一下,隨即大喜,道:"賞."又道:"傳旨宮中,眾人同喜."再道:"傳旨,封楊妃為貴妃."

楊妃是他心中中意的人兒,日後的皇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