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臣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約是深夜九點半許,在望月居中還是燈火通明.

臥室里,寶釵坐在高幾邊帶著丫鬟們做針線活.她穿著件粉白的長衫,梳著桃心髻,秀麗多人,見賈環進來,輕柔的一笑,站起來迎著賈環,"夫君回來了."

"三爺…"晴雯,鶯兒兩個都笑著站起來.今天是她們倆在寶釵面前侍候.

賈環微笑著,"嗯."伸開手,寶釵走到賈環身側,雙手溫柔,細心的幫賈環解開外衫,身上的冷香飄在賈環的鼻間,沁人心脾的美麗便在這夜間綻放.服侍丈夫,是她作為妻子應做的事.

兩人正是新婚,如膠似漆,這些小事,便不假手丫鬟.賈環自是不會介意享受寶姐姐的"服務",夫妻間的情趣,又何須推辭,關心的道:"姐姐晚上不要做針線,對眼睛不好."

"嗯.不過是等你,閑著無事."寶釵微笑著應了一聲,將賈環的外衫掛起來.

賈環晚上在陳太監府上吃了些酒,身上有些酒氣,讓丫鬟們將爐子上燒著的熱水打進來,在木桶里舒服的泡了個澡.換過衣服,穿著淺白色的睡衣擁著寶釵上床休息.

智塵大師當日固然是有打趣他的意思,但確實有養生的道理在里面.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他和寶姐姐成婚這一個月以來,男女之事,做的並不多.

賈環摟著寶釵,寶釵依偎在賈環懷中.兩人在睡前一起說著夫妻間的私話,偶爾輕笑.或許是賈環又調笑了他端莊,嫻雅,美麗,解語花般的嬌妻幾句.

四周一片黑暗,僅有月色透過進來.月華如水.竊竊私語漸漸的消失在深夜中,悠長的呼吸聲漸起.

這是兩人日常生活的一個小片段.

當這份感情,因為結婚,迅速的攀至最頂峰之時,濃烈而美好,隨後,便會是逐漸的沉澱下來,曆久彌新,浸潤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正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





楊妃懷孕,朝政風云湧動,彈章如潮.但天子依舊是在大明宮中處理政事.一個登基十三年的皇帝,和朝臣較量,出現這樣的僵持,反對的局面,並無需返回宮中.

鳳藻宮中,賈元春起的不算早.一大早進宮的陳太監靜靜的候著,等元妃梳洗,用過早餐,這才在跟前回話,"娘娘,賈探花說,無需急躁,保持真心."

他每次出宮,基本都會和賈府的人來往.而來往的最多的,自然便是賈環,賈蓉.

當然,銀錢他沒少拿.

賈元春一身秀麗的白色宮裝便服,花容月貌.笑著點點頭.心中咀嚼著這八個字.她很早就被家里送到宮中,這個肮髒之地.手腕她是有一些的.但她確實很信任她弟弟的智慧.這是一件件的事情,累積起來的信任.

陳太監回話,小宮女,太監們自然是都退到房間外去,就剩下元春的貼身丫鬟抱琴.一時間,賈元春不說話,抱琴,陳太監便陪著.這時,一名小宮女小跑著進來,"噗通"一下跪在地上,道:"娘娘,吳貴妃,麗嬪,趙貴人八人都啟程前往大明宮中."

賈元春微怔.

天子獨寵楊妃,而楊妃懷孕,在晚上必定不能侍奉天子.後宮諸妃只怕都是想要趕往大明宮:爭寵.

抱琴焦急的動了動嘴唇,終究是沒說話.賈探花通過陳太監的嘴傳來的話還曆曆在耳啊.

賈元春忽而有點明白了,溫婉的一笑,道:"我知道了."心中一片平靜.

無需急躁,保持真心.那麼,得知楊妃懷孕,又即將被冊封為貴妃,她此時的真心,應該是什麼呢?






大明宮勤政殿後的書房內,布置的富麗堂皇,四周的牆壁中布置著冰塊,令正午秋季陽光正烈時,書房之中,依舊清幽,涼爽.

太監總管許彥帶著幾名小太監在一旁侍候著.書案之上,奏章堆的很高.旁邊三個小巧,精美的箱子打開,里面還有一堆奏章.

雍治天子很勤政.他政變奪位,又曆經數年,將朝中反對他的政治勢力清洗一空,大權在握.心中時刻想著超越父親,不說是千古一帝,至少要在史書中留下聖君之名.

因而,即便愛妃懷孕,需要人陪伴,他依舊每天准時到書房,或者去勤政殿中與大臣見面,處理政事.

起來休息了片刻之後,雍治天子吃了小半碗解暑的碧雪膏,重新坐下來批閱奏章.

這時,外頭的小黃門來報,"何大學士到了."

"宣."雍治天子朱筆不停,口中道.

小黃門們一起唱名,"宣何朔覲見."片刻,就見一身緋袍的何大學士進來,躬身行禮,道:"臣見過陛下.不知道陛下召臣來有何事?"

雍治天子將手里批閱完的奏章丟在一旁,哂笑道:"朕吩咐了,你就會照辦嗎?"

何大學士一時語塞.他在"前不久"剛帶頭封駁了天子冊封貴妃的旨意,這是國朝定鼎以來的第一次,青史留名,公論褒揚.這時,只能是一聲苦笑,道:"臣惶恐."

雍治天子指指書房牆邊的箱子,道:"朕意已決,選賈政出任福--建提學道僉事.但是,彈劾賈卿的奏章何其之多.何卿為文臣領袖,必有以教朕."

何大學士給天子這陰測測的話說的很難受.天子親口說他是文臣領袖,這絕不是褒揚,而是諷刺,警告.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喜歡大臣結黨營私.

但是,背上冒冷汗那是不可能的.在強勢天子手下當大臣,本來就是"伴君如伴虎",要有這個覺悟.君子群而黨.他何朔,聖人門徒,一片公心,有匡扶天下之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臣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何大學士沉聲道:"臣請陛下改弦更張,則朝中物議自然平息."

雍治皇帝四十多歲的年紀,白胖胖的,穿著明黃色的龍袍,聞言呵呵的冷笑幾聲,"朕以為何卿有什麼高妙的主意,也不過如此.六科都給事中,以武勳,文臣,清流,濁流劃分大臣,妄圖分割朝臣,結黨營私.朕俱罷免,何卿拿下去辦吧."

說著,抬手示意,"許彥,把朕批閱後的奏本給何朔."

太監總管許彥心里一聲冷笑,笑眯--眯的將天子批閱過幾本奏章拿給何大學士.

何大學士長歎一口氣.他不能說天子沒有罷免六科都給事中的權力,勸道:"陛下,即便撤掉六科都給事中,朝堂物議,又何能平息?賈國丈才具不足,經義水平有限,不適合這個職位."何大學士把話說的很清楚.賈國丈.他知道天子要干什麼.最終目的,其實還是要冊封楊妃為貴妃.

雍治皇帝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何朔確實精明,能干,強硬的道:"朕意已決.何卿無須多言."

何大學士躬身行禮,道:"臣奉詔.但,竊以為陛下不取.國朝養士百五十年,浩然正氣難養."言下之意,陛下不要當昏君.態度還是很強硬.

天子要罷免六科都給事中的職務,可以.但,文官集團不會屈服.以父蔭出仕的人,怎麼能擔任清貴的提學官?--難道是,寒窗苦讀十年,卻最後讓一個不學無術,家世好的人來評卷?那讀書還有什麼用?

這本來就是在踐踏文官集團的尊嚴,底線.

等何大學士出去之後,雍治皇帝接連著冷笑幾聲,拂袖離開了書房,去了楊妃的清夏齋.

他給何朔氣到了.他為九五至尊,但一時間確實奈何不了這位宰輔大學士.他要是昏君,當然可以直接罷免何朔,下獄論罪.但,他並非昏庸之主.

這個時候,即便心里再憤怒,還是要倚重何朔為他治國.短時間內,沒有人替換的人選.